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探索

时间:2022-08-25 08:58:49

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完善,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会计专业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主要基于岗位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岗位导向;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构建

我国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人才培养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会计专业教师需要基于岗位导向,引进先进思想,积极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1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和体系构建必要性分析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提升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实际要求,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日常商业活动组织的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同时为流动资本市场的参与人员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和信息数据,为政府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全面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1]。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升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重要性的认知,给予足够重视。但是,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并不理想。根据用人企业的反馈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都难以达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管理知识,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培养具备多元化结构知识和创新创造型思维的会计人才,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改革专业课程,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转变会计教学模式,适应时展,促进会计人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采用以往的会计学科教学形式,没有创新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对教育环节进行了不断的强化改进,但是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以往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理论课程时只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展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型学习思维,降低了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许多学生在选择对会计专业有较高的期望,有较强的自信心做到学有所成。然而高职院校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体系,产生挫败感,逐渐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难以提升实践学习的效果[2]。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我们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教师过于注重教材中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步入社会岗位,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对学生自信心产生打击,逐渐被市场淘汰,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对理论课程进行直观展现,但是实践课程开展状态随意,大多数理论课程教师无法直接承担实践课程教学的任务,师资力量不足,造成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难以有效提升会计教学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没有及时完善和改进教学硬件辅助工具,造成教学过程受到教学资源的制约,只能实施简单的会计实践教学,让学生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高职院校难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3基于岗位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究

3.1明确会计专业课程目标

各个行业的会计人员成长路径都是从新手到专家,从完成简单的会计工作逐渐向完成复杂的会计任务发展,从基层逐渐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课程目标,结合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成长历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了解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和岗位任职资格。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制定要关注学生的业务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学生考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

3.2确定会计专业学习领域,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基于岗位导向的改革会计课程,要结合会计岗位工作流程,确定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如出纳核算与管理、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资本核算与管理、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纳税申报与核算、财务报告及分析、稽核与综合管理[3]。另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要结合时展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张贴板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习领域具体化,对教学项目创设对应的学习情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领导者要积极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结合现代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教材的编写,同时充分应用现有的会计教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和完善,创建丰富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例如,教师采用嵌入式实训教学模式,将实训过程延伸到成本会计教学中,充分发挥丰富多样的会计实训软件的重要优势和作用,在成本会计每周的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合单项实训,突破传统抄写作业存在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对每项费用的分配方法进行更加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同时将实训材料的账簿、凭证等相关内容在实践体验中进行适当的增加。教师在实践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设定一周的时间,开展综合实训教学,创造不同的真实情境,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岗位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将实践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考虑相应的课时量,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应用,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知识教学课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同时在教学具体操作中将实践环节进行全面落实。

3.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评价是重要环节,需要对以往纸笔测试的考核模式进行创新,实行多元有效的评价方式,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和完整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会计专业的课程评价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通过教师、小组成员和学生协同制定考核评价表,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可以对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实施效果从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评价,结合用人企业实习岗位的要求制定考核指标,教师可以直接观察教学成效和会计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做出合理评价。

4基于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4.1分析会计岗位职责和能力需求

对会计岗位职责和能力需求进行全面总结,有利于构建会计课程体系。会计工作内容和特征会受到经济组织规模和性质的影响,对学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去往企业,少部分学生在事业单位,在行政机关和其他经济组织就业的人数极少。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以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为主。

4.2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分析

对会计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根据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关系构建课程体系,主要分成会计职业基础技能课程、专项会计业务技能课程、特殊会计业务技能和综合会计业务技能课程,学习要层层递进加深,保持课程之间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构建不同会计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会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在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简化,弱化繁杂的理论体系,强化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技能训练,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的实际效果。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中要有效突破会计专业现行的体系和结构,构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新型构架。比如,高职院校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中关于存货的知识与《存货核算与管理》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存货会计面学习和掌握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3基于岗位导向会计课程体系构建涵义分析

基于岗位导向的课程形式,主要是将工作岗位作为核心选择,设置课程内容,以完成岗位职责作为会计学习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进行有效衔接,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全面整合,提升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对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技能需求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加强对各个岗位工作任务的实践,有效完成岗位任务。

5结语

高职院校现行的会计课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要基于岗位导向进行会计课程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改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高素养、高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梁丽华.基于岗位导向的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28):7.

[2]李营,张晓东,邹伟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2):33-36+39.

[3]魏娜,周云令,付春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包装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数字印刷,2020(03):19-25.

作者:崔琳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