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9-01 11:37:51

德育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论文

一、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以分数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因而德育教育渗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历史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长此以往很难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也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和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教学目标规定的愈加明确,历史教学质量硬性指标得到了提高。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借鉴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概述

我们这里所讲的德育是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者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有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历史学科是指关于人类社会中过去的事件和行动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进行系统地记录、诠释和研究的成果。历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过去、计划未来的参考依据。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惯用分数和升学率对学生进行评定,只注重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造成学生品德行为上的“断腿”,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共同发展。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一代代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让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经过、结果以及历史影响,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而且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先辈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以德服人

教师不仅是学生科学知识上的引路人,更是学生为人处世的示范者。只有心灵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历史教师自身必须学会做人———胸怀天下,心系祖国;严于律己,治学严谨;感情充沛,易于合作共处;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诲人不倦,关爱学生。我习惯在讲课之前先跟学生讲述一下目前发生的国家大事,比如马航失联的事情。我从马航失联开始,一直关注到结果出来,并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学生。我发现在我带动下,学生也越来越关注关系国际民生的大事,并且会对此进行评论。在这种讨论中,不仅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而且他们对于评价一件事情的角度不断完善,水平在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道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明确教学目标

渗透德育教育,与其华而不实,不如制定小而实用的目标。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政治信仰是必需的,但是片面强调历史教学的政治属性,反而不如把德育教育重点放在诸如个人的道德、品质、信念这些小处上。这样,目标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提供借鉴。在讲完辛亥革命这节课后,我让学生发表对它的评价。很多学生都对辛亥革命的失败表示惋惜。我就让他们假设:如果你是孙中山,你会怎么办?这样的假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经过思考,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果我是孙中山,我不会轻易妥协,更不会将我方努力的成果白白奉送出去。我会选择与他对抗到底,对抗到底尚有一线生机,而妥协了只会助长小人的嚣张气焰。我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说法。我觉得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恶势力的威胁,我的学生也可以做到不轻易妥协。我深刻地感受到,与其制定让学生“爱国”这样空泛的目标,不如从小方面入手,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思想品质。

四、结束语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回顾,使学生吸取经验教训,能够指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实践中正确处事。同时,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德育教育目标、以德服人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姬磊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