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01 11:29:55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摘要: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国家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息息相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能从制度上保障全社会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高职业指导的社会效益。笔者结合会计学的专业知识,根据相关经验,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全社会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职业指导体系

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与就业指导体系、职业指导体系的关系

预算会计制度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是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就业问题是关乎民生的核心问题,有赖全社会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对此,国家必须在财政预算上给予保障。而国家构建就业指导体系要获得足够的财政支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正是其制度前提。在我国,就业指导常局限于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指导、招聘信息提供等方面。实际上,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以职业指导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全社会构建以帮助所有劳动者进行职业准备、职业选择、成功就业,并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机体系。这体系主要由人才队伍、组织架构、多元化的服务、信息化平台等多方面组成。笔者认为,虽然就业指导只是职业指导的其中一个环节,但根据社会劳动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应逐渐向全面的职业指导方向发展,包括对社会中所有劳动者进行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全面的职业指导。所以,建设就业指导体系到头来不如说是需要构建全面的职业指导体系。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010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31万人、660万人、680万人、699万人、727万人和749万人。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可能达到765万,比上一年增长16万。但现阶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职业指导的机构体系、信息化体系、服务体系、人才体系尚未真正完成。不少政府部门未对社会职业指导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地方虽然按照文件的要求设立了职业指导机构,但人员、经费、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办公场地窄小,硬件设施落后,缺少信息处理能力,没有完备的职业测评条件等。社会中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大多仅局限于高校教师,部分教师本身对职业指导工作理解较为片面,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职业心理辅导等工作内容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而仅仅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落实用人单位。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不够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预算会计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今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预算编制计划与实际的职业指导公共服务需求偏差较大,很少将社会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真正纳入其中,往往只安排促进就业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然而,职业指导方面的预算资助项目十分少见。即使能将职业指导项目纳入预算项目,但很多项目预算分级只列了一级科目,没有明细到二级科目;有的虽然设立了二级科目,但没有细化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没有立项依据、支出内容和绩效目标。其次,预算中专项资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评审监督机制,未能对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专项资金进行较严谨的审计监督。再次,预算绩效考评不够客观,预算信息不够透明,缺乏预算执行的问责机制,也是制约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没有财政预算的物质保障,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就无从谈起。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才是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有效的制度保障。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发挥预算会计制度对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的促进作用,必须探索适合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预算会计制度。所以,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三、如何改革预算会计制度以促进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设立并细化在构建职业指导体系方面的预算项目级别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中普遍并未单独设立职业指导方面的子项目。比如,在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工作中,哪些预算用于人才体系的构建,哪些预算用于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通过细化预算项目,分开列支,才有利于财政支出在职业指导的各个子系统中均衡分配,并保证在职业指导方面有较为充足的预算安排。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应用相对落后,大量的重复性的手工工作,如复印原始资料、人工填单等一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徇私舞弊现象的监督。有些单位即使引入了信息化系统,但如果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项目级别设置笼统,也会出现一个项目在申报时不知道填到哪个项目的乱填错填的现象。笔者建议在信息系统开发时应细化职业指导方面预算的项目级别,每个一级科目应包含若干二级科目。具体做法是:(1)在设立一级科目时,明细到支出功能分类的款级科目,明确名称、实施内容、支出范围和总体绩效目标。(2)设立与对应的一级科目相匹配的二级科目。二级科目应细化到支出功能分类层次的科目,项目实施负责单位为职业指导的立项单位,同时说明立项依据、支出内容和绩效目标。

2、引入外部审计,对职业指导体系构建方面的专项资金形成有效评审机制

目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人员缺乏专业性,出现问题才去找原因,未能有效防范风险。为此,应改变现在的固有模式,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引进对构建职业指导体系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例如:在有关职业指导教育机构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参与其中,并给予建议和评价,签字确认,就连对每一笔采购就业指导教材款项的去向都了如指掌;在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环节中,职业指导的机构设立、人才培养、服务改善、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每一个预算子项目的调整变化须经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专家组或领导集体讨论同意,以达到事中监督的目的;在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预算绩效考核环节中,应由审计人员签字确认考核的真实性及时效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考评工作大多是上级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组织检查。这种方式属于事后检查,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检查环节,不利于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审计,一般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但往往评审程序不够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应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机构或专家定期审计,形成对职业指导体系构建方面的专项资金的全过程审计机制,最终向社会公布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财务审计情况,增加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革新预算会计的监督问责机制,以预算绩效评估为导向,规范构建职业指导体系方面预算的执行管理

绩效考评是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最后一环,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绩效考评数据和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构建职业指导体系影响较大的风险点并定期进行评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2015年6月进行了第七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本报告是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样本涉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的28所高校。在本次调查中包括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的相关调查,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度看,有8.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6.9%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大,有48.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9.8%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小,有6.6%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由上可见,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其实并不高。如果政府、学校想职业指导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将预算的绩效考评工作落到实处。第一,应该根据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设定预期效果,并定期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及调整,但要严格控制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对于因实际需要须对相关预算进行技术性调整的情况,应由集体或专家讨论后予以决定,并以公告的形式书面记录在案,严禁个人擅自改动。对于实际执行与预算中偏差较大者应予以调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进行公告,及时发现并纠正不正常现象,同时将该偏差作为年终绩效考评的一部分,对相应地责任人进行奖惩。第二,要设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第三,对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绩效指标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描述,如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主要用来衡量预算投入的财政资金是否能在职业指导机构的设立、人才培养、服务改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起到预期的作用。

4、结合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要求,扩展预算中专项资金的范畴

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职业指导机构的设立,人才培养,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与改善,信息化平台、教育教材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学校在预算中提供专项财政资金予以支持。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现阶段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适合企业、社会机构申请的创业孵化补贴、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招用补贴;适合高校毕业生申请的创业资助、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高校毕业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申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租金补贴等;适合特殊人群申请的招用就业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招用就业难人员岗位补贴、就业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失业人员职业培训鉴定补贴等。但这些财政专项资金都集中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或创业方面,而对于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财政预算资助项目十分少见,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人才队伍体系、服务体系、信息化体系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预算中预留职业指导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样能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全方位地为就业提供信息指导服务。专项资金可用于构建就业指导网站和网上职业指导系统,向求职者提供各种职业、升学和就业信息,提供兴趣、个性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测试,以及求职技巧、如何撰写简历、面试等方面的指导,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另一方面,专项资金可以用于建立毕业生生源信息库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构建校企交互信息的平台。除此以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在预算中预留构建职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专项资金。例如,专项资金除了用于开设职业指导理论课,开展创业教育,出版政策宣传栏,搞大型讲座,还可以用于举办校园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开展勤工俭学、实习、顶岗试用、企业参观等活动,以实施多元化的指导教育。同时,对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失业人员、残疾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开展心理测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让其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心理素质,进行深刻的、现实的自我评价,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当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来促进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做法仅仅是一个试验性的开端,有待实践的考验。衡量政府、学校职业指导的工作业绩,不仅仅只看粗放式的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还要看职业指导体系的整体架构。革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财政预算方向为引导,才能真正从制度上保障职业指导体系构建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带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新一轮改革,这都是笔者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作者:李权光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龚霞光.预算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会计审计,2013(12):55—56.

[2]左海云.构建科学、实效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新体系[J].职教论坛,2009,(5).

[3]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4]职业指导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