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优化研究

时间:2022-11-29 09:42:12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优化研究

摘要:经过多年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新农村建设在公共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基础差、底子薄、农村基础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限制了新农村公共管理绩效,不利于农村改革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新农村建设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从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等几个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管理;新农村建设;优化发展

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虽然经过多年改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状况仍然没有改变。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与市场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提高明显,农村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农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深刻的时代变化,公共事业发展需要适应农村的变革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农村公共管理环境变化迅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与时俱进,探索新农村建设公共管理新视角和新方法。

一、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同步进行,而这些都离不开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农村公共管理不足,不利于农村产业经济改革发展,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首先,在农业农村生产改革中,需要政府公共管理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对农村变化敏锐的洞察力和执行力,转变政府服务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水平,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安全,化解各类风险。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向协同化方向发展,对农业农村公共管理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对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公共事业提出的挑战,保障新农村顺利转型。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有效包括民主治理,保护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合法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是,在全国各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受到农村传统治理方式与农民主观意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民利益尝尝受到侵害,需要政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引导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方向,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社会形态。新农村建设强调农业生产关系的全面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带来农村社会形态的变化,对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过程推动了农业升级,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市场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农民在市场化冲击下主体地位更加凸显,社会公共意识增强,更注重政府公共管理的法制化和民主化,也更加关注农村公共管理效果。因此,要求公共管理者转变管理思维,由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非农劳动力转变。2.新农村建设促使公共管理目标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以支持工业为主,而现阶段农村发展则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以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一体化激活新农村建设活力。因此,这也促使公共管理目标发生转变,由农业生产保障工业转变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同时,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公共管理目标日渐多元化,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农村精神文化服务供给等,以良好的农村治安保障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和良好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家政策向新农村建设新目标和乡村振兴倾斜,农村公共管理目标进一步深化,不仅为新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目标服务,同时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全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3.公共管理任务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仅转变公共管理目标,更需要在工作方法上服务新农村建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公共管理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真正发挥为人民服务功能。在农村建设事业中,公共管理开始以落实政府惠农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为主。当前农村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政府命令推动,而以服务为主。因此,农村公共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而在服务组织上,不仅以政府为主,也开始加入第三方自治组织,协助农村公共管理服务。

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发展,农村社会转型和发展目标不断发生改变,原有的农村公共管理需要适应农村发展形式。1.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是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执行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经营和管理,引导农民与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而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村差异较大,管理成本较高。有些地区长远的、整体的规划实施困难。其次,在新农村建设的转型时期,公共管理干部对新形势下农村公共管理不熟悉,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2.农民主体意识增强,但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由以土地集中居住,转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地域上的分散导致农村基层管理组织功能弱化,无法有效组织农民实施公共管理职能,也给农民在农村公共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带来了困难。其次,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参与度较低,农村公共管理没有有效调动农民积极性。3.公共服务城市化倾向严重,公共投资较低。在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发展影响下,农村公共管理更加趋向于向城市看齐,缺乏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特征,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存在不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下公共建设投资不均衡现象,新农村公共管理服务投资方向以政策导向为主,主要集中在农村生态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以及道路等硬件基础设施方面,而在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进展缓慢,农村公共生活设施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不足,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4.农村公共管理市场机制引入困难,缺乏多元利益竞争。新农村建设主要以政府财政和农村集体收入为主,较少有农村引入社会资本和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建设,建设后的公共管理和维护也缺乏市场竞争,完全由政府承担,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不足,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能力。5.信息化水平较低,公共管理信息流通受阻。目前农村信息化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公共管理信息流动与共享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村公共管理效率的提升。新农村建设已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共管理中医疗、税务等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政府综合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但是,对于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信息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普及率仍然较低,与城市发展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更是相去甚远,给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四、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管理优化对策

1.转变政府公共管理意识,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管理活动最重要的应该是转变公共管理理念,以理念指导行动。改变原有政府即作为政策制定者又是政策执行者的大包大揽式管理模式,明确政府的引导与服务功能。对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不到位或不作为的地方,应该放开政府垄断,以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为主,同时制定市场部门的进入标准与服务标准,发挥市场作用,由非政府部门竞争获得公共服务供给职能,政府只承担政策制定与执行监督的职责,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治理保障。2.加强新农村建设宣传,促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化。政府开展农村公共管理活动应该以服务理念为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发挥政府政策制定和引导监管作用外,还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应该重视农民对农村建设的知情权,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同时,推动新农村公共管理参与主体民主化,改变农村基层管理方式,推动村民自治,增加农民对新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权利,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应该结合国家政策和农民需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当地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为目标。3.创新公共管理方式,多元化新农村建设参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公共管理服务也应该打破政府垄断,改变传统公共管理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工程,单靠政府的力量无法完全实现,政府不是全能的,通过政策制定,吸引社会化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挥政府服务与监督职能。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标准、完善机制、健全政策,对企业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进行监督,形成政府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公共管理模式。4.推进新农村公共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公共管理软实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满足了信息化时代广泛的社会发展需求。首先,加强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政府公共事务处理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政府公共管理信息沟通与连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与高效率的管理服务。其次,打破政府部门与新农村建设实际的信息障碍,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推动农村信息一体化。增加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覆盖,搭建新农村公共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公共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政府公共管理流程,降低公共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周英佳.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公共管理的联系分析[J].南方农机,2018.

[2]申家兴.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管理实践与困境[J].现代经济信息,2018(07):83.

[3]朱海琴.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4]布雪琳.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7(5).

作者:张亚林 刘炳茹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