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

时间:2022-11-23 08:27:1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

退耕还林工程对于遏制吴起县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行政村是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村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事关整个退耕还林工作的成效。

1庙台村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

庙台村位于白豹镇东北部,属生态环境脆弱区,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99户、483人。现保留耕地129hm2,其中基本农田63hm2,人均基本农田0.1hm2。该村总退耕还林面积940hm2,其中退耕地面积588hm2,荒山荒地面积286hm2,目前经国家确认的退耕还林面积874hm2。

2影响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未确认还林面积大,影响群众的造林护林积极性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起步早、面积大,均属1999年一次性退耕,以庙台村为例,现仍有逾66hm2超前实施退耕地造林已合格,但国家未确认,群众无法享受国家政策。目前,这部分造林地块有的已郁闭成林,土地用途已由农业用地转为林业用地,这部分地块不能随意改变用途,更不得毁林复耕,出现了群众即享受不到退耕还林政策又不能毁林复耕的两难境地,挫伤了退耕户的积极性,受粮食安全和耕地锐减影响,粮价回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如果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群众无法从退耕还林工程中获得比种粮更高的经济效益,极易引发“退林还耕”现象。

2.2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发挥不理想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发挥生态效益,工程实施中虽然遵循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协调发展的原则,但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管护水平、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退耕林木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庙台村主要树种为沙棘、刺槐、山杏,其中沙棘约占80%左右,目前均未达到预期效益。以沙棘为例,该村沙棘除少部分老林外,大多沙棘为2000、2001年种植,目前部分已经挂果,由于全县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化沙棘产业链条,对沙棘资源的利用仍处在探索阶段。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沙棘又属灌木树种,生命期10~20年,目前已进入衰败期,如果产品销售、深加工等后继环节技术水平无法提升,市场经营风险较大。

2.3后继产业发展缓慢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也是培植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但由于受到经济总量低、自然环境差、技术和人力相对滞后等客观因素影响,庙台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该村农民收入除去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外,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劳务和草畜业。随着近年来粮价的回升,当地农民种植业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受到耕地总量的限制,人均保留坡耕地不到0.2hm2。当地苹果产业起步较晚,2015年开始发展苹果经济林,大多数未挂果,退耕户没有活力。务工人员盲目外出,缺乏专业技术,而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已由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变,农民务工愈来愈难。另外,退耕还林管护本身需要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多,退耕还林工程缺乏劳动力,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退耕还林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1积极争取国家计划任务,尽快消化未确认面积

虽然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但是,每年仍向吴起县下达一部分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应当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争取国家计划任务,彻底消化未确认面积,消除群众顾虑。

3.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紧紧抓住基本农田建设补助的大好机遇,大力兴修基本农田,力争使人均标准农田达到0.1~0.2hm2,同时,抓好水利设施建设,采用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调整种植业结构,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确保口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种植业收入。

3.3加快后继产业发展

积极培植和扶持农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沙棘和山地苹果产业。目前,退耕还林栽植的沙棘林已进入盛果期,苹果逐步挂果,应依托龙头企业,加大沙棘油、茶、饮料、日化等沙棘产业及苹果系列产品的研发,可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确保投产见效。进一步调整草畜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3.4狠抓退耕还林工程管护工作

封山禁牧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全面落实《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和《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加大督促检查,严惩各种破坏退耕地的现象,切实保证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同时加大退耕还林林分改造和森林抚育,适度调整经济生态兼用树种和长青树种,提升退耕还林整体质量效益。

3.5加大退耕农户技能培训力度,增加致富本领

政府需加大对退耕农户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职业农民、致富能手,通过劳务输出、订单培养、土地流转产业项目开发等形式,多措并举提高广大退耕农户收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兑现资金断补后,现有退耕成效不反弹。

3.6积极推进生态移民,提升退耕农户幸福感

庙台村为山地村,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对居住在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偏远户,需把握好国家异地搬迁、生态移民、避灾移民、扶贫移民等机遇实行易地安置。减少因人为因素干扰,使得现有退耕还林地能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提升退耕农户幸福感。综上所述,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设理念的必然体现,通过项目扶持、基本农田建设、后续产业发展、林地抚育管护等措施的落实,更加有利于退耕还林的持续发展。

作者:齐统祥 单位: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