休闲空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3:37:30

休闲空间

休闲空间范文篇1

朝外SOHO和建外SOHO北京朝外SOHO巧妙借鉴北京胡同的形式,休闲空间穿插在整个环形裙楼和高层中,绿化景观、下沉庭院及空中花园随处可见,空间层次丰富,采光良好,且有考虑一定遮阳设计,办公空间由交通空间及休闲空间连为整体,但庭院绿地面积过大,缺少以人为本的服务设施,如景观及休息座椅等,某种程度只发挥了景观及引导作用。北京建外SOHO运用了大量与车库相结合的下沉庭院,形成导向性强的“街“,有考虑设置服务设施,空中花园遮阳考虑不足,但提供了大型活动场地。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在限高的前提下,用采光休闲中庭解决建筑造型过于笨重的问题,将办公建筑形成一个整体,让建筑与环境自然过渡。在内庭设计了水池、石头、竹子、窗户隔断等,削减了原先空间空旷感,并且与营业大厅相连接,使得不仅是人们交流、活动、休憩的共享空间,也成为中银总部大厦的序曲。

二、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设计建议

1普遍规律及存在问题

现代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的种类整体较为丰富,但在独个项目中无法面面俱到,需要进行需求调查来决定侧重点,并且很少考虑到员工的人性化需求,如设置吸烟室等。且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来考虑空间气候舒适性,不能单纯依赖现代机械设备调控,而应结合利用绿化植物和小品来提高人的到达度和停留度;在人文方面没有个性,容易千篇一律,应适当结合地域文化及企业文化来增加空间内涵;在整体性方面常容易与办公空间脱节,同办公员工的行为活动上缺乏必要的互动与联系,分布不均使得办公人员到达休闲空间的便捷性降低。

2设计原则

在此提出五条设计原则,分别是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舒适性原则、多元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及经济原则。

1)整体性包含了建筑与环境的统一以及功能与氛围的统一,这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

2)从使用主体人的体验角度出发,现代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的舒适性除了配套设施及软装修的配备外,与位置、及其对气候环境的改善等因素都有关联,要能为员工提供一个满足其心理特点和需求的休闲空间。

3)在设计中还应该将人的行为与空间合二为一考虑,人们活动的多元化就要求休闲空间满足适合多样活动种类的需求。

4)绿色建筑的考虑,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结合各地地域环境条件,提供一个适合人办公休闲的物理环境。

5)高层办公建筑的主体是办公空间,休闲空间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不属于主体范畴。在这个前提下休闲空间的规模、预算都不应占过多份额,不能喧宾夺主,并且要考虑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3设计建议

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设计能辅助办公行为顺利进行,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的设计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易到达的休闲空间。高层办公建筑项目层数的攀升及标准层面积的扩大是不利于形成休闲空间可达性的倾向之一。在平面布局中休闲空间的分布要均匀且有一定的自由度,配合交通流线充分利用高层标准层增加近距离的休闲空间,缩短员工到达的距离和时间,局部区域可以考虑公共休闲视觉易到达性;

2)空间环境的营造。需要设计者营造充满阳光、自然和舒适的空间环境,并且合理设置面积、尺度适宜的环境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大和广阔,可以考虑利用绿植或小品的数量、尺度及位置来降低空间尺度不适感;

3)注意人性化细节处理,比如休息座椅、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设计、遮阳和公共设施设计等,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才能增加人的空间行为活动和空间使用率,而不是让休闲空间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或摆设;

4)注意服务设施的设计,比如休闲空间区域需要结合人们的流线、服务半径以及指示标示等一同考虑设置洗手间,在大型的休闲空间中,洗手间可以在其周围布置,照顾到空间的完整性以及人们的便捷使用。还可以通过商业娱乐设施的设计,如健身、咖啡茶艺、展示等增加人们停留时间;

休闲空间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视角;城市休闲空间设施设计;设计要点

城市休闲空间设施是大众开展娱乐活动、满足生活需求的主要设施。为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对于城市休闲空间设施的设计意义重大。而作为公共设施,在城市休闲空间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公共艺术理念的渗透不可忽视。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公共艺术视角下城市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相关的要素,以提升施工设计的质量。

一、人的要素

城市所有的公共设施,设计初衷都是为了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即是说设施设计首先必须要考虑到人的要素,对于环境设施的设计研究,要从人与环境和谐的角度出发,关注大众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以及大众的主流审美。从人的生理需求上来分析,大众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诉求主要包括观赏、娱乐、互动等等,为了满足大众的静态与动态需求,首先必须要全面分析两种模式下人们的诉求。静态模式下,人的诉求主要在于对景色的欣赏以及与他人的沟通等等,此外也包括一些活动,这些互动都需要有就座空间,包括石桌石椅等。而动态模式下人们的诉求则更加复杂,包括漫步欣赏以及运动锻炼等等,需要与之匹配的设施也更加倾向多样性。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人的诉求是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例如在休闲活动空间中,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空间,为了保证大众更快明确活动方向必须设置路牌,除去这些最基础的,满足大众需求的设施以外,还要征求大众的意见,不断了解大众诉求,优化设计质量[1]。

二、环境要素

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城市休闲空间设计的首要原则,而环境自然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任何设施的设计与建设,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目标,即是说在设计过程当中,一个主要的前提便是不破坏生态,同时满足社会大众对于环境的诉求。首先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甚至关乎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所以生态化的设施设计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受到了人类群体的影响,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危机,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拓展,生态问题的体现愈发明显,对于人们的生活也自然会有所影响。所以为了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针对休闲装设施进行设计时,也必须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去进行思考与规划,植物的引入自然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对因环境恶化而引发的隐患进行规避,包括对于风沙、雾霾等环境问题的防范等。此外还要确保与周遭的其他设施形成和谐的关系。不能够影响其他设施的作用体现,例如为了避免阻碍城市交通的运行,事先必须要做好设施周遭的交通路线规划,避免阻断原有的路线运行。除此之外,为方便民众的利用,避免民众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经常使用休闲空间,还要尽可能保证设置在住宅较为密集的位置,为了保证达成施工目标,必须要考虑到环境上的协调,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设计质量,达成设计目标,这是体现出先进设计理念的前提条件,只有将环境真正视作设计的依据,才能够保证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大众实际的公共生活需求,体现出公共艺术理念[2]。

三、功能要素

功能健全的公共休闲设施是社会大众的需求,但是要保证公共休闲设施的功能不断得到优化,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功能体现。其一是最基本的一些功能,其主要是指社会大众利用公共设施时不可缺少的功能,包括照明功能、指引功能、就座功能等等,群众利用公共设施,就必须要用到这些功能。其二是装饰性的功能,主要的意义体现在于观赏性、在于满足大众的审美诉求。为了保证渡河大众审美,对于装饰性设施的设计,应当以其形态、色彩、结构等对为首要思考方向,注重对环境起的美化装点作用。装饰性设计的优化,意义不仅仅限于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同时也能够突出设施的特征,给大众带来更深刻的印象,甚至是打造地标性设施的必要条件。其三是环境意向的功能,即是以环境设计去体现不同的主题,营造不同的意境,包括古风园林、野营基地、植物园等,其设计过程中都要凸显设施的风格,凸显设施的建设意义。其四是集成性的功能,这样的功能主要是指对于多种能够相互结合的功能进行整合,利用统一的方式去体现。在公共休闲空间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在特定的环境设施当中,诸多功能被整合了起来,不但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满足大众的更多需求。例如将路灯与指路牌相结合,成为路灯牌,能够确保在黑暗当中也给人们指出方向,此外对于游乐功能与观赏功能的结合,也是许多公共休闲设施设计过程中都会体现出的思维[3]。

四、结语

公共艺术简而言之是面向大众的艺术,为满足大众审美而存在,以普罗大众为目标。这样的思想在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加以利用,能够满足大众的诉求,同时丰富设施的功能,优化环境,达成设计目标。文章分析了澄海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相关的要素,以望提升整体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琳.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

[2]金银日.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与供给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休闲空间范文篇3

关键词:老年公寓;生活质量;室外设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对娱乐休闲的要求将不断变化,对于怎么解决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特征的娱乐休闲活动,是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问题。老年人公寓的娱乐空间设计要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特征。当前社会环境已经与往日不同,老年人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营造适合老年人的娱乐和生活空间并非易事。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休息与娱乐的特征,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为践行孝敬父母和关爱老人奠定基础。

一、我国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一)我国老年人的特征

在身体技能方面,我国老年人衰老速度不断加快,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下降,对此,在设计娱乐空间的时候,设置较为宽敞的活动空间,减少台阶使用。在空间的照明方面,照明需要充分,而且不宜过亮。另外,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运动量和运动偏好,类、小球类、舞蹈或者体操类比较适合,而运动姿势过大的运动则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实在心理方面则是逐渐减小的,他们一方面需要个人的私密空间,另外也需要与人群处,从而派遣内心的苦闷,他们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又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而不能够改变自己固执的性格和情绪。在相互矛盾的情况下,老年人在心理上的不安全,在娱乐空间设计上也要有所考虑,在娱乐空间周围设置休息和聊天空间,让老年人能够动静结合。

(二)我国老年人的行为特点

老年人在睡眠方面上生物钟十分规律,早睡早起已经成为了习惯,而且在睡眠质量上通常不好,有的伴随老年痴呆和内分泌失调等病理。老年人在老了之后更加关注个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注重养生。其次,随着季节的变化,老年人的情绪也随着变化,特别是在秋冬的时候,老年人看到秋天的萧瑟和冬天的寒冷,更加容易联想到自身。因此,在活动空间设计方面,不能国语冷色彩,在聊天区域和集中区域采用艳丽色彩,对于激发老年人对活动兴趣和积极性有一定帮助。最后,老年人在与其他老年人相处的时候,有时候可能因为意见不合,而难以相处,在娱乐空间设计上,例如,类则需要一些个人的私密空间。

二、老年公寓娱乐休闲空间的组成与类型

我国的养老方式正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当中,而养老的目的却一直不变,也就是秉承着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的质量,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我国老年人公寓在北方地区已经较为普遍,在养老的积极性方面,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人性化的交流空间才是老年人最需要的休闲空间,也是老年公寓的最大优势。“交流”也体现着老年人最本质、最健康、最初衷的生活需求,而大部分的交流都是在休闲娱乐空间当中展开的,因此明确老年人公寓娱乐休闲空间的类型与构成,有助于对娱乐休闲空间进行整体的设计,设计出合理的娱乐休闲空间,创造更多的交流与沟通的环境。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

(一)娱乐休闲空间的分类

建筑空间组成由不同功能的子空间组合而成,老年人公寓娱乐空间,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房间或者空间。可以开展娱乐活动的均可以称之为娱乐建筑空间。老年公寓娱乐休闲空间根据使用者和人数的多少以及娱乐休闲方式的不同,分为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和交通空间四种类型。

(二)娱乐休闲空间的类型

在欢声笑语的入口空间中,老年人还能开展象棋、扑克等休闲娱乐活动,甚至可以组织小规模的文娱活动,例如,踢毽子、跳舞等。对于入口空间而言,临界空间是半私密空间的一部分,介于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接触的位置,没有内部空间的闷,也没有外部空间的亮。并且通风条件也较好,比较适合开展娱乐活动。临界空间类似于灰度空间,发挥着双重功能,是娱乐活动开展的常见空间。在阳台上,老年人能够居高临下的观察人流,养鸟、养殖花草、听广播、听音乐等娱乐休闲活动老年人在开放的空间内能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在私密的空间内能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老年人很喜欢在开放与私密的空间内交流。老年人在这两种环境下交流的同时也很需要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

三、老年公寓娱乐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一)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的规划

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是为了满足新时期老年人养老需求而设计建造的,并且开创了我国第一个老年人社区,在规模和设计规划上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首都北面占地约六百多亩的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环境非常好,四周山水环绕,空气良好。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将近二十七万平方米,该社区多次荣获国内老年人养老示范点等奖项。该公寓的娱乐休闲空间有如下特点:每一户公寓都有充足的阳光,并且还有一个入户阳台,每天充足的阳光照射到家中老年人在房间内就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和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有些老年人手脚不便,设计一个比较封闭的阳光房间老年人可以栽花种草,或者种植蔬菜,对丰富老年人娱乐活动有较大帮助,老年人还可以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不出户,就能够感受自然美丽或看报、聊天等。

(二)普陀颐乐山庄设计

坐落在舟山市以北的普陀颐乐山庄东面与普陀山、朱尖隔海相望那里地理位置优越景色迷人。分两期建设的普陀颐乐山庄为了使老年人在山庄的生活更加舒心,山庄内建设了休闲、医疗、教育、餐饮等项目。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是缺一不可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与慎重,力争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保障,体现在多关心老年的心理变化把时间合理的分配到每一位老年人身上。时时刻刻的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做到全心身为老年人服务。普陀颐乐山庄的医疗服务在确保完全可以服务好山庄的每位老年人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为外界做出一点贡献。为了不打扰到山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其它服务店会设在居住区域的一个角落,会为外来者提供机动车入口和停车场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外界提供服务时会减少打扰到老年人的娱乐休闲生活。

四、老年公寓娱乐休闲空间设计研究

(一)空间设计原则

从空间、装备、设施和医护人员等方面做好基本的安保工作是为了老年人在室内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呼救或采取缓解措施。在空间设计中尽量满足老年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活。家具用品主要以圆角为主,防止老年人磕碰等。房间规划可以从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出发,了解和营造出符合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空间设计原则首先是考虑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需要休息,并且,随时随地又希望开展娱乐活动,动静结合是当前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基本特点。

(二)场地建设与总平面规划

为了给老年人营造出一个安全、清幽、便利和环境优雅的居住环境要根据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依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首先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老年人从心里喜欢上这个地方。生活节奏不宜太快,没有繁忙的主要交通要道,没有拥挤的人行通道,更好的为了老年人出行安全就近设有购物或健身的活动中心和健全的商业服务设施。完善老年人活动区建设有保健护理服务点,远离喧闹的娱乐休闲区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老年人在生活环境中交流区域较广,不仅和自己年龄相同的人群交流还和比自己年龄小的人群交流,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中会减少老年人与社会的隔阂感。设计老年人室外活动区域时应注重通风和光线充足,合理的规划道路,各处方便轮椅使用者的出行,有坡道设计。

(三)建筑设计要点

娱乐空间是老年人娱乐活动的核心所在,娱乐空间的建筑设计要注意几个要点。在设计娱乐休闲空间时应设计成一个区域,这样老年人在休闲娱乐的时候就不会影响到其他老年人的生活。或者分开放在其他功能区,这样更好的把整个公寓的娱乐休闲空间串联起来。房间的底层设有图书资料室,以避免干扰。老年人喜爱阅读报刊,为了让老年人及时了解外界新闻与重大事件活动中心内部应设置小型图书阅览室。交流大厅,可以与入口门厅结合起来设计,也可以在不影响其它功能区的同时分散设置,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多功能厅面积往往较大,还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其他房间。多功能厅用途较为广泛可以用来开会、开展文化演出、聚会等等。

(四)心理特征的空间设计

色彩的运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色彩可挑选一些明亮的颜色做为房间的主色调,客厅内主要以暖色为主要色调,再搭配一些冷色家具就显的更有韵味,这样的房间既不失稳重感又不失亲切感。蓝色会影响人的食欲性,所以不宜在餐厅使用,餐厅的主要颜色以暖色和冷暖之间的中性色为主。卧室内选用中性色也很合适但不能过于太鲜艳。总体来说,空间色调没有明确的标准性,只要适合自己的心里、年龄和喜好就行。照明的运用。老年人对色相的判别能力比年轻的时候有所减退,如红色和橙色、蓝色和绿色这些同类色系的微弱色差的颜色,就会影响老年人的区分,应该选用显色性较好的电光源,这样老年人就能够对室内色彩进行正确的分辩。自然光的照明效果要比人工造光的照明效果要好,在使用人工造光时要釆用基础照明和装饰照明相融合的方式。室内使用光时最好不要采用眩光,科学研究表明两倍以上的照度最佳。

五、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迅猛,老年人公寓越来越多,老年人公寓娱乐场所设计是养老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娱乐设施和娱乐空间设计上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老年人的公寓设计与布局,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深入调查和走访,发现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明确娱乐活动倾向等,为科学合理设置老年人娱乐空间奠定理论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未来的老年人公寓则越来越受到老年人喜爱,提早在娱乐设计方面进行加强,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超,余晓洁.全国人打报告预测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调查[M].《南方农村》2011,第4期94-94页.

[2]陈一曦.试探老年运动健康的特点及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第二期.

[3]中国福利网.谈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M]运动系统化.2005,4,18.

[4]徐淑莲.老年心理学.科学出版社[D],1987.

[5]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牛林静,陈永超.中老年保健百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

[7]张孟冰.城市老年人文化设计研究[J].长沙:湖南大学,2009.

[8]孙荣雯.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研究[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媒体与网络.

休闲空间范文篇4

一、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气候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又需要将夏季风引入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或降雨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之一,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寒冷和路面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的人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至出租车。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1.4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而且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黑早,城市的的夜生活也受到很大影晌。

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2.1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如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拥有在世界占第一和第二位的地下商业系统,由四通八达的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商业街区组成,连接地铁站、办公楼、大型百货商店、银行、市政厅、停车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创造了庞大的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

欧洲,诸如巴黎、伦敦、莫斯科和米兰等地,建立大型室内街和室内活动中心。产生于19世纪的拱廊通道形式,这种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的街道,将室内装饰艺术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素结合,兼有室内外的双重特点。

2.2哈尔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有大片领土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其中哈尔滨就是一个典型的寒地城市。

哈尔滨,一个走过了百年现代建设的城市,一个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有着“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等等的美誉。在城市规划方向的探索中,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国际一流寒地生态城市”的新概念,并采取了相关积极的措施。

第一,在气候环境方面,适度提高了住宅以及相关建筑的日照标准。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推广清洁能源,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防止冬季燃煤污染空气。

第二,在城市色彩上继承哈尔滨历史建筑原有的黄、淡黄、乳白的暖色基调,确定哈尔滨城市色彩主基调:代表色彩为米黄和白色,与蓝天、绿树、白雪、红顶交映成绚丽的美景,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彩哈尔滨”。利用温暖色彩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城市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加强。另外丰富的夜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并增加人在夜晚对城市的认知程度;适宜的夜景灯光效果将为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并有效地减少萧条感以及犯罪。如目前,哈尔滨已经成功地打造了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以及南岗区的女人街、儿童街、印度风情街等等特色灯光街区,市民们有了夜间休闲的好去处。

第三,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哈尔滨也着力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为了使城市获取充足的阳光,保证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将采用与子午线成30—60度角的方向布置。在地上建筑的开发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吸引人流转入地下。目前,哈市南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已形成地下空间网络,把主要的商业网点连接起来;地面上借鉴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做法,建立有气候防护设施的公共空间,在城市重点路段设置“全天候”步道系统和封闭式过街天桥,在中心地段开辟“冬季室内花园”。

第四,依据城区风向特征,建立南引北挡的总体绿化布局体系,使其在西北部起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和外来沙尘入侵的作用;在城市上风向规划楔形绿地和供氧生态廊道;在马家沟、何家沟沿线辟建人工湖和大规模绿地。同时,在一切可以绿化的地面都“见缝插绿”。

第五,在冰雪利用上加强开发“冰雪、生态、边境”等独具龙江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把冰雪观光、冰雪游园和城市特色广场等景观区连接成有机统一整体。冰雕、雪雕、滑雪、滑冰、雪地爬犁、雪地足球等。比如说,建立三条冰雕走廊带。一条是商业步行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兆麟街、建设街等;另外两条是马家沟冰雪观光走廊、松花江畔冰雪观光走廊;再有,建立城市冰雕通道,主要设在友谊路、经纬街、尚志大街、新阳路等。结合城市冰雪景观线,打造冰雪重点园区、广场。以“冰雪大世界”为基础,结合冬季冰雪游乐主题,建立大型“冰雪迪斯尼乐园”;还有兆麟公园、太阳岛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等其他冰雪重点园区。

哈尔滨在寒地休闲空间建设上有着丰厚的经验,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步行系统的不连续性,由于哈尔滨利用人防工程改造而成的地下商业街被人为打断,虽然有利于防火,但是却造成行人不便。而且地下商业街过多的商业摊点及店面使得舒适性大大降低。其次地下空间缺乏与主要公共建筑的联系,使得地下空间单独存在,浪费了有利的资源。

三、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对策

3.1全封闭的步道系统寒地城市的全封闭步道系统是改善冬季人行舒适度的一种解决方法,包括空中步道系统、地面步道系统和地下步道系统。这些步道系统将市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建筑联系起来,并与地铁等城市公交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一种“树型通道体系”。这种体系把地上与地下内部与外部、城市与建筑、车行与步行、垂直与水平、动态与静态的交通空间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在封闭的步道系统中,空中步道较为适全。空中步道本身也是公共活动空间而不仅仅是用于交通功能的空中走廊。从空中步道可以方便地与地面层建立联系(利用电梯、自动扶梯),让人们自由选择步行路线。空中步道还可以围合“内院”,形成室外、半室外和室内之间的过渡。空中步道以是单层、双层甚至形成一个多层共享中庭,设计手法可以多种变化。与地下步道系统相比,空中步道系统有诸多优点:A.无论从建造费用还是从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上都更经济;B.在空中步道内可接收太阳光的回顾,有着舒适而温暖的自然采光。C.设计上更灵活,因为地下步道系统需要要考虑建筑物基础和各种管线D.从空中步道可以俯瞰街景、公园和和大自然景色,而地下步道系统则完全处在人工环境中。

3.2非对称的人行道人行道是人们散步、聊天、观看橱窗等室外活动场所。在寒冷地区,人行道应保证行走安全并提高行人舒适度。东西向的阴面人行道,由于获得日照时间短,全天大部分时间处在阴影中,因此可设计成非对称式,即阳面宽阴面窄的形式,在不增加街道宽度的情况下,使人们能够获取更多阳光下的街道空间,既有利于提高冬季行人舒适度又有利于初春冰雪融化。

3.3及时清理的冰雪路面在寒地城市,车行和人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冬季冰雪路面,它对行人的安全和舒适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雪停后得及时清理就尤为重要。首先是如何清扫的问题,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适宜用机械清雪以提高效率。在居住区内则提倡人力扫雪以培养一种社会贡任感。其次如何堆雪的问题,对较宽的道路,可将机动车道上的雪堆在绿化隔离带中,雪面作为隔热层对土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在堆雪时要留出人行通道;在风速较大的堆雪区,应将雪夯实形成挡风雪岸,以避免雪被风吹散。同时,应考虑春季开化时雪水的及时排除,将雪堆与排水系统结合起来,并以适当的横、坡将雪水引入排水沟内。

3.4向阳避风的院落空问院落空间是寒地城市中一种传统的居住形态,是充满阳光而又遮挡寒风的场所。通过分析建筑布局与日照、防风和通风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院落应争取更多的日照,如院落开口朝南、开口处的楼体最好跌落、靠近开口处的楼层最低、在南向上布置点式住宅、形成斜向围合的院落等;②院落防风的建筑形式有“L”型、“U”型“口”型,其中“口”型要做好过街楼的防风处理;③院落的通风原则上是建筑间距越大越好,在寒地城市通风与防风应综合考虑。在现代居住小区建设中,应努力探索各种新型的“院落空间”形态,以适合寒地城市气候。

在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中应注意为公共场所创造能够在使用者心理上引发“边缘效应”的空间环境。如在住宅楼遮风墙向阳的南侧以及南向建筑的墙根或柱廊下等处,都是冬季最吸引人的场所。在这些地方适当设置一些条凳或加宽的花池池壁以提高供坐能力。又如住宅楼的单元入口处也是居民交往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位置,也是引发边缘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场所,把这里的空间适当扩大,进行铺装,并适当配置一些户外设施,也可形成具有活力的外环境。

3.5利于防风的庭院绿化庭院绿化的配置应以夏季遮荫通风、冬季向阳防风为原则。设日照透射率,阳光活动区应利于夏季通风和冬季引入阳光,落叶乔灌木是很好的选择;在冬季主导风向上以冬青树围绕以有效的防风,防风区的宽度为屏障高度的2—4倍,防风效果应参照绿化孔隙率。在冬季,防风屏障应与建筑有机组合,共同形成阳光区内相对静止的风环境,有利于室外活动的展开。利用屏障阻挡寒风公共活动场所应注意设置风障以改善其风环境。在冬季主导风的来向用建筑物、围墙或密集的绿带遮挡寒风侵袭。在降雪量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将积雪压实堆设雪障,以阻止寒风。在保证使用和日照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屏障的高距比处于1:2的范围内,即可充分发挥其风影效应。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提出的“风屏障”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为居住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寒风提供有效的屏障。这一对策有效的改善了冬季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风屏蔽”设计对策在加拿大、瑞典、芬兰以及英国北部等许多地区都有应用。

3.6适合四季的活动场地寒地城市的公共活动场地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在冬季,各种活动几乎都与冰雪有关,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打冰橇、冰雕、雪雕等,活动设施较少有人问津;在其它季节,各种活动设施则是人们游乐的中心,因此游戏场中的各种场地及设施的布置,应注重四季都能够充满活力的使用。活动场地尽量选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并可结合类似暖亭的半室外空间,满足人们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护儿童玩耍等需求,促进冬季的邻里交往。

3.7丰富温暖的城市色彩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同样应该注重色彩方面,尽量采用使人感到温暖舒服的色系,建立丰富而又协调的城市色彩系统。

休闲空间范文篇5

一、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气候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又需要将夏季风引入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或降雨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之一,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寒冷和路面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的人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至出租车。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1.4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而且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黑早,城市的的夜生活也受到很大影晌。

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2.1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如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拥有在世界占第一和第二位的地下商业系统,由四通八达的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商业街区组成,连接地铁站、办公楼、大型百货商店、银行、市政厅、停车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创造了庞大的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

欧洲,诸如巴黎、伦敦、莫斯科和米兰等地,建立大型室内街和室内活动中心。产生于19世纪的拱廊通道形式,这种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的街道,将室内装饰艺术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素结合,兼有室内外的双重特点。

2.2哈尔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有大片领土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其中哈尔滨就是一个典型的寒地城市。

哈尔滨,一个走过了百年现代建设的城市,一个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有着“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等等的美誉。在城市规划方向的探索中,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国际一流寒地生态城市”的新概念,并采取了相关积极的措施。

第一,在气候环境方面,适度提高了住宅以及相关建筑的日照标准。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推广清洁能源,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防止冬季燃煤污染空气。

第二,在城市色彩上继承哈尔滨历史建筑原有的黄、淡黄、乳白的暖色基调,确定哈尔滨城市色彩主基调:代表色彩为米黄和白色,与蓝天、绿树、白雪、红顶交映成绚丽的美景,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彩哈尔滨”。利用温暖色彩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城市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加强。另外丰富的夜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并增加人在夜晚对城市的认知程度;适宜的夜景灯光效果将为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并有效地减少萧条感以及犯罪。如目前,哈尔滨已经成功地打造了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以及南岗区的女人街、儿童街、印度风情街等等特色灯光街区,市民们有了夜间休闲的好去处。

第三,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哈尔滨也着力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为了使城市获取充足的阳光,保证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将采用与子午线成30—60度角的方向布置。在地上建筑的开发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吸引人流转入地下。目前,哈市南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已形成地下空间网络,把主要的商业网点连接起来;地面上借鉴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做法,建立有气候防护设施的公共空间,在城市重点路段设置“全天候”步道系统和封闭式过街天桥,在中心地段开辟“冬季室内花园”。

第四,依据城区风向特征,建立南引北挡的总体绿化布局体系,使其在西北部起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和外来沙尘入侵的作用;在城市上风向规划楔形绿地和供氧生态廊道;在马家沟、何家沟沿线辟建人工湖和大规模绿地。同时,在一切可以绿化的地面都“见缝插绿”。

第五,在冰雪利用上加强开发“冰雪、生态、边境”等独具龙江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把冰雪观光、冰雪游园和城市特色广场等景观区连接成有机统一整体。冰雕、雪雕、滑雪、滑冰、雪地爬犁、雪地足球等。比如说,建立三条冰雕走廊带。一条是商业步行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兆麟街、建设街等;另外两条是马家沟冰雪观光走廊、松花江畔冰雪观光走廊;再有,建立城市冰雕通道,主要设在友谊路、经纬街、尚志大街、新阳路等。结合城市冰雪景观线,打造冰雪重点园区、广场。以“冰雪大世界”为基础,结合冬季冰雪游乐主题,建立大型“冰雪迪斯尼乐园”;还有兆麟公园、太阳岛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等其他冰雪重点园区。

哈尔滨在寒地休闲空间建设上有着丰厚的经验,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步行系统的不连续性,由于哈尔滨利用人防工程改造而成的地下商业街被人为打断,虽然有利于防火,但是却造成行人不便。而且地下商业街过多的商业摊点及店面使得舒适性大大降低。其次地下空间缺乏与主要公共建筑的联系,使得地下空间单独存在,浪费了有利的资源。

三、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对策

3.1全封闭的步道系统寒地城市的全封闭步道系统是改善冬季人行舒适度的一种解决方法,包括空中步道系统、地面步道系统和地下步道系统。这些步道系统将市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建筑联系起来,并与地铁等城市公交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一种“树型通道体系”。这种体系把地上与地下内部与外部、城市与建筑、车行与步行、垂直与水平、动态与静态的交通空间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在封闭的步道系统中,空中步道较为适全。空中步道本身也是公共活动空间而不仅仅是用于交通功能的空中走廊。从空中步道可以方便地与地面层建立联系(利用电梯、自动扶梯),让人们自由选择步行路线。空中步道还可以围合“内院”,形成室外、半室外和室内之间的过渡。空中步道以是单层、双层甚至形成一个多层共享中庭,设计手法可以多种变化。与地下步道系统相比,空中步道系统有诸多优点:A.无论从建造费用还是从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上都更经济;B.在空中步道内可接收太阳光的回顾,有着舒适而温暖的自然采光。C.设计上更灵活,因为地下步道系统需要要考虑建筑物基础和各种管线D.从空中步道可以俯瞰街景、公园和和大自然景色,而地下步道系统则完全处在人工环境中。

3.2非对称的人行道人行道是人们散步、聊天、观看橱窗等室外活动场所。在寒冷地区,人行道应保证行走安全并提高行人舒适度。东西向的阴面人行道,由于获得日照时间短,全天大部分时间处在阴影中,因此可设计成非对称式,即阳面宽阴面窄的形式,在不增加街道宽度的情况下,使人们能够获取更多阳光下的街道空间,既有利于提高冬季行人舒适度又有利于初春冰雪融化。

3.3及时清理的冰雪路面在寒地城市,车行和人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冬季冰雪路面,它对行人的安全和舒适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雪停后得及时清理就尤为重要。首先是如何清扫的问题,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适宜用机械清雪以提高效率。在居住区内则提倡人力扫雪以培养一种社会贡任感。其次如何堆雪的问题,对较宽的道路,可将机动车道上的雪堆在绿化隔离带中,雪面作为隔热层对土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在堆雪时要留出人行通道;在风速较大的堆雪区,应将雪夯实形成挡风雪岸,以避免雪被风吹散。同时,应考虑春季开化时雪水的及时排除,将雪堆与排水系统结合起来,并以适当的横、坡将雪水引入排水沟内。

3.4向阳避风的院落空问院落空间是寒地城市中一种传统的居住形态,是充满阳光而又遮挡寒风的场所。通过分析建筑布局与日照、防风和通风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院落应争取更多的日照,如院落开口朝南、开口处的楼体最好跌落、靠近开口处的楼层最低、在南向上布置点式住宅、形成斜向围合的院落等;②院落防风的建筑形式有“L”型、“U”型“口”型,其中“口”型要做好过街楼的防风处理;③院落的通风原则上是建筑间距越大越好,在寒地城市通风与防风应综合考虑。在现代居住小区建设中,应努力探索各种新型的“院落空间”形态,以适合寒地城市气候。

在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中应注意为公共场所创造能够在使用者心理上引发“边缘效应”的空间环境。如在住宅楼遮风墙向阳的南侧以及南向建筑的墙根或柱廊下等处,都是冬季最吸引人的场所。在这些地方适当设置一些条凳或加宽的花池池壁以提高供坐能力。又如住宅楼的单元入口处也是居民交往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位置,也是引发边缘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场所,把这里的空间适当扩大,进行铺装,并适当配置一些户外设施,也可形成具有活力的外环境。

3.5利于防风的庭院绿化庭院绿化的配置应以夏季遮荫通风、冬季向阳防风为原则。设日照透射率,阳光活动区应利于夏季通风和冬季引入阳光,落叶乔灌木是很好的选择;在冬季主导风向上以冬青树围绕以有效的防风,防风区的宽度为屏障高度的2—4倍,防风效果应参照绿化孔隙率。在冬季,防风屏障应与建筑有机组合,共同形成阳光区内相对静止的风环境,有利于室外活动的展开。利用屏障阻挡寒风公共活动场所应注意设置风障以改善其风环境。在冬季主导风的来向用建筑物、围墙或密集的绿带遮挡寒风侵袭。在降雪量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将积雪压实堆设雪障,以阻止寒风。在保证使用和日照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屏障的高距比处于1:2的范围内,即可充分发挥其风影效应。在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提出的“风屏障”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为居住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寒风提供有效的屏障。这一对策有效的改善了冬季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风屏蔽”设计对策在加拿大、瑞典、芬兰以及英国北部等许多地区都有应用。

3.6适合四季的活动场地寒地城市的公共活动场地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在冬季,各种活动几乎都与冰雪有关,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打冰橇、冰雕、雪雕等,活动设施较少有人问津;在其它季节,各种活动设施则是人们游乐的中心,因此游戏场中的各种场地及设施的布置,应注重四季都能够充满活力的使用。活动场地尽量选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并可结合类似暖亭的半室外空间,满足人们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护儿童玩耍等需求,促进冬季的邻里交往。

3.7丰富温暖的城市色彩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同样应该注重色彩方面,尽量采用使人感到温暖舒服的色系,建立丰富而又协调的城市色彩系统。

休闲空间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美术馆;休闲空间;舒适;灵活多变

1休闲经济中现代美术馆空间发展

1.1休闲经济发展带动的休闲文化

参观游览美术馆这一精神性消费就是休闲消费的一种,但是由于过去消费力薄弱,导致美术馆的建设也一直停滞不前,然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其进步革新的强心剂,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对美术馆进行发展,丰富多元其展示方法,将美术馆的内涵进行充分阐释。

1.2现代美术馆空间的复合性转变

从早期的美术馆空间形式可以看出,它所针对的重点是艺术品,而对于人却考虑甚少,并发展到后来,在博物馆教育功能兴起的环境下,美术馆也开始重视美术教育功能。美术馆是博物馆的一个种类,所以在美术馆的发展中也存在相应的过程,并且美术馆比博物馆更需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要充分考虑到人、艺术品、环境能带给人的舒适感受,所以美术馆空间建设应同时具有保护、教育、传播、休闲等功能,而这些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但这些功能所围绕的核心还是休闲,休闲是使美术馆能被大众接受并能持续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2现代美术馆休闲空间建设不足

2.1过多将教育作为美术馆重点

在休闲经济影响下,今后的美术馆设计不再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教育如果是强制性的,针对教育的空间设计对现代城市居民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往往这样的空间并不能成为居民休闲的第一选择,我们可以构想一下,在工作了那么久以后,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得到放松,如果还去那种需要听讲解员枯燥讲解、只有单一观赏流线和人际交往繁杂的美术馆,这样并没有达到想休闲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并且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教育这种的宣传点并不能适应所有的人群。

2.2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结合生硬

现代美术馆的建设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们的生理需求,早期只是作为艺术品展示的功能,但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单一的展览空间只能吸引那些专家学者前来,如果是家庭或个人休闲,则需要更多辅助功能来完善美术馆空间,现在的美术馆空间已经考虑到休闲的场所,例如很多美术馆都有附带的咖啡厅、茶吧、商店和俱乐部等,中国的很多特色的中国风美术馆有一些特殊的空间。

2.3科技元素的运用太局限

科技馆和博物馆现在的吸引力往往比美术馆要大很多,美术馆的针对性很强,不像科技馆有很多新奇的技术,博物馆储藏神秘的古物,美术馆主要展示的是古代或现代的画作,还有现代的一些装置艺术或行为艺术。其实艺术和科技有很多结合形式,比如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网上美术馆已成为每家美术馆必有的展示渠道。

3休闲经济下展示空间中人群分析

3.1人群层次类别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观展的人群进行了不同的分类,而文章主要是分析在休闲娱乐这个动机下人群的层次类别。虽然说按照年龄或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分析是比较全面的,但并没有足够的针对性。休闲娱乐既然是源自于人类生活的,那么按照人类活动属性进行的分类研究才比较适合文章的研究方向。按照这个方向可把美术馆参观人群分为学习知识型、社交休闲型、家庭娱乐型、个人放松型、漫无目的型五种类型,学习知识和休闲并不是相悖的,他们是有交叉关系的,所以这个分类当中必不可少的会有学习知识这个类别。

3.2美术馆中人的休闲行为与心理

以休闲为主的人在美术馆中的参观行为主要为交流、欣赏、互动、游戏、交通等。一面展墙、一条地毯、一块标示牌、甚至一束光线,既能诱发观众的行为,反之又能对观众的行为构成一定的制约因素,观众的行为是观众自身和展示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美术馆的空间之中,人的行为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研究,而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在美术馆空间的一系列活动,而这些行为和环境又会使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心里做出的信息处理结果又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所以这是循环的过程(见图1)。

4现代美术馆休闲空间价值

4.1美术馆休闲空间提供享受带动经济

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有很多,美术馆对休闲经济贡献的潜力,休闲服务环节对美术馆运作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将美术馆空间休闲化是美术馆新的发展方向,这为休闲产业又添加了一 个新的形式。在提到休闲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去旅游度假区、酒吧、网吧、商业街等地方,人们还没有形成美术馆休闲的概念。所以重视美术馆休闲空间概念的打造,将会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进美术馆,愿意在美术馆中休闲消费。

4.2有利于环境和谐共处

在日本很多美术馆都是建造在环境秀美的地段,在日本的美术馆空间规划之时十分注重室内与室外环境的融合,如妹岛的二十一金泽美术馆扁平的圆形,并利用360°透明全开放的玻璃将室外的自然风景引入室内。其实不光是风景,有的时候引入自然当中的声、风、光等元素也是带给人舒适体验的方法,这样更容易使人形成立体的自然感受。

5休闲一体化的美术馆综合性空间

5.1单元模块灵活性

因为美术馆经常会变换展览的内容,要使空间适应当时展出的艺术主题,所以面对这样的特性,休闲空间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实现这样的变化就需要休闲空间具有弹性,能够灵活多变。

5.2利用科技提高观者情境互动体验

科学技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声光电的运用,刺激观赏者的视知觉,使观众达到身临其境的认知感受,这些有科技含量的方式不仅可以运用到艺术品本身,也可以作用于艺术品的讲解和浏览线路上,我们进入展厅,在周围昏暗的环境中,随着一片灯光走向艺术品前,在艺术品的周围不再是纸质的文字讲解,而是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艺术品的故事。

作者:涂希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休闲空间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公共空间;交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在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是1900万人,毛入学率为17%。在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大学生公寓设施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现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公寓的公共空间通常为门厅、楼梯及电梯、走廊、活动室卫生间及其他公共空间,这些区域有别于宿舍中的偏向于私密的空间,是为全体学生所使用的,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公寓入户门厅

公寓入户门厅是大学生进入公寓后的第一个室内公共空间,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接待、等待和集合空间。对于此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要求:1.1空间布局分区明确。入户门厅中各空间应流动开敞,视线通畅;各功能分区要明确划分,既相对独立又联系合理,以提高空间的使用率。接待休闲区和寄存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或方便的位置;登记服务台、宣传区需靠近入口,以便为学生服务和提供信息,该区域可布置在入口左侧;楼梯和电梯间应留出足够让学生安全、快速出入的交通空间。1.2人流路线避免交叉干扰。门厅各功能区需横向平行布置,以保证人流在纵向行径时能快速而无干扰地穿行。将主要人流经过的登记服务台、宣传区、楼梯电梯间,设置于门厅的同一侧,将次要人流经过的接待休息区和寄存区等设置于相对的一侧或独立设置于无交通交叉的区域,以减少不同人流的影响。1.3综合功能多样化。入户门厅应考虑学生在交通、接待、宣传、等待、寄存能、休闲商务等多功能方面的需求,并且在满足这些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应考虑入户门厅的后续发展,为其留有必要的预留空间。

2楼梯与电梯

楼梯和电梯作为建筑空间的竖向联通起着引导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作用,且电梯前室通常和楼梯前室共用,组成封闭的防火空间。2.1楼梯。在没有电梯的建筑中,楼梯间通常独立存在,少有前室,即使有也是和门厅共有的入户前室,且楼梯前室只做消防用途。2.2电梯。电梯常用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中,其前室作为公寓的主要交通区域,可独立设置也可和入户门厅合在一起,其前室功能包括:①站立等待:学生群在等待电梯到达底层时呈不规则状分布于电梯前室内;②交流:学生面对电梯或者斜侧身体互相面对进行言语交流,常呈现簇状平行于电梯;③携物等待:目前常出现学生将电动车或自行车通过电梯置于寝室,因此在进行前室空间设计时需考虑搬运此类大物品的空间;④坐立休息:休息区常结合门厅设置,在电梯每层楼的前室旁或内部设置简易的休息座位。

3走廊

大学生公寓走廊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四点要求:3.1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公寓走廊不宜过长和狭窄,应尽可能获得阳光可照空间,并注意卫生间等异味空间的自然通风。3.2交通流线保持顺畅。公寓走廊的空间造型可以多变,但是不能影响其安全性和学生的正常通行,并且应尽量避免较大角度的拐弯角和突然变化的墙面造型。3.3加强公寓走廊的交流性。可通过走廊空间的凹凸变化或划定出的独立休闲空间以加强公寓走廊的交流性。3.4满足基本的建筑防火规范。走廊最小净宽和安全疏散距离等均应满足基本建筑防火规范。

4活动室

活动室或者寝室内的多功能厅室应宽敞明亮,相互独立,以满足学生举办各类活动的要求。然而,现各大高校新建的学生公寓中大部分都设置了,然而其利用率却不高,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如果提高活动室的使用率。4.1活动室的位置。活动室宜设置在学生易聚集、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入户门厅旁,架空中厅旁、电梯或楼梯口等。对外营业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在公寓底层,而单元式和短廊式公寓一般将其布置在公寓的底层和中间层。4.2活动室的朝向。活动室多设置在公寓北侧,相对应的是卫生间等其他室内公共空间,主要是避免卫生间正对寝室,少部分布置在公寓南侧。4.3活动室的个数。多功能活动室一般每层设置,也可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下,将几个活动室集中在一起。在单元式和短廊式公寓中可以几层共用一个活动室,例如寝室没有电视机的公寓宜每2层布置一个活动室;而在高层公寓中,也可以按照学生的爱好重复设置功能相同的活动室。

5卫生间和浴室

现代大学生公寓的卫生间和浴室除了需要满足传统大学生公寓卫生间和浴室的基本功能之外,应更加注重环境卫生和个人私密性的特点,并使用防水防滑防潮材料。5.1卫生间功能要求。大学生公寓卫生间按使用功能划分为大便区、小便区和盥洗区三大分区。大便区和小便区应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在其之前设置盥洗室或由挡板阻隔。盥洗区包含洗手池、梳妆台、镜面和卫生清洁池等。5.2卫生间设计要求。(1)卫生间设计最重要的是通风,应在公寓中卫生间设置通风装置,既要避免异味散透在单元寝室内,也不应将异味疏散到走廊,从而影响整层公寓的环境卫生。(2)卫生间的大门不宜和寝室门相对,并且与最远寝室的距离不能超过25m。(3)小便区内应设置小便器,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5.3浴室功能和设计要求。浴室包括淋浴和更衣的功能,有些大学生公寓的浴室包含洗衣功能。淋浴区应为独立的空间;洗衣区既可相对独立,也可设置在其一侧。淋浴间和更衣间应避免正对浴室大门,以防感冒,在其与大门中间应以挡板或前室阻隔。若浴室和卫生间共用一室,应在两者之前设置前室,并使大便区和淋浴区分隔开。

6其他公共空间

大学生公寓公共空间包括一系列具有向阳性和舒适性、多功能性和交流性、共享性和私密性、自然生态性等功能特性的开敞活动空间。6.1向阳性和舒适性。开敞休闲空间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向阳性,因此开敞休闲空间的开敞面宜朝向南面,其最小净宽不宜小于3m;向阳性可以给空间带来阳光的舒适性,与此同时,科学地应用材料学、色彩学原理,同样可以给大学生创造舒适健康的休闲环境,带来舒适感。6.2多功能性和交流性。开敞休闲空间中可添加一些休闲桌椅、小型运动器械和小雕塑等装饰品等,从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满足学生看书、休息、交流、娱乐、运动、看风景和晒太阳的需求;交流性是在开敝休闲空间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交流场所,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各个交流区的主题应各有特色。6.3共享性和私密性。大学生公寓作为公共建筑,其开敞休闲空间作为共享空间应尽量满足公寓中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然而由于个人活动的空间范围,开敞休闲空间又具有私密性的特征,因次,应将开敞休闲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开敞休闲空间的面积不宜小于30m2。6.4自然生态性。应将自然要素移植到公寓的整体环境中,让室外生长的植物在开敞休闲空间中散发出勃勃生机。开敞休闲空间的绿色植物,除了能净化空间、改善室内环境外,还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在选种植物时,一定要考虑该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空间环境的关系,不能影响和阻碍开敞休闲空间中学生的正常行为。

7结语

休闲空间范文篇8

关键词:山地地形;滨水休息空间;亲近自然

1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概述

1.1滨水区空间环境的特点。本文所讨论的滨水区休闲空间是指滨水地段,以休闲游憩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是滨水岸线的带状空间。具有以下4方面的共同特点:第一是适用性,功能上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多种需求,形式和功能与环境相得益彰,且对公众开放;第二是多样性,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滨水区域内尽可能地营造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的活动空间,提供各种必要的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及选择。第三是开敞性,临水的空间具有良好景观视野,适合向公众开放,临水建筑的密度和形式应尽量不损坏景观轮廓线并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第四是可接近性,所有的确保所有的人能够安全方便地出入滨水区域,包括行动不便的人。1.2滨水休闲行为的类型。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与普及,场所的可达性大大提高,滨水区域作为休闲空间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从性质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分为以下4种类型:一是体育休闲活动,比如打太极、骑马、散步、慢跑及沙滩排球等球类运动;二是文化休闲活动,比如当地历史考察、摄影、写生等;三是自然休闲活动,比如野营、野餐、日光浴、乘凉、观景等;四是娱乐休闲活动,比如下棋、打牌、交谈、游戏、放风筝等。1.3滨水区休闲空间的设计浅析。在进行设计构思时,设计团队需要将环境保护、自然恢复等考虑其中,并在植物的选择上以本土植物为主,如可以利用农田景观,不仅可以创造出美丽且经济的自然景观,同时为当地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在现在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拥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脱颖而出,通过前期的实地调查与现场分析,在对项目有一个整体的把控的前提下,结合项目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并充分利用,在乐山滨水度假村的项目中,结合场地中“S”型的水体,设计一条滨水的景观长廊,同时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使景观不仅可赏,而且可玩,让游客体验到与景观之间的互动。

2“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

2.1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的现状分析。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城步苗族自治县,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城步山川秀美,溪河纵横,土地肥沃,座落在自然风光优美的白云湖畔。滨水休闲度假村占地面积约6万m2,呈东西向狭长的带状,一条蜿蜒的河流贯穿整个场地,河流两岸青山对峙,周边植被茂盛、古树参天。城步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如此秀丽的风光,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因地制宜,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水休闲度假村。2.2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理念。本设计将以“乐山水”为主题,以为游客创设一处具有丰富体验性空间的滨水休闲度假村为宗旨。“乐”让人联想到“音乐”,让人感受到一种韵律感,结合场地中“S”型的水体,起伏的山峦,依山就水,在设计,尤其是滨水空间的设计中体现一种如“音乐”般的韵律感;“乐”还可指乐趣,回归自然,让游客在体验中体会到大自然之乐趣,感悟自然。游客身处其中,感受由“乐(yuè)”到“乐(lè)”,再由“乐(lè)”到“乐(yuè)”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空间体验。度假村总体景观规划设计遵照合理性、艺术性、观赏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原则,结合自然山水,创造出一个功能分区合理,环境绿色和谐的度假场所。2.3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本度假区以贯穿整个场地的“S”水系水为设计的依托,通过融入当地的历史人文、结合周边环境,水岸沿线结合各种不同的体验活动空间,在布局上显示出序列性,巧妙地利用自然的“S”水体,功能分区由开放,到半开放,最后到私密,逐渐过渡,满足游客们的多层次需求,创造出一个充满趣味的休闲度假村。“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以建造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度假村为宗旨,合理地划分功能分区,乐山水滨水度假村分为6个功能分区,依次由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过度,包括入口绿带区,滨湖观光区,水乡风情区,休闲活动区和假日别墅区。体现动静结合,但又互不干扰。度假的人们得到宁静和休息,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人对运动和娱乐的需求。在度假村得景观设计中既要提供宁静优雅的环境,也必须有人流聚集的场所。在假日别墅区内,隐私的保护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人群之间的沟通交流的空间是需要预留;另外,提供不同体验也是一个重要原则。旅游度假者都大多以城市居民为主,对于长期生活于城市拥挤、嘈杂、快速的节奏下的人们来说,旅游度假村为他们提供了不一样新鲜体验,比如:宁静,慢节奏的生活和轻松的氛围;享受大自然、阳光、溪流、绿林。

3结论

综上所述,度假旅游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在度假旅游中,人们能够实现自我的持续发展和对自我更深入的认识。滨水空间是乐山水休闲度假村中重要的景观要素。水的动感和亲和性、平滑而又能令人平和和愉悦,人对水有着天然的情结,对于水的运用使度假村富于生机。从生态方面来讲,自然因素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使得人与环境之间达到平衡、和谐的发展。乐山水滨水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以景观总体布局合理,符合规划要求;要求在满足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景观视线等方面的基础上,将地方文化样式、构思、理念、空间行为特征、户外交往体验与景观功能、形式、审美、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相结合,要求展现一个可参与、可游憩、有归属感、舒适怡人的休闲公共空间为目标。

总而言之,整个滨水休闲度假村的景观设计是以“以人为本、融于自然”为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同时展现出“水岸休闲生活、现代本土风格”的地区形象,营造“山水俱佳、动静相宜”总体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秦趣.山地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整合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3]刘琳琳,海岩.滨水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以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11(1)

休闲空间范文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无障碍设计;规划设计

1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设计中,总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多优雅的景观公园过于深远宁静,致使老年人迷路;许多迷人的休闲广场却有着可怕的交通干扰,致使老年人不易到达并处在危险之中,如武汉市的洪山广场。大型步行街街道充斥着过于放肆的商业广告,噪声和拥挤也无处不在。这些都是源于对老年人缺乏关注,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都考虑很少的缘故。

在政府法规中规定了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原则,例如“残疾人通道”,“盲道”等,这是人性化建设城市的表现。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城市空间的建设中如何灌入“老龄意识”,却没有得到设计者的足够重视。某些城市热衷于兴建作为城市景观形象标志的中心广场,强调的是纪念性、展示性和形式美。而与老年人生活贴近的市民社区小型广场,街心公园等真正以休闲活动为目的的建设却很少有人过问。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较大,老年人的休闲场所少且选址不妥,环境不佳等问题凸显激烈。在武汉市城市道路的交汇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车来车往的马路边安全岛上,一群中年妇女一起练习健身操,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交通,而且显得场合混乱。

由此可见,倡导“为老年人设计”和回答“如何为老年人设计”就显得相当迫切。

2创建适宜老年人的开放空间设计

2.1老年人公共休闲场地的设计原则

2.1.1动静结合的原则

老年活动区宜分成动态活动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太极、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动。活动区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如结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但亦能相互观望。

2.1.2层次多样化原则

针对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小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的多重需要,老年人活动场地应按等级设置,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公共性、私密性兼备的层次丰富的交往空间。一是集体活动空间。前面提到的动态活动、静态活动都属于集体活动;二是小群体空间。有些老人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人一起活动,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小活动空间。小群体空间不宜过大,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宜封闭,有一定的遮荫以及坐憩处。三是私密空间。有些老年人喜欢独坐不愿被人打扰,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独享其乐。所以在公共绿地中设置一些个人的、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也是必要的。

2.1.3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原则

老年人虽然是公园的活动主体,但混龄活动使老年人更感到有活力,社会参与感更强,因此设计上也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需要。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增加一些儿童活动设施,两者紧密靠近布置却有着许多好处:一是增强老年人活力,儿童天真活泼的稚气可使老年人消除孤独感。二是老年人有爱幼心理,通过与儿童多种形式接触,情感交流,对儿童智力发展以及道德品格的熏陶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低龄老人帮子女培育第三代是相当多家庭存在的现象,也是“老有所为”的一种体现,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2.1.4无障碍设计原则

老年人无论在肢体还是在感官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诸如行走不便、动作迟钝、观察辨别能力差等,这些使得老年人对周围环境反映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台阶,楼梯等设施使用感到不便,穿越道路时慌乱、紧张。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实行无障碍设计。尽管目前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已有所考虑,但普遍认识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把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简单的认为就是增加残疾人专用坡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还应包括铺装地面、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等所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上。

2.2老年人活动场地的细部设计

2.2.1步行空间

(1)坡道与台阶。因为有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需要以轮椅代步,因此地面就不能有台阶等障碍物而需要用坡道解决地面的高差问题。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表面不宜覆盖地毯之类的纺织物,因为一旦浸水或沾有污物后,就特别滑。为方便步行困难的老人以及轮椅使用者上下坡道使用,坡道上往往需要安装防跌落的保护设施——扶手。

(2)地面铺装。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像砖块、沙子及圆滑石头铺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绊倒、滑倒,不适于大面积铺装。老年人行走的地面应保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

(3)环境可识别性设计。由于视力和记忆力的衰退,老年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加强环境的可识别性,在环境细部的处理上可以设计比较醒目的标志牌。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如简明的路标、导游图、指示牌、雕塑、置石、高大乔木等等来加强老年人对环境的可识别性。

2.2.2坐息空间

坐息空间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座具的平面构成,尽可能符合老人们聚集和交谈的需要。一般来讲,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多凹型、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内向形空间,均能促使老年人亲密的交往。这些形式的座位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产生领域感,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另外,坐息空间的设计还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保护、方便舒适和便于集聚交往。坐息空间的位置通常选择在大树下、园林建筑的廊檐下等。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考虑,都愿意选择一些位于空间边缘,背后有依赖物的座位,这样就可避免人流从就坐者身边穿过,而带来不必要的威胁感。

2.2.3水体空间

注意安全防护要求,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对安全要求高于年轻人,在设计时应注意老人的安全。水岸线附近应防滑、平坦、有足够的平地面积。垂钓区更为重要,水体近岸处宜浅,桥上的栏杆高度应在90cm~110cm之间。水榭平台应设置栏杆或有靠背的座位。驳岸应可采用自然式驳岸,置石与植物组合,或整形驳岸与植被护坡。尽可能保证老年人即能近水又能安全。

2.2.4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应迎合老年人心理特点,越是进入老年,越是对年轻、对热情奔放有无尽的向往,因此,在公园内树种选择时应尽是多选择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这些植物都可以激发老人们的遐想,焕发其生命活力。还可以结合利用文学艺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2.2.5服务性设施

考虑老年人的如厕方便。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在公园活动时间较长,加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腿脚不便等原因,公园绿地中的公厕、洗手间必不可少,且要布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体育设施如单杠(高度宜低)、压腿杠、球网、乒乓球台等的配置,以满足老年人的锻炼需求。更为人性化的布局还有可考虑宣传栏或其它展出场地的设置,展放一些报纸、科普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必要时为可为老人搞展览互相品评等。3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开放空间具体措施

(1)政府部门应该增强积极应对老龄化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相关规划,保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设计者也应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来规划和建设属于他们的公共休闲环境,充分弥补年老者减退或丧失的各种机能,改善当前公共空间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创造适合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空间。

(2)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良性发展,需要有完善的规划规范法规作为引导和保障。然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现行的公园设计规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等方面还没有得到认真地对待。因此,应把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写进规范、条例与标准,在制度层面上对此予以保障,来适应我国城市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完善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建设的政策保障。

(3)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共休闲空间的扶持力度,公园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创新机制,按照物质利益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

(4)还应规范公共休闲空间的管理。开放绿地的建设,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旨在造福老百姓,但不合理的管理使得公园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因此,规范化的管理还需引起我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4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设计中的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让“关注老年人,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孙樱.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J].资源科学,2003,(3).

[2]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3]田志峰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及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2005,(6).

休闲空间范文篇10

1.滨海休闲度假酒店概述

1.1.休闲度假酒店的定位“休闲”从字义上就不同于“闲暇”、“空闲”和“消遣”,具有精神追求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特征[2]。从休闲学[3]的角度看,休闲是一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休闲”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消除疲劳,恢复生理状态;另一是指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得到灵魂的解脱。由休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休闲度假酒店需要在提供住宿和恢复体力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精神愉悦的功能,酒店的活力体现于多元化和个性化[4]。可以把休闲度假酒店理解为:位于良好的环境之中,以满足休闲度假为目的,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追求放松、舒适和情感回馈的体验式酒店[5]。

1.2.滨海休闲度假酒店的特点环境、功能及运行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酒店空间形式。滨海度假酒店的特色在于:第一,注重结合环境特征。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度假酒店今后生存和发展的硬性条件,是其开发的关键所在。休闲度假酒店设计通常先景观、后建筑。特别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滨海度假酒店,环境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首要地位,直接影响主要功能空间的布局。同时,作为休闲度假酒店,环境因素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气候因素,适宜的气候可以使酒店中许多休闲娱乐活动室外化。值得一提的是,对待自然应本着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使建筑与地域环境达到完美融合。第二,注重对海景的借用。滨海度假酒店的设计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景资源,直接或间接地从最大程度上挖掘资源潜质,以海景为先导,强调重要空间与海景资源间没有任何视觉阻碍的交流与对话。如大堂空间、客房空间等一系列在度假酒店中占有重要分量的核心空间要能够提供足够的观赏平台,欣赏心旷神怡的海景,以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第三,注重围绕主题的功能。首先拥有独立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以独特的住宿模式带来的特有住宿体验来吸引游客。其次,度假酒店除了满足游客完善的基础膳宿服务以外,附加产品的消费是其竞争力的核心。例如,海南博鳌的亚洲论坛,是度假酒店与大型会议结合的典范。第四,注重与经营管理结合。休闲度假酒店是休息、观光、会议、商贸、娱乐等多种活动的综合体,接待对象年龄、类型、兴趣各异。必然要求与之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元化的经营管理。多元化的需求使休闲酒店成为了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管理体现着因地制宜。

1.3.滨海休闲度假酒店的核心在于“体验”滨海休闲酒店的产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的现实需求。思考使得休闲观念成为了生活理想的组成部分。在现实的休闲度假酒店设计中,往往是凭建筑师的经验在进行设计,寻找体系的设计思路来使建筑师更好地去理解休闲度假服务、把握休闲度假需求、从而创造合适的休闲度假空间十分重要。这种研究的核心就在于把握“体验”,引发出的研究内容就是“空间”和“活动”。

2.滨海休闲度假体验需求

2.1.滨海休闲度假体验需求中的行为需求休闲度假行为侧重“体验”,包含人对环境的互动性的主动体验行为和环境对人的反馈被动体验行为[6]。这种带有审美层次的,强调个人的审美体验行为是休闲度假的重要行为活动,也是休闲和休息的区别所在[7]。酒店中的休闲度假行为,包括住宿、休憩、游逛、餐饮、运动、交往等,其行为规律主要体现于:打造主题的休闲路径[8];强调休憩和停留[9];注重观赏和游逛[10];注重运动和交往[11]。

2.2.滨海休闲度假体验中的心理需求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追求体验是休闲的核心需求。体验使休闲度假感受愉悦,休闲度假的意义才得以生成[12]。体验具有自历性、场所性、独特性和沉潜性等特点。第一、自历性:指经过本人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感悟,而不经过外界有意识的引导。这种感知的过程往往就是休闲度假的过程。以过程作为结果的体验方式,为建筑空间设施的营造提供了要求,为主体提供参与性活动的空间。例如,滨海休闲度假宾馆都设置大量的凉亭,置身之中,感受的是空静闲欲的空间体验。第二、场所性:指空间通过互动的体验产生情感[13]。体验是人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的投射过程。作为情感性休闲度假酒店的场所性非常重要。例如:竹子是中国文化中士人的符号和象征。基于对于竹子的情感,隈研吾设计的竹屋中人的情感得以寄托满足。第三、独特性:主体的体验因人而异。休闲度假酒店的吸引点在于不同的主题。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总会形成不同的体验,休闲度假宾馆需要注重通过创造各种“差异”和“区分”的休闲度假风格来表现自己的独有个性、品位和情趣[14]。第四、沉潜性:指人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这种状态是休闲度假的重要的特性。度假休闲既要有相处的快乐,也要有独处的角落。提供休闲者私密的、不受纷扰的活动空间,给人“心无羁绊”的空间享受。

3.滨海休闲度假酒店空间特征研究——以三亚亚龙湾瑞吉酒店为例

“一个可以俯视花园式瀑布水池和海景的大堂;一个以青山为背景,设有餐饮和商店的游艇码头;一个位于沙丘之上并可以俯视海景的餐厅;一个能看到青山景色和游挺码头的水疗中心小岛。”这就是三亚亚龙湾瑞吉酒店,它位于亚龙湾海滨度假风景区最西端的沿海宝地。用地南面为海,长约1km。其余3边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北靠青山,由瑞吉酒店及瑞吉别墅两大部分组成。

3.1.追求独特的体验是滨海休闲度假酒店建筑空间的设计趋势从环境-行为角度,三亚亚龙湾瑞吉酒店的建筑空间形式更多地被还原成了行为的映射,强调酝酿氛围、与人互动[15]。追求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的自我完善,人性化、区域化、绿色环保等概念成为瑞吉酒店设计的主题,这些思想以人在建筑中的体验为设计核心,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来设计建筑的空间,强调细节的关怀。瑞吉酒店各种流线都是围绕休闲体验展开的;环境亲和,自然环境的渗透是重要的空间营造手段;人文吸引,地域特征的空间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开放布局,自由的空间和复合的路线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趣味等。瑞吉酒店极具特色的是设有陆路和水路两条流线,分别由游艇度假码头和酒店大堂入住,为客人们提供了一次非常特别而又值得记忆的酒店入住体验。

3.2.立足休闲度假功能是滨海休闲度假酒店建筑空间的设计前提瑞吉酒店空间按功能类型分类,包括5个组成部分:公共活动部分、居住部分、休闲活动部分、直接服务部分和间接服务部分,其中休闲活动部分属于休闲酒店特有的空间内容,也是休闲酒店的功能特征。首先,酒店在空间组合上设计注重流线带来体验性和舒适感。客人流线是酒店的主要流线,酒店客人从入住到离开之间,使用酒店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体验设施的活动路径。在基本的食宿功能,如餐厅、客房等之外,还需要串联各种休闲体验空间,比如,沙滩、阳光酒吧、运动场地、游泳、游艇等。客人流线将公共活动空间、居住空间和休闲空间排列组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体验为目的的内在逻辑,也是酒店价值的体现,同时帮助使用者完成休闲中的自我实现。酒店空间在组合时,除了功能的逻辑顺序,还表现出环境塑造的顺序,这也是休闲的内在需求。塑造环境是休闲酒店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氛围营造回归到空间设计中,表现为各种不同性格空间出现的顺序和占据的空间权重。环境塑造的顺序是休闲酒店空间顺序的内在灵魂。其次,瑞吉酒店空间性格上体现多样性,不同的分类对应着不同的活动内容,同时产生不同的空间体验。私密的空间,比如,卧室、静思亭;开敞的空间,比如,露台、海滩;安静的空间,比如,后院;恢弘的空间,比如,大堂、餐厅等,会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受,根据不同的环境,酒店的空间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发挥。这些空间上的多样性,和休闲酒店自由和体验的主旨是一致的。第三,注重空间的权重。空间的权重指空间在整体环境中的重要程度。休闲度假酒店中,空间设计作为促进和产生各种休闲活动的手段,表现出重视舒适性、自然性、文化性和体验性的特征,瑞吉酒店在空间分配时优化一些空间,比如,特别宽敞的卫生间、有良好视野的阳台、别致的户外环境等等,在一些客房中,体验空间(浴缸、沙发等)和户外环境(泳池、花园等)的权重会得到加强,在一些餐厅中,自由的空间会得到加强,在整体的酒店设计中,休闲运动空间的权重会得到最大化的重视。在休闲酒店中,各种空间的权重体现着休闲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休闲的最终结果。

3.3.基于体验需求的空间变化是滨海休闲度假酒店建筑空间的设计关键

3.3.1.强调个性特征的表达对酒店个性特征的影响主要有环境因素,经营特色及活动类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休闲的方式和内容,瑞吉酒店自发地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来完成不同的休闲体验,例如,利用内海设置游艇海道和码头,靠近外海边则设有带独家泳池的别墅型酒店、晒日光浴、海景餐厅等活动,连绵的淡水游泳池则沿着客房边设置,这样的酒店建筑的形态和布局,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里既增强了龄、文化环境、教育水平、心理经历,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判断。休闲度假酒店既要满足一般大众的审美心理,又要表达出自身特有的审美品位,因此,休闲酒店常常要在细节上体现审美的趣味,例如,瑞吉酒店通过摆放一些雕塑来改变空间的氛围或通过使用当地建筑符号来搭建别墅酒店小屋,酒店外观建筑形式外加深深的屋檐体现了环保的设计理念,它们为建筑的窗户和墙面提供阴凉、遮风挡雨,双层玻璃和隔热墙体进一步减少了对空调的使用需求,以表达纯朴生态的概念等。

3.3.2.强调功能的差异首先,功能的差异一般与休闲度假的主题有关,根据休闲环境的不同,瑞吉酒店功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需求,与环境有关的变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异变。根据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休闲主题,拥有不同的休闲空间。瑞吉酒店在休闲的户外体验性上还做到了传达人文环境的需求,例如篝火、游艇、烧烤、养生等,这些新增的功能就是针对环境的异变。其次,功能的差异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有关,根据环境氛围不同,休闲者会产生不同的愿望,对应了不同的功能。瑞吉酒店的客房尽可能地突出宽敞、便利和舒适的感觉。大多数客房宽敞的地板一直延伸到阳台和阳台上优雅的躺椅床。紧挨房门就有提供客房服务的小隔间,可进人的大衣橱相连的房门,方便了客人行李的存放。这种卫生间和衣橱布置的设计缓和了房间进深长的视觉效果。使静思的空间和活跃的空间相互穿插布置,既可以形成空间趣味的节奏感,同时又可以减少单一空间的疲倦感。第三,开放的公共空间位于关键的氛围节点时,会产生仪式化的功能,例如,瑞吉酒店的餐厅位于酒店中央大堂之下。有十分开阔的正面海景,餐厅被设计得十分开敞,可以让客人享受温馨阳光的悠闲早餐。餐厅也靠近一个开阔的草坪,便于各种不同的室外餐饮社交活动。再就是水疗中心设在一个小岛之上,以充分创造一个私密恬静的环境。中心的入口由一靠近游艇码头的小桥进入,服务由另外一独立小桥与后勤建立方便的联系。水疗中心同时供酒店客人、非住店客人和会员使用。这些空间作为整个休闲环境序列的高潮,对休闲的意义起着升华的作用,同时也作为对探索的一种补偿,完成人的自我实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