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系统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17 10:51:53

碳排放交易系统建设研究

碳排放交易体系构建的经验

(一)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置当前我国规划中的碳交易机制包括两类试点,一是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一是地方层面的强制减排交易机制。经验证明,要使碳交易机制在一定经济范围内发挥激励减排作用,必须建立强制减排交易体系。而强制减排交易体系可以采取碳排放的总量限制交易或基准信用交易两种形式。总量限制交易指政府对排放量规定一个上限,然后在该上限之下确定额度分配,当这些额度分配完毕就可以自由交易了。[1]现有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中,以欧盟的碳交易体系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总量限制交易。一个经济体无法实现全局总量限制时,则可采用基准信用交易方式进行。[2]基准信用交易是总量限制交易的一个变种,它指政府根据个体的排放水平划定一个特定的碳排放基线,并按特定程序进行监测和计算参与方的实际碳排放量,在履行期限届满时,若企业实际碳排放低于碳排放基线,可以将剩余碳信用额度进行交易获取收益;若企业实际碳排放超过设定碳排放基线,就必须购买缺口的碳排放量,以保证履行政府设定的碳减排目标。[3]当前,但凡采取碳强度指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都是基准信用交易,如瑞士、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碳强度是指每一美元经济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目前采取的是碳强度指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方法与经验值得我们在设置碳排放交易机制时借鉴。(二)区域间市场衔接2011年中国确定的首批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目前已经或正在启动成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时,因为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情况差别很大,必然会出现交易机制的差异,碳排放标准的差异,核实、监督、处罚机制的差异,以及对产业的配额分配的差异等等。目前各省区市均是本着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区域内碳排放交易市场,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在形成全国性大市场时必然会出现矛盾和纠纷,因此在当前各省区市的交易机制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中是否需要有中央制定的统一的指导原则值得关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采用分权化治理模式,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体制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排放交易体系中如设定排放总量、分配排放权、监督交易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与其他总量交易体系的最大不同。其他总量交易体系如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体系,都是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采用分权化治理模式,欧盟既可以实现总体上的减排计划目标,同时又能考虑各成员国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平衡了各成员国和欧盟的利益。欧盟交易体系的分权化治理思想,体现在排放总量的设置、分配、排放权交易的登记等各个方面,这种在集中和分散之间进行平衡的能力,使其成为排放交易体系的典范。[4]

甘肃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

甘肃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需要在市场制度框架构建,该体系主要包括市场核心区、监管措施和奖惩措施三个方面。在交易市场核心区,主要是交易机制的选择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对甘肃省而言,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偏向于重工业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选择总量控制的交易机制会影响甘肃经济总量的发展。因此交易机制选择基准信用交易机制是甘肃目前的必然选择,也就是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各行业每单位经济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通过限制单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各企业根据自愿减排和强制减排原则以及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并在碳排放市场进行交易。碳排放交易市场是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核心,企业和项目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自主交易,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下竞争定价,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外如欧盟一些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经验。我国因为碳交易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交易体系,企业不具备完全依靠市场进行自主交易的能力,政府相关部门不具备市场有效监管的能力,因此甘肃在碳市场建立初期不可能一步到位,形成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建设之初不可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相关部门需要协调、控制碳价格的剧烈波动,将企业的减排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当市场发展、发育到一定阶段,企业熟悉和适应了碳交易,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比较完善时,才可进一步推动价格市场化,相关部门对价格由控制转变为监管,将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即可。此外,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中,监管措施和奖惩措施是保障基准信用交易机制顺利、有效实施的条件。监管措施一方面需要对碳排放交易市场各交易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依法交易。另一方面对碳排放要进行科学的检测,建立碳测量中心,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支持更好的碳排放监测,以确保一个公平的碳市场。而且有效的监督、检测、核实是实行奖惩措施的依据。奖惩措施包括处罚制度和激励制度的设置与实施,对于达到碳排放标准或超标的企业或项目,可按照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不能达标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必要的处罚。

甘肃碳排放交易的约束条件

(一)实行碳排放交易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目前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对甘肃的经济总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外贸出口和就业方面将产生负面影响。多年来,甘肃经济主要依靠采矿业和制造业两大传统工业,根据2011年《甘肃发展年鉴》统计数据整理知,采矿业和制造业两大传统产业2010年就业人口434061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3.09%;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377830万元,占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25.09%,同时外商投资126262万美元,占外商投资总额的20.08%;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左右。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对甘肃经济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采矿业和制造业等传统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焦炭、原油及电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量约占总量的75%,因此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地方和企业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追求会阻碍低碳政策的执行,而如果简单地强制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或基准与信用额度交易在当前发展水平下又会约束经济的发展。(二)资金与技术的约束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京都议定书》附件中强调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氧化亚氯、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5种温室气体。对于碳排放的控制,从资金和技术方面看,甘肃的政府和相关行业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政府而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核算、跟踪企业的碳排放量以确定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是建立公正、开放的碳交易市场的前提条件。对于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都难以达到。对高耗能企业而言,节能减排的实施、技术创新同样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目前,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欧美国家在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环保产业的技术转让中设置众多的技术壁垒。因此,资金和技术的约束将成为甘肃相关部门和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瓶颈。(三)目标与适应性的约束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一直对甘肃经济产生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甘肃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及主要污染物处理量逐年增加。但如果目前强制实施碳排放总量限制或单位经济活动排放量,部分企业因为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将很难达到要求的标准,并且当前法律、法规制度的欠缺也不能很好地支持碳交易的实施。2010年9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实现减缓温室气体增加的目标将很难并且成本高昂,将设定绝对排放上限和碳交易市场列为远期计划。对于甘肃这样的落后地区,企业、社会、政府各方面的适应性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可能出现。

甘肃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

(一)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企业适应碳排放交易制度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全社会各方长期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制度方面进行建设,为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引导社会和企业改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政府通过宣传和相关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和企业对碳交易的认同,引导和帮助企业逐步适应碳排放交易的制度安排。(二)加强碳排放交易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保障碳排放交易的顺利实施交易制度和法律法规是碳交易市场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我国自签署《公约》《京都议定书》以来,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为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提供了法律、制度基础。但是目前已有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地方碳交易市场建设时,还需要各地区根据区域实际状况,加快制定地方性规章制度,对碳交易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作出规定,如温室气体的排放权的分配、交易以及管理,碳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鉴定,碳排放交易的监管,碳排放交易税收、金融支持,碳排放信息披露和核查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时保证碳排放交易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三)引导企业增加专职环保人员数量,加强环保人员的培训根据2011年《甘肃发展年鉴》的统计数据,2010年甘肃各行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1461个,共有专职环保人员数3234人,平均每个企业仅有2.21位专职环保人员数。企业负责环保工作的人员少、环保业务素质不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制约着企业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前政府需要引导和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工作特点和需要,积极组织环保人员参加企业岗位培训和环保业务培训,使每一名环保人员熟悉本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熟练掌握适应岗位职责要求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增加专职环保人员数量,建立一支连续、稳定的环保队伍,搭起企业与环保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企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四)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不能一蹴而就,在制定排放量标准,企业和项目的覆盖范围和确定限制时,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进行。有学者提出中国目前可以采取对存量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而对增量排放实行基准控制的方式,既能满足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碳排放需求,又保持了比较充分的市场流动性。所以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时,既要充分考虑甘肃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又要考虑与其他区域市场甚至全国大市场未来联结的问题,循序渐进,逐步落实碳排放交易制度。结语据南方都市报2010年5月21日报道,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机制趋于成熟,参与主体日益活跃。碳交易量从2005年的7.1亿吨上升到2008年的48.1亿吨,年均增长率达到89.2%,同期碳交易额从2005年的108.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263.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6.6%。预计未来全球碳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其中发达国家的碳交易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碳交易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碳排放资源、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甘肃应对未来形势的发展,提前谋划和布局碳交易相关事宜,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建设是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作者:李莹华史建国李长亮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