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3:04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1

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期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国交运输业在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资金保障面临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公路建设及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家政策力度的倾斜,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处于紧张时期,今后公路开发主要集中在山区,任务艰巨,造价相对较高,建设成本大幅度上升,用于公路养护、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资金将越来越多,这必将面临资金来源的短缺。加之目前银行信贷政策和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及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导致他们的投资受到了限制,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明显减少,但是在确保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公路的投资建设又不能因此而滞后,因此,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必定会增加。

2.农村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城乡间公路建设差异较大

我国地域辽阔,西部地区大多是山峦地貌,公路建设本来难度就大,受建设条件和地方配套财力影响,中西部部分省区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公路路网不够完善,供需矛盾还是没有切实缓减,县乡之间,乡镇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路网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村公路还存在技术标准低,路况质量较差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比较低。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公路存在很大的质量,技术差异,这样一来就制约了农村与城市间的运输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制约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近年来,道路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运输安全问题不仅是运输企业、运管单位和交通主管部门关心的大事,同时也是旅客、货物承运人关心的大事。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旅客和货物实现空间位移的次数和范围都空前增大。道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落不到实处。还有部分运输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动,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拉的多跑的快,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二,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亟待加强。客货运站安全管理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客货运站在安全管理工作还不到位,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在驾驶员和车辆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客货运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第三,道路客货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水平不够。目前我国客货运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驾驶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道路运输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的经济学意义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即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那么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运输行业为社会提供了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随着19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拥挤、噪音、空气污染、土地占用等不良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运输业的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过度的冲击,尤其是对环境的破坏。整个社会都正给予越来越大的关注,但是又没有切实有效办法去降低这种外部性成本。另外,道路运输减排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合理,替代燃料推广面临技术和法规难题,车辆减排标准不完善等。这使得在道路运输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付出比较大的外部性成本,这反过来又不利于道路运输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道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各地上报突发事件导致道路阻断的信息1660条,其中恶劣天气造成的道路通行受阻占76.8%。尤其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国共经历了9次大范围的集中性降雨过程,暴雨导致的公路水毁使28条高速公路、15条国道和数十条省道相继出现交通中断,累计冲毁路基1.1万公里、冲毁路面1.7万公里、毁坏桥梁1425座,造成坍塌6.7万处,2010年上半年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09年全年水平。为了有效降低突发自然灾害对道路运输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运输行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目前道路运输问题的应对策略

1.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公路建设资金到位

解决公路发展资金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明确政府所应担负的责任,建立专项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制度,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公路属于准公共物品,政府在公路建设中应是责任主体,政府要主动承担起公路投资、建设、养护等基本责任,各级政府也要共同合作,建设涉及其地域之间的公路网络体系,确保省际、县际道路的畅通。此外,政府也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积极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和私人投资收费性公路的建设,确保道路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2.加强区域合作,确保农村道路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与农村地区的不平衡。这就要求中央交通部门在决策部署时,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公路发展状况,适当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在公路建设布局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农村公路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同力合作,实现省际、县际之间公路建设的平衡发展,确保地区之间公路发展走上良性轨道,建立畅通的公路网络体系。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的质量,各级管理部门要做到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力争不要让农村公路存在技术标准低、路况差的薄弱底子,在质量上不要造成与城乡公路的差异。只有实现区域公路发展的平衡,才能不断地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让公路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助推器。

3.切实抓好道路运输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道路运输安全问题,每年因为各种交通运输事故,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害,抓好运输安全,刻不容缓。首先,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对违法营运的监管,加强对营运驾驶人的诚信考核,严格营运客货车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批制度。不完善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等,从源头上遏制运输安全问题。其次,切实加强对危险货物的运输管理。提高营运人员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意识,制定特殊的法规措施来规范危险货物的运输,强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能力。

4.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尤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从政策上来说,政府一方面鼓励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行政强制手段来降低运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这似乎是一个矛盾过程。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不遏制外部性问题而任其发展,那么我们可能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结合我国实际,其一,以市场手段为主。比如收费制度,排放收费,征收燃油税,新型环保汽车的补贴等。其二,直接或间接地行政强制手段。制定排放标准,强行性推行低污染汽车,强制报废,汽车禁行区,限速、限线行驶等。其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便群众出行。以此来缓减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此外,我们还要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让民众自己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参与者。总之外部性问题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2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

)

①摒弃对GDP速度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

②通过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突出、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缺乏竞争新优势等诸多困难,亟须转型升级。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快转型升级(

)

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收购步伐

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④调整产业政策,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全面小康,任重道远。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包括(

)

①协调发展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②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恩格尔系数提高

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④收入差异逐渐消除,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

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前的阶段,即由于城市化过程发展和城市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的区域性雾霾高发期。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治理雾霾,人们各抒己见。有人主张借鉴西方治理雾霾的历史经验,但有专家指出,发达国家解决污染问题,除了积极治理之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污染产业的对外转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积极“走出去”,把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企业要注重社会效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继“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③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④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大量集聚现象。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培育,我国某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巩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②推进该地区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推进该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

④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虽然京广高铁开通的时间正好是传统淡季,但如果在暑假、“十一”、春节等出游旺季,京广高铁的开通对旅游的利益拉动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如何抓住商机,促进京广高铁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特色旅游,提高旅游价格,形成竞争优势

②旅游管理部门要为旅行社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③推动本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的转型发展

④转变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创设良好的旅游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对以下图表的正确解读是(

)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降趋势

②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国家应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④我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调整已见成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之后,我国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国家环保部随后公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中国”的实现保驾护航,同时,从2013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五”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进口和销售计划。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不利于环境保护

②政府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环境保护

③污染防治必须通过政府的强制措施才能实现

④政府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推进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截至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3%。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

)

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④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高一政治下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测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必修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试题及答案

3.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3

特征一:全面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经济力(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上的“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活上的“三个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是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经济量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还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全面建小康”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

特征二:重点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来,不仅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的特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具体看来,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志也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三农”问题上,是在全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的基本国情。

特征三:积极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是在GNP2832亿美元,人均GNP297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的;而后一个“翻两番”则是在GDP10081亿美元,人均GDP850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必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

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有为的奋进精神。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来摘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提出了6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6方面的主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

战略依据——看战略任务所背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是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从国内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底,GDP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外汇储备26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建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特征四:稳步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中叶达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已经进行了战略布署;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则是新“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战略布署。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承上”,承接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启下”,开启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步骤。正如“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稳定推进的战略特征一样,比照“三步走”设计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体现了分阶段推进、循序推进和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4

一、全面把握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特点

理论界认为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四大突出特点:

一是突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向的结合。从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经历贫困、温饱、小康这样几个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然后进入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结束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这既体现了中国的国情,突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又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因此,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定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小康社会又是从突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到强调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和实现的,必然要求在突出中国特色和国情的同时,要适应和凸现国际经济发展趋向和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即要求我们用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和实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真正符合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国家。

二是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形成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十六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形成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人类社会是活的发展着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由三个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的系统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系统组成,共同推进和衡量着社会的进步状态和开化程度。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发展时期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必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发展,而应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我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定位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就体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尤其十六大报告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即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党对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党面向21世纪的庄严抉择。

三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表明我们党在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想的基础上,第四文明即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也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资源、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父母,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支持系统,没有自然的恩泽,人类的一切无从谈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六大把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其目的就是要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目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了我们社会追求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理性认识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文明的享受者。因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然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才具有根本意义和最高价值,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目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必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在小康社会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可以说,离开了人的现代化,要实现经济、政治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不可能的。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教训告诉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可以引进,先进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管理方法和资产运营方式可以移植,但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从而缺乏赋予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方法以真正的生命力的现代化思想理念和心理基础,这些引进和移植,不但不能给社会带来持续的发展和进步,其结果与期盼相背离,引发的是经济发展失序,社会发展紊乱,现代化进程中断。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从这样两个方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我们党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面临着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样两大历史性课题,因此,“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对这种考验和挑战的郑重回答,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民族所应该承担的神圣使命和庄严的历史责任,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执政党的地位上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所做的庄严的历史承诺。而这种承诺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体现和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这就意味着,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到了全面进行制度创新的关键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空间,势必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高潮。只要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力求在人类整体文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借鉴一切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服务。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必须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执政为民首先表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是在这一基点上确定的。贯彻“三个代表”必须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设计中,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正是根据这一要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具体运用。

三、清醒体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更要看到我国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严峻的挑战;既要看到各种有利因素,更要看到各种制约,要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所以,有学者认为,我们应热宣传、冷思考、重实践。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绝不意味着我国所有的人口已达到小康水平。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特别是西部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达到小康。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农业投入少,农民税费负担重,外部环境影响严峻,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低,农村科技落后等等,如果不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二是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形势是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尖锐的,尚处于工业化征途中的发展中的中国,已经不得不面对解决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才集中力量解决的人口老龄化、资源和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逾越的难关。

三是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也很大,但是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国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切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就业和养老保障体系;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尽快完善和加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能力;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户籍等管理方面制度的深层次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些都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出了更高和更紧迫的要求,无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奋斗任务不仅十分艰巨,而且充满风险。

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经济运转方式市场化取向等等,都诉求政治资源的分配方式、政治运作方式、功能指向等作适时调适。这些都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迫切要求,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积极回应WTO的挑战,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5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工业化,使GDP在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将新世纪初的“总体小康”水平,变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阶段性反映,与在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努力方向上都是完全一致的。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第一,时限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单纯是党和国家在至2020年期间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一项更长期的战略任务,它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第二,重点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兼顾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建设。注意着重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矛盾。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主要任务是在兼顾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建设,努力完成所规定的经济计划指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的关系还表现在: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把全面小康的目标简要概括为“六个更加”,其中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并且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但总的说来,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党的十六大还未能将就如何进行“社会建设”做一个专题来系统、全面地加以阐述。此内容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得到了系统阐述和完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和需要,针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有利于党和国家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方面的发展与经济方面的发展相比严重滞后。主要是:资源能源紧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体制的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了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新问题,等等。只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全力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6

[关键词]小康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74-01

小康社会是全面进步与发展的社会。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小康社会需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来构建,而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变人的思想、调动起人民建设小康社会(这里缺少谓语中心语)最有效的一种社会行为。同时,人民也是小康社会建成的最大受益者。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以此来引导人民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去,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 “小康社会”

(一)“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并明确表示,中国要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二大将“小康社会”正式引入,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是新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又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2012年,总书记在十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二)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

小康社会将构建一个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社会。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事业不动摇,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不断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等。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一)是小康社会的根本内容

“小康”有繁荣、昌盛之意。建设小康社会代表着人们对于和平、自由、发展的渴望,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才能促进社会的安定、推动国家发展、实现生活富足。思想政治工作与小康社会共同前进,在我国的发展中不可缺少,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也无法顺利实现。

(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要想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凝聚起人民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动力,要使人们都能够真正把建设小康社会当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这样人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提高,才能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三)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增大。由于这种情况,一些人逐渐习惯用金钱和利益衡量一切,出现崇拜金钱主义、自私主义及个人享乐主义等等。一些官员由于无法抵制金钱的诱惑,开始,不再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而一些普通百姓为了金钱、利益盲目的迷信封建思想、传说等,这都大大阻碍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都需要科学的思想教育,改变陋习和作风,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的水平和素质,从而为小康社会建设出力。

(四)是推进小康社会建成的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矛盾。比如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穷人和富人的矛盾、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老龄化与养老政策的矛盾、经济水平和人们素质的矛盾等等。在新闻中我们常可以看见一些负面的报道,我们国家既有一些商业精英,同时也有许多连饭都吃不饱的贫困山区;穷人仇富的心理十分严重,杀人伤人案件频发;由于工厂的废水、废渣、废弃等造成环境污染的事件比比皆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态度消极,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思想教育,无疑会使整个社会都沉入一片消极的气氛之中。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

三、小康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

(一)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针对的对象是人,人也是小康社会建设中最为积极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必须把对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这不仅仅让人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掌握好自己的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同时也要能提升人民的信心和热情,让其积极的参与到小康社会建设中来。当发展遇到阻碍的时候,要能够鼓舞气人民的勇气。比如,在遇到地震的时候,要鼓励人们精诚团结,用乐观的态度和思想面对灾害,悲伤的同时不失希望,灾难是对一个民族的考验,同时也能最快的凝聚一个民族的力量,激发人们共同应对灾难的勇气。在这过程中,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稳定人民的情绪,不被灾难打垮。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人加以引导,能够提高人们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人们树立理想和目标,加快小康社会的构建。

(二)努力提高民众的科技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提高我国民众的科技意识,以期推进我国物质文明的建设。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推崇现代科技,鼓励民众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意识,养成尊重科学的思想。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大力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摒弃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科技领域弘扬为民族奉献、为人类谋福利的精神。

(三)立足于经济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中必须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立足于我国经济建设。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矛盾,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上的指导,将人民大众团结起来,为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建设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科技建设和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强大的作用。小康社会是人人所渴望的目标,在今天,只要我们每一个群众都参与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来,将力量凝聚在一起,相信,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对于人们来说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2] 吕端雄.探讨小康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

[3] 王兆鹏.学习十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7

关键词:全面小康;成效;难点;对策

一、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效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监测方案,我们对2000年以来的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分析。2009年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9%,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呈稳步推进态势。山西省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均较2008年稳步提高。

(一)经受危机考验,经济发展实现“V”型反转

2009年山西省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2.7%,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09年山西省人均GDP比2008年增加了699元,是2000年的2.63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10%,比2008年的0.86%和2000年的0.54%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2%,比2008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自2000年以来,山西省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为26.97%,2009年增加到45.99%;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基本保持稳定,均处于2%-4%之间。

(二)实施惠民工程,社会发展更趋和谐

2009年山西省社会和谐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0.2%,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09年山西省基尼系数为0.43,与2008年基本持平,比2000年增加0.0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由上年的3.20微升至3.30,但比2000年的2.48增加了0.82;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为39.95%比2008年下降了3.13个百分点;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62.84%,比2008年提高8.52个百分点;反映受教育方面平等程度的男女生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2009年为89.72%,比2008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9年山西省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0.2%,比2008年提高3.0个百分点,是六个方面中实现进程最快的指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2009年山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43元(2000年不变价格),比上年增长7.6%,比2000年增长了1.72倍;反映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主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自2000年以来明显呈下降趋势,2009年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8%和37.1%,分别比2008年下降了1.0和1.9个百分点;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7.9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2000年的18.4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5.0平方米;衡量儿童健康、福利水平和变化程度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继续下降,2009年为10.62‰,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3.7岁。

(四)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安全得到加强

民主法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山西省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达到92.0%,比2008年提高8.8个百分点,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最高的,其高起点体现了山西省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基础较好的特征,也准确反映了全省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明显成效,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稳定器”。从反映民主法制的两项指标看,随着政务公开和民主建设的推进,人们对民主法制建设的满意度在稳步提高。2009年通过抽样调查而得的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达到8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对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的满意程度;社会安全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等社会安全几个主要方面的总体变化情况,表示整体社会安全状态的变动趋势。2009年山西省的社会安全指数由2008年的78.5%上升到了93.7%。

(五)教育事业发展平稳,文化事业仍需加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9年文化教育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2.9%,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是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较低的一个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2.8%上升为2009年的2.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既是综合反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也是综合反映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指标,2009年山西省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08%,与上年持平。反映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民受教育水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逐年上升,2000年为7.80年,2009年增长到9.16年。

(六)环境改善明显加快,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2009年山西省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为49.9%,比2008年提高6.1个百分点,是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提升幅度较快的一个方面,反映出全省在资源整合、节能减排等方面工作的巨大成效,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结构的原因和地区的特殊性,其又成为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最低的一个方面,低于全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22.0个百分点,仍是现行监测方案下制约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最主要方面。单位GDP能耗在山西省“节能减排”强力措施的推动下明显下降;反映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实现程度的耕地面积指数(以2000年为100%),2009年为91.01%,比2008年略有提升;由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等环境要素构成的环境质量指数逐年好转,2009年全省11个市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6.6%,明显高于2008年;地表水达标率由2008年的15.5%上升到29.4%;森林覆盖率也在继续扩大。

二、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难点

(一)经济结构调整

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历经多年积极调整,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积弊较深,尾大掉头难,决定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将只能是负重爬坡。总体来看,三次产业严重失衡。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过重,三次产业中二产占到近60%。就第二产业内部来看,多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几个传统产业占到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支柱产业偏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山西省的煤、焦、冶、电深度受创,工业经济深幅下滑,全省产业结构畸重的结构性矛盾显露无遗。由于山西省独特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支柱行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对外部需求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加之这些年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趋突出,从而导致我们在抵御市场风险方面回旋余地变窄,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的程度严重。 转贴于

(二)生态资源环境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全省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山西省经济属于典型的高碳经济,全省三次产业中二产占到近60%,而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又占到工业的80%多。“双高行业”比重高,单位GDP能耗始终居高难下。2009年山西省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3位,万元GDP能耗达到2.36吨标煤(2005年可比价);另一方面,由于山西省在占全国1/70的国土上生产着1/16的火电,烟尘排放量全国最多。在23个监测指标中,空气质量、水域达标率以及国土绿化达标率3个指标的实现程度仍然很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占地的逐年增加,今后如何确保常用耕地面积占补平衡将是山西省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三农”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自2000以来,山西省在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占全省人口70%左右的农民,其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明显;三是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衡,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交通及文体娱乐等设施明显滞后;四是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三农”问题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内需不足问题,从城乡市场看,主要是农村需求不足;从产业分布看,主要是农业发展滞后;从人口分布看,主要是农民需求不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问题;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农业现代化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全面缩小城乡差距。只有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才能得以较快发展,农民收入也才能得以快速提高。

三、山西省全面小康进程分析与预测

从监测情况可以看出,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山西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虽有困难,但从发展趋势看,前景比较乐观。2009年山西省实现程度为71.9%,尚有28.1%的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必须达到今后11年年均2.55%的提升速度。如果把2000年以来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分解来看,后期进程明显要快于前期。2000-2004年的5年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年均提高0.95个百分点;而2005-2009年的5年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55个百分点,如果照此发展速度测算,则全省就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山西省2005年以来的提升速度明显处于加快趋势,只要将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全省就有望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加快发展基础,从发展前景判断,大多数指标预计能够如期实现。从监测的六个方面来看,除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有一定难度以外,其他四个方面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从监测的23个指标的实际值分析测算,除了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耕地面积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6项指标达标难度大外,其余17项指标均能够接近或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四、加快山西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的六个方面23项指标来看,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要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应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

第一,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制约山西省全面小康建设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不够快、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因此,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山西省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8

摘 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和直接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1-0037-05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果说作为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保障和政治动力。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和直接动力

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55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实现政治主体文明素质的提高、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协调、政治意识的科学和进步、政治结构的创新和优化、政治制度的革新和完善、政治行为的理性和有序等。[2]

党的十六大之所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广义)文明结构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客观需要决定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各种矛盾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有其内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32-33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社会形态的结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32与之相应的是,文明的结构也必然地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狭义)文明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科学地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以其为指导,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规定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多方面的。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离不开社会文明提供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必然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多方面的。事实上,党的十六大确立、十七大进一步完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1]343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4]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还取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和政治文明的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343。显然,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社会的全面进步状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们日益增强的民利要求,需通过丰富的民主形式和渠道来满足;各种社会规范的形成和调节机制,需要完备的法制来提供;各方面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有效的政治控制和协调机制来维持;良性的社会结构,需要不断创新的政治机制来建构和维持;社会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治理方式来维持;公共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5]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是在非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进行和实现的,就其核心内容的建设和发展而言,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而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改革,即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只有通过一系列合乎实际的、相互衔接的改革,才能克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臻于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途径。当然,改革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就要改革。

二、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促进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保障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促进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保障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现实;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过程;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和保障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在经济领域,没有市场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充分民利,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也就不能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民主又是与政治民主密切相关的。发展经济民主,不仅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更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治民主的发展来促进和保障。二是有利于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从根本上讲,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一目的更为直接,而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目的则主要是通过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的。这种促进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为: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从领导体制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组织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主体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法制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时曾强调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6]176三是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6]199“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6]28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善和协调政治关系、创新和优化政治结构、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将会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政治环境。

其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和保障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治体制改革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致的,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文化民主;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可以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再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和保障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是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中,政治系统和谐占据了首要的位置。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政治和谐的根本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所要改变的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不民主、非法治的不和谐体制因素,以构建和谐的政治系统。在实现政治和谐的基础上,进而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和谐,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中不难看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

此外,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客观需要。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党和国家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这一重要任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22

1.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各国国情不同,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是多样化的。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归宿,规定了党和国家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光辉。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具体化,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之路、成功之路、必由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53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臻于完善。

3.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22这一重要原则要求,是由政治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而必须同这个总进程相协调。这就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化。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的主体。从根本上说,我们搞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人民,即为了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的政治意愿,努力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应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是同广大人民日益增强的政治参与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和环节。必须根据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原则要求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4.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为此,必须健全和完善切实保障人民自由表达自己意志愿望要求、维护自己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的各项民主制度、法律和程序。其次,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努力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并使各方面改革相互协调,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次,必须坚持为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为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目的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适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需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坚强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邸乘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的思考:上、下[J].合肥学院学报,2005(2、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周平.政治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社会主义论坛,2003(2).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9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江苏实践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5-0004-06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摆脱贫困、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是一个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证明的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30年来,正是在这样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江苏人民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进行着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一、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是他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始阶段的形象概括。邓小平到江苏苏州调研的1983年,正处于小康社会的构想从初步形成到具体化、体系化的关键时期。苏州实践所展示的丰富内容,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设想到实施、从愿景到现实的质的飞跃。

(一)“小康之家”: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之路

源于《诗经》的“小康”,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小康”仍然只是数亿中国人的一种美好企盼。当时的现实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底子薄,人口多,而且80%是农民,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战后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下,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中国大陆周边“四小龙”迅速崛起。面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邓小平深刻地思考这样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中国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路在何方?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237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用来表示我国脱离贫困但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生活水平处于人均1000美元左右的那样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即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经阶段――“小康之家”,展示了到2000年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前景。稍后,邓小平提出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用两个十年实现“翻两番”,20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这一设想,作为战略目标写进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

(二)邓小平苏州之行对小康社会思想的升华

1983年春节前夕,党的十二大闭幕不久,邓小平踏上江苏大地,并赴苏州考察。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鲜活实践,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整体确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和依据。

苏州之行极大地增强了邓小平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心。“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邓小平带着这个关系国家前途的战略问题来到苏州。他听了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负责同志充满信心的汇报,非常兴奋,回京后在同外国朋友的一次谈话中欣然宣布:“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2]66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引领下,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苏州之行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蓝图从考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标,发展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概念。在苏州,邓小平认真听取苏州同志的汇报,非常详细地看了16份典型材料。回京后,在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他详细介绍苏州农村的新气象:“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2]24-25这里,邓小平第一次以“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社会的整体水平与全面的进步状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为我们党进一步明确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为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苏州之行让邓小平确认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社、队工业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邓小平在调查中发现,苏州社、队工业的快速成长,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3]在这里,邓小平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推动力,不容置辩地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是一个令人向往、鼓舞人心的目标。进入小康社会,贫困的中国将一变而为小康的中国。实施这一战略,既显示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又在发展战略上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映了全国地域间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对人类社会巨大贡献的光明前景。

二、江苏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设想在江苏的实践,深刻地体现在江苏人民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抓住三次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的版图上率先展示了一幅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一)江苏迈向小康目标的三大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与全国一样,既有过斗志昂扬、高歌猛进的发展阶段,也有过大起大落、屡遭挫折的停滞不前时期。到197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249.24亿元,人均430元,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总体上仍然处于贫困阶段。为了改变现状,苏南地区人民群众依托上海的工业优势,自发地办起了社队企业,使这一地区成为与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伟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发源地。粉碎“”后,省委因势利导,要求各地“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得到中央肯定。1979年9月,党中央明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江苏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冲破种种束缚,大力发展以城乡市场为纽带、以集体经济为载体、以加工工业为主导的乡镇企业,强有力地启动了江苏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到1987年,全省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人均GDP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要求。它标志着江苏人民从此摆脱贫困,实现了向温饱的跨越。

1990年初,邓小平倡导和推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成为全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江苏意识到这是加快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立即作出了呼应浦东,“三外”(外经、外贸、外资)齐上的部署。苏南地区又一次站在跨越发展的平台上,抢抓机遇、创新创优,走出了自费开发的“昆山之路”,创办了与新加坡合作高起点开发、吸引国际资本大规模集中投资的苏州工业园区,从而带动了全省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工业园的建设热潮。江苏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小康进程大大加快。1993年人均GDP就在198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1994年,对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16项小康指标,全省以省为单位基本实现小康,到20世纪末,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了总体小康。

进入新世纪后,江苏根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起了向“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更高水平小康目标的新一轮冲刺。为了迈向更高的小康社会平台,省委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订了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值。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省委认识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推动江苏发展的第三次重大机遇,必须全面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举全省之力实施“沿江开发”、“沿东陇海线开发”和“沿海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改变城乡面貌,努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随着调整措施的贯彻落实,全省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到2007年底,江苏人均GDP就达到了4462美元,邓小平关于21世纪中叶实现人均4000美元的设想,在江苏提前40年成为现实。到2008年底,苏南已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且有13个县级市(区)以县为单位达到了省定全面小康标准。苏中、苏北发展态势良好,苏中海门市率先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全省人均GDP达39622元,折合5705美元。全面小康的25项指标中已有21个提前实现,3个达到时序进度,仅1个指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稍有差距。今天,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向更高水平小康跨越的江苏,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江苏全面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江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在全国勇立潮头、世人瞩目。

――城镇居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过多年努力,到2008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80元,折合269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折合1059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63.9倍和46.5倍。城乡人民生活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方向转变,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5.1%、62.3%下降到37.9%和41.3%;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6.1和4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8和35.2平方米。全省农村行政村基本实现“七通”(通电、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至2007年底,城乡每百户居民分别拥有:彩电161和122.6台;电冰箱96和44.6台;洗衣机101和82.1台;空调141和31.1台;移动电话149和117.2部;家用电脑59和5.5台,小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城乡居民家庭。

――充分就业格局基本形成,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通过经济的迅速发展,江苏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79年的5.4%降至2008年的325%,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突破百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目标。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全省由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66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全省从业总人数由1978年的2777.7万人增加到4618.1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840.8万人。工业化致富了农民,务农与务工收益悬殊的矛盾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08年,江苏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33∶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全省高校由1978年的35所增加到2007年的121所,招生数由3.41万人增加到45.5万人,在校生由6.05万人增加到156.9万人,这几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极大提高了全省人口文化素质。目前,全省每万人拥有医生数15.6人,床位数26.8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608%和41.1%,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宽带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99.9%,全省74%的城市街道、73%的农村乡镇建成体育活动中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2008年,各地城乡低保标准普遍比上年末提高30~4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占全省三分之一的36个县(市、区)展开了试点,即将在全省推开。在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上升的同时,全省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三)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开始了新起点上的征程。江苏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兄弟省市、同人民群众殷切期望相比存在的差距,看到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民生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总书记关于江苏应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的嘱托,正成为江苏人民的自觉行动,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已成为全省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强有力地推进着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

当前,江苏正借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机,在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下大力气改善环境、改善民生的同时,大力培育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传感网等六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形成较好基础,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三年后,六大新兴产业将有可能占到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25%。他们同时围绕制造业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满足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把邓小平同志当年肯定的江苏小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发扬光大。可以相信,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措施的逐步落实,江苏经济社会将向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目标,江苏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三、江苏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创造性实践的深刻启示

江苏用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占全国58%人口规模,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5.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到全国的1/4以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城乡居民生活富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江苏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成功实践的印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江苏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经验,给我们以下深刻的启示: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抓住机遇发展生产力

江苏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从贫困向现代化跨越进程中,准确认识并及时捕捉机遇,是极为重要的前提。人们常用“千载难逢”来描述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江苏之所以能够使小康社会建设始终率先走在全国前列,首先就在于牢记邓小平视察苏州时的嘱托:“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2]25以及后来他对江苏提出:江苏的发展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善于抢抓机遇:第一次是乡镇企业大发展机遇。苏南抓住对内放开搞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被人称道的“苏南模式”;第二次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江苏抓住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外贸,兴办开发区,开创了外向型经济或开放型经济的新局面;第三次机遇是民营经济大突破的机遇。20世纪90年代后,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结合乡镇企业改制、国有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的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次发展机遇,江苏实现着由南至北、由内到外、由农到工、由低到高,一次次历史性发展,一次次重大突破,无不得益于江苏人的机遇意识和抢抓机遇的胆略。

(二)不断改革所有制结构,突破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邓小平对江苏乡镇企业以及所有制探索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江苏人民坚持改革的信心。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苏南模式”,是江苏人民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走在全省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前列的苏南,始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按照邓小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教导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6。坚持以改革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从摆脱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更高水平的小康,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超越自我,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使得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在所有制结构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形成了从单一所有制结构到以开放为基础的外资、民资和股份制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今天,无论是昆山的台资高地、无锡新区的日资高地,还是常熟、吴江的民营经济,以及“江阴板块”的股份制经济,“新苏南模式”竞相发展的局面,推动了江苏苏南、苏中、苏北梯度式的快速发展。

(三)走共同富裕之路,推动协调发展、服务全国大局

江苏始终牢记邓小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1]16的教导,坚持富民强省,始终不渝地造福于全省人民的共同福祉。针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制定富民优先的政策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百姓富、地区富、城乡人民共同富。把发展经济与发达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利益兼顾起来,把先富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利益结合起来,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让全省人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江苏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满足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提供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江苏始终牢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中全国两个大局的大思路,即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1]277-278坚持服务全国大局。多年来,江苏在迈向小康之路进程中,自觉以“全国人民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为行动指南。随着小康建设进程的加快,江苏对全国的贡献率也在提高,从对口支持拉萨、新疆伊犁到四川绵竹灾区的重建,江苏不仅拿出巨资支援边疆、少数民族的贫困地区,而且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在全国许多省份都洒下了江苏一批又一批支援欠发达地区干部的辛勤汗水。

(四)坚持经济市场化发展取向,毫不放松政府宏观调控

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江苏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以邓小平“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们过去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为指导思想,[1]277-278不仅把推进市场化改革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且,始终牢牢把握住市场化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经济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的角色。

“强市场”并不是“弱政府”的代名词。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中,苏南地区的一些乡镇政府开始由站在一线直接组织管理经济的位置退下来,从竞争性领域和垄断性领域退出来,把直接管理经济的权力交还给企业。但是,政府的作用没有因此而减弱,而是其作用的范围和方式发生了变化,着力于组织企业和管理市场。一方面组织和发展各类市场,使其达到现代水平;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引导企业上市,发展企业集团。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尽量地扩散本地区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尽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外地资源流向本地。今天,在引领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上,地方政府作用的着力点正由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有作为的政府和较为发达市场有机的结合,是整个江苏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有力有序、顺利推进。

(五)探索经济国际化战略,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

按照邓小平“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的指示,[1]91江苏从本地实际出发,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江苏两头在外,小康社会建设发挥地处沿海和长三角地理优势,不断探索经济国际化之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为江苏率先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服务。在“两个率先”的实践进程中,江苏创造了以开发区建设引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经验。世界500强企业差不多一半落户在江苏,形成了园区经济为主体的高端产业布局和集中发展态势,企业走上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经济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也许有人认为江苏外资比例过大、经济外向度过高。但是,我们从全国来看,江苏是全国大局中的一部分,江苏经济国际化也只是全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它只是从本地历史、人文、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走了一条适合省情、民情、社情的科学发展之路。

(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开拓创新型经济发展之路

从温饱走向总体小康过程中,江苏曾经有过一段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初期。但在进入总体小康建设阶段,干部群众逐步认识到,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可持续性,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必须选择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省委的倡导下,全省各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进知识经济发展,实现“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不断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人才关键靠教育。邓小平在江苏苏州视察时就指出:“江苏多年来是比较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的,对知识分子使用得比较得当。”[2]25在邓小平思想的鼓舞下,江苏始终发挥人文荟萃、科教文化发达的优势,提出人才强省战略,着力营造高度重视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围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构筑江苏人才高地。为了尽快培养出大批人才,江苏还提出了科教兴省战略。近十几年来,用于教育和科研的财政收入支出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增长,各类专业技术机构数量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存量不断扩大,逐渐夯实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的基础。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推动着江苏走上创新型经济之路,为江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七)自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面开展“五大江苏”建设

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是江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逐步深化的过程。邓小平视察苏州市就肯定了江苏小康社会建设成就不仅仅表现在人民生活方面,而且在城乡统筹、城镇就业、中小学教育、文化卫生、公共福利、人的精神面貌、社会治安等方面取得可喜的进步。[2]24-25多年来,江苏省委始终在实践中践行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理念,实现了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转变,从单一强调经济建设指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转变。把和谐社会建设置于统领的位置,把“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确立为构建和谐江苏的五大载体。着力建设法治江苏,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深入创建平安江苏,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文化江苏,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动力;积极构建诚信江苏,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努力打造绿色江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五大江苏”的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苏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江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向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的创造性探索。

(八)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的党,……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使我们能够胜任对于整个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巨大领导责任。”[1]273江苏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重点围绕科学发展深化认识,按照“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把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实利益问题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评判标准,使得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方向明确。重点围绕“强基工程”创新举措。农村党组织着力提高富民本领、积极实施“双强工程”;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影响力、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社区党的建设在着力于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居民;机关党的建设着力于机关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重点围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创新制度。在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试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江苏小康社会建设顺利推进的最根本保障。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实现执政党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江苏就一定能够提前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就一定能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课题组成员:黄文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王庆五,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孔陆泉,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彭安玉,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唯实》杂志副总编、教授;谈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孙文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篇10

摘要: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析研究,定量准确评价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指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合理化建议。对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振奋人心,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受到全社会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被全社会所关心。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在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对许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评价。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00年,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全国总体实现了小康生活目标,但是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很大,在总结全国建设小康进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健全;社会秩序良好,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接受良好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6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几年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二、2000年―2008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根据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框架。根据我国目前统计制度所能取得相关指标进行筛选,依据相关程度选择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镇)5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情况;选择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5个指标反映社会和谐情况;选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5个指标反映生活质量情况;选择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两个指标反映民主法制情况;选择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指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3个指标反映文化教育情况;选择单位GDP能耗、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3个指标反映资源环境情况。以上23个指标构成全面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小康社会是介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的社会型态,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是即要高于总体小康目标值,又要低于现代化目标值。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其目标值的确定应该是一个经过艰苦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按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计算方法,根据许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0―2008年各指标实际值,采用统计方法测算合成出许昌市2000年―2008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大类23个具体指标及总体实现程度情况如下:

(一)总体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08年,许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78.8%,距离完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分100分)还差21.2分。许昌市2008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多百分点左右,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许昌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近5年平均每年提高2.78个百分点,实现程度呈明显加快趋势,据此推算,到2013年许昌市可提前7年基本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16年许昌市可提前4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二)六大类监测指标实现程度不同。

经济发展已实现程度为61.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实现程度7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实现程度都在80%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生活质量实现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实现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实现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三)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差距较大

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3个具体指标中,2008年实现程度已达到100%或接近100%的指标有:城镇失业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社会安全指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13个指标;实现程度在75%―90%之间的有: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88.9%)、平均受教育年限(86.2%)等2个指标;实现程度在60%―75%之间的有:人均GDP(64.0%)、城镇人口比重(62.5%)、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62.3%)、单位GDP能耗(69.4%)等4个指标;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指标有: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9.0%)、第三产业比重(43.6%)、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4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等4个指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

根据过去几年许昌市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许昌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一定会实现,但从各项指标来看,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一)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3个指标中,目前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的有13个指标

这些指标是:城镇失业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社会安全指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但这些指标今后仍需要下大力气巩固提高,特别是社会安全指数近几年波动比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也是社会经济大发展、大变动的过程,更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释放的过程,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在这一过程当中社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从2000年至2008年许昌市社会安全指数变动情况,可以看出许昌市社会安全状况并不稳定,其中对社会安全状况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近五年社会安全指数已经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目标值。但是从2003年到2008年的社会安全指数来看,社会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等应常抓不懈,维护社会安全任重道远,仍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影响社会安全的各类问题。常用耕地面积指数虽然目前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但许昌市今后生产和建设用地需求还比较旺盛,人地矛盾比较突出,今后还应采取更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许昌市居民恩格尔系数虽然已经下降到40%以下,但在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用于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比重较大,压低了恩格尔系数。目前恩格尔系数还不能真实反映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内涵。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虽然数量已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但住房质量仍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住房缺乏各种配套设施。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连续多年在允许值范围内,但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随着进入劳动力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长,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调查失业率还会有所提高。

(二)有6个指标经过努力,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实现

这些指标是: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平均受教育年限。许昌市人均GDP从2000年―2008年平均增长11.%,考虑到人口增长、基数增大增速放缓,以及价格变动,国家、省、市经济发展目标等因素,今后若干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8%增速推算,到20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31400元以上(按2000年可比价格折算),本指标可提前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值。许昌市城镇人口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增加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近6年城镇化发展情况,城镇化率按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推算,到2019年许昌市城镇化可达到60%以上,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指标值。许昌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2008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0%以上。考虑到人口增加、基数增大以及经济发展目标等因素,今后若干年按10%的增速推算,到2017年可达15000元以上(按2000 年可比价折算),本指标可提前3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值。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到2020年超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90%是完全可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会不断提高。今后,随着低年龄组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和高年龄组文盲人口的减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会明显提高。预计到2020年许昌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可达到10.65年,达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10.5年以上的目标值。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目前已达到9.8%以上,今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服务业的发展,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到2020年超过全面小康社会16%的目标值是完全可能的。以上这些指标都需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才能够实现,今后,许昌应长期保持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头,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从目前发展看,实现难度较大的指标有4个

它们是: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这4个指标的变化趋势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否者,将会在相当程度上抵消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从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许昌市的基本保障覆盖率2000年―2002年仅为8%左右,2003年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基本保障覆盖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广,到2008年许昌市的基本保障覆盖率达到了43.8%。但许昌市的基本保障覆盖率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障覆盖率仅有4.41%,医疗保障覆盖率虽达到100%,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是低水平的保障。随着许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民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今后许昌应重点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要持续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基本保障覆盖率会不断提高,到2020年许昌市的基本保障覆盖率会接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许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渐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许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00年到2008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随着许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许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将走出徘徊局面,出现持续上升的过程,到2020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能达到45%左右,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大于50%目标值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许昌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00年---2008年平均增长15%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变化,今后若干年R&D经费支出增速会提高,到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能达到2%左右,要达到2.5%以上的目标值需要更大的投入。许昌市单位GDP能耗从2000年到2005年一直在增加,2006年才出现拐点有所下降,单位GDP综合能耗首次由升转降,遏制了上升趋势。但单位GDP综合能耗2008年仍高达1.21吨标准煤,与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达到0.84吨标准煤以下差距还很大。从许昌市经济发展情况看,第二产业快速增长是拉动GDP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二产中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都在30%以上,远远高出全市GDP增速,给许昌市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节能降耗任重道远。以上4个指标所涉及领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强大的推动机制、巨大的投入和重大的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目标值。

参考文献:

[1]刘永奇.《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2007.2008;

[2]吕庆础吨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