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探寻

时间:2022-11-08 08:12:39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探寻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比重首次超过5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八年连续增产,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量均创下历史新高,为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了驾护了航。尽管粮食单产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比整体现代化低约10%,只是工业的1/10,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仅为美国和日本的约1%。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属于农业初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不同指标的世界排名差距很大,因为除了产量外,劳动生产率、人均营养供给、化肥使用情况、农民生活水平等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例、农民人均产肉产粮等指标仍处于欠发达水平。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3%,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粮食单产明显好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表现,我国主要粮食单产世界排名已经进入前20位,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排在80多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2]我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差11倍,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为38,排世界第65位,为发达国家的1/3。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温饱问题。但其背后却是,全国农民六十多年间以实际存在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土地剪刀差为载体,为实现我国工业化并确保城市发展,牺牲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累。作为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仅仅依靠超前的工业化和过度的城镇化,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其结果是潘建伟1,张立中2(1.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北京市101149;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100083)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基础设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早已实现工业化的法国就因忽视农业现代化,曾经发生过严重的粮食短缺危机,使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3]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基础建设滞后,而资源相对匮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在加快工业化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只有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无论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时代课题,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由于农业投资的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大,比较效益低,农业的发展往往被削弱或弱化,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显著提高,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1.人口不断增长与农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人多地少、人地关系十分紧张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基本、最突出的现状。2011年,我国大陆总人口13.47亿,其中乡村人口6.57亿,使得我国尽管地域辽阔,陆海兼备,多种农业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农业资源却极为稀缺。我国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呈净减少趋势,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近十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833.3万公顷,另外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趋势难以逆转。[4]1992年中国科学院的国情研究第二号报告预计,21世纪20~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届时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将接近或达到承载力的临界状况。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仅有的耕地资源日渐稀缺,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农业比较利益下降。

2.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农业生产要素集聚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解决亿万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从而极大激发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也使农业生产变得小型化、分散化、个性化,而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明显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11年,我国户均耕地面积不足0.5公项,小规模生产不仅使农业经济结构很难得到调整和优化,而且容易导致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与低效率使用,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相对收入低,并进一步制约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此外,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也制约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导致土地经营效益不高。

3.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技推广服务薄弱。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这主要突出表现为“四个不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成果供给不足。例如,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要依赖进口。[5]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等。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6]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四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据财政部统计,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合计187亿元,占农业GDP的比重仅为0.3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科研基础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

4.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从世界经验看,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用工业武装农业、农业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和积累的过程,农业现代化进程客观上受到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制约。而我国尚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国家经济实力尚不雄厚,城市化水平也比较低。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约为51.3%,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偏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7]一是阻碍第三产业正常发展,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影响工业的能量积聚,难以对农业形成强大的支持力;三是难以有效地形成经济中心,从而使农业发展缺乏推动力;四是以分散布局为特点的工业化,通常与农村缺少规划、居民点布局零乱联系在一起,土地零碎,田块狭小,规模化经营的空间条件差。

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且劳动者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导致了巨大的城乡差距,致使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城乡统筹就业的矛盾与困境依然很大,1.7亿农业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或隐性失业状态,农村隐性失业率高达34.7%。据统计,目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9.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4%。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重大的实践课题。

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况仍然占较大比重。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财政投入欠缺,农村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难以应对,水利设施不堪重负。据统计,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些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些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国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另外,田间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和通信设施、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也非常滞后。

三、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我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必须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不动摇;坚持农业技术创新与实用技术推广并重;坚持有选择、有步骤地实行农业机械化,使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并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坚持有序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1.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忽视农业现代化,国民经济就难以持续协调发展,还会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甚至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在同步推进过程中,除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有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支撑和互动。第一,工业要为农业提供适用的机械装备。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生产立地类型多样,区域差别明显,农业家庭经营规模又比较小,因此要求农业机械的小型化、实用化、功能多样化和经济型。一方面,工业企业要加强研发;另一方面,国家应增加农机补贴的范围和强度。第二,工业要反哺农业。国家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保证农业投资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加强农业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另外,农业补贴重点实现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的转变,并增加农业直补份额,以收入补贴为主要形式,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这样,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又能让农民得到最直接、最大的实惠,补贴效率也高。第三,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提升,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目前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居民购买力的矛盾。其实,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主要是果蔬、牛羊肉等生鲜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并呈现季节性和周期性价格波动,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的办法是,在提高消费补贴水平的同时,实行消费农产品退税制度。第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所以,要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提高工业企业涵养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城镇化的重点放在中小城镇,而不是大城市,既能避免“城市病”,又能强有力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五,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相协调。在发挥农业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工业发展相协调,尤其是满足工业对农业原料的需求。同时,大力发展与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如都市农业等。

2.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很艰巨。当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并不是要否定或取消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而是要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不动摇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家庭经营不仅能够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8]综观世界农业现代化模式,其农业经营体制主要是实行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公司制的农业经营只占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公司制的农场,也以家族式公司占绝大多数。可见,家庭经营不仅现在,即便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乡村人口众多,户均耕地不足0.5公顷,经营规模太小。随之而来的问题有农业组织化程度急需提高、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农业生产机械化困难、社会化服务成本高等,加之农业市场化程度低,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实行“两权分离”,使农户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并依法处置的权利,包括继承、买卖、租赁、抵押等处置权,有利于避免农户短期化行为,促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等,进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有效扩大农户外部经营规模、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同时,提升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谈判地位,保护农民利益。截至2011年底,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前,政府要引导农民增加对合作社的投入(现在每个合作社平均投入不足100万元),壮大单体合作社社员、资金及业务规模;设立永久办公场所,建设稳定的管理人员队伍,建立信息化网络;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等。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分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除鼓励农民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外,国家还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流通等社会化服务及市场信息咨询机构,承担公益性服务,使“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衔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3.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全面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化。农产品增产,尤其是未来粮食要继续增产,面临着土地、水资源等硬约束,要突破这些瓶颈,必须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因此没有农业科技进步,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而科技成果研发、推广转化、市场实现等均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可见农业科技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由于农业产业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农业经济的外部性,政府理应成为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之一,尤其是政府要不断加大农业基础性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同时,逐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等群体投资机制,摆脱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的桎梏,并杜绝涉农资金的“跑、冒、滴、漏”问题。其三,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逐步把农业科技的研发、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技术的市场实现转向社会化。只有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业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和转化率的保障。其四,在着力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引进。建立独立自主的农业科技体系是立农之本,但也要积极汲取国外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为我所用。同时,创造条件,吸引国际高端农业技术人才。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58的根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设施建设、信息化等服务体系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其建设应得到切实加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由2003年的2144.2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1.24万亿元,年均增长21.9%;“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累计投入近三万亿元,“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4.5%提高到了17.8%,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下降的局面,是建国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三农”支出的稳步增长,使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8]不过,“三农”支出包括支持农业生产、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对农民的粮食补贴、农村基本建设、农村救济等内容,真正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然偏低。加强农业基础实施建设,除了不断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外,地方财政也要提高资金配套比例,加大投入力度,并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良种化等,而且是农业产业的全面现代化,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除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必须加强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做好统筹规划,确保建设质量。一是立项要实行严格的投招标制;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监理和检查验收;三是建立规范的基础设施使用和管理制度;四是做好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总之,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建设难度大,只有持之以恒的建设,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夯实根基。*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调控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JY097)、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不同区域草地承载力与家畜配置的经济分析与效益核算”(项目编号:200903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潘建伟张立中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