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4:11:10

预算法

预算法范文篇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是不作为一级预算。

第三条预算法第四条第一款所称“中央各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称“直属单位”,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四条预算法第五条第三款所称“本级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称“直属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五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应当纳入本部门预算。

第六条预算法第八条所称“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原则和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确定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

第八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预算收支以外国货币收纳和支付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基准汇价折算。

第二章预算收支范围

第九条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所称“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各部门和各单位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境内外国有资产产生的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预算的部分。

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所称“专项收入”,是指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批准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和纳入预算管理、有专项用途的收入。

第十条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三款所称“经济建设支出”,包括用于经济建设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支持企业的挖潜改造支出,拨付的企业流动资金支出,拨付的生产性贷款贴息支出,专项建设基金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以及其他经济建设支出。

预算法第十九条第三款所称“事业发展支出”,是指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工业、交通、商业、农业、林业、环境保护、水利、气象等方面事业的支出,具体包括公益性基本建设支出、设备购置支出、人员费用支出、业务费用支出以及其他事业发展支出。

第十一条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一款所称“中央预算收入”,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纳入中央预算、地方不参与分享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按照规定向中央上解的收入。

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一款所称“地方预算收入”,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纳入地方预算、中央不参与分享的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照规定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收入。

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一款所称“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对同一税种的收入,按照一定划分标准或者比例分享的收入。

第十二条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所称“中央预算支出”,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预算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所称“地方预算支出”,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承担并列入地方预算的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和地方按照规定上解中央的支出。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上级地方政府确定,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专用基金应当实行预算管理;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应当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

第十五条预算法第二十四条所称“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第十六条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三)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四)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五)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第十八条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一)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二)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三)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四)地方上解的收入。

中央财政本年度举借的国内外债务和还本付息数额应当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

第十九条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

(一)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二)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三)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

(四)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

(五)上解上级的支出;

(六)下级上解的收入。

第二十条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

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各级政府预算中,预备费设置的比例由本级政府在预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第二十二条预算法第三十三条所称“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政府为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从本级政府预算的结余中设置和补充,其额度应当逐步达到本级政府预算支出总额的4%。

第二十三条各级政府预算的上年度专项结余,应当用于上年度结转项目的支出;上年度净结余,应当用于补充预算周转金和下年度需要安排的预算支出。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于每年11月10日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中央各部门下达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草案的原则和要求。

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部署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规定预算收支科目、报表格式、编报方法,并安排财政收支计划。

第二十五条中央各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的要求,具体布置所属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

中央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报财政部审核。

第二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财政部的部署,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本行政区域编制预算草案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本级政府预算草案,汇编本级总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按照规定期限报上一级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汇总的本级总预算草案,应当于下一年1月10日前报财政部。

第二十八条财政部审核中央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中央预算草案;汇总地方预算草案,汇编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本级各部门的预算草案时,发现不符合编制预算要求的,应当予以纠正;汇编本级总预算时,发现下级政府预算草案不符合国务院和本级政府编制预算要求的,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报告,由本级政府予以纠正。

第三十条中央预算草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中央预算。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第三十一条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第三十二条依照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批复的预算,为当年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第四章预算执行

第三十三条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组织预算收入和管理预算支出的制度和办法;

(三)督促各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

(四)根据年度支出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合理调度、拨付预算资金,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管好用好预算资金,节减开支,提高效率;

(五)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

(六)编报、汇总分期的预算收支执行数字,分析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增收节支的建议;

(七)协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库和其他有关部门的业务工作。

第三十四条预算法第四十四条所称“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是指上一年度同期预算安排用于各部门、各单位正常运转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必需的支出数额。

第三十五条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积极组织预算收入,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及时将预算收入缴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将预算收入存入在国库外设立的过渡性帐户。

各项预算收入的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

第三十六条一切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缴库方式和期限缴入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第三十七条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预算拨款的管理,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按照预算拨款,即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拨款,不得办理无预算、无用款计划、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不得擅自改变支出用途;

(二)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即根据用款单位的申请,按照用款单位的预算级次和审定的用款计划,按期核拨,不得越级办理预算拨款;

(三)按照进度拨款,即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九条财政部负责制定与预算执行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政府财政部门的要求,加强对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管理核算。

第四十条国库是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国库分为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

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未设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地区,由中国人民银行商财政部后,委托有关银行办理。

地方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经理。未设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地区,由上级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商有关的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后,委托有关银行办理。

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应当设立国库。具体条件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确定。

第四十一条中央国库业务应当接受财政部的指导和监督,对中央财政负责。

地方国库业务应当接受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对地方财政负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国库业务规程应当报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四十二条各级国库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国库业务的管理,及时准确地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各级国库和有关银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预算收入缴库的规定,不得延解、占压应当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和国库库款。

第四十三条各级国库必须凭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签发的拨款凭证于当日办理库款拨付,并将款项及时转入用款单位的存款帐户。

各级国库和有关银行不得占压财政部门拨付的预算资金。

第四十四条预算法第四十八条第四款所称“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是指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调拨、周转、冻结、扣拨、退付已入国库的库款。

第四十五条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退库的办法,由财政部制定。地方预算收入退库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制定。

各级预算收入退库的审批权属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的退库,由财政部或者财政部授权的机构批准。地方预算收入的退库,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具体退库程序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办理预算收入退库,应当直接退给申请单位或者申请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用途使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退库款项。

第四十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协调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与国库的业务工作。

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依据法定权限作出的决定和规定的行政措施,凡涉及财政减收增支的,应当在预算批准前提出并在预算中作出相应安排。在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制定新的减收增支政策和措施;确需制定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增收节支措施。

第四十八条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凡涉及减免应缴预算收入,设立和改变收费项目,罚没财物处理,企业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和范围,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分配,会计核算以及行政事业经费开支标准的,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地方政府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章和规定的行政措施,不得涉及减免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不得影响中央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的征收;违反规定的,有关预算收入征收部门有权拒绝执行,并应当向上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财政部报告。

第五十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预算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财政部门有关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十一条政府财政部门有权对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对各部门预算收支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

政府财政部门有权对本级各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擅自减征、免征、缓征及退还预算收入的,责令改正。

第五十二条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每月向本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具体报告内容和方式由本级政府规定。

第五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下列期限和方式向财政部报告本行政区域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收支旬报,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内容编制,于每旬终了后3日内报送财政部;

(二)预算收支月报,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内容编制,于每月终了后5日内报送财政部;

(三)每月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文字说明材料,于每月终了后10日内报送财政部;每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材料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送财政部;

(四)年报即年度决算的编报事项,依照预算法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和县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和乡、民族乡、镇政府向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编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内容和报送期限,由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

第五十四条各级财政、税务、海关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应当每月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向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预算收入计划执行情况,并附说明材料。

第五十五条中央国库与地方国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财政部门编报预算收入入库、解库及库款拨付情况的日报、旬报、月报和年报。

第五十六条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国库应当建立健全相互之间的预算收入对帐制度,在预算执行中按月、按年核对预算收入的收纳及库款拨付情况,保证预算收入的征收入库和库存金额准确无误。

第五十七条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八条各部门应当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有关预算收支、企业缴款完成情况等报表和文字说明材料。

第五十九条政府财政部门对要求追加预算支出、减少预算收入的事项应当严格审核;对需要动用预备费的,必须经本级政府批准。

第五章预算调整

第六十条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列明调整的原因、项目、数额、措施及有关说明,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第六十一条接受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款项,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政府有关部门以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给下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专款,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并办理预算划转手续。

第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第六十三条年度预算确定后,企业、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引起预算级次和关系变化的,应当在改变财务关系的同时,相应办理预算划转。

第六章决算

第六十四条预算法第五十九条所称“决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

第六十五条财政部应当在每年第四季度部署编制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制发中央各部门决算、地方决算及其他有关决算的报表格式。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的部署,部署编制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制发本级政府各部门决算、下级政府决算及其他有关决算的报表格式。

第六十六条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上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行政区域决算草案和本级各部门决算草案的具体编制办法。

各部门根据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所属各单位决算草案的具体编制办法。

第六十七条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帐工作。不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决算各项数字应当以经核实的基层单位汇总的会计数字为准,不得以估计数字替代,不得弄虚作假。

第六十八条各单位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布置,认真编制本单位决算草案,在规定期限内上报。

各部门在审核汇总所属各单位决算草案基础上,连同本部门自身的决算收入和支出数字,汇编成本部门决算草案并附决算草案详细说明,经部门行政领导签章后,在规定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第六十九条各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编报收入年报及有关资料。

第七十条财政部应当根据中央各部门决算草案汇总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本级各部门决算草案汇总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乡、民族乡、镇政府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年度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结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第七十一条对于年度预算执行中上下级财政之间按照规定需要清算的事项,应当在决算时办理结算。

第七十二条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决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批准之日起20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各部门应当自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决算之日起15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决算。

第七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之日起30日内,将本级政府决算及下一级政府上报备案的决算汇总,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第七章监督

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监督,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监督;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的要求,报告预算执行情况;认真研究处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改进预算管理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并及时答复。

第七十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对下级政府在预算执行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和纠正;对本级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下级政府应当接受上级政府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根据上级政府的要求,及时提供资料,如实反映情况,不得隐瞒、虚报;严格执行上级政府作出的有关决定,并将执行结果及时上报。

第七十六条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应当接受本级财政部门有关预算的监督检查;按照本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预算资料;执行本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检查意见。

第七十七条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第八章附则

第七十八条预算法第七十四条所称“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是指:

(一)预算收入征收部门不经政府财政部门或者政府财政部门授权的机构同意退库的;

(二)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将所收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存入在国库之外设立的过渡性帐户、经费帐户和其他帐户的;

(三)经理国库业务的银行未经有关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动用国库库款或者办理退库的;

(四)经理国库业务的银行违反规定将国库库款挪作他用的;

(五)不及时收纳、留解预算收入,或者延解、占压国库库款的;

预算法范文篇2

【关键词】新预算法;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一、新预算法的新要求

2014年8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第十二届会议中的第十次会议上,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投票表决,这部预算法修正案也被称作为“新预算法案”或“新预算法”,于2015年开始正式得以实施应用。这部法案的修订对高校财务预算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预算的完整性,强化了预算约束,加强了追踪问效,实施绩效与预算挂钩,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与此同时,高校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也受到新预算法的影响与推动。

二、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面对的挑战

(一)认识程度不够

在高校的财务工作中,计划财务处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财务部门,是从整体上来对高校的财务工作进行相应的管控。计划财务处不仅要编制与规划高校的财务预算报表与结算报表,还要帮助高校筹集资金,保证资金得以安全、合理的应用。与此同时,计划财务处还要负责高校内部的各项收费工作及助学贷款等项目的办理与监管。在高校计划财务处的所有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是核心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及财务工作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单纯注重财务工作中的预算批复情况及预算数额,而不注重资金具体的流向与使用情况。此外,一些高校的财务人员在制定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缺失,导致高校预算与部门预算之间出现较大偏差。高校目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依靠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独立完成预算的相关编制、预算过程中的执行与控制、最终的预算评价分析等,这一系列过程都没有高校的其他职能部门参与进来。这样就会造成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没有实现公开、透明的开展,也缺少其他部门的监督。实际上,高校内部的预算执行者,就是高校的各个部门及教职员工,但是他们却根本不会参与到预算的管理过程中,导致预算的后续执行出现问题。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沟通,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实现细化。

(二)管理落后、缺乏评价与考核

很多高校不重视预算编制,在其过程中没有将绩效评估工作纳入考量之中。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预算管理存在严重弊端,没有明确的报告制度,使高校的预算工作单纯停留在编制环节与后续的执行环节,没有向绩效考核及激励方向进行合理转变。如此一来,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预测、控制、考核、评价等功能都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很多高校单纯进行资金投入,而不对资金进行相应的管理,缺少控制性,超支没有惩罚,节约没有奖励,造成各部门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给高校预算绩效带来了不便。绩效评价的滞后也不利于落实归属各部门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不利于调动高校全体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三)预算编制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高校的预算编制流程都大致相同,即不同的部门将明年所需的财政支出进行上报,财务处在整理与初审之后将其上报给高校内部党委会,再由党委会进行最终审批。预算编制方法用的比较多的却是增量预算法,也就是说,财务部门会在上一年预算数目之上进行微调,没有考虑整体的预算基数是否合理,从而造成哪个部门上一年支出较多,下一年的预算就多,造成预算编制出现严重不合理。这样的财务预算,只是简单将新的预算与历年预算进行结合,导致财务预算工作与高校各部门发展出现严重脱节,也会造成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指导性与控制性。一般来说,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要从8月开始,但很多学校会拖到年底才进行,这样就会造成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缺少足够的时间,无法保证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一般4到5月份才会正式下达,有的甚至要拖到6月份以后,致使年初财务管理缺乏依据,处于没有财政预算指导的状态下,导致预算管理中的资金分配无法落实到实处,甚至造成当年的财务预算无法在当年完成。

三、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影响

(一)有助于促进高校对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不仅与高校的财务部门有关,更与高校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紧密联系,管理者应当将财务预算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提升。高校的管理者可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委员会,管理者可以作为主管领导,可以让财务部门作为工作中心,同时让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等参与到委员会的工作中,共同参与高校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预算编制工作委员会在具体工作中,应当以“由上至下、上下结合”为主要的工作原则。

(二)有助于促进高校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精细化

新预算法案有明确规定,高校在预算工作中要做到细化,无论是预算草案的编制、相应的预算调整,还是最终的决算,都需要将其细化至功能类,做到一以贯之。财务工作者也应认识到,预算的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程度较强的工作,只有保证预算的细化程度,才能使预算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约束力与严肃性,预算工作的意义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与此同时,新预算法案还要求各高校进行中期预算与长期预算的编制,使高校的年度预算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系统性。这样,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才会具有连续性。

(三)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在新预算法案中,要求高校在财务工作中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对具体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方向进行评价,这样,高校管理者与财务人员就会具有成本意识,也能认识到效益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就应当在财务工作及预算编制中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辅以科学的分析方法。高校可以在完善的体系的指导下,对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两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分析及评价,如果预算情况完成较好,财务人员会得到一定程度激励,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时高校还要对其进行追责。

(四)有助于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预算法范文篇3

关键词:预算法;预算管理;现状;措施

在最近一年的新预算法修订通过以后,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现阶段预算管理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探寻预算法视野下预算管理措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预算法视野下预算管理要点

最近几年为了巩固国内推进的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等改革方面的成效,进一步对预算管理制度施行更加有效的优化改革,促进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下半年国家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新预算法里面也呈现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亮点,不但为预算管理指明方向,还为其提出了更加深入具体的要求。概而言之,预算法视野下预算要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管理层应增强预算法治意思,依法履行职责。(2)勤俭节约,要讲求绩效,使财政资金效益得以充分发挥。(3)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并且将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4)要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加大公开力度。(5)制定长期目标,做好中长期财务规划,编制三年滚动预算。

2当下预算管理的状况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或者单位会计人员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有不少人是从其它岗位转到会计岗位的,这一现象也就使得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会计核算自身工作量很大,有限的会计人员要做这么庞大的核算工作量,通常会被公司要求身兼数职,工作重心以及精力也就自然而然过多的放在预算会计核算职能上。对于预算管理职能也就疲于应付,顾及不到,从而也就忽视了会计预算管理职能。这也是当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预测能力,经常会使得单位或者企业出现预算经费超支的情况,这也是由于对事前预算没有足够的重视,反而把精力过度地花费在了核算上面而造成的。除了这些当前这些问题,当下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对单位支出的金额总数控制较重,但是对于支出结构控制却比较轻的问题。此外,对于资金的静态平衡比较重视,对于资金的动态管理力度却不够强,对于资金的用途比较重视,但是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就比较忽视,这些都是目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预算法视野下的预算管理措施

(一)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

部门预算也就是说的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科学合理的对部门预算进行编制,并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进行提升,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强化,因此要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对于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首先要分析清楚当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其一是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错误使用了预算科目。其二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其三就是当前项目支出编制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论证和跟踪机制。除了这三个比较明显的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对预算编制质量都有所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造成了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还达不到标准。只有对这些问题了解并掌握好具体情况,才可以对预算编制做出相关改善措施。对于预算编制质量需要从基础工作开始,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规范管理,依照预算编制软件里面制定好的管理流程对数据库进行创设,从而推进实现项目库的管理。然后认真梳理连续性项目,及时对这些新增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而那些已经到期的项目或者一次性项目,则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此外,建立起资产管理的联动机制,让信息在多个部门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得以交换沟通,从而减少资产的闲置浪费,让资产管理实现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而使预算管理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得以提升,推进资产管理的优化。因为在实际的企业运作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很少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同时更难以进行财务上的交流与对接。所以资产管理联动模式的建立将会打破这一现状,真正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促进企业内部对于资金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也不要忽视了对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方面的提升培训,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升级换代等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实现预算编制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

(二)建立并完善预算的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管理存应该融于预算的整个过程,因为企业在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与过程中,都离不开绩效管理对其的指导与影响。所以想要让预算的绩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就需要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推进及展开,使其覆盖各级预算单位与全部财政资金。这也就需要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案进行详细规划,对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要明确其要求与流程,还需确定绩效运行监控以及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等等环节的流程与要求,从而建立起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在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时,可以把绩效评估的结果作为调整预算支出结构以及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管理

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是针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强调,预算执行过程过慢的情况会造成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闲置、效益降低,进而影响到相关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应该建立预算执行部门责任制,从而预算部门可以履行自身管理职责,对下级部门执行预算进行监督指导,使下级部门规范执行预算。然后还要对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进行加强,使得各级预算单位的法制意识得以提升。如此才有利于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以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被随意调整,随时了解并掌握预算的执行进度。对于预算执行管理的强化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及办法实现目的,比如预算实施方案报备,或者是预算执行干预,这些规则制度和方法可以促使预算执行管理得到提升。

(四)强化预算监督

针对目前预算监督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出于程序性监督的情况,执行力度还达不到标准,不够强,可以加强对预算监督这方面的重视力度,还可以提升依法理财的水平,以此增强其预算监督的实效性。比如,面临一些重大的财经情况,可以建立相关方面的财经报备制度,并广泛推行重大财经情况报备制度,进而保障相关人员依照规章走程序。还可以建立大额支出的审查批准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确保企业在进行较大金额交易的过程中,资金得到合理控制与审核,同时这些新制度有利于增强预算监督,提升依法理财的水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预算执行进行定期检查,还需要注重对于那些重点项目的审查,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的变更,提升预算的约束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在依托审查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充分对审计监督的手段进行利用,实现提升预算监督质量与效果的目的。这些可以同审计部门进行联合调查,以此增强预算审查监督质量,保证预算监督具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确保预算的权威性。

4结语

无论是企业还是单位,都离不开财务预算。而面对新预算法背景,各企业各部门在财务预算方面,都应该实行全新的对策与方法。只有加强对企业预算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在财务预算环节得到严格审查与监督,从而将预算的权威性、科学性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出财务预算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为我国企业以及单位的财务统计与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邓亚妹.贯彻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103.

[2]程然.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74-75.

[3]王陶然.新预算法对地方预算管理的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235,237.

[4]高凤丽.新预算法视角下的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9:34-36,46.

预算法范文篇4

一、预算法可诉性命题的提出与证成

德国法学家赫尔曼•坎特洛维奇(HermannKantorowicz)曾提出,法律必须是“被视为可诉的”(consideredjusticiable),它是规制人们的外部行为并可以被法院适用于具体程序的社会规则的总和。〔1〕法律之所以“被视为可诉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人们的外部行为,既是为了制裁某些外部行为,也是为了保护一些外部行为,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对人们外部行为的制裁与保护无外乎最终都要借助司法制裁才能实现。于是现代法律规范应具备“可以被任何人(特别是公民和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特别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特别是诉讼程序)加以运用的可能性。”〔2〕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可诉性理念几乎是预算立法的空白,〔3〕这使得预算法难以进入司法诉讼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被称作是一份“政治宣言”,而丧失了法律应具有的约束性。〔4〕预算法可诉性理念的匮乏,首先应归因于当初立法者对于预算法能否纳入司法适用范畴尚存一些质疑,为此必须对这一命题进行证成。第一,预算决策是属于代议机关的权力,代议机关具有民选机构的政治合法性,以及衡量与调和预算支出方面相互对应需求的制度能力。司法机关对预算权进行司法审查很可能将使非选举的司法官处于否决多数决定的地位,这种司法裁决表明法官取代了履行预算支出控制责任的代议机关,很可能将降低预算支出的合法性,甚至造成对民主的破坏。〔5〕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预算过程由政府所主导,难以指望通过立法机关把强大无比的行政权完全束缚住。因此,借助司法机关的审查权力,承认法院的适度造法功能,法官就可能在预算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总揽全局、权衡利弊,对预算权的行使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规制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进而在特定问题上产生制度性效应。这种“滴水穿石”式的实践,不但不会降低预算支出的合法性,反而有助于预算公共性的提升。〔6〕第二,有学者将预算行为定位为一种宏观调控行为,而宏观调控行为属于决策行为和国家行为,不具有可诉性,〔7〕从而推论出预算行为不具有可诉性。〔8〕但是上述对预算行为的性质定位与逻辑推理都存有较大漏洞,预算行为虽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但是并不能因此将其与决策行为、国家行为等同。预算行为是由一系列行为组成的有机系统,其大体包括了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督等行为,预算行为之目的是为了保障能提供使社会公众满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一般情况下与国家行为无涉,更不会引起政治纷争,从而具备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自然不能游离于可诉性范围之外。〔9〕

二、预算法的可诉性理念内涵及其功能

(一)预算法可诉性理念的内涵法的可诉性理念作为法的基本属性之一,对于其内在机理的认知,必须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可争讼性,即任何人均可将法作为起诉和辩护的根据。因此,法律责任必须是明确的、确定的规范,才能成为人们争讼过程中的标准;另一方面,可裁判性(可适用性),法能否用于裁判并作为法院适用的标准是判断法有无生命力、有无存续价值的标志。〔10〕简言之,法的可诉性理念之内涵,主要是为了制裁或规范法律主体的行为,从而需要不断激发司法的保护作用,这也意味着可诉性将是一个变化不定的概念,它随着对司法作用认识以及它的本质和进化能力而有所不同。〔11〕考察我国预算法实施的状况,预算问责体系的规范构建仍很欠缺,并且由于司法预算制度的滞后性致使司法公正面临着极大挑战,那么针对当前的现实,对于可诉性理念在预算法领域的有机落实,必须包含预算法可问责性与司法预算的独立性双重要素:1.预算法的可问责性从应然的法律规范模式上分析,为增强规范的约束性,除了授权性条款外,还应有义务性条款、禁止性条款的规定,这也是法的可诉性理念实现的前提。于是预算法可诉性的构建首先必须打牢可问责性的根基。预算法的可问责性根植于公共财政中最基本的资源使用原则,预算资源是纳税人对自身财产权进行让渡的结果,纳税人与政府间形成一种委托关系,政府的预算行为也就需服从和满足于委托人的意志与要求。〔12〕因此,政府作为承担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人,意味着预算行为不得违背纳税人的需求,否则将被纳入预算问责的范畴。预算法可问责性的实现,要求对于预算主体的僭权或滥权行为,能在预算法律文本之中准确的找到对应的问责规范,并能依此做出符合司法公正观念的正确处理。那么对于预算立法者而言:一方面应尽量减少法律空白,以避免产生无问责规范可循的尴尬;另一方面,在保持条文细致、精确、一致的基础上,尽量为法律规范预留可伸缩性的空间,使预算法能从容应对社会形势的变更,避免出现法律僵化的境况。因此,为规范义务的履行,需要填补预算法律责任规定的空白,《预算法》中每一项约束性条款应当有对应的责任条款,应明确每一个行为主体在违法时应承担的责任。〔13〕以《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为实证考察对象,上述空白主要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填补:第一,行政机关问责制的完善。目前关于行政机关问责制的构建,已基本确立以行政处分(见第八十七条———八十九条)与刑事责任(见第九十条)为基础的原始问责架构。但是在预算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前我国预算违法行为已成一种常态化的现象,〔14〕如何使这些行为真正得到预算法律规范的制裁已成为当前难以克服的顽疾。对此必须深入剖析预算法可诉性理念的内涵,以期构建系统的司法机制以使问责规范切实实施。第二,立法机关问责制的完善。在我国当前推行代议制预算决策的模式下,预算监督主要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来行使。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也就是人民自己的决定,但人大代表具有“经济人”的本性,那么立法机关的权力就存在着某种异化的可能。〔15〕因此,需要通过人民制定的宪法来约束立法机关的预算审议和监督行为,立法机关一旦在预算过程中违宪,就应承担相应的宪法责任。这样才能促使代议机关真正成为民意表达的通道,并遏制其异化的可能。2.司法预算的独立性司法独立性不仅是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的坚实保障,而且是法的可诉性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国家无法保障司法的独立性,即使依照可诉性理念构建出具体的司法制度,也无疑将丧失可诉性理念的初衷价值。在预算法领域,当前行政主体预算权力强大无比,司法预算来源于行政机关,即使出现预算违法行为,行政主体也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去干扰司法的运行。因此,为保障预算问责过程中司法的独立性,必须提高司法机关预算的独立性,关于该项改革主要应着重于以下几点:第一,司法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改革。司法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改革中心是要确保司法机关拥有独立的司法预算编制与执行权,尽可能削弱行政部门对司法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影响,同时还应保障财政部门在预算过程里的中枢地位。易言之,司法预算每年应由最高法院编制,然后送财政部汇总,财政部虽无权修改预算,但可附加书面修改意见,再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审批,批准后国务院及其财政部门需按照既定预算拨付相应款项,最高法院具体负责执行。〔16〕第二,司法预算审批的改革。为了实现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必须排斥外来干涉,尤其要隔绝地方政府对司法权的干扰。司法预算支出应由中央财政负担,全国人大负责审批司法预算,全国人大在信守分权制衡的原则上应尊重和保障司法机关能独立履行司法职能。第三,司法预算监督的改革。由于上述改革是确保司法机关能独立行使司法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但权力的行使离不开监督,为此需要强化司法内部监督、人大的监督以及审计机关的监督,来确保司法预算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二)预算法可诉性理念的功能《预算法》的实施机制除了依赖于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谦抑性之倾向,以及代议机关所承载的民主性之导向,更仰仗于可诉性理念而树立的司法权威,预算法可诉性理念既是维护法律形式完整性和功能健全性的必备要素,又是促使象征意义上预算法转向实质的关键。具体而言,预算法可诉性理念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障权利的实现。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要求确立纳税者基本权利,要求广泛地确保财政过程中的民主主义。”〔17〕对于这些要求的实现,预算法可诉性理念则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当纳税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要社会主体求助于司法,就应享有相应地救济权。因此,预算法可诉性理念体现出保障人权的价值和精神,是国家法律赋予社会主体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请求法院通过审判方式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18〕其次,化解社会矛盾。预算法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公众所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保障,但预算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这种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将牺牲部分公众需求,甚至造成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如果司法权对此束手无策,上述侵犯将会常态化,矛盾将会积累直至被激发。在司法权介入上述矛盾的处理进程中,司法机关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调停角色,通过提供一个中立而又不失权威的场所来讨论矛盾的解决,必要时还可采取临时措施提供紧急救济。司法机关的角色定位,有助于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最后,提供利益表达的渠道,实现社会公正。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公正实际上是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是通过博弈形成的一种均衡。而所谓的博弈和均衡,本质上就是各种利益的充分而平等的表达过程,若非如此将不能实现。当代中国已进入利益多元化时代,面对多元的利益表达,“党和政府应当为各个阶层群体提供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使多元社会的各种利益诉求能够通过公正、规范、有效的渠道输入公共决策过程中,供决策者整合和选择,从而制定出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公共政策。”〔19〕由此,依照预算法可诉性理念构建司法诉讼平台,通过各自充分而平等的利益表达,不但有利于预算分配的合理化、合法化,而且有助于社会公正力量的不断强大。

三、预算法的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

由于权力扩张主义的影响,目前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预算权力正陷入双双失范的险境,例如行政主体预算权力过于强势、立法主体预算监督乏力的问题,其解决不仅应大力推进民主宪政的发展,更期待司法审查制度的配合。(一)司法审查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司法审查”(judicialreview)一般是指法院或司法性质的机构对政府行为的审查,主要包括立法与行政行为的审查。”〔20〕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既能对预算主体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衡,又可以对政府滥权、僭权与侵权行为予以防范与矫正,这是预算法可诉性理念内涵不可缺少的制度演绎。然而长期以来,对抗性宪政文化观念在我国还很匮乏,缺少对可诉性理念的重视,并且缺乏制约政府权力所需的社会结构,因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保障机制,忽略了司法审查制度的规范构建。具体而言:第一,司法审查的对象极为有限,这种有限性主要是由于不当的行政行为被排除于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外,〔21〕造成司法审查的机能严重受损。在行政扩张主义的情势下,影响公众权益的不仅指那些违法的行政行为,也包括因自由裁量权滥用而造成的不合理行政行为。“一切行政行为都可能有自由裁量问题”,〔22〕行政主体的预算行为也概莫能外,那么预算行为的过程大多关涉到自由裁量权的使用问题。因此,倘若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被豁免于司法审查,近乎排除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与控制,司法审查的职能将无从施展。第二,我国推行立法机关的审查机制,法律的合宪性,主要由立法机关对法律的立、改、废来保证。〔23〕虽然《立法法》的出台使有关机构和公民有权提出违宪审查的要求或建议,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却一直在推诿或拖延履行职责,至今从未行使过宪法审查权并作出任何一项宪法审查的决定。正源于此,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几乎处于虚置的状况,导致一些违宪现象的蔓延和泛滥。例如,当前我国已出现多起预算被否决的事件,〔24〕预算被否决意味着政府的严重失职,这属于政府需承担宪法责任的范畴,但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却不了了之。因此,为充分树立预算法可诉性的权威,我国亟待需要对司法审查机制进行完善。(二)预算法的司法审查制度构建第一,司法审查制度的实体性构建。独立的宪政审查制度是宪法的看护者并成为一个国家从宪法文本走向宪政实践的必要条件。凡是未建立该制度的国家,宪法都是“名义性的”或“门面性的”东西,而未能成为“保障性宪法”。〔25〕因而构建独立的司法审查机构非常重要,但我国目前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行使宪法审查权,导致人大及其常委会需充当自我案件的法官,这就违背了司法审查制度设置的初衷。基于国情下的考量,设立一个类似于德国的宪法法院,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人民是主权的拥有者,将一项人大不适合承担且从未行使过的权力撤回是对自身错误委托决定的改正)。当然,消除诸多司法审查机构构建的分歧,不可能一劳永逸,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先实现真正司法性的审查制度,再设置类似宪政院的“宪法委员会”为阶段目标,最后以“宪法法院”的设立为终极目标。〔26〕第二,司法审查制度的程序性构建。“‘民主的’宪法体现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并设立一套司法程序来使权利请求得以诉诸法律。司法机构的职能是解释宪法并授权执行其裁决,从实效上看,它试图在‘被治理者’的权利和自由与有效政府的迫切需要之间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27〕为了找到这种平衡,合理的司法程序是保障司法机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司法审查范围的设定。立法上采用概括式肯定和排除式列举的方式,即除法律明确列举排除的情形外,预算过程中出现的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都应纳入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这才是对预算法可诉性理念的制度诠释;另一方面,司法审查标准的确立。为深化预算法的可诉性理念,需确立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并行的双轨式审查标准,才能将预算执行行为真正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

预算法范文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1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简称新预算法)于2014年8月颁布,这标志着我国逐步开始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科学的财政体制中要求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利用预算资金,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绩效完成情况优化预算配置,在有限预算内,提供更好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因此,预算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创新预算管理方式,突出绩效导向,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这些都显示出我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向纵深开展。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循党和国家要求,结合自身管理需求,提高认识,研究和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管理流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分析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相结合,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合理、完整。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目标设置应当突出重点、系统全面、便于考核,各项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应当合理反映预算支出预期实现的产出和取得效果。而从目前实践情况看,由于部分单位对绩效目标设置方法理解不到位,存在不合理和不完整等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绩效目标类型单一。如只设置了产出指标中的数量指标,未设置时效性指标、成本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设计不合理。第二,绩效目标不能完整反映年度工作内容,与预算产出匹配性有待提高。如A单位某项目全年预算经X万元,需完成10个具体工作,但预算绩效目标仅涉及其中2个具体工作,与预算产出不匹配。第三,部分绩效目标不够细化,难以考核。如B单位预算绩效目标之一为全面完成上级布置任务,未明确任务内容及考核要求,无法量化考核。第四,有的目标设置缺乏可行性,不符合客观实际,有较大概率无法完成。如C单位申报预算绩效目标时为突出政绩,申报目标远远超出其实施能力,无法客观反映年度工作任务,一是使得绩效目标失去了促工作提效益的现实意义;二是有可能造成虚报预算资金、财政资金沉淀,降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2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完善的制度规定、有效的管理流程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有的预算单位管理层还未树立绩效理念,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获取预算资金,而轻视提高绩效。目前预算基层单位缺乏信息数据库支持,绩效评价标准库、资料库、指标库、中介库、专家库等建设不足。大部分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统计,未实现使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这样造成了工作信息的碎片化,无法支持日常开展预算绩效执行监控,工作效率较低。由于经费不足等因素,大部分单位由本单位内设机构进行绩效管理,未委托中介机构和聘请专家,这样造成自评结果不够客观、全面,不能真正反映单位实际情况,不能起到预算绩效结果应用的闭环管理效果。2.3组织机构、宣传培训等保障措施薄弱。健全的组织机构、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和素质过硬的专业管理人才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措施。财政部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财预〔2015〕25号)中也规定了预算单位应当成立预算绩效领导管理工作小组和设置专门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并纳入了工作考核。在实践中,有的预算单位的本级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还未成立,或已成立但未发挥应有作用,仅仅把绩效管理工作加入财务部门年度工作中,并没有从单位层面进行总体规划和统一开展,也没有要求业务部门参与绩效管理的申报和执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也未能实现用绩效管理促进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绩效理念的宣传和绩效管理培训还有待加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应当懂财务,还应该懂管理、懂业务、懂专业、熟悉流程操作和管理软件使用,尤其基层单位工作人员以兼职人员为主,难以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3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加强措施

3.1加强预算申报与绩效目标申报。申报预算时,应当根据预算将要达到的产出和效果,设置合理可行的绩效目标,包括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产出指标应当细化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效益指标应当细化为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以及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标等。第一,绩效目标具体预期完成值应当合理、可行,全面客观反映预期目标,这样才能起到实现考核手段,促进工作效率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例如:A单位X项目内容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某类产品的环保要求进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的厂家下达整改通知单,并按流程向社会公告。该单位年度绩效目标只设置了2个指标和目标,包括:指标一:数量指标“完成检验XX产品的批次数量”,目标为“>50%”;指标二:满意度指标“社会公众对抽查结果信息公开不满意投诉率”,目标为“0”。这样设置绩效目标,一是没有全面反映年度工作任务和预算支出产生的效果;二是无法反应出A单位财政经费应完成的工作量;三是服务满意度指标太过绝对,很有可能无法完成。第二,产出指标在进一步完善数量指标基础上,增加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效指标,并设置合理的效益指标。如产出指标中增设质量指标“抽查计划执行率”、时效指标“抽查计划进度执行率”、成本指标“抽查总成本”“每批次产品抽查成本”等。第三,效益指标中增设经济效益指标。“对抽查结果公告,向社会公众提供质量信息,曝光不合格产品,引导消费”,可持续影响指标“对上年度抽查的部分产品跟踪抽查”等。3.2建立完善单位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手段。有效可行的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还未完全建立,没能完全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有机结合,“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闭环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国内外预算绩效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较为完善的制度规定,设计科学的考核办法,用制度和规则管人、管事、管绩效,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采取自动准确的信息化手段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可以提高统计时效,实现实时监控;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执行效果。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第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发或改进预算管理系统,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执行手段,实时通过信息系统用数据进行绩效目标监控及预算执行分析,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转换成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基础,做到高效准确的动态监控,及时了解和督促绩效目标有效完成。第二,建立绩效管理专家库或选择绩效目标管理中介机构,引入外部视角,借助专业机构在多家单位开展绩效目标执行评价的丰富经验,协助单位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补齐管理漏洞。3.3加强保障措施。第一,成立由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绩效管理领导机构,明确由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分工职责的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将绩效管理纳入单位考核体系,使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执行,促进单位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第二,在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或在单位内部开展绩效管理培训,树立绩效理念,掌握绩效管理规则和流程,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东波.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76-81.

预算法范文篇6

关键词:预算预算法改革

Abstract:TheNationalPeople''''sCongresseighttwoconferencesadopted"Budgetlaw"inMarch,1994by."Budgetlaw"thepromulgationandtheimplementation,finishedOurcountrygovernmentbudgetmanagementnottohavetheaspectwhichforalongtime“thelaw”mightdependon,becameinourcountryfinancialcontrolgovernmentbylawadvancementtheimportantmilestone.After"Budgetlaw"promulgatesintenyears,China''''seconomyalsohadthegrowthwhichprogressesbyleapsandbounds.Existing"Budgetlaw"hasnotbeenabletoadaptsociety''''schangecompletely,thereforecarriesonthereformtoitisinevitable.

keyword:Budgetbudgetlawreform

引言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其收支活动反映了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它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这项制度起源于位于近代的欧洲,其适用方法是由议会对国家消费的预算批准来控制国家的开销,对国家征的税收给予合理的分配,目的是国家的税收不能被国家元首胡花浪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规定:“建立预算制度,划分中央与地区的财政范围”。这项规定是建立中国预算制度的基础。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预决算暂行条例》。在一开始,中国使用的是单式预算形式,其好处是所有项目都集中在一张表格上,对预算的统计、对比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但随着国家税收、支出的复杂化,单式预算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国家预算的需求。因此在1992年,中国开始使用复制预算形式。

该条例在其出台后的40年中没有受到较大的调整。但是由于基层部门的法制意识淡薄,没有很好的以该条例为原则来实施预算。为了解决这些实践问题,国务院在1991年颁布了《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对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预算法》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实施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国家的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1994年3月由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预算法》。[2]《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结束了我国政府预算管理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成为我国财政管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预算法》颁布后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现有的《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对它进行改革是不可避免的。2004年人大预算工委作为《预算法》修订起草任务的组织单位,正式开展工作。《预算法》属于国家重要的经济法之一,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审议通过。按照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修订后的《预算法》草案将于2006年年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并有望在2007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因此,留给预算工委等有关部门修订的时间不过两年。这次《预算法》修订将本着“不做大改”的基本原则,主要删改一些不适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款,增加与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的条款。人大预算工委主任刘积斌明确表示:“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等内容,在修改后的《预算法》中将有所体现。”[3]中国对于预算法制度的改革虽然不是要全面的进行修动,但是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多的,笔者就这里列举其中的一些。

笔者认为在这次改革中,首要任务是把《预算法》实施十年来各级政府根据预算管理和财税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的一系列与《预算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以总和。这些文件中除国务院制发《预算法实施条例》外,财政部实施预算管理方面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共达300余件。这些文件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依照《预算法》的总体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出台了许多有关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改革的政策文件。这些法规制度对《预算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丰富和补充作用。[4]

其次要把全国人大在预算制度之中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在1994年版的《预算法》中,全国人大的作用就是批准国务院做出的预算报告。其对预算审查的权力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法律并没有说明如果全国人大否认了国务院的预算会有什么结果。在改革这个审查体制中,中国应该借鉴外国的某些成功的操作体制。英美等不少国家甚至直接将立法程序适用于预算审批的过程,通过的预算即成为法案,与议会通过的其他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无论是在实行一院制议会国家,还是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预算的具体审核都是由议院的各种常设委员会与其属下的各种小组委员会负责进行,最后才由议会大会审议表决。如美国国会设有预算局,参、众两院都设有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局负责在经济形势预测和财政收入估计方面给两院的预算委员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预算委员会则具体组织对预算草案的审核。[5]

然后就是调整预算年度起讫时间,以消除预算效力真空的问题。根据《预算法》第10

条的规定,中国预算年度实行历年制,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种规定虽然与国民的日常思维习惯和行为定势保持一致,与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也能大体吻合,但是它与中国权力机关审批预算的时间无法衔接。[6]中国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是在每年的3月份召开,地方人大全体会议一般在开完全国人大会后的四、五月份才召开。这于预算的通过和实施相差超过4到5个月。这几个月里就造成预算效力的断档和真空。因此中国在改革预算法制度时这也是一个必须改变的体制。我们可以借鉴以英国、日本、印度为代表的从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的跨年制预算年度,这样的话就和中国人大全体会议同时开始,就会消除预算效力的断档和真空。

中国预算法的改革还涉及到了很多其他的内容。这些内容牵扯到的问题如果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中国的预算制度肯定能够跟上时代的改变,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注释】

1.刘仲藜等主编:《中国财税改革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预算法范文篇7

关键词:新预算法;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影响策略

1引言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新预算法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而新预算法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我国财会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水平与财务核算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

2.1新预算法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风险管理。新预算法实施过程中,不仅有效地保证了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同时其对于资金的来源、偿还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有效地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2.2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新预算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统一进行预算管理,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将公共预算、基金预算、经营预算等收支项目纳入统一管理范围,才能在促进预算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的基础上,降低预算不规范现象发生的概率,促进预算透明度的有效提升,从根本上杜绝资金外流风险的发生。2.3预算控制方式的改进。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建立跨年度的预算平衡机制,同时积极运用一般公共预算的稳定基金,及时弥补未来年度的预算资金,确保跨年度预算的平衡,以达到有效调度年度资金的目的。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新预算法与传统预算法相比较而言,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新预算法将收支平衡作为其工作的重点,这样不仅从根本上避免了政府部门突击消费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实现了有效控制和改善预算的目的,促进了政府部门预算控制和监管效率的稳步提升。

3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的对策

3.1采用修正之后的权责发生制度。就我国现阶段政府财务报告的特点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料信息不仅要满足预算资金的相关要求,反映出预算资金的合理性与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还应积极的应用修改后的权责发生制对其进行监管。另外,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新预算法的相关要求,政府部门应该采用接近收付实现制的做法,才能实现补贴权责发生制的目的,为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3.2构建适合我国的独特的会计核算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传统复试预算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单独编制的方式,才能确保传统复试预算改革的顺利实施。由于公共预算涉及国有资本预算、社会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内容,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会计实体,分别编制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与预算执行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3不断完善国库设置。针对单一账户实施的改革,主要指的是将政府部门拥有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等,全部集中于国库或者国库行制定账户,通过该账户负责政府资金的管理和支付。另外,针对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改革,不仅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与个人过渡账户的建立,同时也实现了不良资金的拦截与分流,促进了资金运行效率以及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有效解决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4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目前,保留公共需求预算是现阶段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这就要求原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必须通过两个不同的方向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依靠补助维持日常工作的事业单位,则应该在继续使用原有会计制度与核算原则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而对于已经走上市场化道路并脱离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则应该积极地运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原则,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3.5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单位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尽量减少预算与会计核算执行之间产生的偏差。行政事业单位应统一预算与执行环节的执行标准,将部门的各项支出全部明细到部门经济分类科目的最末级,年度预算资金应全部列入部门预算中,进一步提高预算到位率和预算执行效率。完善“全口径”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单位其他来源收入等安排的所有预算项目,应按规定组织项目论证和审查,切实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新的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众多影响。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地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各种问题对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平生.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

[2]韩春华.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经贸实践,2016(16).

预算法范文篇8

2.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理顺税收征管体制。《预算法》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预算管理职权,但对上下级政府和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的预算管理职权,划分不够具体、明确。在实际工作中,财政与税务、政府和人大四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上级政府和上级财政对预算的干预很大。因此,在《预算法》中应补充和完善有关明确、具体划分上下级政府和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条款。上级政府的财政、税务部门不宜对下级政府下达指令性的财政税收任务指标,应让各级预算根据本地当年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本级范围内的财政收支,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合理安排;严格依法履行职权,各收各的税,各理各的财,各管各的事,真正实现地方政府在责、权、利上的统一,发挥地方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3.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进行规范,增强预算法的权威性。《预算法》中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三个方面规定过于笼统,与当前改革形势存在相当差距。发达国家的预算一经国会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条件执行,而且还要把它公布于众,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因此,预算是具有公开性及透明性的。这就要求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对其每个方面都要有相对具体和规范的措施。比如,《预算法》中应将预算编制的时间,提前并延长预算编制的期限,预算草案要按部门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支出安排的顺序及原则;充实审查监督条款,推进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和决算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

二、逐步建立公平、透明、规范、高效的预算编制运作机制,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体现预算管理法治化的前提条件

(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应及早确定和下达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一般都是在每年三月份全国人大会议上才能确定,这就给编制预算带来了困难。因为只有较准确地确定了下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的增加值的发展情况,才能据此确定下年的财政收入;只有确定了财政收入,才能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也就是说,只有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才能较准确地编制财政预算。另外,财政是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政府的工作重点都需要在预算中加以体现。而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都是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人大会议以后,才陆续形成,这同样给编制预算带来困难。所以,早编、细化预算必须要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配合,政府应该尽早地公布下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尽早地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

预算编制的指导方针,是在宏观经济预测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澳大利亚内阁有“联合经济预测小组”以及“收入和支出分析小组”,他们是由专家和综合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负责宏观预测和政策方针的制定工作。我国也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这个组织由专家、技术官员和政治家组成,在吸收社会各界人士观点的基础上,以国民经济计划及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指导,形成一份年度的政治经济形势判断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所有政府部门编制预算请求的纲要。其应该在各级预算编制之前,及早下达。

目前我国政府预算中,中央下达的当年预算收支指标比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等指标较晚,地方要等这些指标下达后,再编制这部分配套的预算,虽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留有余地,但这种人为地造成预算的空缺,直接影响了预算严肃性和法治性。

(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分类制定定额,真正地实施好定员定额管理

实行经费“定员定额”管理办法,实际上就是在编制预算时按照单位的定编数和人均经费标准核定预算,要求财政部门准确地掌握各单位的定员编制和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但财政部门虽掌握人员编制数,也有支出标准,却不尽科学合理。其主要问题是:人员管理粗放,不能及时掌握各单位人员变化情况,人员和经费不能实行动态管理,因而制定出的定额标准与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定额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定额标准的高低不是按照单位的职能进行确定,造成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相互攀比,形成管理上的被动。目前,我国制定定员定额标准程序和方法是:定额标准是根据财力可能,结合部门的工作量、占有资源、实际支出状况及部门分类,以人或实物为测算对象制定的。首先测算出各类部门的单项基准支出,在单项基准支出的基础上,确定同类部门的分档定额标准,然后确定各部门所应执行的各个单项定额标准。制定定额标准既要依据国家政策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又要考虑目前各部门普遍的支出水平。人员经费的定额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的工资制度和其他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核定;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核定,有文件规定开支标准的,一般以文件规定为准;没有文件规定开支标准的,要适当考虑实际情况和实际支出水平来定。

定员定额标准制定以后,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因为定额的制定来自于客观现实,对通过实际执行反映不尽合理的定额标准要进行修订。另外,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及国家政策的调整,定额的标准也应相应进行调整,以保证定员定额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三)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为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保证

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提交国会审议的年度预算及相关材料,多达8000页,非常细致具体。而我国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报送的预算只有几千字,各项收支一般只按“类”列出一个预算数。如,支出预算中的“工交事业费”、“文体广播事业费”等,只有一个该类的预算总数,至于工交口、文体广播口中哪个单位到底是多少,预算报告中都没有体现,人大代表根本无法判定预算安排是否合理。预算的这种粗线条和不确定性,给法定的人大审核工作、审计机关的监督工作等带来困难。

细化预算编制,就要有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美国的管理技术水平远远超过我国,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但他们要用十八个月的时间编制预算,说明预算编制要做到科学、准确性,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没有一定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对预算项目进行周密论证,对预算标准进行测算,预算很难科学、准确。

细化预算编制,除了前面提到的要及早下达预算编制纲要,给编制预算充足的时间外,还要细化预算的各项指标,收支指标,尤其是支出指标的编制应当细化到哪一步,还要进一步探讨的。

在预算支出编制中,主要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基本支出的编制主要是依据定员定额的方法,而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由于缺乏科学可靠的标准,财政部门只能凭经验、靠感觉支出,有的甚至凭关系、做人情。这样的预算,人为因素大,既不准确又严重影响到预算的公平和透明度。一个理想的支出预算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支出预算总表、具体支出项目明细表、支出项目审定的所依据的明细资料。只有这样,人大等机关在审核预算时,才能不仅可以审核大的支出盘子,而且可以审核具体的支出项目以及安排的依据,从而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具体项目提出调整意见,以利切实履行其审核预算、监督施政的职能,推进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预算资金要尽量落实到具体的单位、项目,应争取做到每个基层预算单位的每个支出项目都能在预算中所反映,每一笔支出都有根有据。提交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不能仅仅是按科目设置的收支简表,而应该在简表之外再增加详细的单位预算表,以及项目论证说明材料。

三、加强预算审批,使每年的预算草案要有充分的审核和修改时间,以保证通过的预算更具科学性和法律性

政府预算是经过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不可随意改动,为了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还应有充分的审议,讨论、修改的过程。

预算法范文篇9

关键词:预算法制;预算;预算法;法制改革

Abstract:TheNationalPeople''''sCongresseighttwoconferencesadopted"Budgetlaw"inMarch,1994by."Budgetlaw"thepromulgationandtheimplementation,finishedOurcountrygovernmentbudgetmanagementnottohavetheaspectwhichforalongtime“thelaw”mightdependon,becameinourcountryfinancialcontrolgovernmentbylawadvancementtheimportantmilestone.After"Budgetlaw"promulgatesintenyears,China''''seconomyalsohadthegrowthwhichprogressesbyleapsandbounds.Existing"Budgetlaw"hasnotbeenabletoadaptsociety''''schangecompletely,thereforecarriesonthereformtoitisinevitable.

keyword:Budgetlegalsystem;Budget;Budgetlaw;Legalsystemreform

前言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其收支活动反映了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它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这项制度起源于位于近代的欧洲,其适用方法是由议会对国家消费的预算批准来控制国家的开销,对国家征的税收给予合理的分配,目的是国家的税收不能被国家元首胡花浪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规定:“建立预算制度,划分中央与地区的财政范围”。这项规定是建立中国预算制度的基础。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预决算暂行条例》。在一开始,中国使用的是单式预算形式,其好处是所有项目都集中在一张表格上,对预算的统计、对比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但随着国家税收、支出的复杂化,单式预算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国家预算的需求。因此在1992年,中国开始使用复制预算形式。

在《预算法》颁布后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现有的《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对它进行改革是不可避免的。2004年人大预算工委作为《预算法》修订起草任务的组织单位,正式开展工作。《预算法》属于国家重要的经济法之一,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审议通过。按照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修订后的《预算法》草案将于2006年年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并有望在2007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因此,留给预算工委等有关部门修订的时间不过两年。这次《预算法》修订将本着“不做大改”的基本原则,主要删改一些不适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款,增加与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的条款。人大预算工委主任刘积斌明确表示:“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等内容,在修改后的《预算法》中将有所体现。”[3]中国对于预算法制度的改革虽然不是要全面的进行修动,但是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多的,笔者就这里列举其中的一些。

该条例在其出台后的40年中没有受到较大的调整。但是由于基层部门的法制意识淡薄,没有很好的以该条例为原则来实施预算。为了解决这些实践问题,国务院在1991年颁布了《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对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预算法》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实施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国家的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1994年3月由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预算法》。[2]《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结束了我国政府预算管理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成为我国财政管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笔者认为在这次改革中,首要任务是把《预算法》实施十年来各级政府根据预算管理和财税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的一系列与《预算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以总和。这些文件中除国务院制发《预算法实施条例》外,财政部实施预算管理方面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共达300余件。这些文件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依照《预算法》的总体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出台了许多有关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改革的政策文件。这些法规制度对《预算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丰富和补充作用。[4]

然后就是调整预算年度起讫时间,以消除预算效力真空的问题。根据《预算法》第10条的规定,中国预算年度实行历年制,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种规定虽然与国民的日常思维习惯和行为定势保持一致,与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也能大体吻合,但是它与中国权力机关审批预算的时间无法衔接。[6]中国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是在每年的3月份召开,地方人大全体会议一般在开完全国人大会后的四、五月份才召开。这于预算的通过和实施相差超过4到5个月。这几个月里就造成预算效力的断档和真空。因此中国在改革预算法制度时这也是一个必须改变的体制。我们可以借鉴以英国、日本、印度为代表的从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的跨年制预算年度,这样的话就和中国人大全体会议同时开始,就会消除预算效力的断档和真空。

其次要把全国人大在预算制度之中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在1994年版的《预算法》中,全国人大的作用就是批准国务院做出的预算报告。其对预算审查的权力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法律并没有说明如果全国人大否认了国务院的预算会有什么结果。在改革这个审查体制中,中国应该借鉴外国的某些成功的操作体制。英美等不少国家甚至直接将立法程序适用于预算审批的过程,通过的预算即成为法案,与议会通过的其他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无论是在实行一院制议会国家,还是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预算的具体审核都是由议院的各种常设委员会与其属下的各种小组委员会负责进行,最后才由议会大会审议表决。如美国国会设有预算局,参、众两院都设有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局负责在经济形势预测和财政收入估计方面给两院的预算委员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预算委员会则具体组织对预算草案的审核。[5]

中国预算法的改革还涉及到了很多其他的内容。这些内容牵扯到的问题如果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中国的预算制度肯定能够跟上时代的改变,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注释

预算法范文篇10

关键词:理念;预算法理念;预算法完善

1994年3月22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这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披露的情况来看,预算违纪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致使预算应有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损害。究其原因,与现行预算法存在诸多缺陷不无关系。鉴此,修改预算法,以完善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就显得迫在眉睫。针对预算法的修改,学术界意见不完全一致,有所谓“大改”、“中改”和“小改”之说。我们认为,预算法的修改虽然涉及诸多方面,但最为主要的是其修改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因为理念直接决定了预算法修改的整体思路以及相关具体内容的选择。以下本文拟从预算法的理念出发就我国预算法的完善作些探讨。

一、预算法的理念及其确立的必要性

人们的行为和实践均受一定理念的支配,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和实践。因此,理念在主客观的互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集中反映了意识、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之于经济基础和法律上层建筑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认为,理念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或者方法,是指人们基于对客观世界或者事务的内在本质的理性认知。所谓法的理念,是指对法的应然规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从学术角度看,它是法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从实践看,它是社会成员及立法、执法或司法者对待法的基本立场、态度、倾向和最高行为准则。依此,预算法的理念是指指导预算法制定及运用的最高法理,是对预算法的本质、原则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性认知,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辨证统一。

就预算权的内涵而言,其包括预算编制权、审批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虽然预算权并不等同于行政权,但鉴于政府享有编制和执行预算等实质性的权力,故预算法的首要理念就是通过预算实现对政府财政收支权的有效控制,亦即预算控权。第一,从预算的产生来看,预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政府财政收支权的过程。近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创建最初是始于征税权的易手。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在《大宪章》中,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非赞同毋纳税”原则,剥夺了英王的部分税收权。14世纪初,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市民和广大农民起来反对封建君主横征暴敛,要求对国王的课税权进行一定限制。此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进—步壮大,他们通过议会审查国家的财政收支,要求政府各项收支必须事先做计划,经议会审查通过,才能执行。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财政权已受到议会的完全控制。到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议会还进一步规定皇室年俸由议会决定,国王的私人支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要区别开来,不得混淆。l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重申,不经议会批推王室政府不得强迫任何人纳税或作其他缴纳;还规定了征税收入和使用预算支出都必须经过议会批难,并采用按年分配收支,在年前做出收支计划。英国的预算制度,从公元14世纪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后,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到18世纪,才发展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政府预算。到了现代,预算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约束和监督政府财政活动的有效手段。第二,按照社会契约理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预算实际上是国民与政府之间就财政收支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所形成的委托关系。政府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机构,承担着一种公共受托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预算权决不是公权机关的权力,相反却是人民之权利。而人民为了防止公权机关滥用预算权,自然有权依法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

法治国家保障民主、防止国家权力不被滥用的首要考虑就是能够对国家权力实施有效控制。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国家,只有当以控权为本质特征的宪法能够被忠实遵守的时候,人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经济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现代民主宪政和法治国家的本质精神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控制公共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和经济的自由发展。这一功能首先是通过宪法确立并得到宪法保障的。但宪法作为一国根本大法,不可能对公权力的控制一一加以明确规定,相反只能通过在宪法之下的其他法律规范来实现。而预算法则是控制政府财政权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古往今来,任何政权都必须掌握应有的财力,而不管主权者是通过非经济手段从社会取得,还是依靠自己雄厚的私产收入。一旦财政陷入困境,政权也就陷入危机之中。如果不能尽快克服财政困境,那离政权的覆亡也就不远了。反之,控制了财政收入与支出,也就控制了政府的命脉,从而具有了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政府活动的能力。西欧社会的市场化历程就充分地证明了这点。西方社会就是通过将政府财政纳入法律的有效约束之下,才确保了政府行为的法治化。

二、预算法理念下我国预算法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未完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为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十项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为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国务院决定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2008年12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同意财政部在预算批准前预拨项目支出资金的汇报。委员长会议同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预拨一定比例的项目支出资金,在批准之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上述举措对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不无意义,但与“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之现代预算原则不相吻合。根据《预算法》第19条规定,4万亿元庞大的财政投资属于预算支出范畴,理应先行编制预算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而“委员长会议同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预拨一定比例的项目支出资金”不仅无法律依据,而且这种“一揽子”授权之做法更是将财政支出直接排斥在预算审批监督之外。在这种情况下,何谈预算法的严肃性、权威性?预算又如何起到控制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相反,美国政府于2008年9月提交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却是获得参众两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后才正式生效。

(二)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存在缺陷

从《预算法》规定以及预算实践来看,政府集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身。实际运作中,则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我们认为,政府财政部门集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身的做法存在极大缺陷。第一,财政部门既负责预算执行,又负责预算编制的具体工作,不符合分权制衡原则,容易因权力过于集中而造成权力的滥用。第二,预算编制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而预算由政府财政部门独家编制,难免因考虑欠周全而使得其不具有科学性。第三,财政部门集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身,有可能掩饰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预算编制疏漏甚至失误。与此同时,基于政绩等方面的考虑,政府也有可能要求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有意“保留”,为预算执行提供方便。

(三)预算审批流于形式

我国各级权力机关虽然依法享有预算审查批准权,但从实际运作来看,预算审批往往流于形式。人大代表每年开会审批预算实际上就是“认真走过场,被动搞形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预算草案过于粗略且缺乏比较详细的说明资料,故人大很难对其进行深入审查;第二,预算审查的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比较强,但人大特别是地方人大缺少这方面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第三,预算审查的时间过短,如200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期13天半,而预算审查的时间不到一周,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预算草案的实质审查往往不太现实;第四,由于《预算法》第54条与第53条规定不协调,使得财政超收收入往往由政府自行支配,使得预算审查、预算约束形同虚设。

(四)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

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主要表现为:第一,预算调整频繁。《预算法》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对预算的调整比较频繁,但调整很少报人大常委会审批。第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过于随意,挤占、挪用预算资金等问题比较突出。第三,预算执行率低,预算与决算往往有很大差距,破坏了人大批准的预算的严肃性,也使得政府预算支出过于随意且难以受到应有控制。如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每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实际收入结果,均大幅度超过经由立法机构审议批准的预算法案的收入规模。从增长幅度的比较来看,最少的年份也是年初预算增幅的1.75倍,最高的年份达到年初预算增幅的2.15倍。

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与现行预算法不完善不无关系。例如,我国预算年度采用的是历年制,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新年度的财政活动从公历年初就已经开始,但我国新年度的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却要等到3月份前后召开的各级人代会通过以后才能上升为法律性文件。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每一个预算年度中,有三个月时间政府进行财政活动没有法律依据,即出现了“法律空档”。这一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政府预算的法定性程度,从而助长了各级政府“先斩后奏”的支出冲动,并为随意支出提供了机会。再比如,从《预算法》第53条规定来看,预算调整的前提之一是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但何谓“特殊情况”?哪些特殊情况需要通过调整预算来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动用“特殊用途”的预备费来解决?不少地方认为,如果既增收又增支,但收支维持平衡的话,政府就可以对这部分收入的使用作出决定,而不必向人大提交预算调整方案。这就有可能造成年初编制收入预算时留有较大余地,以免出现超支和赤字,执行中尽量多收,多收的政府可以自由安排,不受约束,从而使得人大审批预算失去意义。

(五)预算监督乏力

目前人大预算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如监督动力不足,很多代表认为,预算早晚是要调整的,更何况还有同级党委在对预算安排和执行过程进行把关,人大审查年初预算无非是过过场而已,导致不少人大代表对预算监督的热情不足、积极性不高;由于人大、政府在利益上的耦合性、预算计划的不确定性和法律责任的不明确性等,人大机关对预算监督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不足。不愿监督,怕监督多了,影响相互团结;不敢监督,怕监督多了,影响自身利益;不想监督,怕监督多了,影响领导政绩。又比如专业素质不高。财政预算以及财政预算监督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目前地方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督政能力有待增强,对预算监督的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有限,懂财政专业知识的代表少。有的代表对财政预算的安排如雾里看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力是如何计算的,支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安排多少才合适,有什么遗漏,明年有哪些收入增支因素等问题,搞不懂,说不清,不会问,不敢问。对自己有关的预算部分关注多,全面关注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预算监督的效果和质量。

预算监督乏力,除人大自身原因外,与预算法有关预算监督规定不完善不无关系。预算法未就预算监督的主体、原则、范围、内容、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而涉及预算法律责任的条款仅有三条,面对预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难以进行责任的追究。

三、预算法理念下我国预算法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之预算法原则

“政府花钱,议会审批”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我国,政府任何财政支出都必须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之预算法原则,亦即政府财政支出必需首先编制预算方案并报经权力机关批准。唯此,才能真正发挥预算对政府财政收支权的控制作用。“钱包权力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预算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式,是一切政府行为的起点,谁控制了预算,谁就控制了政府。反过来,在预算方面不受控制的政府,必然是专制的政府和不负责任的政府。汉密尔顿也曾经指出:“确保议会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的工具中,掌握财政预算的权力被认为是最完善和最有效的武器,任何宪法利用这种武器,就能把人民的直接代表武装起来,纠正一切偏差,实行一切正当有益的措施”。

(二)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制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财政预算过程也是一个公共决策过程。政府预算决策的对象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如何分配政府预算权力,达到财政资源的有效、公平的使用,实现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是政府预算管理和监督的主要内容。为解决预算权过分集中而引发的问题,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分权制衡的机制。如美国预算管理职能由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分享,即预算编制和执行职能在行政部门,而预算审批和事后审计职能则在立法部门。国家经济委员会和总统预算办公室(OMB)负责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编制;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则协助国会审查和批准预算,而预算收入立法则主要由两院筹款委员会负责,并起草税法经国会批准后执行;财政部负责具体执行预算;预算的监督则由国会中的会计总署负责。这样,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就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负责,这些机构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密切配合,保证了预算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在我国,有的认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三权”分离的预算制衡机制。根据我国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在人大与政府之间、政府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财政部门内部之间重新配置预算管理权限,形成一种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离的新的预算管理制衡机制,即:将现行财政部预算司及其他部委有部分预算职能的部门统一起来,组建一个新型的专职预算编制机构——国务院直属的或直接对国家主席或总理负责的预算办公室,并且通过法律授予其集中、明确、有效的预算编制权限,为预算编制提供组织和法律保证,以该机构的权威性来克服现今许多调整各方利益的财政改革措施一出台就受阻的制度安排缺失;财政部具体负责预算和公共支出的执行以及相应财税政策等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改委及其他履行预算职能的单位将按照原来各自专司的领域和管辖范围行使其职能;预算监督机构的构成为“一体两翼”:形成以人大机构为核心,财政部内部监督局和审计部门为主体的职责细化的多层次监督体系。有的主张,在国务院成立正部级的行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在各预算部门亦成立编制办公室(但不一定非得司局级),在总理、部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为建立分权制衡的预算管理体制,我们认为,有必要设置直接向国务院负责的独立的预算编制机构,实现预算编制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此同时,为了实现预算编制的民主、科学,可以考虑将该预算编制机构确定为预算编制委员会,由财政、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唯此,预算制度不但对财政具有严密的控制,且形成为指导、监督及批评一切行政活动的最有效工具,以法律程序保证政府收支不偏离纳税人利益,并用法律保障私人财产权不受政府权力扩张的侵害。

(三)建立临时预算制度

为解决我国预算编制因采取历年制而出现“法律空档”,不少学者建议采用跨年制。我们认为,如果采取跨年制,将会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会计年度、纳税年度等诸多方面的调整,成本也会因此大幅度增加。故跨年制不符合我国实际。相反,我国应该适当借鉴部分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编制“临时预算”来作为正式预算通过的代“政府预算”。“临时预算”也是由各级政府进行编制,但必须在新预算年度开始前三个月左右(即每年的10月份前后)提交给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直至通过,经过审批的“临时预算”具有与正式预算一样的法律效力,并在新预算年度开始后予以执行,用以规范和监督政府在“空档期”的财政收支行为,待正式预算草案在3月份前后获得各级人代会审议通过后,“临时预算”便自动失效。在日本,如果进入新预算年度(日本财政年度为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后,预算仍未获国会批准,则要编制临时预算提交国会审批,方可开支。

(四)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民主预算审查制度

预算作为公共权力配置资源的规则,是公共财政运作的控制和组织系统,是代议制政治的基础,其价值核心是民主财政。而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预算审查中的作用,不仅是民主财政的要求,也是实现预算科学性之现实需要。如巴西、阿根廷、秘鲁等相继建立了参与式预算制度。秘鲁还制订了《国家参与式预算法》。在我国,一些地方也开始了参与式预算的试点。浙江温岭市新河镇2006年3月6日至9日召开预算民主恳谈会,镇人大代表和其他公民通过民主恳谈的方式参与镇政府预算方案的讨论和审议,并以人大代表提出“预算修改议案”的途径,经镇人代会的法定程序,修改、通过了镇政府的“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从预算民主恳谈的整个过程和结果看,基层的参与式公共预算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可以说,参与式预算唤醒了百姓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民意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平台。但基层推行的参与式预算毕竟源于各地的预算实践且做法不尽相同,因此,在修改《预算法》时,有必要将公众参与原则写进该法,并就参与式预算加以明确规定。与此同时,改变过去将预算草案当作“保密文件”的做法,相反,应当通过媒体依法将预算草案向社会公开,主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五)建立预算实质审查制度

为实现对预算的实质审查,建议:一是在预算大类、款的基础上,细化预算科目,设立分项目、分部门的数据并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材料。细化预算是人大对预算进行实质审查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鉴于延长人大预算审查时间不太现实,建议扩大初审的主体,赋予人大有关专门机构提前介入对预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权。三是赋予人大以预算案修正权。所谓预算案修正权,是指有权机关或人员按法定程序对本级政府提交的进入审议程序的预算草案要求进行修改的权利。赋予人大以预算案修正权,则可以实现对公共支出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也是实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审查转向实质审查的重要举措。四是建立单向表决制度。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预算时,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尴尬:政府提出的整体预算中,有一部分项目预算是合情合理的,但也有一部分项目预算是不合理的。但由于预算审议投票采取整体的、一揽子表决,一些人大代表便左右犯难——若投赞成票,无疑意味着自己不赞同的项目预算将会搭便车通过;若投反对票,又意味着自己赞同的项目预算会受到牵连。在整体表决模式下,很多人大代表投出的票,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都未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本来意见,亦即未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鉴此,建立预算单向表决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五是建立预算听证制度。实行预算听证是不少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如美国《国会的预算与财政管理》对听证会和有关的报告作了具体规定:在为各个财政年度提出预算共同议案时,参众两院的预算委员会应当举行听证会,并应听取国会议员、以及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公众人士和全国性组织的预算委员会认为适当的代表的证词。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至少有四个预算听证会。在我国,不少地方先后推行了预算听证的做法,但大多是由政府财政部门组织。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2月9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一次2009年财政预算初审听证会,针对2009年闵行区财政预算中的项目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这次预算听证会采取人大主导并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形式,在国内首开先河。六是建立预算审批程序中的辩论制度。因为立法和重大事项的决定,要把社会各种意见和利益反映表达出来,社会上的各种意见和利益就集中表现在代表的观点之中。这些不同观点,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摆明利弊。辩论制度也有利于促使双方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为自己的观点进行科学论证,从而为立法和决定问题增强科学性和民主性。

(六)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为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建议:一是加强对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具体来说:第一,对预算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目前,中央每年预算超收收入数额不小,地方预算超收收入占预算的比重更大。对预算超收收入使用管理、监督不严,容易造成预算的随意性,也容易滋生腐败。对超收收入使用的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仅仅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要及时向财经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通报情况,国务院应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作预计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况的报告”是不够的。在修改《预算法》时,建议明确规定超收收入的使用必须报经各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且对其使用的范围加以限制。(2)加强对预算调整的监督。在修改《预算法》时,建议具体界定预算调整中的“特殊情况”及特殊情况中的“紧急情况”,规定紧急情况下批准预算调整的特别程序。(3)加强对不同预算科目之间资金调剂的监督。亦即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进行。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资金的调减,须经人大常务委员会审批。二是调整审计管理体制。按照现行审计机制,审计机关无法摆脱业务工作的局限性,在对预算审计过程中,审计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地涉及政府与政府首长的财政责任和行为,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政府或政府首长有直接关系的问题难免得以掩盖,就是对预算执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难以对外都披露。由于许多问题是属政府行为,审计机关也无可奈何,结果是老问题不断重复出现。审计建议难以被重视,既无济于事,又影响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每年的“同级审”所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在提交人大前均须经政府审阅把关,披露问题属“自我检查”,对问题披露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力度都是有限的,也就影响和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客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改革目前的审计管理体制,将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改为直接隶属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中央审计机关隶属于议会的立法型审计设置是确保审计高度独立性的一种普遍模式,如美国国会设立审计署对政府预算收支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向国会负责,担负着“牧羊犬”的重任。

(七)完善预算法律责任

就如何完善预算法律责任,有的认为,我国修订预算法对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条款应作一定规定但不宜太多。因为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预算的决策者和资金来源者是分离的,是受托人替他人作决策,是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是一种义务和责任,因而具有可归责性、可受惩罚性;但另一方面,预算决策尤其是预算编制决策(含审议通过)是集体决策,且预算过程中具有多元的利益主体及偏好、高度开放的外部环境压力和多制约性,形成预算的诸多因素处于预算决策者自身控制之外,因而使预算违法行为又具有难归责性、难受惩罚性。尤其是在预算职权界定不清、程序规定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就更是这样。而从预算实践考察,预算违法行为多发生于预算执行中,而执行中的违法行为在我国的《会计法》、《审计法》、《国库管理条例》甚至《刑法》中都有相关规定,现行的主要问题不是预算法有没有规定的问题,而是执行不力问题、是执法理念问题。否则,纵令增加许多法律责任条款,也只能是形同具文。

上述观点是否妥当,值得商榷。诚然,预算决策很多是集体决策,但不能以集体决策为由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否则,预算法的刚性、权威性就会荡然无存。从国外来看,因为预算不获通过而导致内阁垮台或政府不能正常运作的事件经常发生。在我国,如果预算案多次不获通过,是否也应当有人对此负责呢?至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虽然相关的法律作了一些规定,也确实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但毋庸讳言的是,现行预算法责任不明不能不是预算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对一些预算违法行为仅仅规定了行政处分,就显得责任过轻。我们认为,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一是研究确立预算案不获通过情况下的宪政责任。宪政的目的就是要使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相对应,这种权力必须为被统治者所授予,而授予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政府能够向被统治者负责。在宪政原则下,无条件的权力(无论是王权还是“多数人权力”)没有合法性。预算案不获通过情况下的责任,我们认为,或者由政府主动承担,如主动提出辞职;或者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罢免相应人员的职务。二是修改预算法时,对预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加以列举规定,并设置具体的行政法律责任条款。

【注释】

[1]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的理念[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2).

[2]包丽萍,刘明慧,贺蕊莉.政府预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蒋得海.论宪法的控权本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张馨.法治化:政府行为?财政行为?预算行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高培勇,马蔡深.中国政府预算的法治化进程:成就、问题与政策选择[J].财政研究,2004,(10).

[7]徐利.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3,(30).

[8]朱建璋.人大财政预算监督的难点及困境[J].资料通讯,2007,(2).

[9]冯俏彬.美国预算过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J]财政研究,2007,(6).

[10][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李传喜.公共选择理论与宪政分权学说评析——兼论对完善我国预算监督体制的借鉴[J].民主与法制,2003,(6).

[12]曲岩.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编制及启示[J].2005,(7).

[13]许安拓.预算管理体系:体制内三权分离[J].中国改革,2005,(6).

[14][25]朱大旗.论修订预算法的若干具体问题[M].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1).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5]刘剑文.宪政下的公共财政与预算[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16]王刚.预算改革不应忽视“临时预算”[J].乡镇财政,2002,(1).

[17]傅光明.日本预算的法治化管理[J].广东财政,2001,(11).

[18]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2,(3).

[19]陈奕敏.预算民主:乡镇参与式公共预算的探索[N].学习时报,2007-09-11.

[20]傅新.预算“单项表决”值得借鉴[J].2007,(48).

[21]傅光明.论预算听证制度[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7,(11).

[2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3]文平.改革审计体制强化预算监督[J].人大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