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流转制度建立的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15 05:37:00

林权流转制度建立的改革研究

林权流转即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包括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的流转。林权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近年来,我国在林权流转机制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成功典范,如浙江丽水的林权抵押贷款、四川都江堰市股权改革、江西九江市林权制度改革等等。林权流转机制建设实践仅在少数地方取得一定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建设尚未深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林权流转权益不明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混乱、林农利益没有保障;林权流转市场化程度低,中介服务体系落后,流转规模较小、速度缓慢;流转监督管理薄弱。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国情和地方实际,选择重点创新突破,不断推进林权流转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果。

1明晰林权流转权益归属

明晰的林权流转权益归属是推进林权流转的前提和基础,是保护林农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明晰产权,即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应落实到具体的权利人上。然而,承包经营权却是林权流转机制建设的重点,需要通过承包经营,明确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在现实的林权流转中,林农实实在在的获得了收益,可是在采伐生产和流通环节依然受到各种限制。其次,在林权流转的过程中,应该赋予流转主体一定的权利,不应该过多限制流转行为。为此,应将森林资源的各种效益与林农的权益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相关的物权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协调,以“还权于民”为宗旨,不断赋予林农更多的权益,从而把保护森林资源变成林农的一种自觉遵守的行为。

2积极探索林权流转新方式

目前,我国林权流转主要是活立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流转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在我国法律法规允许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林权流转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当前,应着力探索和推行诸如林权抵押、入股、置换等流转方式。其中,林权抵押是指林权所有者将林权作为债权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依法享有对抵押林权折价或者处置的权利;林权入股是指将林权作为出资形式参与合作、合营;林权置换是指将林权置换城市商品房、养老保险等形式。各地应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的流转方式,积极推进林权流转。

3培育发达的林权流转市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流转市场发达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林权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在保障农林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市场调节林权流转的长效机制。要在完善现有工作基础上,重点扶持和发展林业银行,把现有的林权流转中心、服务站等通过职能转换,发展成为林业银行。通过开展竞价承包、招标租赁等交易方式,充分按照市场原则和供求关系,合理确定林权价格标准。然而,林业银行只能定位于政策性银行,既要实现林权合理流转,又要落实国家林业发展政策。

4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服务平台

首先,应建设好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资产收储中心和林权交易中心。林权管理中心要做好林权证的发放、登记、管理和保护工作,确保林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建设森林资源资产收储中心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加其注册资本;林权交易中心应与林权管理中心的职权相分离,以便实现林权审核和流转相分离。其次,要建设森林资产调查评估中心,建立规范化的林权评估机制,同时要着力提升县(区)林业资源调查评估队伍建设。再次,要加强对林权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以免发生道德风险。最后,要建立集信息、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林权流转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化,以解决林权流转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从而实现林农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