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时间:2022-03-19 03:59:01

初中历史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一、问题缘起

最新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5页有这样的表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虽寥寥数语,但其中的信息量很大。有一次,我到一所街道学校听课,那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恰巧就是这一课《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应该说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抑扬顿挫的讲述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就在这时,我关注到坐在教室后排的两位男生小声议论道:“参加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应该不只一个人,因为书上有一个‘等’字,不知道究竟有几位?”虽然他俩交流的声音不大,但在我听来却格外清晰。下课后,我对那两位男生说,你们能发现这个细小的问题非常好,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印象中是两个人,另一位的具体名字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如果你们有兴趣,课后可以请教老师或查阅相关资料,我相信应该能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两位男生将信将疑地对我点点头……这个似乎再正常不过的一个教学瞬间,给我的印象却异常深刻,始终未曾忘记。因为我也想知道其中的答案。

二、事实梳理

关于“教材”,顾名思义,是我们教学的主要材料,其重要性与独特地位自不必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认真研读理应成为必须。虽然这是一个看起来似乎不起眼也不太重要的冷僻知识,但既然学生提出来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弄清楚其来龙去脉,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难得的教学契机。由此,我翻阅了相关资料。现简要梳理如下: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有15人(史学界已成定论),其中国内代表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一个是荷兰人马林,一个是俄共(布)党员尼克(科)尔斯基。[1]也许不少人将尼克尔斯基误以为是维经斯基(化名吴廷康),其实不是,1920年7月,维经斯基作为共产国际使者来华,8个月后维经斯基离任回国。他的使命由尼克尔斯基接任,尼克尔斯基来华的目的是和马林一道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中共“一大”时年仅23岁,而且只会俄语,英语比较弱,因此他与中国代表交流很困难。而一同参会的荷兰人马林却精通英语,可以与中国代表自由交谈。年轻的尼克尔斯基显得有些沉默,他经常在马林讲话时只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限于当时条件及多种因素,中共“一大”之后,这些代表没有合影就匆匆离开,而尼克尔斯基也就从此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此后数十年,再没有人提及尼克尔斯基,关于他的一切则完全成了谜。史学界对尼克尔斯基的研究始于1987年,当时,苏共中央一位书记访华后,交给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一项任务:寻找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材料和照片。而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原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卡尔图诺娃博士的身上。她走访了莫斯科大大小小的档案馆,1989年,卡尔图诺娃博士在苏联《远东问题》杂志上公开发表了题为《尼科尔斯基:一个被遗忘的参加中共一大的人》的文章,首次披露了尼氏的身世,同时呼吁俄罗斯各地学者能够帮忙。[2]正是她们的研究,才使得尼克尔斯基的生平逐渐清晰起来。关于尼克尔斯基究竟以何种身份参会,史学界一直有争议,目前有两种代表性的说法,一是共产国际代表,与马林的身份一样。而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其是“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这个组织受共产国际领导,主要从事红色工会的领导工作。事实上,在卡尔图诺娃博士看来,当时的尼克尔斯基最可能的身份是,身兼二职,即同时肩负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和赤色职工国际的双重使命。尼克尔斯基前来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时,年龄很小,而且刚刚加入俄共(布),在众多中共一大参与者的回忆中,他言语不多,像是马林的“助手”,所以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而事实上,最新的资料表明,马林当时可能是尼克尔斯基的助手。卡尔图诺娃博士根据1986年,在荷兰发现的“斯内夫列特档案”(斯内夫列特是马林的原名)记载:“1921年6月,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尼克尔斯基到上海工作,我也同时到达那里……和尼克尔斯基同在上海期间,我只局限于帮助他执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交给他的任务……”这份手稿明确透露出:马林当时是辅助尼克尔斯基在华工作的。换言之,尽管尼克尔斯基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几十年,但其曾经担负的使命与责任以及所做的一切则是无法否认的。2007年6月29日,一位俄罗斯人匆匆走进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第四展厅,瞥了一眼墙上仍然空缺的第十五人,他长舒一口气,转身对工作人员说要见馆长,由于讲的是俄语,工作人员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他指了指墙上的空白处,又晃了晃手里的照片。操着一口不流利的英语说,“我有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就这样,存续了20多年的遗憾在这个俄罗斯人的到来后画上了句号。这位来者就是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阿列克赛•布亚科夫,如果说卡尔图诺娃博士是还原尼克尔斯基生平履历的第一人,那么阿列克赛便是揭开尼克尔斯基真实面目的第一人。[3]必须承认,以两位学者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对真实还原尼克尔斯基的生平履历做出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工作。行文至此,有必要简单梳理一下尼克尔斯基的生平。他1889年2月10日生于贝加尔湖巴尔古斯区。1916年至1917年在第十六西伯利亚步兵预备团等当列兵。1920年4月转入红军。1921年起为俄共(布)党员。1921年在俄共远东区书记处工作。远东区书记处机构内设领导委员会,设中国处、朝鲜处、日本处等四个分支机构。尼克尔斯基在中国处工作。1921年6月间,他代表远东国际间谍处、远东国际书记处、赤色职工国际这三个机构来到中国,来中国时使用的名字为尼克尔斯基。同年7月23日代表共产国际,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会议上讲话。1922年到1925年在远东边区全权代表处间谍科工作,曾在满洲里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25年,在远东边区工作,曾任远东边区领导委员会外事处处长。1933年到1935年,在远东边区内务部管理处工作。1935年到1937年,为苏联内务部国家安全领导委员会第七处全权代表,曾到中国从事过地下工作。1938年2月,在哈巴罗夫斯克,以“间谍罪”被捕,同年9月21日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决。1956年11月8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为尼克尔斯基平反昭雪。[4]风云变幻,时过境迁。尽管他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很长时间,暂且不论他是否真的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但他毕竟在近一百年前曾经参与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单凭这一点,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名字。

三、教学启示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冷僻知识至少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以下启示:1.深读教材,不留专业盲点。最新部编教材因为限于篇幅,文字概括性强,信息量大,结论性语句较多。如果教学中教师对相关内容不作适当解读与阐释,那么只有基本认知水平的初中学生则很难理解掌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逐字逐句、认真详细地通读教材,尽可能弄清楚本课各个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对教材中自感疑问或拿不准的历史概念必须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专业人员,直至弄懂其来龙去脉为止。即便一时搞不明白的内容也要本着谦虚谨慎、务实求真的态度向学生诚恳说明与解释,并且做到继续跟进。只有准备充分,不留专业盲点,教学才更有底气与魅力。同时,“亲其师,信其道”才成为可能。2.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与激发?殊不知,提出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实践证明,巧妙设问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对“历史解释”作了如下定义:“(它)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5]于此,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比较充分地研读教材,适当关注教材中一些历史的细节,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借助网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或者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开展调查研究等,这样我们的课堂或许丰富得多,有趣得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不断增强。就以本课为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两张不同年段关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照片墙(或简要陈述:2007年前中共“一大”会址代表照片墙上只有14位代表,其中国内代表13人,共产国际代表1人;而到了2007年后中共“一大”会址代表照片墙上变成了15位代表,其中国内代表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然后设问:2007年前中共“一大”会址代表照片墙2007年后中共“一大”会址代表照片墙问题: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两幅照片墙(或仔细分析这几个数字),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2007年为界限?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花点时间向学生大致讲述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2007年前照片墙上之所以留有空白,是因为还未最终确认此人,也没有找到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通过中国、俄罗斯、蒙古、荷兰等多国学者多年的持续研究与考证,终于在2007年填补了这个空白,得以实现中共“一大”15位代表的“大团圆”。这个借助一定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寻找与求证的过程就是历史解释,从而能够“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也充分彰显了历史学科特有的魅力。如此比简单的告诉学生具体的答案要有趣得多,有效得多,有价值得多。正如主席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教学更是如此。3.观察课堂,捕捉教学契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始终充满着变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换言之,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课堂上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的教学生成或意外插曲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应变策略。犹如这两位学生的疑问,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与捕捉,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学契机,再加之教师恰如其分的公开点拨与激励,说不定一颗爱好学习、喜欢历史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另一方面,此事也给教师以启迪,教学中可以借此针对性布置相关历史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潜移默化培育了学科核心素养,可谓一举多得,相得益彰。总之,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多一些类似这样的趣味性、故事性与真实性很强的史料与叙述,同时教会学生正确客观的思考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会得到很好的彰显与落实,历史学科本应承载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就有了落地生根的可能与有力抓手。也许此事微不足道,但相较于教书育人而言,即便“小题”也要“大做”,不仅有探究的必要,而且必须做好。

作者:王必闩 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