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支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1:26:34

预算支出

预算支出范文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财预[2010]31号),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规范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范围,细化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内容,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要意义

基层财政直接面向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基层财政专项支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公开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基层财政专项支出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加强对财政专项支出的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深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促进基层预算管理,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增强工作主动性。

二、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点范围

基层财政专项支出主要包括上级财政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基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的公开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

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公开范围,中央财政制定了《中央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见附件)。省、市级财政部门要在《中央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扩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范围,制定本地区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基层财政要在收到本地区有关财政专项资金并按要求分配后,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开本地区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所列示的专项资金项目。

三、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

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财政部门负责公开由财政部门直接安排到人(户)到项目的财政专项支出资金;其他部门负责公开由其分配到人(户)到项目的财政专项支出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的规定,做好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省、市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县、乡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县(市)级财政是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关键环节。应主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或者报刊等方式,公开财政专项支出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来源(按比例或数额)、分配标准以及到乡镇、部门的分配结果。年度终了,及时总结本地区的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情况,并适时公布。

乡(镇)级财政是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要基础。应重点公开财政专项支出的政策、资金来源(按比例或数额)、发放标准、发放形式等,并突出到人(户)到项目的分配结果。对于分配到人(户)的财政专项支出,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乡镇服务大厅、社区(村组)公示栏等,将分配到人(户)的姓名、地址、金额等情况详细公开,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对于分配到项目的财政专项支出,要在施工场所外利用公告栏、公示牌等公开工程概算、资金来源以及施工单位等信息。

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的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各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加强指导协调,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

预算支出范文篇2

一、建立我国新型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从财政支出预算供给范围看,现行支出预算已不能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现了越位与缺位并存的局面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将社会管理者职能与所有者职能融为一体,职能范围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和事务,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其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也必然呈现出大而宽的特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应转变为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高服务和检查监督,弥补市场不足。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也应以政府实现其职能为依据、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本质及时调整,保证财力供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出预算的供给范围仍未有效地统一规范在政府应转变的职能范围上来,仍然保持着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向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延伸过多的格局,远远超过了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而面对那些真正急需的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些开支项目则又无力顾及,使那些不应以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占用了大量资金,而应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财政资金严重紧缺,使财政工作十分被动,而且还因资金供应不足导致财政对国家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力的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政府职能的转变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趋于缓慢。

(二)从预算约束力来看,现行支出预算的公共项目保证已明显呈现软化

一是预算分配中预算指标到位率低,执行中预算追加频繁,年度的实际支出数往往高于年初预算数;二是预算分配缺乏可靠依据,人为因素较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三是预算年度的起始日期先于人大审批日期,造成预算审批通过前就已开始进入执行期,形成预算审批的法律空挡;四是法与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以法压法”的现象严重。如教育、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法律和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文化宣传等方面的规章,都对财政支出作了限定性的规定,要求某项支出增长必须高于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增长等,而《预算法》则又明确规定,在安排支出预算时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等等。法律、法规的冲突与不统一,严重减弱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三)从预算的分配方式看,现行支出预算分配方式不当已降低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带来了财政支出控制机制的紊乱,甚至失去了控制功能,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按部门、单位和按经费性质交叉并行分配的办法。这种办法的特征:一是各部门和单位所需的不同性质的经费,如行政经费、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和外事经费等,由财政部门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分配和管理;二是由于财政部门内部的职能分工,既有按经费性质分工设立的,又有(大部分)按部门分工设立的,从而在财政部门内部又存在同一性质经费由不同部门分配管理的现象。这种分配方式经多年实践表明,虽有一些改善支出管理的有利方面,但从总体上不仅不能克服旧分配方式的缺陷,反而又带来了弱化财政管理,肢解单位预算,减弱预算控制和经费供给形式原始(货币供给既不经济又不能发挥规模购买优势,且给以公谋私者带来可乘之机)等诸多新的弊端。从财政外部看,近来所采取的分配方式是将一部分预算资金切块分给各部门,由主管部门自主安排使用。与此同时,不少主管部门还设立了各种基金,拥有大量预算外资金,并自主安排使用,其结果仍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有多个部门在行使财政部门分配资金的职权,部门与部门之间重复建设,重复购置,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

(四)从预算的编制

方法看,预算支出透明度差,不合理因素多,方法不科学

我国支出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是“基数法”,即根据上年的基数加本年增减因素来确定年度的支出预算规模。这种编制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采用“基数法”编制支出预算,年年是基数加增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多少,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基数大的多得,基数小的少得,而且实际上只能增不能减,既导致了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又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

(五)从预算的支出结构看,现行的支出预算在体现轻重缓急、先后主次、项目筛选、比重变化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情况下,将预算支出逐步向重点领域倾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财政的预算约束力下降,导致在预算安排上仍不能满足重点支出需要,教育、科技、农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的支出在总预算支出中的比重提高速度仍较为缓慢。相反,大量的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仍用于竞争性生产建设、行政管理等非重点领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明显不符。

(六)从财政部门内部支出预算管理看,其机制仍未理顺,使财政部门宏观调控能力难以发挥

我国现行的预算支出科目,既有按预算资金性质设置的,也有按部门设置的,相互交叉。与此相对应,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也存在着既有按资金性质又有按部门设置的科目,在管理中职能交叉。这样,就使得实际工作中,一个主管部门和单位需同时编制多个预算,上报财政部门的多个职能机构,一般要对应财政部门五六个职能机构,这不仅给主管部门和单位增加了许多工作量,而且也给有效实施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管理造成困难,难以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

(七)从公共支出总量看,现行支出预算不利于公共支出总量的有效控制,导致财政效益低下,财政连年赤字,陷入困境,控制公共支出是永恒的财政主题

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了5.8倍,而公共支出则增长了9.2倍,大大超过了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公共支出膨胀的结果是,一方面挤了建设性支出,另一方面由于公共支出超过了收入增长而导致财政连年赤字。尽管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国家职能不断扩大的一般规律,但如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出现剧烈膨胀,也必然会给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带来恶果。因此,建立公共支出预算,有效控制支出总量超增长,也是必然的选择。

(八)从财政收支一致性的要求看,现行支出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体系的要求不配套,大大延缓了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金预算、并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的进程

政府公共预算一般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收入并将其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等的资金收支计划,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政府公共预算又是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的。政府公共收入预算主要反映各项税收收入的来源情况;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主要反映政府基本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我国财政长期以来重收轻支,支出问题积压较多,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焦点和难点状况下,建立新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更加迫切和必要。

二、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思路

(一)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一般是指政府根据所取得资金的数量,结合自身职能,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使用计划。公共支出预算实际上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

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出面临的形势看,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做到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权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应是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的总体指导思想。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调整和界定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服从政府职能转变、与我国国情和财力水平相适应。

根据确定政府公共财政供给范围应当遵守的原则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维持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一般是指资源直接置于政府支配之下,配置于各部门做直接消耗的支出。主要包括国防,对外事务,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以及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卫生保健等方面维持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一般是指社会所得再分配,政府不直接消耗,而是转移出去,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出,价格补贴支出等。

3.公共工程支出。一般是指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主要包括邮政、能源、交通、水电、煤气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

上述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与现有财政支出的范围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第一,政府财政退出竞争性领域。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只进行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维持性支出范围有所调整和缩减。事业单位可按其服务性质划分为三类:即公益性的、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其中: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图书馆、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防疫等事业单位,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应保障其资金供给;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介乎于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播电视、医疗保健等,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发展所必要的,也基本属于政府公共预算的供给范围,财政对其可采取资助的形式;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如开发型的科研单位,职业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艺术表演团体、剧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则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应与财政供给脱钩,逐步走向市场。第三,强化财政承担社会保障的职能。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是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分别负担,实际上,这其中有许多属于社会公共需要,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公共支出预算应将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保障纳入进来,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二)细化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编制

预算支出范文篇3

关键词: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缺陷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宏观、微观一起管理的状态转变为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为主。对各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也就要求根据社会的公共要求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加以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政府公共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所需开支的分配计划。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涵盖了政府活动的全范围,反映着政府活动的方向,是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支出管理的核心任务。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形成的,虽然几经改革,但仍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对此,笔者试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结构及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合理性、有效性。

一、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结构亟待重新界定和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应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参与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必须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所谓社会共同需要,是指一个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公共需要。其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举办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按照社会共同需要的标准,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应主要限定在国家机关及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非营利的领域或事务,具体说应包括以下三方面:1、维持性支出。即消耗性支出,一般指资源直接置于政府支配之下,配置于各部门作直接消耗。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不直接消耗的那部分社会资金,这部分社会资金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转移出去的。3、公共工程支出。公共工程支出一般是指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

按照上述理论,再审视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不难发现,在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中存在着“缺位”与“越位”并存的现象。这使得一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必须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的保障;而一些随着改革和政策变化已不应再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占用了不少资金。最为典型的事例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可或缺的社会控制机制,从宏观角度看,社会保障是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社会保障的收支与财政收支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已构成了某种函数关系。

因而社会保障已成为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是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以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为特定目的的资金,对其应实行专门、独立的预算管理。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社会保障预算已成为国家预算中数额最大的一项内容。以美国为例,社会保障资金在80年代的收入与支出就分别占税收总额与公共支出的36%~40%左右。但在我国社会保障收支尽管也纳入了政府经常性预算,但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却在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中并没有单独编列和反映。如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预算资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等仍与政府经常性公共支出混在一起,这显然不利于统计社会保障支出的精确数字。更何况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调整和物价调整等方面改革力度的加大都必然触及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要起到稳定社会的控制机制作用,也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一些相应的制度。而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却无法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以致造成了一些必须由财政资金供应的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的缺位。如:近几年建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说是政府对市民作出的经济上“低保”的承诺,也可以说是张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上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可以即刻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这项被视为“花钱”不多,效果极佳的社会工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在现有的预算体系中却没有反映。再有,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中“五保户”的养老资金的缺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农村“五保户”原本是由乡村政府经费养起来的,而税费改革后,这笔供他们养老用的“费”已不复存在。这笔资金无疑应由财政负担,应该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然而,在公共支出预算中这笔费用却是空挡,这不能不使财政及社会保障等工作出现被动局面。

教育产业化,实际上已使高等教育事业变成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而非“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高校及一些科研单位的某些科研项目事实上也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相应利益(主要指一些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项目),已不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和发展所必须的事物。”此类因市场经济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性质的事业,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均属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的范围,至今仍某种程度上还占用了不少财政资金。造成了高校是拿政府的钱办学,同时又挣学生的钱,有些科研项目是双重获利,拿政府的科研经费,同时又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利益。这种财政支出预算供给范围“越位”的现象,既影响了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也必然连带出一些社会问题。难怪有人分析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时,将教育产业化作为其中的因素之一。

为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时,必需在调整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优化支出结构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政府财政要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领域,转移到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方面来。如前所述,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件实际上已经是带有营利性质的竞争性领域(由民办高校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可见其竞争性和营利性)。第二,调整和缩减维持性支出范围,加强对社会保障,环境保障等关系到社会稳定及长远利益的支出。第三,要不断加强、优化行业内部的支出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管理、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范围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及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的存在必然影响到公共支出预算的执行,同时也暴露出公共支出预算管理方面的缺漏;公共预算编制的方法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如前所述社会保障某些资金的缺位,必然导致各级财政难以严格执行公共支出预算。因为,这些在公共支出预算中“缺位”的社会保障资金确实是各级财政责无旁贷必须支付的。像城市低保的资金,农村低保的资金,以及五保户的供养资金等都是丝毫不得拖延的。为此,各级财政支出便不得不临时拼凑,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其结果必然导致公共支出的预算徒具虚名,而无实际的执行意义,因而,要提高国家财政宏观的有效性,硬化预算的约束,必须加强政府公共预算管理,完善其监督机制。

按照科学的管理、监督理念审视当前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不难发现其在编制方法管理体系等方面不合理不科学性以及财政监督体系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结构性不合理缺陷。在管理方面,原有的预算体系是将支出切块分割到各部门,由各部门自由分配。这种粗放性管理显然不可能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内容,当然也就不可能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在编制方法上虽然已经改革但仍未完全摈弃一些不够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如基数法,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预算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难以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财政监督体系上,原有的监督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缺陷。目前我国由各级人大行使立法权,并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监督。然而,财政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大除听取同级政府自己的评价外,再无别的机构或专门力量能够对其负责。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尚可勉强运作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监督实际上也只能说是徒有程序而无真正实际的意义。人大实际上是有权威却无专门力量和手段。而有专门力量和手段的审计部门但权威性低,行政监督工作不到位,职能效果也就不明显。审计部门审计同级财政无疑就是审计同级政府,也就是审计自己的顶头上司,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下审一级”的做法,确属权宜之计,也收效甚微。再则,审计涉足财政监督的初次监督,势必涉及部门业务的重要交叉和工作协调等问题,还有监督标准和执法力度的不统一等许多问题,势必造成财政监督的整体效果差。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在管理、编制方法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支出预算的供给范围的“缺位”“越位”及预算约束力的弱化是不言而喻的,因而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硬化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必须在管理体系、计算方法及监督机制诸方面进行改革。

其一,改革预算管理体系,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可以采用分级预算等较科学规范的方式更加详细地确定和规范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的内容。更加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作用。分级预算方式是指一级预算支出按部门分类,二级预算支出科目按性质分类,再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三级分类支出科目。这样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预算支出在各部门的分布,也便于财政部门对预算执行宏观调控监督检查。

其二,采用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到位率。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时,要摒弃基数法,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将偏重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改变预算到位率低的情况。

其三,完善与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完善的控制监督机制是公共支出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应逐步理顺和健全以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及各单位内部不同层次的控制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此外还要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逐步加大社会对支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乃至于影响到各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及国家的稳定。因而不能不引起重视。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无法适应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预算支出范文篇4

[论文摘要]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合理性、有效性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在支出供给范围、结构、管理及监督诸方面的缺陷及不合理性,提出了对其进行改革的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宏观、微观一起管理的状态转变为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为主。对各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也就要求根据社会的公共要求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加以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政府公共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所需开支的分配计划。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涵盖了政府活动的全范围,反映着政府活动的方向,是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支出管理的核心任务。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形成的,虽然几经改革,但仍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对此,笔者试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结构及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合理性、有效性。

一、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结构亟待重新界定和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应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参与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必须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所谓社会共同需要,是指一个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公共需要。其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举办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按照社会共同需要的标准,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应主要限定在国家机关及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非营利的领域或事务,具体说应包括以下三方面:1、维持性支出。即消耗性支出,一般指资源直接置于政府支配之下,配置于各部门作直接消耗。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不直接消耗的那部分社会资金,这部分社会资金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转移出去的。3、公共工程支出。公共工程支出一般是指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

按照上述理论,再审视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不难发现,在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中存在着“缺位”与“越位”并存的现象。这使得一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必须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的保障;而一些随着改革和政策变化已不应再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占用了不少资金。最为典型的事例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可或缺的社会控制机制,从宏观角度看,社会保障是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社会保障的收支与财政收支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已构成了某种函数关系。

因而社会保障已成为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是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以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为特定目的的资金,对其应实行专门、独立的预算管理。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社会保障预算已成为国家预算中数额最大的一项内容。以美国为例,社会保障资金在80年代的收入与支出就分别占税收总额与公共支出的36%~40%左右[1]。但在我国社会保障收支尽管也纳入了政府经常性预算,但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却在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中并没有单独编列和反映。如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预算资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等仍与政府经常性公共支出混在一起,这显然不利于统计社会保障支出的精确数字。更何况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调整和物价调整等方面改革力度的加大都必然触及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要起到稳定社会的控制机制作用,也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一些相应的制度。而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却无法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以致造成了一些必须由财政资金供应的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的缺位。如:近几年建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说是政府对市民作出的经济上“低保”的承诺,也可以说是张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上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可以即刻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这项被视为“花钱”不多,效果极佳[2]的社会工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在现有的预算体系中却没有反映。再有,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中“五保户”的养老资金的缺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农村“五保户”原本是由乡村政府经费养起来的,而税费改革后,这笔供他们养老用的“费”已不复存在。这笔资金无疑应由财政负担,应该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然而,在公共支出预算中这笔费用却是空挡,这不能不使财政及社会保障等工作出现被动局面。

教育产业化,实际上已使高等教育事业变成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而非“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高校及一些科研单位的某些科研项目事实上也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相应利益(主要指一些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项目),已不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和发展所必须的事物。”此类因市场经济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性质的事业,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均属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的范围,至今仍某种程度上还占用了不少财政资金。造成了高校是拿政府的钱办学,同时又挣学生的钱,有些科研项目是双重获利,拿政府的科研经费,同时又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利益。这种财政支出预算供给范围“越位”的现象,既影响了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也必然连带出一些社会问题。难怪有人分析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时,将教育产业化作为其中的因素之一。

为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时,必需在调整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优化支出结构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政府财政要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领域,转移到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方面来。如前所述,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件实际上已经是带有营利性质的竞争性领域(由民办高校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可见其竞争性和营利性)。第二,调整和缩减维持性支出范围,加强对社会保障,环境保障等关系到社会稳定及长远利益的支出。第三,要不断加强、优化行业内部的支出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管理、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范围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及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的存在必然影响到公共支出预算的执行,同时也暴露出公共支出预算管理方面的缺漏;公共预算编制的方法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如前所述社会保障某些资金的缺位,必然导致各级财政难以严格执行公共支出预算。因为,这些在公共支出预算中“缺位”的社会保障资金确实是各级财政责无旁贷必须支付的。像城市低保的资金,农村低保的资金,以及五保户的供养资金等都是丝毫不得拖延的。为此,各级财政支出便不得不临时拼凑,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其结果必然导致公共支出的预算徒具虚名,而无实际的执行意义,因而,要提高国家财政宏观的有效性,硬化预算的约束,必须加强政府公共预算管理,完善其监督机制。

按照科学的管理、监督理念审视当前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不难发现其在编制方法管理体系等方面不合理不科学性以及财政监督体系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结构性不合理缺陷。在管理方面,原有的预算体系是将支出切块分割到各部门,由各部门自由分配。这种粗放性管理显然不可能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内容,当然也就不可能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在编制方法上虽然已经改革但仍未完全摈弃一些不够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如基数法,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预算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难以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财政监督体系上,原有的监督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缺陷。目前我国由各级人大行使立法权,并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监督。然而,财政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大除听取同级政府自己的评价外,再无别的机构或专门力量能够对其负责。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尚可勉强运作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监督实际上也只能说是徒有程序而无真正实际的意义。人大实际上是有权威却无专门力量和手段。而有专门力量和手段的审计部门但权威性低,行政监督工作不到位,职能效果也就不明显。审计部门审计同级财政无疑就是审计同级政府,也就是审计自己的顶头上司,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下审一级”的做法,确属权宜之计,也收效甚微。再则,审计涉足财政监督的初次监督,势必涉及部门业务的重要交叉和工作协调等问题,还有监督标准和执法力度的不统一等许多问题,势必造成财政监督的整体效果差。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在管理、编制方法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支出预算的供给范围的“缺位”“越位”及预算约束力的弱化是不言而喻的,因而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硬化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必须在管理体系、计算方法及监督机制诸方面进行改革。

其一,改革预算管理体系,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可以采用分级预算等较科学规范的方式更加详细地确定和规范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的内容。更加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作用。分级预算方式是指一级预算支出按部门分类,二级预算支出科目按性质分类,再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三级分类支出科目。这样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预算支出在各部门的分布,也便于财政部门对预算执行宏观调控监督检查。

其二,采用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到位率。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时,要摒弃基数法,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将偏重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改变预算到位率低的情况。

其三,完善与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完善的控制监督机制是公共支出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应逐步理顺和健全以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及各单位内部不同层次的控制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此外还要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逐步加大社会对支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乃至于影响到各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及国家的稳定。因而不能不引起重视。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无法适应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预算支出范文篇5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高校支出;管理模式

在高校的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促进高校完善经济预算模式,加强高校对于自身资产的管控效率,促进高校日常运营以及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于高校各项支出预算的投入,积极分析高校在日常运营以及发展阶段会产生哪些经济支出,并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从而促进高校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建立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意义

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校教育工作能够完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工作,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效率,以此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在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发展水平,强化高校对于自身资产的管控质量,需要高校在发展阶段加强预算管理,构建起科学且完善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以此实现对于高校内部各项经济支出的有效管控,从而使高校能够科学管控自身资产,充分掌握高校在各个运营以及发展环节的资产支出情况,进而制定充分契合高校发展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举措,促进高校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高校对于自身资产的管理效率以及水平,从而助推高校发展效率不断提升。基于此,需要高校持续性强化对于支出预算管理工作的投入,不断探索全新的支出预算管理方法,逐步完善支出预算管理方式,从而构建起全新的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助推高校资产管控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性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优化高校发展效率。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探讨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所以在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当中需要以支出作为数据指标以及工作导向,构建起科学且规范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从而促进高校发展水平及效率的提升。针对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本身来讲,其所强调的最为主要的数据指标便是预算支出的责任以及效率,要求在该项工作阶段积极展开预算编制,科学推动预算执行,有效落实预算监督,并且能够在以上流程中充分关注预算工作的结果产出,从而在投入固定的情况下产出更大的效益,实现高校对于自身资产的充分利用。总结来讲,建立起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财政部对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关键性要求,所以在高校的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充分展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该项工作积极落实,在高校构建起以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工作导向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以此有效评价预算管理工作绩效,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反馈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科学且完善的应对策略,帮助高校实现对于资产的优化配置,有效节约高校运营及发展成本,促进高校发展效率及水平得到持续性的优化。

三、构建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从而优化高校内部资产利用效率。总结来讲,高校积极构建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充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有效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优化单位发展效率、提高发展水平的关键性举措。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有必要在高校范围内构建起支出预算管理模式,通过科学规范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确保高校实现对于各项发展基金的科学运用,使高校内部资金对于高校运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只有将高校内部有限的资金运用到高校发展的关键性环节、重要发展部门,才能促进高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在高校内部加强对于科研的经费投入,有助于加速高校的科研效率,强化高校学术水平,从而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而这也充分契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能够实现低经济投入、高结果产出,全面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速发展。第二,有助于促进高校稳定发展。高校的发展与运营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并且繁杂,其中的财务工作不仅与高校的日常办公开支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内部各个学院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成效,而且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情况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保有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以上方面都需要拥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所以,有必要在高校内部积极构建起支出预算管理模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高校内部各项财务支出进行科学化管控,使高校能够将资金用到需求较为迫切的发展环节,从而促进高校发展效率及水平的提升,保障高校的稳定发展。从本质上来讲,预算作为一种科学的财务管控方法,能够保障高校内部资金合理兼顾到高校的各个发展环节以及流程,所以在高校内部构建起支出预算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高校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保障高校各项资金利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质量,使高校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出更大的力量。第三,契合高校资源优化配置需求。在高校积极构建起支出预算管理模式同样充分契合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对于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科研质量的增强可以起到良性的助推作用。近年来,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支出预算管理方法,而这充分说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该项举措能够充分确保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充分契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高校逐步强化对于自身资产的管控水平,进而结合高校发展需求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在高校内部产生大量资产闲置、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样不但有助于促进高校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样也有助于高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使高校为我国人才培养事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四、高校支出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支出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对高校预算工作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高校对于自身资产的使用水平,无法切实保障高校发展效率最大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仍然采用二级部门预算管理体制。高校支出管理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仍然采取传统模式下的二级部门预算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相对于当前高校的经济发展效率以及运营水平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支出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从高校运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讲,其内部的各个院系拥有不同的教学分工,对于资金的使用需求、使用途径、使用方式等都各不相同,所以高校通常会采用二级部门预算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在高校统一领导管理之下,由各个院系充分自主自身财政权力,并且主动承担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在此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下,各个院系能够充分根据自身的财政需求情况展开整体预算编制,安排资金使用。而在此过程当中缺乏高强度的财政预算监督及统一规划使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资金的浪费,并且各个院系之间的各自为政也不利于提升高校整体支出预算管理质量,无法最大化发挥出资金的作用。(二)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相对传统老旧。在学校内部所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相对传统落后也是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对于高校支出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无任何益处。实际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基数+增长”的模式,此模式将上一年的支出总额作为计算的基数,随后根据今年的财政使用规划以及学校未来发展事件做出预测规划,逐步推算出学校第二年的资金支出情况。而这种预算编制方法较为传统落后,预算流程相对简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第二年的财政支出数额,但是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无法充分保障高校在资金使用阶段所出现的意外情况,导致高校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灵活性,这显然并不契合当前高校发展需求。(三)支出预算模式财政分权背离实际。在高校内部展开支出预算管理工作时,通常采用财政分权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运用校长负责制,财政权力由校长以及高校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分开责任执行,不同人员负责不同的支出预算管理部分。而这种财政分权的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抓就死”的情况产生,但是过度的财政分权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这种财政预算管理模式缺乏问责制度,一旦出现财政预算管理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追究责任人。甚至一部分负责人员在开展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期间并未充分考虑高校发展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情况,同时缺乏承担责任的部门,因此也导致高校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支出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不高,而这显然并不利于实现高校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也并无任何益处。(四)缺乏高校科研财政预算有效评价。在高校的发展与建设中,对于科研的财政预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与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因此能否切实保障高校科研质量、推动科研发展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内部的科研财政预算情况。而当前高校支出预算管理工作中,缺乏对于科研财政预算工作的有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科研财政预算工作的实效性,对于促进高校科研的快速发展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当中,主要表现为并未积极构建起高校科研财政预算的有效评价模式,因此无法通过评价的过程反馈出高校科研财政预算所取得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效果。

五、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完善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水平,需要科学设计与规划高校支出预算管理各个流程及环节,逐步构建起科学且完善的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一)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加大力度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是构建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最为关键的一环,完善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有助于高校发展效率及水平的提升,确保高校实现对于内部各项财政的科学管理及预算,发挥出高校财政的作用,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实际当中,高校需要摒弃传统模式下的二级部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逐步设立起更加科学且完善的财政管理方式。首先,高校需要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在高校内部建立起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实现对于各个院系内部财政预算的有效管控,同时也通过该方式创新高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而各个院系的财政预算以及需求情况可以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考量,并且针对于每一个院系的需求情况以及当前学校财政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当前学校发展方向、科研情况、教学需求等方面因素,做好高校内部每个院系的资金分配工作,确保每个院系的财政预算符合其发展需求并且不会产生财政资金浪费。其次,需要设置财政预算监督部门,对高校内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财政预算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且对财政预算管理委员会所制定的预算编制、资金整体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审核,以避免其中出现不规范现象,及时纠正在财政预算管理委员会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充分保障学校内部财政使用的科学性,致力于全面促进高校发展效率与水平的提升。(二)更新高校预算编制方法。及时更新高校预算编制方法也是提高高校财政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有助于构建起更加科学且完善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发展水平以及效率的不断优化。首先高校需要摒弃传统模式下的预算编制方法,在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寻找突破,致力于提升高校预算编制工作的实效性,充分结合下一年度高校各个院系的发展规划和整个高校的教学规划展开预算编制工作。例如,在进行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加强对于高校内部运营情况的调研,充分考虑到上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使用情况,查看上一年度预算编制是否产生浪费,分析上一年度预算编制所产生的效益,之后充分结合下一年度高校的发展目标以及科研发展趋势进行预算编制,在此阶段需要做到预算编制与高校发展实际相互契合,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持续性。这种预算编制方式不但充分强调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地位,而且能够使高校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展开运营以及管理,使高校逐步摸索出全新的发展途径,有效促进高校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与优化。(三)落实高校预算统一管理。为了切实提升高校运营以及发展水平,确保高校各项预算运用的科学性,提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成效,需要积极落实高校预算的统一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构建起高校支出预算管理的全新模式,使高校预算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需要对高校预算工作展开统一管理,摒弃传统模式下的财政分离模式,在进行统一管理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院系在发展及运营阶段的基本经费,结合每个院系的发展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基本经费,随后结合各个院校科研项目情况以及后续人才培养规划、设备采买规划等进行预算管理。在此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院系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一个院系对于资金的需求迫切性展开统一的预算管理,以切实保障预算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同时有效满足每个院系在发展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避免产生预算资金浪费的情况,从而为我国高校的运营以及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撑。(四)完善高校科研预算评价。在高校内部构建起科学且完善的科研预算评价同样是一项关键性的举措。通过该项措施能够充分反馈出当前高校科研中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当前资金预算对于高校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而针对科研项目的展开情况制定相应的完善举措,保障科研项目的资金供应,同时促进高校运营及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实际当中,需要对高校科研的展开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高校科研对于预算资金的需求情况,统计高校内部各个科研项目的实施现状,之后进行统一规划,注重资源协调,逐步满足高校内部科研工作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时,通过完善的评价措施对于高校科研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以此反馈出科研预算的使用实效性,明确科研预算所产生的效益,之后以此为依据展开高校科研预算编制工作,切实保障高校内部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有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需要加大力度构建起高校支出预算管理模式,以此帮助高校实现对于自身资金使用的科学管理,促进高校资金预算工作顺利进行,助力高校发展效率及水平得到持续性的优化,为我国科研项目以及人才培养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建慧.新预算制度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21(15).

[2]崔金香.基于内控视角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3).

[3]李庆远.高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会计委派制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0.31(04).

预算支出范文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项目预算管理;财政;支出预算;项目库;绩效

大部分国家政府会参与卫生财政补偿方式决策,制定政府卫生预算目标,并将其细化到具体医疗卫生机构或财政拨款项目[1]。我国于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并于2000年起陆续启动和推进了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已经基本构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预算管理体制框架。项目支出预算是公立医院为完成其特定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大型修缮及大型购置等项目支出。目前,部分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不够,与政策、改革、规划及单位中长期发展结合不紧密,编制和执行“两张皮”,只是将预算编制作为申报经费的手段;预算决策缺乏科学合理的立项,论证不充分,项目质量不高,项目库建设滞后,绩效目标编制不规范;预算执行进度较慢,预算执行与项目进度不匹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绩效管理需要加强[2]。现有政策文件对公立医院财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符合项目特点、可操作的分项目绩效指标内容和指标值。部分公立医院财务人员仍然面临以下困惑:绩效目标申报表如何填、年度绩效目标申报中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填什么?本研究拟对公立医院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进行探讨。

1公立医院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相关政策

1.1全国层面关于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政策

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全国层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财预〔2014〕85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5〕82号)、《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等文件,要求把绩效管理理念和要求融入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各环节,加强项目库建设,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建立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要运用的全过程绩效运行机制。

1.2卫生行业关于公立医院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政策

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政策是通过预算管理方法实现的,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国家财政部会同卫生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实行“二上二下”的预算申报审批程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管医院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组织编制预算,进入中央部门预算体系,医院必须每年申报部门预算(图1)。公立医院部门预算是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由医院对外报送,反映公立医院和公共财政的关系,满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管理需要[3]。每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预算管理医院报送三年滚动项目库,对项目进行审核、评审,评审通过的项目形成部门项目库,根据轻重缓急对备选项目进行排序,择优编制项目支出规划,从部门项目库中排序选取项目作为报财政部的项目库,并组织评审。每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预算管理医院根据部门预算初步安排建议,报下一年“一上”部门预算,并在报送“一上”支出规划时,将项目库报财政部。财政部对项目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纳入财政部项目库。“一下”阶段,财政部审核、评审部门申报的项目,审核通过的纳入财政部项目库,综合平衡后核定下达部门三年项目支出控制数。国家卫生计生委以财政部审核通过的三年规划(分年度)控制数为基础,分解下达下级单位,并将项目库反馈预算管理医院。“二上”阶段,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控制数进行平衡,将一级项目控制数落实到二级项目,项目须从纳入部门项目库的项目中选取。预算管理医院根据部门下达的控制数编制“二上”预算。公立医院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除了遵循有关法律、国务院及财政部规定外,还要执行卫生行业政府投入政策、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2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建议

2.1在预算编制前期,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做好财政项目筛选排序

财政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项目库是对项目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入库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立项依据、明确的实施期限与合理的预算需求,列入预算安排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项目支出预算根据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综合预算、科学论证、合理排序、追踪问效原则,以及项目库项目排序情况编制。每年6月份,为项目预算编制准备阶段,公立医院应当结合财政资助范围,提前做好项目库建设,充实项目储备。各业务科室、职能部门应充分考虑预算执行能力,量力而行地编报财政项目预算[5]。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应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集体决策,财务、设备、基建、采购、总务(后勤)、审计和相关业务部门等要参与全过程,并充分发表意见。所有项目必须经专家论证,专家应符合7人以上单数,有一定资质的本领域专家和财务专家等要求。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程序的财政项目预算申报书由职能部门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将批准同意的项目放入滚动项目库中管理,并按轻重缓急排序。在财政项目预算编报通知下发后,公立医院可以根据发展需要,从项目库中挑选适合的项目进行论证后上报。例如,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工作主要包括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6]。新增大型医用设备必须评估就诊人数、就诊人群、病情分类,对设备适宜性、经济性、实用性等进行论证。主管部门对项目支出进行资格审核,认定项目申报材料是否符合填报要求,材料是否齐全,立项依据是否真实可靠,项目规模及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申报材料经部门批准后,纳入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滚动项目库。

2.2合理设定绩效目标,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公立医院拥有预算编制自主权和独立性,预算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编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和综合平衡[7]。在预算编制方法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按具体项目预算实事求是地编列。纳入项目库管理的项目都必须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由公立医院在该项目纳入部门项目库前设定,并按要求随同部门预算项目库提交财政部门。绩效目标是公立医院使用财政资金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是预算安排的前提与基础,也是预算执行、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绩效目标设定是公立医院编制绩效目标,并向主管部门报送绩效目标的过程。编制绩效目标有以下要求:(1)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宏观经济和卫生发展规划、公立医院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与相应预算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2)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则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3)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预期绩效既要显著,又要符合行业或同类项目正常水平;资金规模和使用方向与绩效目标应当匹配。公立医院在申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时,需要填写一级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下对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购置设备台数、培训医师、增加治疗项目、提高就诊量、治疗所需时间、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设置预期指标值(完成时间和人次等具体指标值)。

2.3事中以绩效监控为手段,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公立医院财政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时点如下:(1)6月30日,低于50%且低于部门平均执行进度5%(含)以上的,视情况调减当年预算,同时,控制下年度预算规模。超过50%且超过部门平均进度10%以上,优先安排下年预算;(2)9月30日,低于75%低于部门平均预算执行进度5%(含)以上的,视情况调整其当年预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立医院应当科学安排项目实施计划,倒排支出时间表,围绕绩效目标实现过程开展分析。采集项目管理和绩效运行信息,对财政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是否按进度管理、资金拨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制度执行,项目完成进度,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和影响,纠偏措施制定和整改落实情况)实施跟踪分析,查找财政项目预算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改进预算执行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将预算执行序时进度要求落实到项目、环节和时间节点,确保资金支付安全、合规和预算执行进度目标实现。主管部门在公立医院自行监控的基础上,根据预算安排、绩效目标、国库管理等,对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跟踪管理,抓好对整体预算执行影响大的修缮购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基本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明确时限要求,确保预算的序时均衡执行[8]。

2.4事后对财政项目执行结果进行追踪问效,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

结果导向型预算改革的基本手段是绩效评价,通过设定可测量、可实现的绩效指标,客观评价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公共部门和财政项目取得了什么效果。绩效评价的落脚点在于结果应用,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实现绩效影响预算资金投入。项目完成后,公立医院应对照设定的绩效目标开展内部绩效自评撰写绩效报告,说明项目概况,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过程管理措施及组织实施情况;总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未完成绩效目标及其原因和下一步改进项目管理的建议。项目整体绩效的发挥,既有赖于财政资金的到位,又有赖于自筹配套资金的到位,考评公立医院财政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局限于财政资金,还应将自筹资金纳入考评范畴[9]。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对公立医院提交的绩效报告实施外部再评价,提供绩效评价报告,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公立医院改进项目预算管理和财政补助预算安排和当年财政补助结算重要依据,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10]。总之,财政项目支出预算在内部管理上,涉及公立医院具体业务、财务、设备、基建和审计等部门,在工作程序上,涉及预算编制、进口设备审批、政府采购、基本建设招投标、国库集中支付等。因此,公立医院在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申报阶段,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执行性和效益性,认真研究项目,由职能部门、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区域规划资源配置、当地群众医疗健康、投入产出的成本控制等多方需求形成论证评估报告,从严编制预算,提高预算和绩效目标编报质量;在项目执行阶段,硬化预算约束,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核制度和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报告制度,以及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机制,对资金到位、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完成预算执行的进度目标、安全目标和绩效目标;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总结,上报项目完成情况。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尽快出台项目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将考评结果作为财政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小万,崔月颖,刘双梅.部分国家政府卫生预算模式的循证政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31-33.

[2]陈玲娣.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9):89-90.

[3]王舜娟,田新雨,张祖辉.公立医院全面预算与部门预算的关系与衔接[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2):89-90.

[4]张红兵.项目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5]田新雨,李春.进一步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的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5):82-83.

[6]邱国林,刘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7]韩斌斌.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改进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0):85-86.

[8]石英华.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

[9]张英涛,于永军,李清明.考评项目预算执行不应仅限于财政资金[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2):79-80.

预算支出范文篇7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预算支出体系,本人认为应以合理界定支出范围为前提,完善部门预算、逐步推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及现代化的财、税、库计算机网络系统为配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

一、构建公共预算支出体系的前提: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公共支出预算范围是指公共预算下资金分配使用的领域,它是由政府职能的范围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应由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中国的特性共同决定,它至少包括以下部分:市场干不好但政府可以做得更好的领域,经济转轨时培育和完善市场的任务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特定任务。据此,公共预算支出的范围可以界定为以下四个领域:

1、公共服务领域。该领域重要包括政权建设和事业发展两部分:国家政权机关包括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管理、国防等部门和机构,由于国家政权机关提供的公共服务属于纯公共商品,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方式补偿其耗费的成本,因此,必须以公共预算拨款的形式来保障其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在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下,依法成立的政党组织、政协常设机构及部分人民团体等,也由公共预算拨付资金来保证其开展活动所需的必要财力。

由公共预算供给资金的事业发展领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纯公共商品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基础研究单位、卫生防疫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等。纯公共商品具有很强的收益外部性,私人不愿或无力承担,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并由公共预算保证其合理的经费需要:另一类是提供混合商品的事业单位,如高等院校、应用基础研究单位、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殊艺术团体等,它们提供的产品虽具有公共商品的部分性质,但其发生的耗费也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费获得部分补偿。公共预算对这类单位只是拨补其正常收入不能抵补支出的资金差额。

2、经济发展领域。公共预算安排的投资支出主要针对非经营性、非竞争性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战略影响的项目。它由以下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机场、码头、水利设施、污染治理、环保工程等:这类项目具有公用和公益性质,难以产生直接收益。二是自然垄断产业,如铁路、邮政、供水、供电、供气等。这类产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特征,难以实现竞争性经营,若由市场调节,就会降低乃至丧失配置效率:三是高风险、高技术产业,主要是重大的技术先导产业,如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政府应保证对这类产业的诱致性投资。此外,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属于弱质和有风险的产业,并且农业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有重大影响,因而农业投资也是公共投资的重要内容。

3、转移支付领域。通过公共预算支出进行的收入分配调节,通常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安排。与收入分配调节有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两个基本层次:(1)公共财政体系内各级政府间转移支付。它着重解决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均等化,以及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如对收入水平较低地方的财政补助,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援助等。这类转移支付是合理配置公共资金,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2)公共预算对企业和居民的转移支付。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扶持和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弥补因公共定价政策造成的部分公共企业的亏损。对居民的转移支付以社会保障为主,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收入保证、灾害救济等。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的生活权利和收入来源,有利于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4、培育和完善市场的任务。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自发产生的,政府是市场制度的主要提供者。政府进行的每一项制度创新,即政府从外部将新的制度引入市场时,与自然演变的市场经济相比较,具有相对的突然性和利益重新分配的激烈性。虽然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制度最终会在市场经济下形成均衡,但由于其突然性和利益重新分配的激烈性,可能激发起重重社会矛盾而使新的制度无法引入市场。财政在新制度引入市场而尚未形成均衡时的任务是充分调整支出方向,缓解社会矛盾,一旦新的制度均衡形成,则可以从该支出项目下抽身而退。财政对以前的价格机制改革和目前的税费改革所做的支持,就是培育和完善市场方面的特定支出,事实证明,财政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构建预算支出体系的基础:完善部门预算、逐步实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

我国过去的财政资金按功能归口管理,即将同一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预算中去,再分配给使用资金的部门。由于每个部门对应着多个功能性预算,所以产生了多头要钱,预算管理混乱的问题,也不利于考核各部门的业绩和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对市场经济下的公共预算,国际上主要有“费用论”和“报酬论”两种观点,前者是传统的预算理论,它认为公共预算是维持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拨款,至于它们提供什么服务、服务质量如何,则不属于财政的范围;后者是80年展起来的新兴预算理论,它认为公共预算是政府支付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价格和报酬,预算拨款多少取决于其服务的质和量而不是“养人”多少。根据“费用论”编制的公共预算称为部门预算或单位预算,它以部门或单位作为预算对象,按人头费和事业费分开核算的原则进行编制。根据“报酬论”编制的公共预算称为绩效预算,是90年代初出现的预算模式。它按“部门十业绩指标”公式来确定预算,分为三个环节:(1)绩:即部门应达到的业绩指标。(2)预算:达到这一指标应当花的钱,即成本,通常,这是包括工资和业务经费在内的全部预算。(3)效:通过对上述绩效指标的考核,决定实际预算拨款额度。对于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应当减少拨款。绩效预算是比较科学的预算,它解决了过去难以解决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和量的评价问题,也有利于及时停止对“过时机构”的拨款,提出公共支出效率。其困难主要是指标的确定和成本计算标准。据有关文献,世界上目前有近50个国家使用或者部分使用绩效预算。

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还有一种称为“投入预算”。美国70年代末提出的“零基预算”就属此类。顾名思义,零基预算为支出基数为零的预算,就是说,它不再考虑部门,而是按政府所要做事的内容,即“事件”来编制预算。假如政府今年计划做100件事,则先编制出各自预算。若某一部门有三件可做,就获得了三件事相加的预算,若另一个部门一件事也没有,则其基数就是零,只能关门解散。实践中,零基预算有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完全意义上的零基预算;第二种是“改良的零基预算”,即只对办事经费部分实行零基预算。人头费部分则按编制和人头来确定。我国目前的零基预算,对工程项目来说是指前者,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指后者。然而,改良的零基预算很难说能够提高支出效率。因为,只要公共预算中仍保留着“养人”部分,则无论采取何种预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就永远有人员膨胀的可能。零基预算的缺点是编制过程过于复杂,工作量过大,编制时间过长;有时还会出现“打井列入预算,填井也列入预算”,而总效果为零的荒唐现象。

针对功能性预算的缺陷,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际情况,我国公共支出的预算改革目前应以完善部门预算为主,创造条件逐步推行零基预算,最终实现绩效预算。2000预算年度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所有中央一级预算单位都试编了部门预算,但只选择了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个部门上报全国人大审议。按照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的要求,2001预算年度要编制27个部门的部门预算,并上报全国人大审议。上报内容、上报形式也要改进,要在上报原有功能预算的同时,将27个部门做成一个汇编本的部门预算一并上报,并力争在优化报送质量上更进一步。2001年向全国人大报送的部门预算,力争做到既能反映27个部门的预算全貌,又能反映出各部门不同的特点,既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预算拨款安排的项目,又包括部门用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和单位自有收入安排的项目,在规范和细化预算编制上做更大的努力。同时,要加紧进行定员定额和项目预算试点的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部门的定员和经费定额,改变传统的“基数法”,为实行零基预算创造条件。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建立的。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种分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财政管理与改革的需要。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预算的需要,需要改革现行政府预算科目,建立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应包括部门分类、功能分类、经济分类三个部分。部门分类主要明确资金管理责任者,解决“谁”的问题;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功能,明确“干什么”;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明确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支出“如何使用”。初步的收支分类改革应包括预算内收支,积累经验和时机成熟后将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及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有收支等都纳入政府收支分类范围。根据政府职能进行的功能分类,反映政府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等政府职能,体现政府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支出结构和资金的使用方向、。按经济性质设置政府收入经济分类和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并将各类收支充分细化,以反映政府收入和支出经济要素的构成情况。这项改革是规范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不仅为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零基预算、综合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财政预算改革的顺利推行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也为依法治国、强化预算监督、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打下良好基础。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在人员、技术和思想观念转化方面尚不具备全面实行绩效预算的条件,现实可行的是在公共投资领域选择试点,为最终实现绩效预算创造条件。

三、构建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条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1、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将现行的国库分散支付制度改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其核心是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取消各预算单位在银行多头开立的帐户,即实行”零户统管”,只有财政代表国库的账户与单位对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分为集中收入和集中支付:集中收入就是单位的预算内收入直达国库,预算外收入直达财政专户:集中支付就是单位需要的钱由国库直接拨付,人员经费(工资费用)委托银行支付,所需的设备、办公用品及服务,由政府集中采购进行分配。集中收入是统一预算编制的要求,集中支付是严格预算执行的要求。长期以来,吃皇粮的人的工资发放是采取“年初预算切块,资金层层下拨,单位发放到人”的松散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一方面造成吃空头现象,乱增加发放项目,擅自提高标准:另一方面存在工资发放不及时,甚至被挤占挪用的问题: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账户过于分散,加上层层下拨,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产生使用效益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推进工资发放银行化,由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发放标准,将工资划转到银行统一发放,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面监控,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切实提高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适应改革需要,财政部已经成立了国库司和支付局,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试点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积极稳妥地进行完善,既要大胆吸收国际经验,又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这项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要触动一些部门的现有权益。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预算内,后预算外”等办法。目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这项改革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仅财、税、库三家的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国库单一账户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还要使那些现有权益要相应调整的部门和单位确立改革意识和全局观念,接受这项改革。二是要在充分学习和消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拟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办法。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改革都在进行之中,情况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学习和消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在统一的国库单一账户框架下,因地制宜地处理某些特殊问题。三是要积极组织多层次试点,边试点边完善办法,为全面推开创造条件。改革试点可采取自愿参与与重点选择相结合的形式逐步推开,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一步。可在市(县)、中等城市或选择某个部门和单位进行试点。为积累经验,减少震动,可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四是要妥善做好有关配套改革。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需要进行两方面的配套改革:一方面,要建立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和联行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财、税、库网络系统,使财、税库和各支出部门之间形成网络关系,共享资源,互相监督,提高效率。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把国库单一账户改革与财税、金融其他方面的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增加合力,减少阻力。

2、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分散的政府采购方式削弱了支出政策效力,不利于发挥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也增加了采购成本,而且使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相脱离,财政监督形同虚设,为吃回扣、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创造了条件,所以预算执行中要强调办公设备统一采购,由政府设立的采购中心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购买,再由国库直接支付采购费用,实现预算管理和拨款两分离的财政运行机制。

近几年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是强化了支出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三是初步营造了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为国内优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但是,由于政府采购在我国实行的时间不长,下列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政府采购的规模一般为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明显偏小,2000年初步统计仅占GDP的3%左右。所以我们要积极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提高政府采购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政府采购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

二是政府采购队伍的专业水平不高。政府采购涉及到经济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财政工作,还应当掌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商品性能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基层单位缺少熟悉国际通行采购方式的采购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采购活动中时常出现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政府采购宣传及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宣传的主渠道,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培训力度,特别是对地(市)、县级管理人中的培训,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是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采购活动中,市场分割、歧视供应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些地方通过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方式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标。

四是采购资金拨付办法和管理程序不规范。今后应加强对分散采购的监督管理,积极试行政府采购卡支付制度。继续搞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工作,重点研究中介机构和供应商市场资格准入管理办法等,积极做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研究起草工作。同时,对政府采购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作出规定。

3、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统一预算,推行零基预算,采取国库集中收付制,这需要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相配合。统一预算要求扩大预算范围,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控制,还将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和制度外的非法收费,这势必减少各地所取得的总收人。零基预算要求“事事有预算,处处有预算”,虽说各地政府的事权可按轻重缓急进行排队,预算先保证必要的事项开支,然后再安排其它开支,但有些地方的收入连基本的开支都难保证,在预算不规范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截留、克扣或挪用甚至乱收费来勉强维持。国库集中支付虽可提高资金效益,甚至减少一些虚假支出,但国库集中支付要实行,应该有按时支付、足额支付的保证。如果有些地区预算收入不及时或不足,将对国库集中支付产生重大打击。国家目前正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战略,一般的惯例是财政优惠政策要先行,虽说长远看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但目前意味着地方的预算收入要减少甚至预算支出还要增加,西部薄弱的财力能否承受得起呢?如果光有政策却没钱,要么西部的税收优惠落实不了,要么地方政府还得另外找钱,在转移支付渠道不畅通时,另外找钱则意味着现在想推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将遭到破坏,使其徒有形式而没有实质。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也为了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有必要结束“过渡性的转移支付方法”,制定一套科学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它至少应规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在确定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时,国外一般都有可供参考的指标,如加拿大联邦政府对财政均等化补助总额规定不得超过GDP的1.2%,否则要相应地扣减对各省的转移支付额;韩国规定要将国税收入的13.27%作为地方交付税转移给地方使用。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额也应确定一个相对指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在预算执行中就可省掉一些不必要的讨价还价,地方政府的预算由于中央补助规模有规律的变动也容易确定。

其次要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对于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分配,各国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收入能力法,收入能力一一支出需求法(即综合因素法)

收入能力法:即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的差异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的依据,基本思路是把全国均等化的标准入均财政收入作为参考指标,只要人均财政收人能力低于该标准的地方,就可据此获得中央的转移支付。

综合因素法:对转移支付总额进行分配时,除考虑各地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外,还需考虑各地财政支出需求和成本的差异,如由于地区条件差异过大,各地提供初等教育的人均成本可能大相径庭,为保证各地居民能够事受到与全国平均大体均衡公共服务水平,光在人均财政收入能力方面实现均等化是不够的,必须增加对财政支出需求和成本高的地方的转移支付额。基本思路是确定地区的人均标准化财政收人和人均标准化财政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的地区,不需进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支出大于收入的地方就其差额进行转移支付,如果各地的差额总数超过转移支付总额N,则按比例减少转移支付额。基本步骤为:

步骤(1)计算出全国均等化的人均财政收入Y

Y=R/M

R=tlr1+t2r2+……+tnrn

=T1+T2+…+Tn

=T

R为全国的预算总收入,M为全国的总人口。Tn为第n种税的全国总额,tn为第n种税的标准税基(即为剔除了不正常的减免或故意少征、漏征等因素后的税基),rn为第n种税的全国平均有效税率rn=Tn/tn

(2)计算人均标准化支出Ci

Ci=C1a1+C2a2+…+Cnan

预算支出范文篇8

(一)从财政支出预算供给范围看,现行支出预算已不能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现了越位与缺位并存的局面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将社会管理者职能与所有者职能融为一体,职能范围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和事务,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其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也必然呈现出大而宽的特征。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应转变为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高服务和检查监督,弥补市场不足。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也应以政府实现其职能为依据、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本质及时调整,保证财力供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出预算的供给范围仍未有效地统一规范在政府应转变的职能范围上来,仍然保持着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向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延伸过多的格局,远远超过了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而面对那些真正急需的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些开支项目则又无力顾及,使那些不应以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占用了大量资金,而应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财政资金严重紧缺,使财政工作十分被动,而且还因资金供应不足导致财政对国家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力的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政府职能的转变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趋于缓慢。

(二)从预算约束力来看,现行支出预算的公共项目保证已明显呈现软化

一是预算分配中预算指标到位率低,执行中预算追加频繁,年度的实际支出数往往高于年初预算数;二是预算分配缺乏可靠依据,人为因素较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三是预算年度的起始日期先于人大审批日期,造成预算审批通过前就已开始进入执行期,形成预算审批的法律空挡;四是法与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以法压法”的现象严重。如教育、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法律和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文化宣传等方面的规章,都对财政支出作了限定性的规定,要求某项支出增长必须高于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增长等,而《预算法》则又明确规定,在安排支出预算时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等等。法律、法规的冲突与不统一,严重减弱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三)从预算的分配方式看,现行支出预算分配方式不当已降低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带来了财政支出控制机制的紊乱,甚至失去了控制功能,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按部门、单位和按经费性质交叉并行分配的办法。这种办法的特征:一是各部门和单位所需的不同性质的经费,如行政经费、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和外事经费等,由财政部门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分配和管理;二是由于财政部门内部的职能分工,既有按经费性质分工设立的,又有(大部分)按部门分工设立的,从而在财政部门内部又存在同一性质经费由不同部门分配管理的现象。这种分配方式经多年实践表明,虽有一些改善支出管理的有利方面,但从总体上不仅不能克服旧分配方式的缺陷,反而又带来了弱化财政管理,肢解单位预算,减弱预算控制和经费供给形式原始(货币供给既不经济又不能发挥规模购买优势,且给以公谋私者带来可乘之机)等诸多新的弊端。从财政外部看,近来所采取的分配方式是将一部分预算资金切块分给各部门,由主管部门自主安排使用。与此同时,不少主管部门还设立了各种基金,拥有大量预算外资金,并自主安排使用,其结果仍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有多个部门在行使财政部门分配资金的职权,部门与部门之间重复建设,重复购置,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

(四)从预算的编制

方法看,预算支出透明度差,不合理因素多,方法不科学

我国支出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是“基数法”,即根据上年的基数加本年增减因素来确定年度的支出预算规模。这种编制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采用“基数法”编制支出预算,年年是基数加增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多少,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基数大的多得,基数小的少得,而且实际上只能增不能减,既导致了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又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

(五)从预算的支出结构看,现行的支出预算在体现轻重缓急、先后主次、项目筛选、比重变化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情况下,将预算支出逐步向重点领域倾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财政的预算约束力下降,导致在预算安排上仍不能满足重点支出需要,教育、科技、农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的支出在总预算支出中的比重提高速度仍较为缓慢。相反,大量的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仍用于竞争性生产建设、行政管理等非重点领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明显不符。

(六)从财政部门内部支出预算管理看,其机制仍未理顺,使财政部门宏观调控能力难以发挥

我国现行的预算支出科目,既有按预算资金性质设置的,也有按部门设置的,相互交叉。与此相对应,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也存在着既有按资金性质又有按部门设置的科目,在管理中职能交叉。这样,就使得实际工作中,一个主管部门和单位需同时编制多个预算,上报财政部门的多个职能机构,一般要对应财政部门五六个职能机构,这不仅给主管部门和单位增加了许多工作量,而且也给有效实施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管理造成困难,难以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

(七)从公共支出总量看,现行支出预算不利于公共支出总量的有效控制,导致财政效益低下,财政连年赤字,陷入困境,控制公共支出是永恒的财政主题

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了5.8倍,而公共支出则增长了9.2倍,大大超过了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公共支出膨胀的结果是,一方面挤了建设性支出,另一方面由于公共支出超过了收入增长而导致财政连年赤字。尽管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国家职能不断扩大的一般规律,但如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出现剧烈膨胀,也必然会给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带来恶果。因此,建立公共支出预算,有效控制支出总量超增长,也是必然的选择。

(八)从财政收支一致性的要求看,现行支出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体系的要求不配套,大大延缓了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金预算、并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的进程

政府公共预算一般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收入并将其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等的资金收支计划,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政府公共预算又是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的。政府公共收入预算主要反映各项税收收入的来源情况;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主要反映政府基本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我国财政长期以来重收轻支,支出问题积压较多,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焦点和难点状况下,建立新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更加迫切和必要。

二、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思路

(一)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一般是指政府根据所取得资金的数量,结合自身职能,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使用计划。公共支出预算实际上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

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出面临的形势看,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做到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权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应是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的总体指导思想。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调整和界定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服从政府职能转变、与我国国情和财力水平相适应。

根据确定政府公共财政供给范围应当遵守的原则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维持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一般是指资源直接置于政府支配之下,配置于各部门做直接消耗的支出。主要包括国防,对外事务,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以及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卫生保健等方面维持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一般是指社会所得再分配,政府不直接消耗,而是转移出去,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出,价格补贴支出等。

3.公共工程支出。一般是指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主要包括邮政、能源、交通、水电、煤气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

上述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与现有财政支出的范围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第一,政府财政退出竞争性领域。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只进行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维持性支出范围有所调整和缩减。事业单位可按其服务性质划分为三类:即公益性的、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其中: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图书馆、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防疫等事业单位,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应保障其资金供给;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介乎于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播电视、医疗保健等,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发展所必要的,也基本属于政府公共预算的供给范围,财政对其可采取资助的形式;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如开发型的科研单位,职业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艺术表演团体、剧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则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应与财政供给脱钩,逐步走向市场。第三,强化财政承担社会保障的职能。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是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分别负担,实际上,这其中有许多属于社会公共需要,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公共支出预算应将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保障纳入进来,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二)细化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编制

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管理就越严格。而严格公共支出预算管理的基础就是细化预算编制。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编制是十分严密的。我国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在明确了供给范围以后,就应在细化预算编制上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是我国最终建立起公共支出预算体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化、规范化、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适当提前预算编制时间。目前我国预算编制是粗放式的,与预算编制时间偏短,时间过于仓促不无关系,应该适当提前预算编制时间。我国预算编制时间的调整,既要确保预算编制工作所需时间,又要考虑到预算收支测算指标的时效性。因此,将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到预算年度开始前10个月左右比较合适,即从每年3月份开始编制下年度预算。预算编制时间的提前,不仅有助于缓解预算编制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各级财政部门细化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此外,立法部门对政府年度公共支出预算的审批时间也应该调整,提前到预算年度开始之前。

2.按部门编制预算。按照部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即一个部门的经费支出,不管是基建支出,还是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社会保障经费、补贴性支出等,在财政部门内部统一由一个单位负责编制预算。预算的内容不仅具体到部门,而且要具体到各单位以及详细的支出用途。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实行部门预算仅仅是预算编制方法的改变,而不是将政府资金的分配权转移到各个部门,也不是将政府预算支出切块分割到各部门自由掌握分配。

按照部门编制预算,需要对现行的预算支出科目进行调整。一级预算支出科目改按部门设置,部门之下可按维持支出、转移性支出和公共工程支出设置二级预算支出科目,再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三级预算支出科目。这样做的好处是,清晰了公共支出预算在各部门的分布,便于对预算支出执行的控制监督。这样,既赋予部门在预算管理上一定的权限,又加大了部门控制预算支出的责任,有利于硬化预算约束,减轻财政压力。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上,一个口子对外,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二级科目按照支出性质,三级科目按照需要设计,可以满足预算分析地需要。

3.采用更为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时,要打破基数法,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确定各项支出中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要严格按照定员定额计算;确定各项支出中的专项经费也要依据相应的经费开支标准。

定员定额要标准化。我国目前采用的定员定额方法,与标准化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改革定员定额反映了事业行政单位在人员配置和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使用等方面所遵循的标准或应达到的水平,是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编制、核定单位预算,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标准化的定员定额,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技术要求程度高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编制计划与经费计划相统一、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节俭高效、简便易行等原则。此外,还要广泛学习和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标准化定员定额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科学合理制定我国的定员定额标准及其管理方式。

细化预算编制以后,工作量将有较大增加,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越性,并且要逐步引进数量经济学,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偏重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

4.加大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提高预算的到位率。由于目前的预算编制方法还比较粗糙,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缺乏预见性,因此为了防止年度预算执行中出现意外情况,往往在下达预算支出指标时,留有较多机动,造成预算到位率低,而在预算执行中又出现频繁追加支出的情况。在公共支出预算中,通过细化预算编制,提高编制预算精确度,就可以改变预算到位率低的现状,在下达预算时,将应该考虑的支出均包括在内,除了出现特殊情况外,在预算执行中不再追加支出。

(三)硬化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执行的约束

公共支出预算的执行是公共支出预算得以实现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照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更改,否则经过严密程序编制,审批的预算就失去意义了。从市场经济形成以来几百年的时间看,虽然市场竞争有时是无序的,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却是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有序运作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支出预算也应该是依法执行。

我国在建立公共支出预算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要改变原来只注重预算指标,不注意资金使用情况的现象。要把硬化对预算执行的约束作为加强公共支出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对于公共支出预算管理,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法制化、有利于严格监督、保证信息快捷、反映灵敏。

1.完善公共支出预算执行中的控制监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控制监督机制是保证公共支出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方面。除了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各主管部门的控制监督以外,各单位还要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审计部门和银行也要参与预算执行的控制监督。在我国,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控制监督机制主要应包括:

(1)立法机关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批准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批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审查批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政府的监督。各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对下级政府在预算执行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和纠正;对本级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财政部门的监督。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支出的执行、管理和监督,有权对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支出进行监督检查,对各部门预算支出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财政部门监督工作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前的预防性监督,一是事后的检查,对那些不遵守法律的行为,要按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4)主管部门的监督。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所有支出都必须由有关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和记录,以达到对预算的控制,保证预算拨款的支付。

(5)单位的内部监督。政府各单位要建立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以保证预算的正确执行,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各单位的财务人员要行使监督检查职能,不仅要检查各项支出如何花,还要看这部分资金是否用的必要,是否能带来一定的效益。同时要对材料、设备、资金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6)审计部门的监督。要增强预算的透明度,逐步加大社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各级政府审计部门按照《审计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本级核算执行情况,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在国外,预算法都赋予预算决策机关以外的某个中央政府机关以审计预算执行的全面责任,这就是“外部审计”。每年都要对整个预算过程进行审查,以确定预算计划和预算是否一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改革预算拨款的具体方法,控制各项支出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预算法案经议会通过后,都将按支出进度及国库资金量拨付资金,这样便于控制资金的使用进度,避免在财政年度结束之前拨款就被提前用完的情况,还可以保持预算的平衡,尽可能控制赤字的规模和避免额外的用款。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预算执行过程中,仍应当实行定期、按进度、按计划拨款,这是控制各单位支出按批准的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批准的预算,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以保证各项支出的资金需要。在拨付预算资金的过程中应坚持“四按”原则:按预算计划拨款,不办理无计划、超计划拨款;按预算进度拨款,以防止资金的积压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按规定用途拨款,促使各单位有效地使用资金;按预算级次拨款,即不向没有经费领报关系的单位拨款。

在拨款的具体方法上,可参照国外的做法执行,人员工资支出不拨给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直接按月汇入个人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这样既简化了程序,减少了具体事务,又能够控制各单位的人员经费开支。大型工程和购置项目,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由财政部门直接与供货单位结算,这样能够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财政开支。真正拨入单位账户上的拨款,只是用于业务活动的公用经费开支,由单位根据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安排使用。

3.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单位要按规定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二是各部门要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三是政府财政部门要每月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具体报告的内容和方式由上一级财政部门规定,省级财政部门除按月向省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外,还要按旬、按月、按季、按年向财政部报告本行政区域的预算执行情况;四是各级政府要在每一预算年度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五是下级政府要定期向上一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执行上级政府作出的决定,并将执行结果及时上报。此外,还要尽快建立预算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在全面范围内联网,以保证及时取得预算执行的信息。

预算支出范文篇9

一、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以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前提,构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应有的公共服务和必要的保障,同时在支农、重教、科技兴市、关注和改善卫生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科学合理编制政府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约束和预算执行

1、科学合理编制政府财政收支预算是财政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收入方面,综合运用经济指标和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编制财政收入预算,尽量缩小与收入决算的差距。在支出方面,严格坚持“一吃饭、二建设”的原则,足额安排基本支出预算,保民生、保稳定,始终坚持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2、建立和规范财政预算指标管理体系。财政支出预算指标管理是核算和控制财政支出预算业务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对财政支出预算指标变化过程的记录。2004年起取消过去一直延用的预算指标拨款单,统一使用预算指标文件,规范了预算指标的起草、审核、签发和下达。不仅使各预算单位及时掌握本单位每年预算安排情况,而且有计划、科学的执行预算,进而严肃预算纪律,硬化预算约束。

3、严格预算审批和追加程序。按照《预算法》、《人大预算监督条例》相关规定办理预算审批、预算追加和预算调整事项。涉及工资福利、商品服务等基本支出,在人代会批准后一个月内全部下达到预算单位;专项资金预算原则在市人代会批准预算90日内批复到各项目单位。在预算执行中,严格预算追加和审批程序,确因国家、省、市出台重大政策,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等特殊原因需要追加预算的,按程序报请政府主要领导和市人大审批后再追加执行。近年来,因当年超收财力和上级专项补助等原因,预算追加支出仅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0%。

(二)整合财力、调整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

公共财政民生优先。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倾斜,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加大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文体事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的投入,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市本级2005年至2009年一般预算支出合计332万元,年均增长21%。其中:民生投入合计为174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年均增长28%。

1、“三农”投入逐年增加,设施农业发展迅猛。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投入,整合支农资金,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财政新增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的比重,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2005年至2009年农业投入21.3亿元(含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方面支出5.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年均增长49%。农业重点发展蒜、姜、辣根和元葱“四辣”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全市新发展温室大棚4.9万栋、标准化养殖小区440个,新增设施农业93万亩。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解决全市30万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2、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05年至2009年教育投入23.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年均增长26%。教育支出总量逐年增加,教育支出结构趋于合理。共建50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城区20所薄弱中小学校,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高中免费教育,7个县区各设1所免费高中。免除城区8.5万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职教城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14所公立幼儿园。

3、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至2009年医疗卫生投入1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年均增长43%。改变农村居民医疗卫生状况,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无固定职业的城市居民涵盖在内,建立了农村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和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中心医院住院大楼和汤岗子医院新治疗中心。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7个。改造22所乡镇卫生院,为973个村卫生所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农村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装备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4、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向广度深度发展。2005年至2009年社会保障投入10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2%,年均增长21%。新增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13.4万人,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5%,参合农民报销额提高1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7万人。10万名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部转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3%下降到3.8%,城市低保人员由10.5万人降至8.1万人。全市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加养老金1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由50元提高至100元,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20%,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35%,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提高15%,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提高30%。建成大学生就业中心和创业基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部队转业干部全部安置,为退役士兵提供免费就业培训。

5、文体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至2009年文化体育投入6.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年均增长54%。改造建设了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200个农村图书室,现代农民远程科技培训视频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了健身器材,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乒乓球台。新建了12个高标准社区图书阅览室和15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国率先做到每个行政村都有“农家书屋”。“一场五馆”开工建设,新建了140个农村精品示范健身广场。

6、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迅速。建成保障性住房230万平方米,3.4万户动迁居民喜迁新居,仅2008年市财政投入11,540万元,新建1000套低价住房和500套廉租周转房,为农村3000户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财政对民生的大量投入,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支出预算管理方式

1、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上做了大量工作,提出并制定了财政转移支付条例、财政资金支付条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2、实施综合预算,实现预算内、外统编。对有非税收入的预算部门,财政足额核定办公经费和成本性支出,实行“收支不挂钩,超收不分成”的管理办法,只对其成本性支出给予补偿。对罚没收入的管理,建立反向机制,不再实行收入返还,彻底实现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分配的脱钩,促进执收执罚单位文明执法、依法行政。

3、创新政府采购管理方式,实行管办分离。对商品和货物采购实行代购制,编制采购预算时,只编报采购数量,不填列采购金额,财政核定标准和金额,实行统购、代购。指标管理只明确物品及规格,不体现具体金额。对工程采购实行政府代建制为主体的政府招投标的形式,工程方案敲定后,由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设计标准,政府实施代建。通过深入推进以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为核心的财政改革,逐步实现见指标不见钱,见物不见钱,见工程不见钱,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二、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是受国际金融及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钢材市场需求萎缩,税收下降。加之落实国家出台的增值税转型等税收调整政策,取消一大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我市财政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使财政收入的增长难度加大。另外,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决定中央政府在财政分配中的比重较大,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偏小,影响了地方税收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规模、质量、结构及体制的制约,财政收入增幅虽小,但又必须为政府运转、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特别是深化改革、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地方可调配财政收入与当年财政支出需求的差距逐年增大,收支矛盾日显突出,抗风险能力大为减弱。以我市为例:完善地方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投入5.8亿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投入4亿元,落实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待遇政策增加投入6.9亿元,新增财政供养人员增加支出6,720万元,地方财政为落实国家新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4,700万元。由此可见,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呈明显刚性,增支压力巨大。

(二)财政运行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首先是赤字风险。我市财政的赤字风险主要来自于县乡两级。由于县、乡财政税源有限,收入增长缓慢,而经常性支出却呈刚性增长,财政入不敷出的矛盾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县乡财政是各级财政的基础,县乡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地方财政运行的基础。县乡财政出现赤字,且赤字金额不断增长,并开始向上一级蔓延,其结果必然导致整个地方的财政状况的恶化和财政风险的积聚。县乡财政的可用财力尚不足以全额发放人员工资,09年县区财政为落实事业单位调资政策,已经向银行举债1.2亿元用于发放工资。我们本级每年都得留有一定财力来消化县及财政赤字,以确保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其次是债务风险。国家对于政府债务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财政资金在用于维持机关的正常运转之后,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相当匮乏,融资成为一种需求。举债行为的不规范致使债务的偿还主体、责任主体不够明晰,形成重借轻还,财政最终承担债务的情况。地方政府适度的“负债经营”应该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应考虑本地区的还债能力和对投资项目效果的把握能力,否则将加重地方财政的运行风险。

(三)预算管理有待加强。

1、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参考标准不够统一、规范,基础工作薄弱。一是预算在编制商品服务支出时,没有统一规范的资产配置标准和购置标准,缺乏预算编制依据。二是由于各单位资产帐实不符,家底不清,也造成安排预算时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由于公用经费按综合定额标准,没有采取实物定额,正常公用经费标准定额的分类分档、定额管理的类档划分仍然不够科学合理,现行支出标准定额的测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准确测定经费需求量,不能真实反映出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还存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财力分布失衡和苦乐不均问题,造成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2、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缺乏科学性,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由于年初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科目调剂频繁发生,有些项目预算仍不在人大监督范围之列,只有功能预算的额度,而没有具体项目;二是项目预算编制只重增量发展,存量改革很少触及。存量不公开、不透明,大多采用“基数加增长”,固化财政资金在部门和单位的分配格局,增加财政刚性支出。每年预算在坎块资金时,基本上都不能低于上年水平,都已形成不成文的规定,只能增,不能减。按照项目预算不突破上年水平这一原则,有的专项资金上年所谓基数中,有一次性因素,今年可能就没有了,那规模却没有调减。有的专项资金今年有新的增支因素,因财力有限也没能调增。最后造成预算虽然手里抱着“刀”,却不知应不应该坎,该坎哪、坎多深。三是预算编制人员对某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支出的审核方法和审核依据不能够全部掌握,而专家论证、中介机构评审制度还没有真正运用到项目支出预算安排中,难以保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3、预算执行不严格,约束力不强。目前有不少专项资金项目并未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如有些专项资金的分配,在年初采取打捆分配的办法编制预算,为部门在年度执行预算过程中留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某些专款预算的编制还不能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项目预算执行中超预算执行,或项目被调整情况时有发生,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再是预算执行进度过慢,到年终搞突击支出,近几年每年12月当月支出占全年支出比重均达30%左右。

三、几点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既涉及体制,又涉及管理,既涉及财政部门,又涉及其他部门,解决起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具体分配和监管部门,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为此,财政支出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结构合理、制度创新、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全面提升财政支出管理水平。

(一)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压缩行政成本,保稳定、保运转、保民生。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在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增加农业、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能源等方面的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在财力布局和安排上确立保障公共支出的目标,继续向民生工程倾斜,向“三农”倾斜,整合支农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向环境保护倾斜,加大对节能减排、公共卫生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完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把握好可以运用的财力资源,实现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统筹使用。确保工资、津补贴支出,有保有压,努力压缩行政成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压缩公务开支,实行行政经费支出量化指标控制,严控党政机关以各种名义兴建楼堂馆所、严格控制出国、出境、会议、培训、公车购置等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在确保基本支出和民生重点支出的同时,逐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以满足维持政府基本运转的最低需要。

(二)深化预算改革,严格预算约束。改革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体制,严格按照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确定预算支出范围,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延长预算编制时间,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加强预算论证、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作法,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资金使用部门。加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力度,在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的规范上找差距,在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实行综合预算方面下功夫。做到:1、深化基本支出预算改革,提高人员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完善人员定额、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有效保障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2、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着力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在建立项目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切实保障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3、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率。4、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对追加数额较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采用专家决策和追加听证的办法,对预算执行中因国家政策调整及其他难以预见的重大因素必须发生的追加,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坚决维护预算严肃性。

预算支出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合理性、有效性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在支出供给范围、结构、管理及监督诸方面的缺陷及不合理性,提出了对其进行改革的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宏观、微观一起管理的状态转变为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为主。对各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也就要求根据社会的公共要求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加以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政府公共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所需开支的分配计划。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涵盖了政府活动的全范围,反映着政府活动的方向,是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支出管理的核心任务。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形成的,虽然几经改革,但仍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对此,笔者试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结构及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合理性、有效性。

一、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结构亟待重新界定和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应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参与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必须以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所谓社会共同需要,是指一个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公共需要。其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举办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按照社会共同需要的标准,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应主要限定在国家机关及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非营利的领域或事务,具体说应包括以下三方面:1、维持性支出。即消耗性支出,一般指资源直接置于政府支配之下,配置于各部门作直接消耗。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不直接消耗的那部分社会资金,这部分社会资金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转移出去的。3、公共工程支出。公共工程支出一般是指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

按照上述理论,再审视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不难发现,在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中存在着“缺位”与“越位”并存的现象。这使得一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必须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的保障;而一些随着改革和政策变化已不应再由财政资金供应的领域和事务却占用了不少资金。最为典型的事例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可或缺的社会控制机制,从宏观角度看,社会保障是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社会保障的收支与财政收支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已构成了某种函数关系。

因而社会保障已成为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是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以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为特定目的的资金,对其应实行专门、独立的预算管理。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社会保障预算已成为国家预算中数额最大的一项内容。以美国为例,社会保障资金在80年代的收入与支出就分别占税收总额与公共支出的36%~40%左右[1]。但在我国社会保障收支尽管也纳入了政府经常性预算,但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却在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中并没有单独编列和反映。如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的预算资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等仍与政府经常性公共支出混在一起,这显然不利于统计社会保障支出的精确数字。更何况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调整和物价调整等方面改革力度的加大都必然触及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要起到稳定社会的控制机制作用,也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一些相应的制度。而现有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却无法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以致造成了一些必须由财政资金供应的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的缺位。如:近几年建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说是政府对市民作出的经济上“低保”的承诺,也可以说是张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上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可以即刻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这项被视为“花钱”不多,效果极佳[2]的社会工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在现有的预算体系中却没有反映。再有,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中“五保户”的养老资金的缺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农村“五保户”原本是由乡村政府经费养起来的,而税费改革后,这笔供他们养老用的“费”已不复存在。这笔资金无疑应由财政负担,应该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然而,在公共支出预算中这笔费用却是空挡,这不能不使财政及社会保障等工作出现被动局面。

教育产业化,实际上已使高等教育事业变成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而非“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高校及一些科研单位的某些科研项目事实上也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相应利益(主要指一些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项目),已不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和发展所必须的事物。”此类因市场经济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性质的事业,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均属于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的范围,至今仍某种程度上还占用了不少财政资金。造成了高校是拿政府的钱办学,同时又挣学生的钱,有些科研项目是双重获利,拿政府的科研经费,同时又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利益。这种财政支出预算供给范围“越位”的现象,既影响了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也必然连带出一些社会问题。难怪有人分析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时,将教育产业化作为其中的因素之一。

为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时,必需在调整支出预算供给范围,优化支出结构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政府财政要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领域,转移到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方面来。如前所述,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件实际上已经是带有营利性质的竞争性领域(由民办高校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可见其竞争性和营利性)。第二,调整和缩减维持性支出范围,加强对社会保障,环境保障等关系到社会稳定及长远利益的支出。第三,要不断加强、优化行业内部的支出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管理、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供给范围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及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的存在必然影响到公共支出预算的执行,同时也暴露出公共支出预算管理方面的缺漏;公共预算编制的方法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如前所述社会保障某些资金的缺位,必然导致各级财政难以严格执行公共支出预算。因为,这些在公共支出预算中“缺位”的社会保障资金确实是各级财政责无旁贷必须支付的。像城市低保的资金,农村低保的资金,以及五保户的供养资金等都是丝毫不得拖延的。为此,各级财政支出便不得不临时拼凑,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其结果必然导致公共支出的预算徒具虚名,而无实际的执行意义,因而,要提高国家财政宏观的有效性,硬化预算的约束,必须加强政府公共预算管理,完善其监督机制。

按照科学的管理、监督理念审视当前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不难发现其在编制方法管理体系等方面不合理不科学性以及财政监督体系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结构性不合理缺陷。在管理方面,原有的预算体系是将支出切块分割到各部门,由各部门自由分配。这种粗放性管理显然不可能详细地确定和规范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内容,当然也就不可能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职能作用。在编制方法上虽然已经改革但仍未完全摈弃一些不够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如基数法,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预算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难以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财政监督体系上,原有的监督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缺陷。目前我国由各级人大行使立法权,并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监督。然而,财政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大除听取同级政府自己的评价外,再无别的机构或专门力量能够对其负责。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尚可勉强运作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监督实际上也只能说是徒有程序而无真正实际的意义。人大实际上是有权威却无专门力量和手段。而有专门力量和手段的审计部门但权威性低,行政监督工作不到位,职能效果也就不明显。审计部门审计同级财政无疑就是审计同级政府,也就是审计自己的顶头上司,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下审一级”的做法,确属权宜之计,也收效甚微。再则,审计涉足财政监督的初次监督,势必涉及部门业务的重要交叉和工作协调等问题,还有监督标准和执法力度的不统一等许多问题,势必造成财政监督的整体效果差。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在管理、编制方法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支出预算的供给范围的“缺位”“越位”及预算约束力的弱化是不言而喻的,因而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硬化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必须在管理体系、计算方法及监督机制诸方面进行改革。

其一,改革预算管理体系,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可以采用分级预算等较科学规范的方式更加详细地确定和规范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预算支出项目和支出的内容。更加全面地发挥财政分配资金的作用。分级预算方式是指一级预算支出按部门分类,二级预算支出科目按性质分类,再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三级分类支出科目。这样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预算支出在各部门的分布,也便于财政部门对预算执行宏观调控监督检查。

其二,采用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到位率。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时,要摒弃基数法,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将偏重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改变预算到位率低的情况。

其三,完善与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完善的控制监督机制是公共支出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应逐步理顺和健全以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及各单位内部不同层次的控制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此外还要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逐步加大社会对支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乃至于影响到各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及国家的稳定。因而不能不引起重视。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无法适应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