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德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02:52:07

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德育的思考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德育的意义

初中历史是对学生实施理想观教育、培养良好情操、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虽然不像思想品德课那样直接,但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中,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有效地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实现学校规范制度化管理。

1.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历史人物中的忠奸善恶,历史事件对历史的正负作用,哪个是正能量、负能量,历史教材交代得很清楚。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学生形成优质道德行为奠基。

2.新时代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文化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历史教育的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基。

二、历史教学德育的现状分析

尽管历史教材有不可忽视的德育因素,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教育而置德育与不顾,许多不健康的因素不能剔除,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被忽视和淡化,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1.教学目标的制订。这一目标主要用于考虑升学率,以成绩衡量教学得失,衡量教师业绩。历史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的人文教育理念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2.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缺乏艺术性,知识传授和德育两张皮,将历史知识牵强附会地德育化,或者无休止地说教,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学生多有怨言,长此以往,索然无味。

三、初中历史课堂融入德育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人格作为重要课题,历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上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确保历史教育德育的实施。

1.提高教师实施德育的认识。对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应该重新认识和诠释,把新课程理念对学生德育健康人格的培养放在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定期研讨、培训、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多了解历史教学的前沿理论,多掌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历史课堂融入德育的艺术性。教师要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不能只顾知识传授不顾孩子成长,而要深刻领会德育的重要性,在高效完成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

2.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行为人师,德高为范。历史教师的良好德育形象是学生的楷模,鲁迅先生描写的他的老师藤野先生,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中的老师形象等,之所以感人,主要还是在他们身上闪烁的德育光芒,人格的光辉。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给学生输入正能量,给学生鞭策和激励,处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3.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学生爱上哪个学科,一是学科性质的原因,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本身的影响。如果我们总是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总是在陈旧的框框里,灌注式,一言堂,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学生不仅厌倦老师,也会厌倦学科。历史教育有远离现实的距离感,有知识堆积感和人物事件复杂感。教师要注意总结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与现实挂钩,引起兴趣。

4.在探究学习中加强德育。新课程理念提出探究式学习,将问题交给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探索,找到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历史事件的评判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看法,这样有助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比如,我们讲解岳飞抗金内容,先叫学生一块温习著名的《满江红》,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慷慨陈词中感受英雄气概,然后根据听过的评书《岳飞传》还有岳母刺字等故事感受岳母教子有方,岳母的爱国情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学生被岳飞的故事和精神感动着,然后抛出问题: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有的认为岳飞抗击金国的侵略,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有的质疑,金国和北宋都属于中华民族,民族内部的矛盾,不能看作民族英雄,而且岳飞的抗金阻止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还有的认为北宋皇帝腐朽无能,北宋已经穷途末路,没有必要为北宋卖命,岳飞不值得赞扬。探究性学习调动了学生深入钻研的精神,锤炼了多向思维,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适时予以引导,指出对历史的思考不应脱离历史的大背景。

初中生的德育关乎他们的未来,直接影响着走向社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在历史教学在融入德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程的理念,理应引起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青少年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历史教师要认清形势,勇于承担,发挥学科优势,增强德育工作责任心,讲究方法,取得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张丽娟 单位:河北省安新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