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想法产生的条件

时间:2022-09-08 05:14:05

小康社会想法产生的条件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恩格斯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正确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回答和解决“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而形成的小康社会思想也不例外。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精神,就必须认真考察、深入研究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条件。

第一,从时代背景来看,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产生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并非偶然的,这首先是时展的需要。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产生的时代,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代主题的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先从国际政治来看,国际紧张局势趋向缓和其次,从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来看,经济和科技因素在各国对外关系和整个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上升,国际竞争更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鉴于世界国际形势发生了上述这些重大变化,邓小平以其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对当今时代主题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充满智慧地将中国的现代化的最低目标确定为小康目标,并根据实现小康目标来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战略步骤,并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应运而生的,它充分体现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从历史根据来看,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历史前提下形成的。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战略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国在探索和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曾有过深刻的教训。党中央在1953年就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并在1956年写进八大通过的党章中。但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导致在具体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践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情况。如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制定了“15年超英赶美”的战略,在这种赶超战略的影响下出现了“”运动。实践证明,延缓了现代化进程。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还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1975年第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这说明我国在很长时期内对现代化实现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对现代化目标定的过高,对实现现代化要求过急过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并在认真吸取长期以来在实现现代化问题上的脱离国情、急于求成的教训的基础上,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进行了慎重反思,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思想,而“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来描述。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3]这是邓小平首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围绕“小康”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并逐步形成了小康社会思想。可见,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与邓小平认真总结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践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分不开的。

第三,从理论前提来看,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回答与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行动指南。三者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因此,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老祖宗不能丢啊!”[4]“老祖宗不能丢”,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比如邓小平在阐述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政治保证方面,就首先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5]“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6]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实际上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结合中国实际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重要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它完全体现了马列主义思想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和思想的共同精髓的要求,没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缺乏理论基础。因此,马列主义思想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条件。

第四,从实践依据来看,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认识并得到形成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作为一种正确的理论成果,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和吸取历史教训的结果,也是来自于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浪潮在中国大陆涌起。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机关,从学校到科研机构,改革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入。与此同时,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由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期坚持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而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就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这种崭新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充分调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扬开拓创新精神。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成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源泉,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热情地支持、鼓励、保护和引导群众的创造活动,并把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经验、新举措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从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因此,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离开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五,从文化基础来看,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活用中国传统小康文化遗产,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形成的。只要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会发现“小康”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小康文化思想源远流长,盛行千年而不衰。据已发现的史料记载,“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上是说老百姓非常劳累困苦,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见于《礼记?礼运》。《礼运》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已。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这里,小康被描述为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后来到南宋时,洪迈在《夷坚甲志?五朗君》中指出:“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在这里的小康指一种经济上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自从古代思想家们提出小康概念后,“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等词在中国古代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小康文化思想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然,古代的小康理想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无法变成现实。历史发展到近代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康有为把大同、小康之说和孔子的“三世说”联系在一起。

康在为在《大同书》中曰:“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文教全备也”。康有为认定孔子讲的小康是升平世,大同是太平世,而且康有为把小康归结为人类社会进化的第二阶段,把大同归结为人类社会进化的第三阶段。康有为还用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古代儒家小康社会思想进行了有积极意义的改造,以达到宣传他的社会变革思想的目的。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1924年4月在谈到革命之后建立什么样的社会时,明确提到“小康”概念,并勾画了他理想中的“小康”,他说:“我国革命之后,要实行民生主义,就是用国家的大力量,买很多的机器,去开采各种重要矿产。……我们也用机器去制造货物。……到了那个地步,中国成什么景象呢?我们预先看不到,可以看英国、美国现在是一个什么景象。他们国内有许多人是发大财的。……推究他们发大财的原因,是由于机器多,制造的货物多,赚的钱也很多。有机器的人便一日比一日富,没有机器的人便一日比一日穷。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所以他们的社会,小康之家是很少的。……我们革命胜利成功后,民国统一之后,要建设成为一个新国家,一定是要开矿,设工厂,谋国家富足。”[7]在这里孙中山明显勾画了他理想中的“小康”,即要购买机器、使用机器制造货物,实行工业化;要发展实业,强国富民。孙中山的这些论述是对传统文化中小康内涵的新发展。但是,由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其小康理想的实现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活用中国传统小康文化遗产,在说明中国现代化目标时用“小康”来解释,并围绕实现小康目标,从具体标准、任务、步骤、政治保证及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小康社会思想。邓小平为什么在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时用“小康”来解释?这实际上是与邓小平受到了传统小康文化影响有关的。另外,传统小康与现代小康之间有无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邓小平强调的小康标准首先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以及体现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活状态规定方面,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小康要求有一致性。因此,邓小平最初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规定为“小康之家”并不是偶然的。总之,中国传统小康文化思想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