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

时间:2022-03-01 03:25:04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

[摘要]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决定着历史认识的方向。历史学科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应通过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探索历史学科美育课程的综合开发,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重视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意识;价值引领

审美意识是审美价值观念的表现形态,在审美活动中,它主要发挥着意义规范和价值评判的重要功能。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人生进行价值的引领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历史学科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培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价值功能。

一、历史研究中的审美意识存在

审美意识主要是指在审美活动中涉及到的审美选择、判断、评价的观念意识。个体的审美意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人生志趣与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的体现。[1]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既有历史学科的能力素养,又包含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历史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代以来,古典教育关注人自身完善的人文性传统被逐渐淡化,历史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形成,使历史教育背离了其原初的本质,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方向被遮蔽。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正如席勒所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2]人类所面临的价值和信仰危机需要历史教育予以弥合、规引,进而引领人走向充满意义与价值的自我完善之途。价值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资源,应发挥历史的鉴戒功能,挖掘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以警示人不断加强人自身的完善和建设,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精神的培育,这是历史教育的使命。历史学科能力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还包括批判、反思、建构等综合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历史的时空观,掌握“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历史”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基本的历史认识评价视角是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素养总是和人的主体观念分不开,受人的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审美意识自觉不自觉地会参与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过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三中专门安排了科技文化的专题板块供学生学习,但老师们对科技发展所蕴含的价值挖掘得不够,不能从审美的视角去认识科技文明,科技历史的学习变成了科技历史知识的记忆。科技的成果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寄托着人类理想,科学家是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造福人类生活的理想去思考和发现的,科学家本身就是在审美意识的驱使下去认识自然的。因此,要理解科技史的真正价值离不开审美意识的参与,赋予科技以人文的理解视角,在“科技是人的需要满足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思想高度下理解科技文明的历史。再如,对工业革命历史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审美意识。席勒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美与非美的悖论。所谓“美”,即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生活的方便,舒适,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质文明成果;而“非美”则是指在人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贫乏,陷入低俗、焦虑和不安之中。吉登斯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业主义的危机。用他的话说:“工业主义魔术般地变出了燃煤与蒸汽动力,伴之以巨大而沉重的机器在污秽不堪的作坊和工厂里叮当作响的景象”。[3]工业革命在这样一个维度上失去了其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然,我们不能怀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承认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历史的认识往往需要跳出主客体思维的视角,去寻求人与世界的融合,即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的“天人合一”。我们越来越需要以审美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否有比较健全的审美意识决定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美”与“非美”是对工业革命的辩证认识,体现了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的统一性。

(二)审美意识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历史研究者与过去的历史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进行深刻的对话,通过尽可能丰富地占有史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甄别、分析、批判、理解,更真切地了解客观的过去,带着研究者的价值追求将过去与今天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建构,获得我们对于当下与未来的启示。人认识历史的过程体现出人总是与过去之我和未来之我进行永无休止的纠缠,以未完成的状态投身到教育生活中。历史为人类提供一个宏大的叙事舞台,人所有的实践活动,总是根据人类对世界已有价值的认识,在“此在的世界”中规划着自己的可能性,在“身在何处”的思悟中规划着“走向何方”。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总是带着一定的主观判断去认识历史,这种认识过程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新的影响。一方面在整个历史认识的过程中,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历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在发挥作用。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历史研究者总是带着主观的目的、情感和态度去认识历史。这种主观特征既有明显的主观意愿,又有潜意识的主观准备。如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得失为今天的国家治理服务,这就是主观上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研究历史。而更多的时候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是潜在的历史意识发挥作用,人对价值的评价、对真善美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审美意识在发挥作用。如对“苏格拉底之死”所展现的精神之美、对殖民侵略的野蛮与罪恶都需要我们上升到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审美高度去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获得深刻的启示。可见,审美意识在历史认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深刻程度和价值方向,将历史认识引向审美境界,从而赋予历史研究更丰富的解释视角和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审美意识引领着历史认识的价值方向

对价值的认识和引领是历史教学目标的核心和根本。被誉为价值哲学之父的洛采曾提出,世界分为事实、价值和普遍规律三个领域,只有价值是目的,其他皆为手段。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究历史事实,获得价值引领,探究历史规律的过程,获得价值的启示是历史研究最终目标。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的审美意识表现为审美趣味的高低、认识历史的立场是否正确、个人的道德理想是否崇高等等,这些审美意识倾向决定了学生在历史认识中的发展方向。审美意识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人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审美判断和评价上的体现。[1]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及其概念的学习,把对知识与概念的识记和历史学科应试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方法上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历史学科的审美价值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对事实和规律层面的内容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对历史教学价值层面的功能重视远远不够,这是审美意识缺失的结果。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非常丰富,历史教育本真的价值是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对文化和文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精神的丰富。历史教育的求真价值和向善价值是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它追求的是外在的事物对于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导向意义。无论是历史智慧的总结还是生命意义的追问,亦或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本体思考,都会对今天我们如何生活产生影响。一些学生对美国9•11事件“大声叫好”,从根本上是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的问题,是人性的善恶美丑评价问题,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分析判断,认识到恐怖主义的罪恶和人类的休戚与共。布洛赫层说过,“从本质上看历史学的对象是人,还是让我们把它称为人类吧,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类的踪迹,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4]布洛赫的观点直言历史的终极价值在于人自身,这就为审美意识提供了历史认识的伦理基础,即人是审美的,追求美的,按照美的方向发展是人前进的正确方向,也是历史教育应该引领的方向。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

(一)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人以自己的存在去理解世界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人认识历史、理解过去的存在,总是带着某种意义自觉,赋予历史认识活动以憧憬和希冀。如果承认人对历史的认识活动,包括以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历史,寄托着此在的人对未来的假设,那这种假设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存在,一种无限美好愿景的存在。正是美好的存在或者愿景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在主体的觉悟和省察中与历史进行交往和对话,历史认识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唤醒主体自身的意义自觉与价值追求,使人更接近美善的境界,不断超越过去。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是通过建构一个情感的审美王国使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中介。[5]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古今中外一切人类的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善恶美丑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丰富的历史气象蕴含着丰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以美的眼光去对待历史事实,发现历史中所蕴含的美,引领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之美。人类因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断走向自身的完美,正是由于人对完美的渴望,赋予人涌动的精神力量。历史研究不是仅仅局限于描述某些客观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事实”本身,通过人类自身基于“此在和过往”交流、对话,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对抗,使人获得朝向有意义、令人向往的目标行动的热情和动力。这种热情和动力本身就是一种美,它在历史万千气象中孕育,在人类的理性和精神的世界中得以萌生,在指引人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获得意义。一方面历史是一个大舞台,人性美丑都在这个舞台上暴露无疑,孙中山、、邓小平这样的历史伟人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伟大人物的精神之美和人格之美;另一方面,历史也无情地以美的标准去审丑,军国主义的灭绝人性,汉奸卖国的无耻,日本至今不肯彻底承认战争罪行的虚妄与野蛮等等丑恶让人们认清其本质,更加珍惜美的价值,增加对美的认同。在历史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审美或审丑价值,就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美感,让学生在历史的体悟中增加对美的认同和渴求。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思想源泉。历史教学中应立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因素,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这一专题内容的学习,如果上升到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格审美境界去学习,学生的历史学习就不会停留在对先秦思想家具体主张的记忆上了,而是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对话,理解其精髓,感受其价值,进而愉悦身心,提升人生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历史事迹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格美的最好注脚。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智慧之美、思辨之美和内敛之美。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通过三省之间的制约关系最后加强皇权的制度设计,展现的是平衡和谐之美,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以审美的视角去认识“三省六部制度”,超越了阶级评价的传统历史认识思维,“制约与平衡”从智慧和文明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近乎完美的展现。

(二)开发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主观的心理感受能力,是一种欣赏力和理解力,表现出个性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培养审美意识的关键。审美能力是在审美对象进入审美视野后所表现出来的对象化的体验和创造,审美意识是以审美能力为基础的。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以课程为载体,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审美体验。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历史学科内容为基础,对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加强学科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课程环境下学会欣赏、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生活。历史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课程资源,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建立若干个体现审美素养要求的课程模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133年历史的江南名校,其前身是由左宗棠奠基、晚清宿儒江苏学政黄体芳于1882年创建的南菁书院。学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沈鹏、顾明远、邢秀华等著名校友捐赠设立的三座艺术馆,馆藏十分丰富,历代名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珍贵文物、手工艺精品上千件,为历史学科美育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依托校本资源和与历史学科内容的整合,学校开发出了考古、文物鉴赏、陶瓷艺术与文化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实践中增长认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案例:南菁高中《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课程方案(片段)课程内容:(1)瓷器的制作与鉴定(与化学组合作开发);(2)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研究。瓷器的美学特征与美学思想;中国陶瓷纹样及审美意识;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解读;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3)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生对中国陶瓷工艺与鉴定的知识有初步掌握,对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及美学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师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课程设计:依托沈鹏艺术馆等独特的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师生合作开发,分专题分层次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美学价值。分专题:将该课程分解为以朝代为单位的课程,如夏商周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取向研究、隋唐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研究、明清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选择。分层次:根据学生兴趣和鉴赏研究的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为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提供指导,鼓励部分学生形成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鉴赏为主的历史学科的综合美育课程,课程开发中既体现了特定领域(陶瓷)审美鉴赏的要求,又融合了历史学科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广博与精美。事实上,历史学科具有着非常丰富的美育资源,只有通过课程的整合与凝练,将文本的课程变成意义的课程,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三)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

马克思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依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而人的审美体验又是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深度推进历史课堂生态变革,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加历史学习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丰富的主体体验中完善自我,提高审美意识。历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索人生与人类社会的历史问题,敬畏历史,以历史的视野认识现实的社会生活,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智慧。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相遇和融合。教育者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作为一个未成熟的正在发展的主体以使所创设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所运用的教育形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理解,并逐渐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随着理解视野的扩大,本身的可能性不断扩大,自身的可能性不断实现,从而生成和发展出一个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人的世界。历史的审美和审美的历史赋予了历史教学更高的要求,在艺术性与科学性兼具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树立大历史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审美规律特点,创造自由的氛围。“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人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应获得充分的自由与自决……这些结论或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他们都是研究者智慧的结晶和本性的自然流露,凝聚着研究者的心血”[6]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是外部强加的,是其在知识基础、情感水平、人格倾向、理想信念的综合作用下内化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必须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无限广阔的历史时空中遨游,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自由是神圣而迷人的,它不单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灵魂,更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类的一切积极的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而向自由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历史行程中,却充满了重重障碍。”[7]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未必一帆风顺,有时需要长期的体验和培养,其审美境界和知识视野、道德信仰密不可分,只有在生活的世界中不断淘洗和凝练,人才能不断走向理性和审美的王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发展,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历史学习“唯有当主观价值之善同客观事实之真达成历史统一,既合于主观需要又合于客观史实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善,才会创造出生命美学和生活艺术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生体验和美善世界。”[8]历史教育的功能不仅包括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包含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剧创作、参观历史纪念馆、主办历史纪念日主题活动等来增加学生的主体体验,将历史意识、历史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追求。2014年12月的“南京公祭”之所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样的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升华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道德信仰,热爱国家、渴望和平、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取向。历史教育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中增加了庄严感和崇高感,召唤着每一个中国人响应时代需要,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审美理想。

(四)重视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马克思对历史价值有过这样的概括:“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9]马丁•路德曾说过,“国家的前途不仅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全民的文明素养”。人创造历史,历史因人而存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最终应体现在对人生的价值引领上。如果说历史的工具性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那么历史的人文性则回答人类存在的价值理由和可能。历史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知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历史教育只有给现代人提供全面的生命关怀,更多地关心现代人的心灵需求,才能更好地获得大众的精神共鸣。历史学习不是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是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历史学科是以过去发生的事情为研究对象,特别需要严谨的历史研究态度,充分掌握历史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历史教育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10]。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主要目标,处处渗透着生命审美追求。历史是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重大历史事件总是体现着人的价值和追求。史书和史料是没有精神和思想的,必须经过人们的思考和判断,赋予其新的生命,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灵和生活。历史研究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运用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又进行富有意义的价值引领。历史以有限的存在呈现,但又展现出其无限的意蕴,人在与历史的融合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也成就了审美的人生。“面对这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有限的个人总是从自己现有的地位出发,向着有限性以外张望,不断地超越自身,向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而献身,这中间包含着人对人的责任感。超越自身,舍弃自身,为他人尽责,实际上也就是使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整体中,参与到无限的整体中,以实现自我。”[11]这里的“出发”“张望”“融合”正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是自觉的责任担当,人因“张望”而获得无限可能,因“融合”而获得无限,成就了人生的完满。这就是生命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至高的美善境界。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可歌可泣的成长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记忆。“学生学习历史,不同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侧重个体角度)和公民教育(侧重社会角度)。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最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12]作为现代公民的最突出特质就是社会责任感,如果教育不能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让人成为精神高尚和富有责任感的人,那么教育仍然只能停留在技术和认知层面,背离了它的本质。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命运攸关的全球化时代,个人社会责任的归属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历史教育必须倡导包容、和平、合作的理念,让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关心人类未来的胸怀。历史教学的审美意识培育应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具有全球意识和以共同价值为内容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61.

[3]安冬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0.

[4]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3.

[5]曽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6]刘亚敏.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J].教育研究,2014,(2).

[7]李欣人.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J].南开学报,2001,(4).

[8]凃艳国.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1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4.

[12]张汉林.试论高中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4,(2).

作者:马维林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