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改革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2:23:56

林业改革论文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充分释放出人的巨大潜能。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的潜能的释放程度,决定着生产力的解放程度。我国耕地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通过家庭承包经营落实了物质利益原则,有效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充分释放了人的潜能。耕地改革时,农民对林地家庭承包的要求并不迫切,原因是当时农民还没有直接看到林地的物质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林业特产税的取消和木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农民承包经营林地、发展林业生产、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调动亿万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充分释放出林地的巨大潜力。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南方许多省区都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数倍。目前我国林地的经济产出平均每亩20多元,仅为耕地的1/30。这既是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林业具有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的特点,只要经营得当,收益十分可观。浙江一些地方每亩竹林年收入可达万元。通过改革,解放“八分山”的生产力,必将充分释放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充分释放出林木的多种功能。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森林能够固碳放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噪音、净化水质、养护物种。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直接减排的力度过大,将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固碳的间接减排,潜力很大。据专家测算,一辆奥迪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4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万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必将大幅度提高森林的质量和蓄积量,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林业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可以为其它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木材等林产品原料。

党中央、国务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十分关心、十分重视。2006年以来,总书记、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改革试点地区考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意见》的正式颁发,饱含着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发展的殷切期望,表明了中央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坚定决心。

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要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抓住“明晰产权”这个核心。

《意见》明确要求,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这是此次改革的核心。《意见》对如何明晰产权,及如何维护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提出明确要求。具体来说:

一是强调必须坚持以包为主。除村集体组织保留少量集体林地以外,凡是适宜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都要通过家庭承包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也要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明晰产权;要把明晰产权同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一起落实,确保农民在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后,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坚持颁发“铁证”,即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

二是强调必须保持林地家庭承包的长期性。《意见》明确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这是目前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的最长年限,符合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三是强调必须维护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的物权性。根据《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这有三层含义:林地承包经营权是由林地所有权派生的用益物权,林地承包经营人对承包的集体林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林地承包经营权相对于林地所有权是不全面的、受一定限制的物权,主要表现为在承包期届满时应将林地返还给所有人;林地承包经营权一经设立,便具有独立于林地所有权而存在的特性,所有权人不得随意收回或调整林地,不得妨碍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行使权利,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具有对林地的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可以对抗所有权人的干涉和第三人的侵害。这就为农户依法自主经营林地、林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对集体林地林木产权的初始分配,必须采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按照农户家庭成员人数确定承包份额,突出一个“均”字,切实做到“按户承包,按人分山”。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在统筹个人与集体利益上,要确保农民在林地林木产权的初始分配和生产经营的利益分配上得“大头”。同时,要兼顾集体利益,集体可以保留少量林地,也可以收取少量林地使用费,或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多渠道盘活各种林产资源,保证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在处理农民得实惠与生态受保护关系上,既要确保农民得实惠,又要确保生态受保护,这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的根本目标。

三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农民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和操作者。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把改不改、何时改、怎样改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交给群众,做到发挥民智、体现民意,决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强制推行。

四是坚持依法办事,确保改革规范有序。改革要始终把依法操作作为基本准则,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森林法》等法律规定。改革的政策、内容、方法、程序要与法律保持一致;改革方案必须依法经相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同意,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严禁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对已经承包到户或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反之则要予以完善和纠正。对于已经流转的期限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的集体林地,可以采取期权分山、利益调整等方法进行解决。

五是坚持分类指导,确保改革符合实际。《意见》提出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对全国的统一要求,各地必须严格遵循。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情林情不同,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避免搞形式主义,避免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三)落实五大政策

一是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采伐林木是农民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形式。《意见》指出,要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老百姓栽树有积极性。

二是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是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运营的基础和保障。《意见》要求,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工作的指导,探索限期限量流转的办法,防止农民失地;探索限定受让方资格的办法,限制没有林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受让森林,抑制过度炒买炒卖森林的行为;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建立集信息、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资源流转的要素市场,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逐步实现流转信息化、网络化;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抓紧拟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准入条件,尽快启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的认定工作,制定和出台相关办法。

三是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第二,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木良种、沼气建设给予补贴,对森林抚育、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林、珍贵树种及大径材培育给予扶持。第三,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逐步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规范用途,各级政府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四,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林区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第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第六,对财政困难的县乡,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四是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意见》要求,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对林业的小额信贷,切实解决林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经营林业的风险,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消除农民发展林业的后顾之忧。

五是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意见》要求,积极引导培育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农民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引导发展林业专业协会,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

三、要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改革扎实推进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2

城市林业是一门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林学、园林学、生态学、城市科学,与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一门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其课程内容与森林培育、园林绿地规划、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课程之间有一定的重复。如果不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的,再加以讲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而必须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讲授给学生后,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即了解、领会、运用、分析和评价这5个层次,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内容的能力。在各章节中,坚决删去、略讲或让学生自学与本专业其它课程重复的内容。而有些内容虽然与其它课程重复,但作为林学专业的学生,在其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这些课程,如城市生态学、园林绿地规划,对于这些内容保留并适当加以补充和更新,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城市林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一些专家学者根据实践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蒋有绪提出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是生态风景林。近几年,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大力建设森林城市,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等,一些新问题、新成果不断涌现。将这些中国城市林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成果以及国外城市林业的发展动态及新成果等及时补充于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改革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之益,为此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多媒体技术以其在信息处理上所具备的直观性、生动性及高效性等突出优点,迅速地在各大高校的课堂上普及开来,似乎大有不用多媒体就不会讲课之趋势。但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变听课为看课件,如果放映速度太快,就变成了“拉洋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等,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但也不是说不可以用,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要学会利用工具,而不能被工具所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黑板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讲授以粉笔板书为主,这样学生的思维是在跟着教师板书的过程进行运转的,有利于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补充一些板书不容易表述的图片图表等资料。这种方法既给了学生理解内容的反应时间,同时也给出了直观形象的图例,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量,这时的多媒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时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如在讲授“城市森林的功能”时,采用研讨法,首先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结合以前所学各种专业课程的内容及自己的理解,提出各自的见解,并对为什么会有这些功能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汇总提炼形成条理清晰的功能。通过这样的启发讨论,使学生既巩固了已知的知识,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课程有些内容涉及园林绿地规划,如“城市森林建设”一章中,居住区、工矿企业、城市道路等绿地的营建,在林学专业教师讲授时偏重于植物的选择,而对这些植物如何进行具体的配置则并不精通。城市森林除了具有生态功能,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因而请园林教研室的同仁就某一绿地的建设加以讲授,此处并不需要太多课时,重点是放在植物配置上,加深学生对于城市绿地建设的掌握。

3改进考评方法

成绩评定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于教学内容的考核要做到灵活多样。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采取综合评定的办法,由课堂考核和期末考核2个部分组成。课堂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堂小测验(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和理论)、小组汇报和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占60%。为防止抄袭,论文根据课程章节内容出题,每章选择1~3个题目,尽量做到人手一个。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无法靠“临阵磨枪式”学习方法获得高分,注重学生日常学习的积累,更能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也相对更加公平公正。

4加强教师的培养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指出了我省十多年来林业贷款投资体制已显露的弊端。面对我省已完成十年造林规划和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后出现的新课题,以及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遭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省林业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论述了探索新的林业贷款投资体制,使我省的林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的林业生产和其它行业一样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大规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以来,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应该肯定,这些贷款对我省的林业生产和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投资体制和管理模式是富有成效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投资体系和管理模式已暴露出明显的弊端:①承贷方均以国家政府机关为主体,淡化了承贷主体的风险意识。既为贷款即非无偿援助,尽管利率低、周期长但仍要还本付息。因此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在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用项目取得的收益还本付息扩大再生产。而以基层林业主管部门为主体的承贷方不是经济实体,是不可能承担还贷重任的。同时,所有贷款项目均由基层财政提供担保,使贷款的主体有了“国家”的保护伞,失去了还款的忧患意识。②管理模式中缺少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监督机制,只重造林,不重管护,只重规模,不重效益,使得还款措施形同“虚拟”。尽管每期项目在实施之前,也都进行了较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措施并不配套,致使如何以项目取得的实际收益还贷这一实质性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所以,每当我们向项目区的领导同志提起这一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总是:“我们只负责贷款,到还款时我们还在不在林业局都难说”。言外之意,还款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那么还贷任务该由谁、怎样来完成呢?

关于以什么样的贷款、投资体制和管理模式来高标准地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并使之取得预期的收益振兴我省林业经济,在我省是一个争论了十多年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处于“争议”阶段。与我省同为世行贷款项目省份的四川,在项目启动初期就进行了多种投资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如:将项目资金贷给企业,由企业按照项目的总体要求营造速生丰产林,承贷和偿还项目款。位于四川宜宾地区的枝洋林业开发公司,是一个只有50多名职工的林业企业,在承贷了世行项目的造林资金后,按项目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精心施工,高标准地完成了杉木速生丰产林的营造任务。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较好地处理了投资方、土地所有者、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公司作为投资方以资金入股并负责规划设计、造林树种选择、日常管理、监督、考核、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产品的销售等工作。土地所有者以土地入股,参与投资方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则根据管护的面积、株数、树木生产量以及与此相关的奖惩指标按年领取劳动报酬,较好地解决了林木生长周期长与管护人员要求眼前利益的矛盾,极大地调动了管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仅此一项,公司每年即从项目林的轮伐、间伐收入中获利100余万元,实现了20%以上的资金回报率。公司由于从造林经营中取得了收益,又进一步激发了营造速生丰产林的热情,不仅使轮伐迹地及时得到恢复而且还逐步扩大了造林面积,真正实现了造林、采伐、更新的良性循环。这一尝试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①承贷主体明确。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利用信贷资金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用取得的收益偿还贷款是独立的经营行为。②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行为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有效。任何企业的经营行为都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为目标,任何经营环节出现的管理偏差都可能导致经营的失败。因此,任何企业都没有理由不注重生产全过程的管理。

通过广大林业职工的努力,我省已基本完成十年造林规划和消灭宜林荒山的任务,如何利用好有限的造林资金,使我省的林业生产再上新的台阶,摆脱我省林业经济的危困局面,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遭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为我省的林业发展可能带来新的机遇。我省黄河故道地区现存的数十万亩宜林荒地和数百万亩的低产林地有可能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用材林和特种用材林基地。如何争取到这些建设资金并使之产生较高的效益也涉及到建立什么样的贷款投资体制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是沿用过去的体制和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探索新的体制和模式,还是求稳、等待或是继续“争议”。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4

一、发证好,让林农充分认识林权证的重要意义

林改最终归结到农户身上,就是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的林权证。林证证要求做到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要让广大林农主动积极投身林改,就必须让他们真正了解核发林权证的好处,“发证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林权证为维护林区经济社会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县在1982年林业“三定”时也曾发过林权证,但是当时过程粗糙,验收不严,群众认识不足,留下有山无证、有证无山、一山多证、界线不清的隐患;加之“三定”后农村林权归属变化比较大;相关依据与证件保管不善等原因,近年来林权纠纷呈高发态势。重新换发林权证,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林权纠纷的发生,维护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减少基层干部纠纷调处工作量,从而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和三农服务。

(二)林权证是林权所有者行使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法律依据

林权证将在林区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权证像房产证一样,是林权所有者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法律凭证,农户将可以凭林权证到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直接申请林木采伐、依法享受征占用林地的补偿,在林权流转时林权证是明晰产权归属的重要法律依据。

(三)林权证是林权所有者确保利益不受侵犯的法律凭证这次发放的林权证,与林业“三定”时相比有几个特色:一是全国统一样式;二是有效期的变化,自留山永久不变,责任山承包期限为70年;三是林权证权源依据清晰,所有的宗地要求现场勘界,四至填写规范,相关权益人签字确认,每一份林权证的权源依据将完整存档,以供备查。可以说,林权证将是依法保护林农长期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唯一的法律凭证。

二、按程序,充分发挥群众在林改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主体改革要求规定程序全部到位,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民意、尊重法律、兼顾利益”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尤其要注重尊重民意。林改方案要通过公示、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落实两个三分之二原则,明晰产权后一榜公示10天,现场勘界的群众参与、30天二榜公示等规定动作要全部到位。确保改革符合政策规定,改革成果合法有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四个要求:

(一)政策让群众知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林改的政策、内容、操作程序、结果都要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林改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政策宣传要进村到组入户,让群众主动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

(二)方案让群众讨论,确保群众的决策权。林改的方案制定和村组明晰产权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决策权。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改什么,怎么改,何时改的问题,以及集体山分不分、如何分、何时分等核心问题由群众自行决策,尽量体现大多数成员的意愿。

(三)勘界确权让群众参加,确保群众的参与权。在村组明晰产权后,由村向乡镇申请,由乡镇统一向县林改机构申请现场勘界。现场勘界中,除林业技术人员、乡镇、村组干部深入现场之外,尤其要确保宗地所有的权益人共同参加,所有参与现场勘界人员都要在现场核实登记表上签字。

(四)林改成果让群众知道,确保群众的监督权。林改的最终结果要向群众公布公示,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调处,所有的资料要及时、完整、规范的存档,确保改革成果通过省市验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三、讲质量,落实“三高”全面保障林改的稳步推进

(一)统一认识,站在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的高度,确保林改的质量。林权制度改革涉及时间长,影响深远,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度从农田向山地的延伸,必将极大的解放林业生产力,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林区发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认识林改工作的重要性,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

(二)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林改队伍,确保林改的质量

林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林业部门要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当好政府参谋。县林业局要打破股、室、站、所的职能界限,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建立一支业务精练、作风优良的林改专班,全力以赴的保障林改稳步推进。在林改的政策宣传、组织发动、业务指导、现场勘界、登记发证上做好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按分级培训的原则,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由县级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组,各乡镇和村组都要明确林改专干,所有的表格填写都由村组林改专干负责,农户只负责签字,从而确保填写内容的规范、整洁、齐全。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福建;“第三部门”;集体林业产权

自2003年4月,福建省开始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全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福建省经过三年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明晰产权的村有11602个,基本上实现了明晰林业产权、“均山均林”的阶段性改革目标。改革的第一阶段完成后,政府职能和集体体制都已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如何防止小农化倾向问题,如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市场,如何使林农获得林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应对森林资源保护出现的新情况等,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担心的问题。在这种变革时期,有些社会和经济问题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市场和政府不能涵盖整个林业生产领域,随着广大林农自治能力的逐步提高,需要建立和发展“第三只手”,这“第三只手”就是“第三部门”。[1]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分析

“第三部门”作为西方制度背景下产生的产物,其概念首先是由列维特等人在1973年提出,按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中心的“结构—运作”定义,“第三部门”应具有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的特征,它是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由林农自愿组织产生的“第三部门”,包括家庭林场和各种协会等,实质上是林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联合自助组织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机构,是人的联合,非资本组合体,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背景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第三部门”的兴起,发端于过去的福建集体林业体制在林业生产中存在的弊端,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一方面,自2003年福建开始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目前全省基本完成对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尚未明晰的集体商品林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的改革任务,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分散经营的农户,经营主体多元化;林农可以相对自由地流转林地使用权和林木资源,利益主体多元化。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需要建立能够反映自己利益的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这为“第三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林地、林木经营的规模缩小,原来由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的工作,如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等,这些工作是单个农户无法完成的;同时,受林业生产特点的影响,非林农自愿组织起来的其他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突出,这种经济环境促使林农自愿组织的“第三部门”产生。

(二)“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原因

人们对森林经营重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森林经营既给其经营者带来损益又使森林经营者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获取损益,前者即是森林经营的内部效应,后者则是森林经营的外部效应。森林经营的内、外部效应均有正负之分,其中正效应是指有利而无害的效应,负效应是指无利而有害的效应。一般而言,森林经营的外部效应基本表现为正效应,如休闲效应、防护效应、涵水效应、调节气候交叉重叠构成森林经营外部效应。森林经营外部效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森林经营外部效应的受益主体并未通过货币或其他等价物的支付而受益。就商品林而言,经营者虽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但生态效益被社会无偿享用;而公益林相对其投入而言,经济收益很少,其生态效益也被社会无偿享用。这就使营林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如果没有弥补这种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不可能使森林资源达到最佳供给量。因此,作为非市场交换商品,森林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任何个人或群体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排除出去,且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他人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消费者无法为消费公共物品而付费。可见,纯粹的自由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提供过少的公共物品,由此导致外在性的存在。而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政府行政管理是必要的。

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森林资源外部性的存在,在外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有效的措施是外部效应“内在化”。实践证明,政府管制是必不可少的。管制一般被定义为:“政府通过法律的威慑来限制个体和组织的自由选择。”政府的管制是行政权力的行使,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权,管制则是这种权力的体现,其目的在于限制经济行为人的决策。对森林资源和林业而言,政府的管制目前实行的采伐限额制度,在采伐时间和数量上对经营者一定程度的限制;制定林权证制度,通过法律确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关系;制定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它是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环境管理机关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退耕还林制度等。[2]

然而,政府干预并非万能,同样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超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3]

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例,林权改革后,呈现出森林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各经营主体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投入林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对获得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使森林采伐限额指标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宏观管理目标是实现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增长。根据年生长量大于采伐量的原则,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森林采伐限额。国家制定采伐限额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率,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采伐限额管理作为森林资源的行政管理手段,在森林资源市场化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限额采伐政策真正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森林资源的供给量,虽然近期内保存了森林资源的存量,但在当前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必须面对千家万户,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分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公平、合理,这已成为一个棘手的大难题,国家宏观管理目标与森林经营者现实利益的目标之间出现了矛盾。

森林经营过程中矛盾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好森林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怎样科学划分好投资者、管理者和收益者的权利与利益,其本质是一个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多目标选择与优化问题。政府干预过度,而林农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有可能出现乱砍滥伐或者以不合法的手段获取采伐限额等“寻租”情况,“寻租”行为因政府的干预而成为可能。

采伐限额制定的基础是森林经营方案,通过森林经营方案合理确定年采伐量来核定采伐限额,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采伐限额的前提。福建省1989年首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1997年修订了经营方案,2003年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森林经营主体出现了多元化。为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以县、国有林场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方法。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通过亲情、友情、资金、技术为纽带,自愿联合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家庭林场、股份林场在各地不断出现。有关资料表明:福建全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400多个,永安市已经成立的家庭林场、股份林场达114个,德化县以家庭林场为经营单位的面积达90%以上。①(注:①见黄建兴于2006年5月14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林改的核心是产权》。)因此,森林经营方案应充分考虑以这种自愿基础上成立的“第三部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编制单位,引导新经济组织内经营者自主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落实采伐自主权。从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看,遵循着“市场失灵——政府弥补”、“政府失灵——第三部门弥补”链式,正是在“政府失灵”的语境下,“第三部门”兴起。[4]

二、“第三部门”的现状与问题

从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看,各种形式的“第三部门”如家庭林场、担保协会等,越来越成为解决集体林地、林木产权明晰后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组织机制。但就其发挥的作用而言,林改后产生的“第三部门”的发展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律地位不确定

“第三部门”在我国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我国法律层次使用的是社会团体的概念,根据1998年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民政部门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且法律还从会员人数、财产、发起人、负责人资格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些就成了“第三部门”设立、发展的法律障碍。福建林改中出现的各种新经济合作组织显然不符合法律上有关社会团体的成立的条件,这就使得其法律地位的真空,这种主体地位的残缺性成为实现林农组织化的现实障碍。

(二)“第三部门”规模小、资金不足、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

福建林改中由林农自愿产生的“第三部门”,在人力输入上主要依靠志愿劳动力,在物力和财力输入上主要依靠林农志愿者,由于每户林地面积有限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采取自助方式,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第三部门”组织内成员,提供服务的内容仅限于林业生产和服务性方面。在营林方面主要是以同村亲友因林地在地域上的邻近而自愿联合起来的家庭林场,主要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是为方便生产而进行的联合;服务方面主要是林农自发形成的以提供生产资料供应、营林和造林科技信息等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服务项目协会,如桉树协会、种苗协会、造林担保协会、“防火、防盗、防病”林业三防协会等。由于这些协会绝大部分是由相对弱势的林农组成,在福建全省的覆盖面小。以福建永安为例,林改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林场和家庭林场)共61个,总面积达到181058亩,其中家庭林场有20个,总面积约为65514亩。[5]242因此,林改后产生的“第三部门”总体上规模小、资金不足、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

三、加强和完善“第三部门”的建议

针对福建“第三部分”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制度支持与约束

“第三部门”要健康发展,政府提供严格的法律规制和合理的制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确定其法律地位。目前在全国性的《合作社法》没有颁布之前,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福建林改中出现的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引导、规范和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其次,提供资金支持。福建林改中产生的“第三部门”组成成员主要是林农,提供给组织的资金有限,同时,也不能从组织以外的地方有效地汲取资金,资金不足是制约“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的瓶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直接和间接政策支持是“第三部门”构建和完善的关键,有的国家对“第三部门”的拨款占“第三部门”收入的40%以上,福建林改中产生的“第三部门”有其特殊性,有些还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如护林联防协会起着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林业经营水平作用,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其他优惠和技术补贴政策,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资金支持。再次,加强对“第三部门”的监督。组织性是“第三部门”的一个主要特征,对这类组织来说,是否注册并非必要,但必须建立制度,一定程度上要有内部组织结构、目标结构和组织活动的相对持续性。现实中产生的“第三部门”不少是在政府推动下成立的,规模的大小、资源的整合不是自然形成的,领导机构的产生和决策机制多样化。有关资料显示,在对57个协会的调查中发现,领导结构通过会员提名、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的占39.7%,有关政府推荐产生的占22.4%,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的占20.7%,发起人自动担任的占6.9%,其他占10.3%。在林改的特定时期,这种行政意愿的方式对“第三部门”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加强对领导层的监督,规范组织结构,确保广大林农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5]300

(二)提高“第三部门”的自身参与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企业提供私人物品的二分法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给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经济主体,同时也激发了多元化需求,政府在资金和精力上已无法满足需要,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普遍运转困难,提供公共物品能力下降;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通过林改转移到林农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来源受到影响。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主要收入是林地使用费,而且数额有限,这是财产性收入,集体组织的经营性收入几乎没有。因此,建立“政府—市场组织—第三部门”的三维立体体系,可依据不同的行为原则,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实现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组织提供私人物品,实现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第三部门”为其成员和农村社会提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准公共物品,如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林区道路建设等,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第三部门”组织利益与成员个人的利益毕竟存在差异,“第三部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同时,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得多,“第三部门”就会遇到困境。因此,一方面,需增加“第三部门”的自治性和民间性,加强林农参与“第三部门”的活动意识,提高林农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作用,制订组织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内部力量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以保证“第三部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允尧.不同理论视角下的中介组织[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7.

[2]沈文星,陈大胜.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许可制度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3135.

[3]王晋.“第三部门”:市场与政府的非零和产物——兼论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政治学研究,2004(3):111.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林业税收;林业收费;林业税费改革;公共财政

我国林业在经历不断调整后,初步实现了由以木材产品为主向以生态环境产品为主的转变,税费制度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的林业税费所呈现出的“轻税重费”特征,不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乃至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

一、我国现行林业税费制度

林业税费是指就木材、林材及其他衍生品征收的税费,由林业税收和林业收费两部分组成。其中,林业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以法规形式加以规定的强制性课征,国家在征税时不需向纳税人直接提供特殊服务和支付任何代价;林业收费则具有相对于缴费义务人的有偿性。林业税费制度,不仅是国家和地方收入的来源,而且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税收制度

1、农业特产税。为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04年起除对烟叶仍征收农业特产税,取消其他农业特产品的农业特产税。据此,对林业生产的原木、原竹产品将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也不征收农业税,税收为零。

2、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企业以林区三剩物(包括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材(包括次加工材、小径材、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种苗免征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十五”期间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非盈利性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在2005年底以前,继续对进口种子(苗)、非盈利性野生动植物种源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林业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边境贫困的国有林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4、“天保”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一是对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房产、土地和车船分别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二是对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成森工企业的房产、土地闲置1年以上不用的,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林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制度

1、林业收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04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涉及林业的收费项目有以下7项(见表1)。

2、林业政府性基金。(1)育林基金。一是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育林基金。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执行林业部、财政部《关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统配木材调价增收的处理和林价(育林基金)的计提等财务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按木材销售收入26%提取林价(育林基金),对实行林价制度的东北、内蒙古森工企业按立木提取的林价亦不得低于按木材销售收入的26%提取的水平;其他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按照财政部、林业部《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企业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企业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文件规定,按木竹销售收入的21%提取育林基金,按该比例执行有困难的,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5%,现行提取高于21%的可保留,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同时规定,育林基金是营林生产资金,其提取和使用均应纳入森工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财务计划及会计核算统一管理。对企业提取的育林基金原则上60%留给企业,40%上缴省级森工主管部门,用于企业之间调剂。二是南方集体林区的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即维简费)。执行林业部、财政部《关于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开放后有关育林基金、更改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问题的通知》及国家经委、林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整顿和调整南方集体林区木材费用负担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对产区木竹经营单位按其收购后的第一次销售价的20%计征(育林基金为12%,维简费为8%),个别省、自治区执行有困难的,可以适当降低提取标准,但不得低于销售收入的15%。同时规定,育林基金和维简费的绝大部分留给产材县,省、地林业主管部门应适当集中一部分,用于调剂余缺,集中的比例由省、自治区林业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并报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2)森林植被恢复费。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或者临时使用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批准的,用地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可见,随着近年国家一系列针对林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国林业总体税收趋于零。现行林业税费的主体不是国家、地方的税收,而是来自共计9项的林业收费,形成了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

二、现行林业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以费为主的格局有悖于公共财政的原则

在公共财政中,税收是公共财政唯一的基本收入形式,收费只是补充形式。现行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有悖于公共财政的原则。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造成的结果是,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之外,还存在一个林业部门的自运转系统。表现在:一方面,林业部门的收入主要源于林业费的收取;另一方面,这种本就取之于林业生产的收入却没有用在生产中,而是用于当地林业部门的内部运转上,并且还有相当部分要上交给省、地林业部门。

(二)现行林业税费制度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催生乱收费,为林业部门的收费留出了空间

1、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现行的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减轻“天保”工程实施对林业企业的影响而出台的,对于减轻林业企业的负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出现了问题。以暂免征收林木产品初加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林业产品初加工虽然是指通过利用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但其所列示的具体范围很广,木、竹刨花板、纤维板(含中密度纤维板),木、竹地板块(含复合地板)等产品都包括在内。理论上,刨花板、纤维板生产应以板糠等林业剩物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林业剩物可供生产消耗,企业往往通过大量收购原木来解决原材料问题,致使大量次生林、幼林被采伐,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2、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催生乱收费。随着国家林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天保”工程的实施,原有的企业“木头”经济和地方“木头”财政失去了支持,加上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模式的缺陷,导致林业企业和地方财政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催生乱收费。除了前述9项收费外,各地自行制定的林业规费可谓五花八门,包括森林资源补偿费、森工企业管理费、林业养路费、迹地更新费、更新造林预留费、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费、自然保护区管理费、护林防火费、检疫代办费、运输费、物价调节基金、检尺费、能源基金、木材销售咨询费、还贷准备金、养老统筹、国有资产占用费。

3、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为林业部门的收费留出了空间。如,现行的免征原木特产税、综合利用加工林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讲,是为了减轻林业企业的负担,帮助林业企业克服由“天保”212程带来的困境,但实施结果却显示,国家通过减免税使企业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庞大的林业行政机构抽取的费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县级)为例。根河市是典型的国有林区,林地面积191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5.81%。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森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此政策导引下,根河市五户森工企业缴纳的税收逐年大幅度减少,市内五个森工公司2004年共纳税927万元(主要税种是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及欠缴原木特产税544万元)。如果剔除欠缴的原木特产税,2004年纳税额为383万元。与1997年相比,减免税政策每年减轻企业负担约4900万元。同年,五户森工企业共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公司缴纳利润和各项费用16613万元,其中,利润4761万元(各企业缴纳利润后,净利润所剩无几);育林基金8745万元,管理费2449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658万元。两相比较,可以说,国家的税收优惠并未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却转化为费的形式,耗费于林业机构内部。

(三)来源多、收付散、监管难,给资金使用提供了漏洞

目前的林业税费来源多,且收付分散,征收主体除了财政部门外,还有森工企业和林业主管部门;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乱收费。来源多、收付散,这给资金的监管带来困难,为资金使用提供了漏洞。根据《森林法》的规定,育林基金等必须用于造林育林,不得挪做他用。但事实上,许多县市将这笔钱用于林业部门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四)育林基金亟待改革

长期以来,育林基金体现了国家的“以林养林”政策,对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行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已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其问题体现在:(1)育林基金无法维持林业的简单再生产,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以林养林”的目的没有达到。据统计,1953~1992年,我国共征收育林基金155.9亿元,同期营林生产费用为376.58亿元,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再生产的需要。(2)育林基金属预算外资金,对其缺乏有效监管,加之长期以来营林资金无偿使用,造成其使用效果差。(3)由于育林基金采取事业制管理,被占用挪用的现象非常严重,致使育林基金变成养人基金。

(五)现行林业税费制度造成林区地方财政困难,财政风险加大

现行林业税以低税率甚至零税率为特征,有利于林业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却抽离了林区地方财政收入的基石。以费为主的林业收费游离于公共财政之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以林业为主的地区地方财政收人锐减,加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财政转移支付不到位,使地方财政陷于困境。仍以根河市为例。林业税收优惠政策使根河市五个森工企业缴纳的税收逐年大幅度减少,2005年共纳税414万元,仅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77%,降至近30年来的最低点。在其影响下,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171万元,比上年同期(未剔除农业特产税)下降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39万元,比上年同期(未剔除农业特产税)下降12.0%。全市财政支出168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财政收入逐年递减,自给能力下降。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97年的6138万元,降至2005年的4310万元,减少1828万元,年均递减4.3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1997年的6669万元,猛增到2005年的16691万元,年均递增12.15%。财政自给率由1997年的92.04%下降到2005年的25.82%。

林区地方财政的困难使其财政风险急剧扩大。表现在:(1)财政收入减少,缺乏可靠的强有力的财源,财政收入风险凸现。(2)林业企业陷入困境,下岗失业人员迅速增加,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扩大。根河市2005年纳入城镇最低保障线人数猛增到22561人,占总人口的12.53%,财政支出风险加大。(3)在财政收入风险和财政支出风险的双重作用下,财政债务风险及财政赤字风险也呈现累积效应。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末,根河市政府显性债务达1.35亿元,比上年增加约1160万元。

三、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

(一)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前提

1、林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森工企业事实上的“政企合一”状况,剥离其管理职能,完善其经营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由国有林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把目前由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分离出来,转由政府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2、林业分类经营。《决定》提出,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即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业要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业要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

3、形成较完备的林业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以及林地林木流转市场,林地权属稳定,有健全的林业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干预林业的重点从林业商品生产转向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

(二)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任务

一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化;二是合理分配收入;三是筹集林业发展资金;四是引导和影响林业生产经营行为。

(三)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目标

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三个层次。近期目标是薄税,减费,取消不合理收费;中期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资金渠道;远期目标是建立既增加政府收人,又能激励生产者采取可持续森林资源经营措施的以市场为基础的财政激励机制。从目前状况看,近期目标中的薄税已基本达到,要做的就是减费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在近期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向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

(四)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

1、将林业税费制度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在经历了自发改革、自为改革和自觉改革三个阶段后,已经基本构建起来。从行业的角度讲,我们可以认为林业是公共财政框架完善的攻坚地。也就是说,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加快林业特别是公益林业的发展提供长期可靠的资金保障,为森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支撑。目前,林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都未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不少地方的林区乡村公路建设投入都由森工企业负责,其他公共设施,如通讯、电力、防洪工程等也存在类似问题。森工企业承担职工的社会保障职能,仍是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办社会”模式,企业负担重,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缺位。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生的,林业税费制度的改革也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市场化改革要求赋予企业以独立自主地位,社会保障不能由企业承担,而应当由政府和财政来统筹进行。这也是我国财政制度向公共化方向转化的重大内容之一。将林业税费制度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求财政部门和林业部门明确分工。剥离林业企业的社会职能,将林业公检法、森警、子弟学校经费等从企业中划出,作为事业费和政府经费,改由政府预算支出。各级政府要明确财权和事权,接手林业部门难以负担的一些公益性项目,改变林业部门承担财政部门职责的现状。

2、将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改为以税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公共性的政府收费与税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税收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是从社会公众收取钱款来提供公共服务;而政府收费则是由于政府直接为私人或法人提供了服务,并相应地直接向受惠人收取的费用。公共财政的职能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是以税为主的。对现行林业税费制度的调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开征林地税。林地税征税对象是商品林,按林地面积征税。林地税不按林产品产量征税,而按林地面积征税,税源范围相应扩大,且具有稳定性。有学者指出,其优点在于可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木材;奖勤罚懒,鼓励林主多投资、多造林;税收问题简化,透明度高;提供稳定的税收收入;有利于林业生产者采取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经营措施,促使其进行长期林业投资,是我国林业税费改革的可选方案之一。(2)开征生态环境补偿税。生态环境补偿税体现“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强化纳税人的行为,引导企业与个人放弃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筹集资金,用于林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开征生态环境补偿税有助于缩小我国税制与国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环保型税收体系的差距。应考虑不同地区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该税种设计成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差别化比例税率,由国税局统一征收。(3)调整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现行的众多减免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改进优惠方式,加强目标管理,使执行结果最大程度地接近优惠政策的最初目标,对于既不利于体现国家大政方针又有失量能负担、公平原则的刨花板、纤维板等列入林业产品初加工享受减免优惠项目,应进一步予以调整、取消。(4)取消与林地税和生态环境补偿税重合和内容相近的收费,如绿化费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收费等,构筑以税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

3、规范林业税费制度。总的原则是取消有悖公共财政原则、与林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费,杜绝乱收费,力争做到简便易行,体现规范化,维护统一性和严肃性。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明确地方政府和各级林业部门在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消省以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事权职责以外越权设立或批准的对林业的各项收费,如对木材经销商按计税收购价6%征收的地方税,对林业企业按木材销售额的0.06%~0.5%征收的防洪基金,按销售收入1%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及县教育基金等。取消各级林业部门的自主收费,包括市场管理费、植物检疫费、工本费、木材销售咨询费等。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7

“第三部门”作为西方制度背景下产生的产物,其概念首先是由列维特等人在1973年提出,按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中心的“结构—运作”定义,“第三部门”应具有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的特征,它是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由林农自愿组织产生的“第三部门”,包括家庭林场和各种协会等,实质上是林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联合自助组织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机构,是人的联合,非资本组合体,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背景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第三部门”的兴起,发端于过去的福建集体林业体制在林业生产中存在的弊端,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一方面,自2003年福建开始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目前全省基本完成对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尚未明晰的集体商品林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的改革任务,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分散经营的农户,经营主体多元化;林农可以相对自由地流转林地使用权和林木资源,利益主体多元化。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需要建立能够反映自己利益的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这为“第三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林地、林木经营的规模缩小,原来由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的工作,如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等,这些工作是单个农户无法完成的;同时,受林业生产特点的影响,非林农自愿组织起来的其他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突出,这种经济环境促使林农自愿组织的“第三部门”产生。

(二)“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原因

人们对森林经营重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森林经营既给其经营者带来损益又使森林经营者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获取损益,前者即是森林经营的内部效应,后者则是森林经营的外部效应。森林经营的内、外部效应均有正负之分,其中正效应是指有利而无害的效应,负效应是指无利而有害的效应。一般而言,森林经营的外部效应基本表现为正效应,如休闲效应、防护效应、涵水效应、调节气候交叉重叠构成森林经营外部效应。森林经营外部效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森林经营外部效应的受益主体并未通过货币或其他等价物的支付而受益。就商品林而言,经营者虽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但生态效益被社会无偿享用;而公益林相对其投入而言,经济收益很少,其生态效益也被社会无偿享用。这就使营林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如果没有弥补这种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不可能使森林资源达到最佳供给量。因此,作为非市场交换商品,森林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任何个人或群体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排除出去,且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他人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消费者无法为消费公共物品而付费。可见,纯粹的自由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提供过少的公共物品,由此导致外在性的存在。而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政府行政管理是必要的。

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森林资源外部性的存在,在外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有效的措施是外部效应“内在化”。实践证明,政府管制是必不可少的。管制一般被定义为:“政府通过法律的威慑来限制个体和组织的自由选择。”政府的管制是行政权力的行使,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权,管制则是这种权力的体现,其目的在于限制经济行为人的决策。对森林资源和林业而言,政府的管制目前实行的采伐限额制度,在采伐时间和数量上对经营者一定程度的限制;制定林权证制度,通过法律确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关系;制定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它是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环境管理机关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退耕还林制度等。[2]

然而,政府干预并非万能,同样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超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3]

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例,林权改革后,呈现出森林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各经营主体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投入林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对获得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使森林采伐限额指标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宏观管理目标是实现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增长。根据年生长量大于采伐量的原则,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森林采伐限额。国家制定采伐限额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率,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采伐限额管理作为森林资源的行政管理手段,在森林资源市场化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限额采伐政策真正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森林资源的供给量,虽然近期内保存了森林资源的存量,但在当前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必须面对千家万户,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分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公平、合理,这已成为一个棘手的大难题,国家宏观管理目标与森林经营者现实利益的目标之间出现了矛盾。

森林经营过程中矛盾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好森林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怎样科学划分好投资者、管理者和收益者的权利与利益,其本质是一个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多目标选择与优化问题。政府干预过度,而林农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有可能出现乱砍滥伐或者以不合法的手段获取采伐限额等“寻租”情况,“寻租”行为因政府的干预而成为可能。

采伐限额制定的基础是森林经营方案,通过森林经营方案合理确定年采伐量来核定采伐限额,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采伐限额的前提。福建省1989年首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1997年修订了经营方案,2003年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森林经营主体出现了多元化。为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以县、国有林场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方法。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通过亲情、友情、资金、技术为纽带,自愿联合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家庭林场、股份林场在各地不断出现。有关资料表明:福建全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400多个,永安市已经成立的家庭林场、股份林场达114个,德化县以家庭林场为经营单位的面积达90%以上。①(注:①见黄建兴于2006年5月14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林改的核心是产权》。)因此,森林经营方案应充分考虑以这种自愿基础上成立的“第三部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编制单位,引导新经济组织内经营者自主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落实采伐自主权。从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看,遵循着“市场失灵——政府弥补”、“政府失灵——第三部门弥补”链式,正是在“政府失灵”的语境下,“第三部门”兴起。[4]

二、“第三部门”的现状与问题

从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看,各种形式的“第三部门”如家庭林场、担保协会等,越来越成为解决集体林地、林木产权明晰后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组织机制。但就其发挥的作用而言,林改后产生的“第三部门”的发展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律地位不确定

“第三部门”在我国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我国法律层次使用的是社会团体的概念,根据1998年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民政部门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且法律还从会员人数、财产、发起人、负责人资格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些就成了“第三部门”设立、发展的法律障碍。福建林改中出现的各种新经济合作组织显然不符合法律上有关社会团体的成立的条件,这就使得其法律地位的真空,这种主体地位的残缺性成为实现林农组织化的现实障碍。

(二)“第三部门”规模小、资金不足、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

福建林改中由林农自愿产生的“第三部门”,在人力输入上主要依靠志愿劳动力,在物力和财力输入上主要依靠林农志愿者,由于每户林地面积有限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采取自助方式,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第三部门”组织内成员,提供服务的内容仅限于林业生产和服务性方面。在营林方面主要是以同村亲友因林地在地域上的邻近而自愿联合起来的家庭林场,主要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是为方便生产而进行的联合;服务方面主要是林农自发形成的以提供生产资料供应、营林和造林科技信息等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服务项目协会,如桉树协会、种苗协会、造林担保协会、“防火、防盗、防病”林业三防协会等。由于这些协会绝大部分是由相对弱势的林农组成,在福建全省的覆盖面小。以福建永安为例,林改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林场和家庭林场)共61个,总面积达到181058亩,其中家庭林场有20个,总面积约为65514亩。[5]242因此,林改后产生的“第三部门”总体上规模小、资金不足、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

三、加强和完善“第三部门”的建议

针对福建“第三部分”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制度支持与约束

“第三部门”要健康发展,政府提供严格的法律规制和合理的制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确定其法律地位。目前在全国性的《合作社法》没有颁布之前,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福建林改中出现的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引导、规范和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其次,提供资金支持。福建林改中产生的“第三部门”组成成员主要是林农,提供给组织的资金有限,同时,也不能从组织以外的地方有效地汲取资金,资金不足是制约“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的瓶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直接和间接政策支持是“第三部门”构建和完善的关键,有的国家对“第三部门”的拨款占“第三部门”收入的40%以上,福建林改中产生的“第三部门”有其特殊性,有些还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如护林联防协会起着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林业经营水平作用,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其他优惠和技术补贴政策,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资金支持。再次,加强对“第三部门”的监督。组织性是“第三部门”的一个主要特征,对这类组织来说,是否注册并非必要,但必须建立制度,一定程度上要有内部组织结构、目标结构和组织活动的相对持续性。现实中产生的“第三部门”不少是在政府推动下成立的,规模的大小、资源的整合不是自然形成的,领导机构的产生和决策机制多样化。有关资料显示,在对57个协会的调查中发现,领导结构通过会员提名、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的占39.7%,有关政府推荐产生的占22.4%,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的占20.7%,发起人自动担任的占6.9%,其他占10.3%。在林改的特定时期,这种行政意愿的方式对“第三部门”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加强对领导层的监督,规范组织结构,确保广大林农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5]300

(二)提高“第三部门”的自身参与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企业提供私人物品的二分法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给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经济主体,同时也激发了多元化需求,政府在资金和精力上已无法满足需要,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普遍运转困难,提供公共物品能力下降;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通过林改转移到林农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来源受到影响。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主要收入是林地使用费,而且数额有限,这是财产性收入,集体组织的经营性收入几乎没有。因此,建立“政府—市场组织—第三部门”的三维立体体系,可依据不同的行为原则,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实现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组织提供私人物品,实现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第三部门”为其成员和农村社会提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准公共物品,如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林区道路建设等,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第三部门”组织利益与成员个人的利益毕竟存在差异,“第三部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同时,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得多,“第三部门”就会遇到困境。因此,一方面,需增加“第三部门”的自治性和民间性,加强林农参与“第三部门”的活动意识,提高林农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作用,制订组织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内部力量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以保证“第三部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允尧.不同理论视角下的中介组织[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7.

[2]沈文星,陈大胜.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许可制度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3135.

[3]王晋.“第三部门”:市场与政府的非零和产物——兼论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政治学研究,2004(3):111.

[4]刘大洪,李华振.政府失灵语境下的“第三部门”研究[J].法学评论,2005,134(6):12.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林业税收;林业收费;林业税费改革;公共财政

我国林业在经历不断调整后,初步实现了由以木材产品为主向以生态环境产品为主的转变,税费制度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的林业税费所呈现出的“轻税重费”特征,不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乃至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

一、我国现行林业税费制度

林业税费是指就木材、林材及其他衍生品征收的税费,由林业税收和林业收费两部分组成。其中,林业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以法规形式加以规定的强制性课征,国家在征税时不需向纳税人直接提供特殊服务和支付任何代价;林业收费则具有相对于缴费义务人的有偿性。林业税费制度,不仅是国家和地方收入的来源,而且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税收制度

1、农业特产税。为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04年起除对烟叶仍征收农业特产税,取消其他农业特产品的农业特产税。据此,对林业生产的原木、原竹产品将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也不征收农业税,税收为零。

2、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企业以林区三剩物(包括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材(包括次加工材、小径材、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种苗免征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十五”期间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非盈利性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在2005年底以前,继续对进口种子(苗)、非盈利性野生动植物种源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林业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边境贫困的国有林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4、“天保”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一是对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房产、土地和车船分别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二是对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成森工企业的房产、土地闲置1年以上不用的,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林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制度

1、林业收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04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涉及林业的收费项目有以下7项(见表1)。

2、林业政府性基金。(1)育林基金。一是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育林基金。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执行林业部、财政部《关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统配木材调价增收的处理和林价(育林基金)的计提等财务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按木材销售收入26%提取林价(育林基金),对实行林价制度的东北、内蒙古森工企业按立木提取的林价亦不得低于按木材销售收入的26%提取的水平;其他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按照财政部、林业部《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企业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企业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文件规定,按木竹销售收入的21%提取育林基金,按该比例执行有困难的,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5%,现行提取高于21%的可保留,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同时规定,育林基金是营林生产资金,其提取和使用均应纳入森工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财务计划及会计核算统一管理。对企业提取的育林基金原则上60%留给企业,40%上缴省级森工主管部门,用于企业之间调剂。二是南方集体林区的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即维简费)。执行林业部、财政部《关于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开放后有关育林基金、更改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问题的通知》及国家经委、林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整顿和调整南方集体林区木材费用负担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对产区木竹经营单位按其收购后的第一次销售价的20%计征(育林基金为12%,维简费为8%),个别省、自治区执行有困难的,可以适当降低提取标准,但不得低于销售收入的15%。同时规定,育林基金和维简费的绝大部分留给产材县,省、地林业主管部门应适当集中一部分,用于调剂余缺,集中的比例由省、自治区林业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并报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2)森林植被恢复费。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或者临时使用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批准的,用地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可见,随着近年国家一系列针对林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国林业总体税收趋于零。现行林业税费的主体不是国家、地方的税收,而是来自共计9项的林业收费,形成了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

二、现行林业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以费为主的格局有悖于公共财政的原则

在公共财政中,税收是公共财政唯一的基本收入形式,收费只是补充形式。现行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有悖于公共财政的原则。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造成的结果是,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之外,还存在一个林业部门的自运转系统。表现在:一方面,林业部门的收入主要源于林业费的收取;另一方面,这种本就取之于林业生产的收入却没有用在生产中,而是用于当地林业部门的内部运转上,并且还有相当部分要上交给省、地林业部门。

(二)现行林业税费制度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催生乱收费,为林业部门的收费留出了空间

1、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现行的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减轻“天保”工程实施对林业企业的影响而出台的,对于减轻林业企业的负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出现了问题。以暂免征收林木产品初加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林业产品初加工虽然是指通过利用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但其所列示的具体范围很广,木、竹刨花板、纤维板(含中密度纤维板),木、竹地板块(含复合地板)等产品都包括在内。理论上,刨花板、纤维板生产应以板糠等林业剩物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林业剩物可供生产消耗,企业往往通过大量收购原木来解决原材料问题,致使大量次生林、幼林被采伐,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2、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催生乱收费。随着国家林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天保”工程的实施,原有的企业“木头”经济和地方“木头”财政失去了支持,加上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模式的缺陷,导致林业企业和地方财政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格局催生乱收费。除了前述9项收费外,各地自行制定的林业规费可谓五花八门,包括森林资源补偿费、森工企业管理费、林业养路费、迹地更新费、更新造林预留费、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费、自然保护区管理费、护林防火费、检疫代办费、运输费、物价调节基金、检尺费、能源基金、木材销售咨询费、还贷准备金、养老统筹、国有资产占用费。

3、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为林业部门的收费留出了空间。如,现行的免征原木特产税、综合利用加工林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讲,是为了减轻林业企业的负担,帮助林业企业克服由“天保”212程带来的困境,但实施结果却显示,国家通过减免税使企业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庞大的林业行政机构抽取的费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县级)为例。根河市是典型的国有林区,林地面积191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5.81%。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森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此政策导引下,根河市五户森工企业缴纳的税收逐年大幅度减少,市内五个森工公司2004年共纳税927万元(主要税种是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及欠缴原木特产税544万元)。如果剔除欠缴的原木特产税,2004年纳税额为383万元。与1997年相比,减免税政策每年减轻企业负担约4900万元。同年,五户森工企业共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公司缴纳利润和各项费用16613万元,其中,利润4761万元(各企业缴纳利润后,净利润所剩无几);育林基金8745万元,管理费2449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658万元。两相比较,可以说,国家的税收优惠并未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却转化为费的形式,耗费于林业机构内部。

(三)来源多、收付散、监管难,给资金使用提供了漏洞

目前的林业税费来源多,且收付分散,征收主体除了财政部门外,还有森工企业和林业主管部门;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乱收费。来源多、收付散,这给资金的监管带来困难,为资金使用提供了漏洞。根据《森林法》的规定,育林基金等必须用于造林育林,不得挪做他用。但事实上,许多县市将这笔钱用于林业部门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转(四)育林基金亟待改革

长期以来,育林基金体现了国家的“以林养林”政策,对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行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已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其问题体现在:(1)育林基金无法维持林业的简单再生产,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以林养林”的目的没有达到。据统计,1953~1992年,我国共征收育林基金155.9亿元,同期营林生产费用为376.58亿元,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再生产的需要。(2)育林基金属预算外资金,对其缺乏有效监管,加之长期以来营林资金无偿使用,造成其使用效果差。(3)由于育林基金采取事业制管理,被占用挪用的现象非常严重,致使育林基金变成养人基金。

(五)现行林业税费制度造成林区地方财政困难,财政风险加大

现行林业税以低税率甚至零税率为特征,有利于林业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却抽离了林区地方财政收入的基石。以费为主的林业收费游离于公共财政之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以林业为主的地区地方财政收人锐减,加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财政转移支付不到位,使地方财政陷于困境。仍以根河市为例。林业税收优惠政策使根河市五个森工企业缴纳的税收逐年大幅度减少,2005年共纳税414万元,仅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77%,降至近30年来的最低点。在其影响下,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171万元,比上年同期(未剔除农业特产税)下降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39万元,比上年同期(未剔除农业特产税)下降12.0%。全市财政支出168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财政收入逐年递减,自给能力下降。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97年的6138万元,降至2005年的4310万元,减少1828万元,年均递减4.3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1997年的6669万元,猛增到2005年的16691万元,年均递增12.15%。财政自给率由1997年的92.04%下降到2005年的25.82%。

林区地方财政的困难使其财政风险急剧扩大。表现在:(1)财政收入减少,缺乏可靠的强有力的财源,财政收入风险凸现。(2)林业企业陷入困境,下岗失业人员迅速增加,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扩大。根河市2005年纳入城镇最低保障线人数猛增到22561人,占总人口的12.53%,财政支出风险加大。(3)在财政收入风险和财政支出风险的双重作用下,财政债务风险及财政赤字风险也呈现累积效应。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末,根河市政府显性债务达1.35亿元,比上年增加约1160万元。

三、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

(一)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前提

1、林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森工企业事实上的“政企合一”状况,剥离其管理职能,完善其经营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由国有林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把目前由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分离出来,转由政府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2、林业分类经营。《决定》提出,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即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业要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业要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

3、形成较完备的林业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以及林地林木流转市场,林地权属稳定,有健全的林业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干预林业的重点从林业商品生产转向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

(二)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任务

一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化;二是合理分配收入;三是筹集林业发展资金;四是引导和影响林业生产经营行为。

(三)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目标

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三个层次。近期目标是薄税,减费,取消不合理收费;中期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资金渠道;远期目标是建立既增加政府收人,又能激励生产者采取可持续森林资源经营措施的以市场为基础的财政激励机制。从目前状况看,近期目标中的薄税已基本达到,要做的就是减费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在近期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向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

(四)林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

1、将林业税费制度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在经历了自发改革、自为改革和自觉改革三个阶段后,已经基本构建起来。从行业的角度讲,我们可以认为林业是公共财政框架完善的攻坚地。也就是说,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加快林业特别是公益林业的发展提供长期可靠的资金保障,为森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支撑。目前,林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都未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不少地方的林区乡村公路建设投入都由森工企业负责,其他公共设施,如通讯、电力、防洪工程等也存在类似问题。森工企业承担职工的社会保障职能,仍是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办社会”模式,企业负担重,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缺位。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生的,林业税费制度的改革也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市场化改革要求赋予企业以独立自主地位,社会保障不能由企业承担,而应当由政府和财政来统筹进行。这也是我国财政制度向公共化方向转化的重大内容之一。将林业税费制度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求财政部门和林业部门明确分工。剥离林业企业的社会职能,将林业公检法、森警、子弟学校经费等从企业中划出,作为事业费和政府经费,改由政府预算支出。各级政府要明确财权和事权,接手林业部门难以负担的一些公益性项目,改变林业部门承担财政部门职责的现状。

2、将以费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改为以税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公共性的政府收费与税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税收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是从社会公众收取钱款来提供公共服务;而政府收费则是由于政府直接为私人或法人提供了服务,并相应地直接向受惠人收取的费用。公共财政的职能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是以税为主的。对现行林业税费制度的调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开征林地税。林地税征税对象是商品林,按林地面积征税。林地税不按林产品产量征税,而按林地面积征税,税源范围相应扩大,且具有稳定性。有学者指出,其优点在于可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木材;奖勤罚懒,鼓励林主多投资、多造林;税收问题简化,透明度高;提供稳定的税收收入;有利于林业生产者采取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经营措施,促使其进行长期林业投资,是我国林业税费改革的可选方案之一。(2)开征生态环境补偿税。生态环境补偿税体现“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强化纳税人的行为,引导企业与个人放弃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筹集资金,用于林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开征生态环境补偿税有助于缩小我国税制与国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环保型税收体系的差距。应考虑不同地区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该税种设计成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差别化比例税率,由国税局统一征收。(3)调整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现行的众多减免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改进优惠方式,加强目标管理,使执行结果最大程度地接近优惠政策的最初目标,对于既不利于体现国家大政方针又有失量能负担、公平原则的刨花板、纤维板等列入林业产品初加工享受减免优惠项目,应进一步予以调整、取消。(4)取消与林地税和生态环境补偿税重合和内容相近的收费,如绿化费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收费等,构筑以税为主的林业税费制度。

3、规范林业税费制度。总的原则是取消有悖公共财政原则、与林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费,杜绝乱收费,力争做到简便易行,体现规范化,维护统一性和严肃性。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明确地方政府和各级林业部门在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消省以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事权职责以外越权设立或批准的对林业的各项收费,如对木材经销商按计税收购价6%征收的地方税,对林业企业按木材销售额的0.06%~0.5%征收的防洪基金,按销售收入1%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及县教育基金等。取消各级林业部门的自主收费,包括市场管理费、植物检疫费、工本费、木材销售咨询费等。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9

一、健全机构,理顺关系,为开展学会工作打好基础。

年11月,林学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充实加强学会力量,成立了新一届理事会,并根据工作的特点和重点,成立了营林和林业产业学组,健全了学会的机构。新一届理事会成立后,根据局党组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迅速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开创工作的新局面。首先,按照国务院一九九九年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管理规定,主动到社团登记管理部门申报登记注册,并每年及时年审,使学会的存在、活动合法化。二是主动到县科协取得联系,办理相应手续,争取县科协对学会工作的领导。三是及时主动与市林学会取得联系,办理团体入会手续,争取上一级学会对本学会的工作指导。四是开展会员登记工作,登记个人会员90人,团体会员单位6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次登记的范围比前次登记大大的扩宽,除了林业系统的科技人员外,还吸纳了园林、花卉、企业、造林专业大户、林庄经济户等技术人员为林学会会员,并建立了档案,规范会员登记制度,壮大学会组织,拓展学会的业务范围。六是进行学会档案收集与整理。经过一系列基础工作,使林业学会组织机构健全,队伍壮大,上下关系协调,会员内部管理有序,为开展林业科研及技术推广,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地基础。

二、积极开展科普之春活动,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林业整体技术素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定》精神,全面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林学会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紧紧围绕我县林业产业建设、林业工程建设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广泛深入的开展送林业科技下乡,深入农村,深入山头地块,宣传林业政策,传播林业信息,推广林业技术,做林农发展生产的贴心人,技术推广的领路人,产品经营的信息人。由于林业生产季节性极强,因而每年林学会抓住春季林业生产的黄金季节,组织大批技术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带成果、带课题、带信息,深入农村,抓培训、办样板、搞指导,就林木栽培、品种改良、新品种引进、修剪定型、嫁接、病虫害防治、标准化栽培等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技术,现场指导,现场培训,手把手的教给农民,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传到农民手中。据不完全统计,自林学会恢复成立以来,先后共组织500多人(次)送科技下乡,累计技术示范1000多场次,培训1000多批次,培训群众超过4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科技图书10多万份(册),受到林农的广泛赞誉。

三、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林业基础理论水平

随着国家对林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我县林业即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全县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在这种背景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创新工作理念,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为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年在全县科技项目建设中,《马尾松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县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作业设计》获得全县科技进步奖。同时林学会为激发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热情,发挥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积极组织大家开展调查研究、科研示范、科技推广、撰写科技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林学会共收到学会会员撰写的各类论文、调查报告50多篇,其中有20多篇在《中国林业》、《林业经济》、《林业》、《林业科技》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刊物上发表。有2篇论文获得《中国林业》经济论坛二等奖;在市林学会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中,有3篇获得二等奖,4篇获得三等奖;在市科协举办的论文评比中,有1篇获得一等奖,3篇获得二等奖,3篇获得优秀奖。县林学会拿出10000元资金对获奖论文进行了奖励。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广先进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改革论文范文篇10

这次会议与以往的研讨会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就会议内容来说,既是一次改革经验交流会,又是一次学术研讨会。改革以来,在治危兴林、结构调整、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黑龙江林区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会上有11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这些典型经验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对全省林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很有推广价值。会议提交的论文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研究的间题也比较深。有些论文能够突出大农业的主题,把林业建设视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山区脱贫致富、解决林业“两危”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有些论文不仅运用现代经济理论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有定量分析,使所提出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为会议增添了较浓的学术气氛。第二,就参加会议的单位来说,既有部属森工、省属森工部门,又有地方林业和科研教学部门,有如此多方面代表参加的林业改革研讨会,这在黑龙江省还是第一次,它打破了过去那种林业、森工分为两家、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化局面,在一定意义上将会更加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就如何深化黑龙江省林业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是深化改革的主要课题,也是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实现体制过渡,如何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林价改革,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把企业推向市场等。

现就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1.加深对新形势下深化林业改革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大家认为,林业改革研究的阶段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79年至1985年是追踪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理论滞后于实践,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在用全新的观点去解释改革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改革成果寻找理论依据;1086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即理论指导实践阶段,主要是对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进行超前研究,为建立适合中国林业发展的林业经济体制提供理论依据。大家普遍认为,改革是当前林业振兴和发展的主旋律,起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部分省、市的讲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围绕林业改革与建设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间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当前,在深化林业改革理论研究上,重点是从宏观上、战略上和解决林业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上去思考、去探索,破除林业改革“畏难论”,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去认识林业形势,要看到林业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增强搞好林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要破除.速胜论”,干当前、想长远;坚持“有阶段论”,打好“持久战”,要破除“仲手论”,把自己能办到的事尽量自己办好,走自强自立的道路。橙清模糊认识,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进程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推进治危兴林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2.加强对林业改革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论研究。1992年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同时在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强化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步伐,配套推进。与会代表认为,下一步林业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改革森林经营方式,继续以“两论三划分理论’为指导,开展集约经营和双层经营相结合的试验研究,建立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工程,探索发展复合型、多元型林区经济的途径,运用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一体化经营模式”,探索解决可采森林资源危机的出路。同时,要强化林政管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全额管理、分项控制,强化管理手段。通过不断健全森林资源监督体系,开展森林资源监督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深化内部配套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这一转换的基本前提是理顺政企之间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把企业推向市场。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主要的是打破“大锅饭”,建立自负盈亏经营机制多打破‘铁交椅”,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干部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分配和建设投资约束机制,以及完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特别是在劳动用工、分配和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

—搞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林业企业集团和专业性企业集团。国务院(1991)71号文件正式批准在黑龙江省组建两个企业集团,这是林业改革的重大突破。我们应从林业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从林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林业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内部关系、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一一培育完善各类市场。当前除了研究企业如何主动进入市场、开拓市场外,更主要的是大力发育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要破除重生产、轻流通的僵化保守思想,树立市场引导生产和开放搞活市场的观念;破除单一木材市场观念,树立大流通、大市场观念。

—加快甘外开放步伐。根据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进一步落实“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方针,在继续与独联体和入欧国家发展经贸的同时,积极探索参与东北亚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把黑龙江省林业纳入到国际经济循环轨道。—继续完善科技兴林运行机制。进一步认真贯彻科技兴林的方针,加强技术改造,推广科技成果,开发新产品,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