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图表应用

时间:2022-06-26 09:04:28

历史教学图表应用

历史图表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新课程历史教材里的图表增加了很多,有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考古文物图片、漫画、统计表等表现形式。新课标重视图表解读能力,各地高考试题对学生图表材料解读能力的考核也占据重要位置。虽然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应以本为本,但是忽略了教材中的历史图表的有效教学,也将非常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测试中学生对历史图表题束手无策。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坚持“论从史出”的理念切实重视图表教学,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这里,我们不妨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经济成长历程》为例。笔者作了粗略统计,全册共有各类图表176张,平均每小节有6张。这些图片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它们与教材的文字内容相互补充,是教与学的宝贵资源。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是高中一线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下面就加强高中历史教材中图表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备课环节上,教师应立足课标,围绕本节的核心内容进行图表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开放、互动及探究的精神,忌讳只停留在表象的讲解。任何一个片段的教学都应抓住提升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这一要务,这就需要在备课中对图表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进行收集、选择、整理,问题的设置要体现出我们常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次性。图表教学带有片段教学的性质,它同样需要精心的设计。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84页有幅图片《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教师一般是用精心设计的语言描述1958年中的“浮夸风”,把自己认为该讲的内容讲到、讲全、讲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处于认同的学习状态,这样就陷入了以传授现成的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有效教学。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时,不妨考虑以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目标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尽可能少地提供现成的历史认识。相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探寻历史认识,论证历史结论,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进入到学习如何研究历史的状态。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段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1)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一些数据,请学生概括,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1958年《人民日报》为什么作如此报道,说明了什么?

(3)引导学生联系本图进一步思考,这一时期的西欧及美国经历了什么发展?它给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留下什么启示?通过这样的阶梯式的问题,对图中的教学资源尽量的挖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提升。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时机,将图表教学

贯穿于主干知识讲解的始终,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人的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只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工具。教材内容是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材料之一,教材中的图表也不例外。当然,不是所有的图表都适合用于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应选取那些能为主干知识教学服务的图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沿着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图表信息到历史结论的发展顺序,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谈话、讨论,由学生探寻答案。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套路:

(1)提出引导进入观察状态的具体问题及要求(发现问题);

(2)找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全部信息(收集信息);

(3)分析、解释具有研究价值的信息(处理信息);

(4)做出反映历史本质的结论(发现规律)。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43页有两幅图片《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和《英国纺织工厂》。

套用上述的模式,可以这样设问: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先找出这两幅图所体现的行业有什么共同点?

(2)要求学生从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观察,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两幅图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分析中国和英国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

(4)鸦片战争前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思考从中留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达到三维目标。在学生思维被激活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进行师生的交流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在设问中应着力于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参与,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设问应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生水平,注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可能性,立足于校本教研,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课外活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图表,并尝试解读图表材料,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应该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课后作业布置时不妨让学生制作历史图表。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依据史实、逻辑判断,根据历史事物的主要数据制作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换言之,制图表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对文字、数字的理解转换为统计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制作图表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归纳、比较、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发展之后,指导学生在课后动手绘制体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发展”的坐标曲线示意图,示意图应当清晰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70年代前后产生到一战结束,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走向崩溃;三大改造后最终消失。这是一张曲线图,在许多测试题中经常出现。学生在制作这张曲线图后,遇上这类题时自然能迎刃而解。而一些数据类的可以转化为柱状图,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89页“阅读与思考”中《1928—2000年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表中的数据可以画成柱状图。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历史图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福建等地高考文综卷命题中大量出现图表题,向我们提出了重视历史图表教学的要求。历史图表教学以新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强化对历史学科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课程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