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质量评析论文

时间:2022-05-02 03:53:00

历史高考质量评析论文

1.试卷题型结构作了相应的重大调整。继去年取消填空题(10分),增加选择题比重(81分,占全卷总分的54%)之后,取消了近年颇有争议、成绩低迷不振的多项选择题(10题30分)。调整后的单项选择题共有37题,每题分值由原来的1.5分增至2分,共74分,材料题仍为3题,问答题由2题增至3题,三大题型的比例49∶24∶27,主客观题的比例接近1∶1。调整后的试卷结构反映了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研究的成果,更趋于合理,也有利于试题难度的控制。

2.1999年历史科《考试说明》在指导思想上新增“考虑到中学教学实际并为减轻考生的学习负担”的重要提法,对考试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许多内容。据粗略统计,共删减约17节加47目的内容,每册教材的删减量约占1/6。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向3+x模式的过渡。

3.重视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强调高考与高中教学较强的相关性以及中学教学的基础性特点。从对知识范围的覆盖程度分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方面内容比例约为49%∶35%∶13%,政治史比重有所下降,经济史比重有所回升,文化史份量较适宜。中外当代史内容合计42分,占全卷28%,为历年之最。单纯考查识记能力的试题分值明显增加。单项选择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档次的题目约15题30分,占Ⅰ卷的40%(1997年占不足1/3,1998年占35%),选项的迷惑性也较为适度。问答题加强了对史实的考查,第41题关于唐代前期用人方面的史实占10分,第42题关于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阐述,涉及课本综合性的较完整知识的多达13分,第43题实际上是通过解读地图,阐述从一战后到二战结束三个时期德国历史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的具体史实。试题尤其是主观题均以基本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为考查的基点,确保对基本史实的考查份量。另外,不回避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如中国史部分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国共合作、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土地政策、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等,有的甚至成为近年命题热点。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试题对中学教材的依托性加强了,题目和答案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课本中相应内容相符,精神实质一致,重视强调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一改去年有些试题超越中学教材依托过远的倾向以及问答题参考答案不尽合理的缺憾。

4.选择题难度逐年加大的趋势,在今年试卷中得到了适度的调控。与单纯考查知识记忆能力试题的分值较之往年有所增加的同时,取消多项选择题后的单项选择题中最佳选择题约占Ⅰ卷的13.5%(1997年占32%,1998年占44%),阐释能力考查比重仅占Ⅰ卷的54%。另外,注意了中外内容之间的难度分布,近两年世界史选择题普遍偏难,与中国史题目的难度差距逐步扩大的状况得到了改善。据统计分析,在中外内容部分,识记题中外各自比例为54%、23%,最佳选择题约各占16%、7%,组合式各占25%、15%,世界史部分最佳及组合题均大为减少,试题难度相应下降,预计今年Ⅰ卷平均分有望比去年增加10分左右。与此同时,据对福建省高考历史试卷Ⅱ(随机抽样计2080份试卷)的统计表明,今年Ⅱ卷难度值为0.58,难度较1998年(全国难度值为0.54,我省为0.50)明显下降,也比1997年Ⅱ卷难度(0.576)略低。Ⅱ卷平均分为44.42分,十分接近及格线(45.6分),比1998年全国均分增加7.19分,比同年我省均分增加10分,实际增加6分。据此预测,今年全卷难度值有可能直抵0.60,平均分有望达到90分及格线。

下面对Ⅱ及考生答卷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

材料题3小题,各题赋分视具体情况则定,分别为12、11、13分,共计36分。难度值为0.62,是较理想的难度值,比1998年(0.59)难度值增加0.03,难度相应下降。平均分22.38,比1998年增加1.1分。题目仍多为多段材料式,材料没有阅读障碍,但材料的文字量较去年减少300多字(主要是第38题),信息的有效含量高,没有迷惑性,理论含量也明显较去年低。选取的材料与教材内容有较好的依托关系,特别是第39、40题,作答也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如第38题第2问、第39题第3问、第40题全面整顿的背景等,在设问方式上,由去年高度综合的两问改为分步设计的三问,且设问比较平直,适当降低了综合运用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要求。去年十分强调的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的评判鉴别能力的考查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在3小题中,第39题难度最低(0.65),得分最高(均分7.19),第40题次之(难度0.625,均分8.13),得分最低的是第38题(难度0.589,均分7.07)。最高分为满分或接近满分,但零分及低分者为数也不少。

第38题是继去年又推出的一道文化史的主观题。该题提供有关文艺复兴的4则材料,旨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比较的能力。材料简短,设问具体浅显。由于今年世界史部分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第一章是新增内容,因此在该章设题当不在意外。但该题的新颖之处在于,以高中教材为依托,大跨度地向初中世界历史教材延伸,上联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下迄文艺复兴,其间还横亘着一千年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沟通了纪元前后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这对不景气的初中历史教学不啻是一个有力的触动和警示。高中新教材仅在小字中提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这一概念,看来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不少考生缺乏对世界上古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准确认识和把握,解题中表现出思维的紊乱,这是得分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已经湮没的事物”鲜有考生明确提出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欧洲古典文化,大多从材料中提取出“真理”、“古代传统”,有的甚至认为是理性主义、人文主义思想。被湮没的原因大致都能回答。第二问多数列举但丁的《神曲》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或认为属于被湮没的事物,或认为不属于,但理由均说不清,只有少数考生明确点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资产阶级属性。第3问多数均能正确回答,但仍无助于考生回答前面两问。

第39题要求考生透过现象,分述西汉、东晋(应为南朝)、唐、北宋四个时期我国南方经济的各自状况,从而揭示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原因,体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考题涉及中国古代经济史重要内容的专题知识,大多考生应是有备而来的。江南的开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发展阶段特征,课本强调了三国时期(初步开发阶段)——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赶上北方)——两宋(超过北方)——明(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几个时期,至于西汉、唐朝南方经济状况则语焉不详,属于隐性知识的挖掘,这表明试题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深化了教材。另外,设计了人口统计表格,也使试题有了较好的考查功能。考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朝代观念模糊,缺乏对材料提供的南方经济发展的四个时期的自觉把握,材料一很少考生能判断出是西汉,细细体会,实际上题目通过《史记》(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和表格中的西汉人口统计已作了暗示。唐朝的人口变化也大多被遗忘。这表明综合理解文字和图表材料的能力有待于加强。至于第二问古代经济南移是重要结论,第三问教参有完整的归纳,故联系教材内容即可较好地作答。

第40题是材料小论文,所列材料提供的主要史实,特别是关于整顿措施的内容比教材更为具体、全面,但并未象去年一样要求在新的问题情境下独立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新的历史结论。命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在综合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于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的有效信息,重点应落在整顿措施上,以考查提炼概括能力,参考答案在材料中也有较好的信息依托。该题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作答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近年来考生能力上的一些通病。一是措施概括不完整,不少考生受教材影响详答整顿铁路运输的内容,意义的第二层意思也几未提及。如何切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准确提取概括有效信息,应加大训练力度。二是不少考生仍依据参考答案的样式,列点作答,无法表述成文,一些考生甚至顶格书写,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应加强。应指出的是,今年该命题形式放弃了分档和采意的评分原则,恢复备受非议的采点计分,对文字表达也未提出具体的分值要求,令人感到意外。

问答题3小题,分值分别为13、14、13分,共计40分。难度值为0.55,与近年比较,难度明显下降(1996、1997年均为0.49,1998年为0.48),平均分为22.04。在命题风格上,与1997年单纯的“小切口,大跨度”、1998年突出对特定历史阶段两种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比较论述、宏观概括相比,尽管今年问答题题目依然显得平实,但仍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变化。这主要是指第42题独具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第43题图史结合、图史并重的新颖角度。这些变化显然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问答题得分最高的是第42题(难度0.65,均分9.12),其次是第41题(难度0.56,均分7.29),得分最低的是第43题(难度0.43,均分5.63,不及该题分值的一半)。

第41题从唐代用人问题切入,要求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命题风格属于“小切口,大跨度”。思维能力层次较低,以史实识论为主,对课本有关部分内容稍加归纳,最后论从史出。而要求考生总结的“论”,也就是“经验教训”,题目竟已予以揭示:“得人者昌”,“失贤则亡”。大多数考生均能从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前后期加以分述。经验教训部分,不少引用“得人者昌”,“失贤则亡”,并加以阐述——把任用贤能与否与国家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但鲜有提及科举制度的。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了题目提示的影响呢?一些考生审题有误,约有10%的考生未扣紧唐代前期百余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放笔以楚汉之争、汉武帝、隋直至唐一路写来,洋洋洒洒,离题千里。另将“得人者昌”误解为得民心,大书调整政策。

第42题属于开放类题型,择取洋务运动这一有争议的重大历史事件,要求一分为二,并分清主次地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度开放性。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鼓励发表个人见解。题目创意颇佳,是近年高考在材料题命题中鼓励思维个性的有益尝试在回答题上的移植,颇具导向性,应引起充分重视。由于该题答案有较完整的教材依托,大多数考生选择与教材观点相一致的第一种看法,加之分数设置的原因,在24分中得14分即可满分,几乎每写对一句话即可得2分,这样,作答时实际上仅仅是对教材的识记和稍加归纳而已。因此,这道创意颇佳的开放型题目只是命题者的良好愿望,对大多数考生而言,难以收到预期的能力考查效果。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第43题关注的是一战后、二战中到二战结束三个时期德国问题,是教材的重点内容。题目出示三张地图,要求以图读史,以史释图,结合德国历史状况以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两个专题内容,说明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形成的原因,涉及图史、时空、国别史与国际关系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旨在考查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图的迁移能力,以及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在历史试卷中如此强调空间概念尚属首次,有力地切中了中学教学中的一大薄弱环节,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卷最难的一道题目(主观题中难度最大的仍是世界史的两道题)。考生解答该题必须有严格的时空定位,通过特定时间,联系已有的课本知识,即可确定各图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并对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作出判断,然后解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印证史实。如“1919年6月”意味着处置战败的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图一反映了和约签订后德国版图和对欧控制区域的变化,版图形成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和约的主要内容。致使该题高分少,低分非常多的主要问题,一是笼统作答,或按照“变化”和“原因”列点分述,未扣紧地图,逐图加以说明,反映出解题方法和技巧上的缺憾。二是读不懂地图,张冠李戴,胡乱解释。三是抓不到要点,基本史实不扎实,缺漏不少。失误最大的是图二。该图须对涉及课本两章三节长达16年的有关史实加以提炼概括,从而完整地说明德国是如何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最终重新走上战争道路的。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今年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纵向联系的考查(材料题、问答题各2题),跨度最大的是第38题,其中有3题涉及纵向专题内容,如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唐代用人制度、德国史及国际关系史。这表明,扎扎实实地搞好基础知识教学,深入掌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时期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建立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结构,始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