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不同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28 03:18:45

肉牛不同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摘要:试验为研究肉牛不同生态养殖模式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对发酵床模式、平地干清粪模式、微生物+平地干清粪模式、微生物+发酵床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试验期30d,对比研究发现“微生物+”发酵床模式养殖效果最优。

关键词:肉牛;生态养殖;模式;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牛舍选择。选择贺州养殖场市发酵床模式、平地干清粪模式、微生物+平地干清粪模式、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生态。发酵床模式:地面铺设15~20cm的锯末,接种加强型活力发酵床复合菌(每平方米仅需2~3元,半年左右添加1次),即可不再需要清扫冲洗栏舍,一年左右更换1次垫料。1.2试验日期。试验连续30d,从2020年4月28日至2020年5月27日。1.3试验试剂试验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包含: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菌、副干酪乳杆菌、曲霉菌、木霉菌、米曲霉、糖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等复合酶制剂、载体等。具体添加方式:把秸秆材料先铡碎成小段,(每1kg秸秆兑100kg清水搅拌均匀后再与500kg碎秸秆或1000kg鲜秸秆)、食盐2kg、玉米粉50kg进行混匀,压实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发酵12h以上即可制成体外预消化的秸秆生物饲料。1.4动物选择及分组。选择品种相同,日龄、体重、头数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小牛和育成牛,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5头牛。1.5试验饲粮。试验饲粮采用牛场自配饲料(有玉米粉、马蹄渣、玉米秸秆、花生藤、象草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匀),试验组饲粮添加益生菌。1.6饲养管理。试验组和对照组设置在相同的牛栏,试验期的管理完全统一,通风条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均一致,预试期7d,同时进行防疫。1.7指标测定。试验期间,每日观察动物食欲、健康状况、排泄情况等,做好记录。分别于试验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清晨对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做好记录。计算试验期间各组试验牛的日粮消耗量,计算各组平均每头日增重、料肉比和病死亡率。1.8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处理。将试验数据收集整理后进行比较分析,对各种模式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头日增重和料肉比和病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日增重及料肉比的比较分析。(见表1)由表1分析可知,平地干清粪模式试验组日增重0.74kg与对照组0.64kg相比增重0.1kg;试验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料肉比降低1.1。发酵床模式的试验组日增重0.88kg与对照组日增重0.84kg,相比增重0.04kg;试验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料肉比降低0.9。试验表明:平地干清粪模和发酵床的试验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肉比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效益。平地干清粪模和发酵床模式的对照组日增重比较:发酵床模式大于平地干清粪模式;料肉比比较:发酵床模式低于平地干清粪模式。平地干清粪模和发酵床模式的试验组日增重比较:发酵床模式大于平地干清粪模式;料肉比比较:发酵床模式低于平地干清粪模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发酵床模式,即微生物+发酵床模式是较优养殖模式。原因可能是:畜禽应用秸秆纤维分解剂分解秸秆饲喂后,对秸秆的消化率大大提高,精料的消化率也大大提高,在畜禽新陈代谢方面、增产方面都产生变化。且使用后形成益生菌环境,大幅度降低养殖栏舍中的臭气、氨气等。栏舍环境卫生好、微生物环境除臭减排及粪污发酵、适当产热保暖,利于肉牛生长,饲料转化率高;平地干清粪模式保温效果差,地面湿冷,对肉牛生长不利,降低饲料报酬。2.2对存活率影响。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病死牛只,不同养殖模式存活率均为100%。

3结论

通过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微生物+”的饲养模式效果更好,因为微生物可以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抵抗力,提高肉牛对饲料吸收转化,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2-3]。对比养殖模式中,“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效果更好,符合当地养殖条件,可以在本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陆世财.肉牛生态养殖模式初讨—以广西大华农业公司为例[J].农家之友,2016(7):49-50.

[2]李晓峰,等.肉牛发酵床养殖模式与传统栓系养殖模式效益比较[J].科学种养,2019(3):43-45.

[3]王振刚.环控益生菌应用技术构建生态循环养殖业新模式[J].畜牧业环境,2019(10):21-24.

作者:黄俻华 杨莉 卢一浪 蒋微 骆永泉 罗扬生 单位:1.贺州市水产畜牧站 2.贺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