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研究

时间:2022-09-17 08:52:48

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研究

摘要:加快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提高城市内河管理的水平需要先进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城市的规划是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的未来,法律、法规是城市内河管理的保证。将城市内河环境改善与沿岸商业利用和效益地块结合起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有效的统一起来,从而促使城市管理者们按照规划,尽快实施规划。

关键词:城市内河;生态环境;规划;法律法规

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哈尔滨市启动了城市内河整治工作,采取引水截污、局部治理、河道硬式铺装、生态恢复的方法,对城市内河进行了阶段性的修复。截止目前,哈尔滨市城市内河已完成整治工作,通过这些年工作,对城市内河生态水系修复与管理方面的几点重点因素做简要论述。

1先进科学的规划是保证加快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因素

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涉及面广。主要涉及河道、护岸、污水截流、污水处理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河岸两侧中小企业及畜牧养殖排放等方面。而在政府职责中,河道、护岸主要由水务部门管辖;污水截流及污水处理厂主要由住建部门管辖;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主要由城管部门管辖;河岸两侧中小企业及畜牧养殖排放主要由环保部门管辖。因而,做好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工作,需要由政府协调,多部门联动。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是一件持久的工作,是不断修养、改善的过程,需要科学系统的进行规划,并按计划分步骤的逐步实施完成。2010年南宁市对那考河开始治理,为河流的生态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的经验。南宁市市政府于2008年提出了整治那考河治理规划,以生态系统修复作为那考河整治的主要指标,到2015年各种水生动物、植物重返那考河,这个河流治理的长远规划是科学的、有前瞻性的。到2015年那考河全面实现了预定目标,河岸树木茂密,湿地恢复功能,水质清澈洁净,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已经重返那考河。在20世纪90年代,那考河流域因为工业与养殖业的兴起,大量污水的排入河中,成为了一条河道狭窄、荒草丛生、废水排入、气味难闻,以黑臭水体为主的内河。进入21世纪以来,南宁市市政府按照建设生态美丽河道的要求,对那考河的整治规划进行了多次论证,汲取了当时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理念和科学成果,规划确定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排水体系建设,进而对城市内河健康发展、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重要保证。另外通过严禁未经处理污水入河,通过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取消沿岸污水截流管溢流口,保证那考河河水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2016年在那考河考察时,对南宁市政府科学严谨的规划理念提出的赞扬。因此规划先行,崇尚科学,是治理好城市内河的重要基础。综观世界和我国的成功治理城市内河的经验和结果,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世界上典型就是欧洲国际性河道多瑙河的治理;英国的泰晤士河的治理;国内的上海苏州河、三亚三亚河、深圳深圳河、西安浐灞河、太原南沙河、北京永定河等成功治理经验,都验证了先进而且科学的规划是保证加快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因素。哈尔滨市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启动三沟治理工作,并编制了《马家沟河畅想曲》的马家沟改造规划,提出从万家灌区提松花江水引入马家沟的方案;70年代,组织实施了“跃进桥拦河坝”及太平区下游污水截流渠;80年代,为解决污水对儿童公园的污染,在南岸修建污水截流渠;90年代初,结合新发小区的建设和“落马湖”改造,建成了大成桥至宣化桥段的“新发小区试验段”。虽然城市内河经多年治理整体效果有所改善,但终因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地方财政不足等原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96—2004年,哈尔滨市重点对马家沟城区段进行了治理;2006—2009年,又实施了何家沟埃德蒙顿路至工农大街段河道的清淤、拓宽和挡墙护砌及景观绿化工程,使内河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理工作难以形成连续整体整治效果。2010年,哈尔滨市及时把握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契机,组织20个委办局、5个相关区政府成立了“三沟”综合治理指挥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远近结合、分步实施、先行治污、再造形象、完善环境、推进产业”的工作原则,围绕“符合防洪要求、拉动区域产业、促进区域发展、改善城市形象”的治理目标,全面启动三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这些河流的治理能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因为在比较系统的规划下进行了治理,因此经过多年努力的整治,取得满意的效果。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全世界仍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资金不断的增加,应当对相应的规划做适当调整和改变,以满足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

2制订、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是加快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提高管理水平的支撑因素

哈尔滨市为规范个人、单位、社会团体及政府的对涉水、涉河方面的行为,经过近10a的探索和努力,相继颁布实施了《哈尔滨市节约用水条例》(2011)、《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条例》(2012年)、《哈尔滨市滩涂保护条例》(2013年)、《哈尔滨市河道管理条例》(2005年)、《哈尔滨市水土保持办法》2001年)等。另外,哈尔滨市还专门针对城市内河环境修复和管理于1997年颁布了《哈尔滨市马家沟管理办法》,2003年颁布实施了《哈尔滨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对加强和规范城市内河管理,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城市内河建设合法权益,保障城市内河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原有预期的立法目的。但是,这些年在贯彻实施《办法》的过程中,不尽完善、与新形势、新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1)制度的不健全。《办法》在实施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只能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就使《办法》贯彻实施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导致了相关管理部门要落实各项管理任务,实行规范化管理没有可依据的法律规定。2)内容的不全面。《办法》各项规定之间是互相衔接的,但是涉及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方面规定的内容在现时的管理中却少有体现。3)许可的不明确。《行政许可法》规定,凡是涉及行政许可的事项(除法律法规另行规定外)都应按照该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而《办法》是在许可法出台之前颁布实施的,对城市内河规划整治、建设管理等事项的行政许可没有具体的规定,体现不出立法的实效性。4)责任的不完善。《办法》在15年的实际运行中,其权力与义务、权利与责任是具有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的,但随着人们对城市内河的关注度加大,社会各个方面都视城市内河为资源、为契机,现行《办法》在法律责任的设定上与实际发生的情况出现了不相适应。5)城市内河管理范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现在的城市内河管理范围不能完全满足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沿河开发建设项目给城市内河规划发展预留空间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从城市发展看,合理预留生态河道的范围尤为重要。从管理方面看,当前的土地确权划界工作,是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实行土地确权划界,在管理工作中会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城市内河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科学确定城市内河管理范围,确定管理蓝线,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6)体现现代化管理内容。《办法》对城市内河现代化管理没有提出具体目标要求,这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全球气候,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水利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相符,因此,在《条例》中应增加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和科学调度水位、水量,利用计算机拟合高水岸边线、不同水位防洪线,依法行政等方面内容,逐步规范、改变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河管理与服务内涵,使城市内河的功能更具有时代性,从点滴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为全球全人类的发展做贡献。7)规范资金渠道。加强城市内河的管理,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资金和设施经费来源渠道。随着城市内河综合整治的启动,哈尔滨市城市内河的建设与管理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改造后的城市内河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和养护经费,造成部分河段的河道护坡出现破损情况,整治改造的成果难以保持。因此,为了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保护和改善整治成果,明确城市内河日常的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十分紧迫。8)规范水源、水质内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哈尔滨生态景观城市的战略,哈尔滨市加强城市内河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改造,关键是解决水源、水质问题,改造建成后的城市内河功能的发挥全在于此,所以,水源的建设和管理、水质的监测、治理和保护,必须在法规里明确规定,这样才能使城市内河环境得以保障,同时需要做好城市内河水源、水质的检测保护和管理,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域生态环境体系。因此,加强城市内河的修复和管理,保护城市内河生态环境势在必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法律作保障,而目前的《办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法律层次上都很难适应城市内河发展的需要,所以应加强城市内河立法,全面发挥城市内河功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3与社会效益有效结合也是保证加快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单一的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工作,存在着政府建设资金较大,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投资收益较少的问题,而目前时期,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城市管理者们很难在城市建设资金中为城市内河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划拨出足够的资金。因此,将城市内河环境改善与沿岸商业利用和效益地块结合起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有效的统一起来,从而促使城市管理者们按照规划,尽快实施规划。

4结论

城市内河生态环境工作比较繁杂,规划、治理和管理是城市内河生态环境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将城市内河营造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翁鸣.莱茵河流域治理的国际经验———从科学规划和合作机制的视角[J].民主与科学,2016(06):39-43.

[2]古斯塔夫•波夏尔特.莱茵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和污染控制[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12):33-37.

[3]赵越,姚瑞华,徐敏,等.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2015(13):27-29.

[4]叶镕蓉.我国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的法律支撑———以“水十条”的落实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6(19):194-197.

作者:刘晓岩 单位:哈尔滨市内河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