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农药污染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时间:2022-07-30 10:54:04

林业农药污染及无公害防治对策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农药污染

(1)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自然环境下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若某害虫种群数量急剧增强,就会有灾情出现,在使用农药杀害有害生物同时,也杀伤其它非靶标生物及害虫天敌;害虫死亡后,害虫天敌缺乏寄主很难生存,幸存害虫恢复后再次出现,如此就形成发生———防治———再发生———再防治恶性循环过程。蜜蜂和传粉昆虫可以帮助植物授粉,增强农林产量,但农药对蜜蜂危害较大,若农药使用不当,易造成大量蜜蜂死亡;若农药直接施放到土壤中,会与土壤内微生物直接接触,即使农药直接喷洒植物,一部分掉落土壤内杀死土壤中微生物,影响土壤通透性和腐熟,最终危害林木生长。(2)农药对植物的影响。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因农药使用不当或过量将会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规律造成破坏,对林木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植物会出现落花、落果、落叶、枯萎等。(3)对人畜的毒害。在选择农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过程中,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直接进入人畜体内,造成人畜呕吐、抽搐、呼吸困难、昏阙等急性中毒症状。遗留在植物体内、水中、土壤的农药残留,会通过食物链或饮食间接进入人畜体内,导致人畜正常生理代谢受阻,同时还会引发慢性中毒等症状。(4)农药残留污染。农药可以在植物角质层或组织内部渗透,并在植物体内输导,残留在果实、枝叶等部位,对人畜造成危害。喷洒到植物表面农药,一部分会残留在枯枝落叶或土壤内,被雨水冲刷或灌溉过程中进入江河、湖泊、池塘中,对水域造成污染。在风作用下农药雾滴或微粒会飘散空气中,污染空气。

2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意义

(1)生态价值。首先,无公害防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前提下,借助自然方式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维护生态平衡;其次,无公害防治可在不影响或破坏周边环境基础上,对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可以保护环境。无公害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生态和环境价值明显,应始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重要指导方针,在林业企业和营林部门积极推行无公害防治。(2)经济意义。传统有害生物防治,需要使用农药消除或预防有害生物,在增加经济成本同时,药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无公害防治在降低经济投入同时,确保人体健康,增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济效益,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3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对策

(1)做好林业工程设计。应设计好林业工程苗圃,在土壤黏重、地势低洼且湿度较大地方禁止设置苗圃,否则极易引发苗木碎倒病或苗枯病。种子播种前,应对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降低病原和虫口密度。可以在苗圃四周种植有害生物喜欢取食植物,以起到诱集有害生物,便于人工捕杀。(2)做好生物防治。①鸟类防治有害生物。在林业生态系统中,啄木鸟、杜鹃、喜鹊等鸟类可以捕食林业中有害生物,对于啄木鸟来说,成鸟在夏季一天就能捕食200头左右天敌,而幼鸟则能捕食25头左右,增强林业中啄木鸟数量可有效缓解林业中松毛虫爆发。增加人工鸟巢数量,如从林区四周引入松鸭、大山雀等鸟类,引诱更多鸟类在林区筑巢、产卵,使用鸟类防治有害生物,逐渐覆盖核心区域,在防治有害生物同时,还能保护鸟类;②天敌昆虫防治有害生物。在生态链条中林业有害生物有特异性天敌,部分昆虫天敌可以捕食不同种类有害生物,结合昆虫天敌习性,通过保护和扩大天敌昆虫种群数量,有效捕食有害生物,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密度,确保生态体系和生态环境平衡;③积极推广生物学农药使用。生物学农药主要是将现代生物技术和提纯技术结合,研发具有特异性、低残留新型农药,包括阿维菌素、除虫脲、苦参碱、灭幼脲等不同种类仿生制剂。随着工业生产效率增强和生物学农药质量提升,生物学农药必然会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3)做好物理性防治。①机械捕杀林业有害生物。在防治威胁林业林鼠时可优先选择粘鼠胶和捕鼠夹;使用机械深翻方式防治有害生物卵块和茧蛹,并定时防治;对成虫有害生物可选择机械诱捕,避免有害生物蔓延;②高温处理林业有害生物。应结合种子耐高温性,在种子繁育中开展物理有害生物防治,将种子放置在高温设备中或烈日下暴晒,清除潜藏在种子内病虫害,将幼虫和成虫驱离,增强有害生物防治效果;③使用激素类信息素。

林业有害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在生态环境中释放激素类信息素,吸引异性,这也是有害生物交配和繁殖过程。在病虫害繁育期内通过释放人工激素类信息素破坏有害生物定向和定位能力,干扰器繁殖,起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目的。

参考文献

[1]文静,张宝义.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6,7(10).

[2]廖冬.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5).

作者:赵文斌 单位:青海海东市平安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