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研究5篇

时间:2022-08-07 08:58:16

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研究5篇

第一篇: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1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1.1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研究

会计人员是日常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中的核心存在,然而人是一种具有惰性和腐性的动物,即使是在林业研究院这样的事业单位里,人为因素也会是影响日常档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档案管理是一门持续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它需要管理人具有高度职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各种职业道德精神的集合体,它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丰富扎实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廉洁保密的职业道德观。只有具有专业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丰富多变的档案会计记录工作。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对该职业的职业认同感显然特别重要。

1.2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建立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环境会是长期并且有效的措施。“近朱与近墨”的选择只是一念之间,但对未来的发展却影响深远。要建立好的职业环境,加强管理人员对本职业的认同感,还需从高级管理层入手。作为高级管理阶层来说,树立其核心职业道德作风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是整个团队核心价值的初步体现。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相信有了“源头活水”后,经过后期的职业培训和不断实践,会使这个整个会计团队的工作氛围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将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

2林业科研事业单位探索会计档案制度管理的新方向

2.1科研会计档案的功能性

科研会计档案有别与一般的档案管理,它对准确度和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档案编录制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制度管理,它引导着未来科研档案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日常的实践中,会计人员一般会通过对已经形成档案记录的文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在此过程后把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上报。在达到了经验累积后,会计人员和林业科研人员会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更加有自信的踏入更加广阔且具有未知性探索的科研方面上来。众所周知,作为科研之基础的档案管理,会大大缩短研究、探索及准备的周期,因此我们需要把档案管理制度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2.2从核心出发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方向

当然从领导阶层来看,要看清楚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要只专心于林业科研的探索、完成工作式的档案记录,而忘却了系统性会计档案管理对整个科研成果的巨大影响力。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科研成果的重要防线,从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出发,逐步探索可行有效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显然是重中之重的事。为了让相关的信息更好的服务于各部门,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者需要熟知档案管理工作的大方向工作状态,并针对各部门特点和意见进行有机的整改和规划。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后,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可以档案进行二次或者多次信息加工和整理,充分利用好这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科研内容,并汇总成一件又一件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的科研成果。当然除了文本记录外,多媒体的融入,3DMAX模型的有效植入也会越来越丰富档案记入类型,并达到形象宣传、提高管理效率和利用率的目的。

3增强林业科研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建设

3.1建立科学的归档记录

档案会计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本属职业道德那一个板块,但由于它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于是我们把这个板块剥离出来讲。法制意识可谓是整个科研板块的核心,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档案管理的会计人员,都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其在科研管理中的决定性地位。为了保证科研成果的完整度,必须杜绝部分科研人员“私吞”科研成果或者是会计人员私自出售科研成果的现象。虽然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这部分的科研材料是自己呕心沥血之作,但从整个大局来看,这些成果并没有个人的专属权。一个人的背离注定会引发整个团体研究成果的混乱甚至丢失,因此在法制意识的建设中,必须一再强调科研成果统一归档的重要性,也必须让每个工作者按照规定的交档部门归档,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2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

做好档案管理的工作,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是整个科研团队能够良好持续问题的重要保障。林业科研档案作为整个科研活动中的真实记录材料,它不仅是我国科学技术的储备形式,也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其过程中,会计是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它的安全关系到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好坏的发展。现在这个社会是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境内或者境外,各种间谍屡见不鲜,最近更是呈高发状态。因此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必须放在法制意识建设的重头来讲,第一,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加强其法制意识宣传和建设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档案监管部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的科研档案监管中,发现有异常情况者必须要做到有效的监管和监控,在掌握好有效证据并在科研成果没有被更大的被泄露前,对其进行依法审查和上报,绝不姑息。

4促进会计管理档案的信息化进程

最后我们来谈的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以其强大的查询职能正在改变和取代传统的档案保管方式。在以往的科研档案管理中,占用空间大、管理成本高成了最大的特点。当然除此之外,由于长时间的保管,档案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被损坏,如发黄变脆变烂之类的。而在档案在经过信息数字化建设后,它将变得更有效的被查询,在经过有效的原本保存下,它不会出现历史性与毁灭性的材料破损或者丧失现象。传统档案管理的众多不利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所以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新时代的今天是个多媒体信息普及化的时代,电脑信息数字的建设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地方,而档案的发展方向必然将和电脑数字信息化相结合起来。多媒体等各种媒介的融入将会是这个时代数字信息化的亮点,因此促进档案的信息化还需结合当前信息化特点,把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多媒体媒介相融合,从而更有特色更高效的为其它部门服务。从传统的手抄写印刷类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逐步的发展和迈进。在大体上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方向的硬软实力的长远规划,建立与当前社会形态有效结合的档案记录和管理形态。在长远的规划中结合当前情况分布走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不同的林业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内部状态,而结合当前现实的情况合理分配发展的特点会是整个科研单位最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改革进程的措施。21世纪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人才争锋和合作的时代,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作为科研事业档案管理其中一种类型,它在农林发展与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项工作也是复杂和持续多变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黄荣 单位: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探析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对会计管理不够重视

和现代化的企业不同,我国事业单位一般属于非盈利性质的政府职能部门,受其特殊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普遍存在对会计管理不够重视的现象。首先,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平均年龄偏大,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受教育程度也相对不高,受其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担心实行会计管理会影响单位人际关系的稳定,有可能激化内部矛盾,并不愿意进行严格的会计控制与管理。其次,在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很多人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树立财务节约意识,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相应的会计管理部门认为事业单位的财产属于政府,自己没有必要过于“较真”,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次,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特别是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全额拨款型事业单位,受其影响,很多人觉得事业单位背后有国家作为“靠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会计管理风险,即便出现问题,也不会危及到自身的利益,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内部缺乏会计风险管理意识。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存在漏洞

在很多事业单位内部,由于会计管理的不规范,导致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存在着许多漏洞,单位资金项目设置混乱,相关审批和报销手续不完整,流程不完善,对于相关资产的处置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首先,在事业单位内部仍然存在票据管理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相关的报销票据是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凭证,但是很多时候,有些报销发票内容并不太完整,或者发票内容与实际内容存在偏差,导致财务部门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缺少原始依据,核算结果出现很大误差。其次,事业单位对相关固定资产的核算也存在很多问题,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控制比较严格,会按照相关规定对资金支出进行控制,但是往往容易忽视固定资产的维护与管理,对相关固定资产的维护没有一个固定的周期,权责也不够清晰,而且相关固定资产发生变动时,有的事业单位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记录,当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核算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人才匮乏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人才的招聘一般采用统一考试选聘的方式,在对应聘人员的考核过程中,对政治背景的审查要重于对于业务素质的考核,很多通过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良好的政治素质,但却缺乏实际的会计管理经验,职业判断能力严重不足,这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其次,由于很多事业单位内部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的“残骸”,很多会计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责任精神,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人员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会计管理的科学性。而且,一些会计管理人员缺乏法制意识,一些会计管理人员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在很多事业单位屡见不鲜。再次,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人员,尤其是一些年纪偏大的会计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过硬,对基本的会计知识缺乏了解,使得相关财务文件的撰写以及财务报表的制作不够规范,难以符合现代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对会计管理人员又缺乏足够的培训,会计人员难以及时更新知识,导致会计管理人员无法很好的应对新的环境变化。

二、我国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事业单位内部应该提高对于会计管理的重视

首先,相关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加强会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应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基础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对于会计管理的重视,并紧跟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规避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加强管理改革创新,主动投入到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建设中去。其次,现代化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内部设立会计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会计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再次,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加大对于会计管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会计管理“软环境”,并将会计管理与内部员工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会计管理与企业员工薪资福利和职务升迁的关联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于会计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避免“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出现。最后,事业单位应该树立会计管理风险意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平衡计分卡”和“360度交叉考核法”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事业单位不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将会计管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二)事业单位应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根据2012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应该严格审核各类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应该定期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及时处理账实不符的情况,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在原始票据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下功夫,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较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加大会计管理基础性工作,根据单位具体职能以及具体支出项目,制定完整的票据管理制度,在单位内进行广泛告知,严格按照票据管理制度执行支出报销等项目,对模糊不清、记录不实以及手续不完整的票据,会计管理部门应该在认真核实其真实性后给予处理。其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应该在采购结束后及时对其进行记录,并根据固定资产具体使用部门,明确相关使用人的责任,制定固定的维护周期。当相关固定资产出现变卖、弃用等变动情况,会计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跟进,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因为变动记录的不及时或不完整导致资产核算的偏差。再次,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重大财务支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要加大审计力度。最后,事业单位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对于会计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单位账簿的管理,对账簿记录内容与格式进行明确规定,提高事业单位账簿的清晰度。河南省图书馆是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由于图书馆各种项目支出较多,该单位在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十分注重原始票据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报销制度,同时对于馆内各种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维护,对相关资产的变动及时进行记录,有效地防范的国家资产的人为流失。

(三)事业单位应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会计管理队伍

一支高水平的会计管理队伍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现高效会计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人才引进方面,事业单位在按照国家相关考试规定的前提下,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招聘方式的创新,提高会计管理人员准入“门槛”,兼顾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更加注重业务素质的考察,对于重要会计管理岗位,事业单位应该要求应聘人员具有相关实践经验,以确保招聘的会计管理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针对会计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消除事业单位内部懒散思想,提高会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相比其他部门的员工,会计管理人员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对于会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方式,对会计管理人员进行道德引导和约束,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防止会计管理人员出现道德滑坡现象。再次,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对于会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学习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使会计管理人员能够跟上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提高会计管理水平。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需要招聘一名财务助理,虽然招聘的是编外会计人员,但学校丝毫没有降低对于应聘人员的标准,不仅要求应聘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而且对具体工作能力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应聘人员能够适应相关财务管理岗位。

三、结论

事业单位提高内部会计管理水平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依靠各界力量以及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提高单位内部对于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都会对事业单位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有效防范相关财务风险,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海红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三篇: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管理

一、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加强公路服务事业方面的建设是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规范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活动,国家针对现状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要求,能够更好的保障各个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工作。我国公路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都是以单位管理模式为依据的,各个公路单位所进行的公路会计事宜也一直依照交通部于1987年出台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进行,其核算口径更接近单位会计制度。

二、当前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不足

1.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现状来说,我国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陈旧。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可是并没有完全适应公路发展的变革,显现出了很多不足之处,造成部分单位的经营活动没有有效的财务控制措施。还有在内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因管理不够科学而导致的在建公路的资金被盗,导致了资金的浪费,甚至会产生资金挤压以及资金挪用的问题经常发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公路事业单位一定要严格开展内部管理工作,严格制度实施力度。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内控力度的执行力度。现阶段来说,很多工作人员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或者不熟悉所从事的工作内容,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都会造成制度的监管力度不足,无法真正实施,解决表面现象需要继续加强管理。

2.会计核算方式有欠缺

会计核算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还存在的不少的问题。影响资产实际核算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资产总额与实际不相符,包括一些应该纳入核算范围的却没有合理的纳入核算范围,例如,资产减值准备和计提坏账准备导致的没有列入会计核算的范围之内;项目之间的划分不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单一,使得在核算的过程造成固定资产核算值的不准确;再就是收入成本核算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些经营性业务的核算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公路性事业单位通常采用的核算方式是收付实现制。但是在实际的核算运行中,对于进行核算的是否属于进行性业务的范围划分不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核算的混乱,不能进行准确的核算。成本和费用之间的账目不能清晰明了,许多工程大多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工的,属于长期跨年项目,长时间的施工,更加要求账目核算要清晰明了,无形之中也给公路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困难。最后可能会造成负债核算不准确。有部分单位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而是私自进行活动,如把原本不属于往来账范畴内的事项(如短期借款等)私自挂到往来账上,或将原本应当上缴财政的预算外收人改为往来款项以隐瞒正常收入,或者有的单位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来获得资金运转和流通,这种方式给日后的还款还息带来了巨大压力,直接造成资金账目不准确。

3.会计报表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经济管理也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也要求公路管理部门的会计报表体系要与时同步,更加完善。目前会计报表体系无法与现行经济制度更好的适应,报表形式简单,格式混乱,这给国家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在查看和审查报表时候造成困难,同时对于银行金融机构的使用者也造成困难,不方便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说,主要是因为报表所呈现的数目庞大,报表编制复杂不能准确直观反映收入支出账目和工程的财务变动状况。

三、深化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1.改革公路部门会计核算体系

进行资产核算工作时,一定要抓住关键点,也就是资产减值的核算工作。要事先做好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以及投资资金核算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方式要转换,做到有保证和准确性。在收人成本核算方面,要贯彻实行权责发生制度,从而保证结果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具有准确和客观性,可以准确的反映工程项目的花费状况,以工程的施工和决策。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方面,要保证成本,花销和盈利资料的准确性,相关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控制、核算,确保数字信息的准确性。在负债核算方面,要随时掌握负债信息的动态和去向,如果债务信息不明,应该立即向有关人员有关部门核实债务信息。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公路事业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中的规定,设立健全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并明确分配各项权责。做出重大的经济决策时,要使用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工作形式,对单位的财产进行严格的清查。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分工控制以及监督。确保各自工作岗位都能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工作内容不相关的岗位要坚决分割开来,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岗位要合理设置加大管理力度,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明确还要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做到工作人员相互牵制,岗位人员互相制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公司混淆状况的发生,更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单位还必须严格进行预算控制工作,并设立健全的预算控制制度。公路事业单位应注重事前控制工作,严格进行预算信息的编制、落实以及调整工作,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并举。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财产保全控制制度,账目资金的核算要明确彻底,保证资金核算的效率和精准度。

3.健全和完善会计报表制度

在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健全和完善会计报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完全依据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决算报表的编制,包括单位的支出表、公路修理正本表以及单位的资产变化表等。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必须要结合公路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现状和相关规定开展。第一,要对会计科目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顺利进行细分工作。细分包括收支细化以及各级科目的细化。第二,不断健全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并设立公路养护报表制度,还要在账务处理和公路养护之间设计数据联系口,以方便数据的传输,二者共用-个会计凭证数据库。运行模式是这样的:在生成公路养护报表的同时也生成一份凭证信息,系统会根据凭证上的核算标志进行运算和处理,依据不同的报表项目性质生成有关报表,能达到一份表多个用途的目的,各个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各个单位之间恶意实现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四、结论

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同时此项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不可或缺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并做好长期学习长期改革的准备。中国经济不断在发展,社会不断在进步,公路管理事业也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本文所探讨的问题不够深刻全面,更加深入的问题还有待于各位专家学者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程敏 单位:阜阳市公路管理局颍州分局

第四篇: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有人的执行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事业单位会计档案制度执行力度的弱化是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不按照管理制度执行。比如,在立卷和归档上没有严格按照预设案卷制度予以执行,导致分类立卷与归档的混乱;没有严格执行会计档案定期归档以及定期入库验收等制度,导致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比如,虽然会计凭证按照规定予以装订,但是装订并不规范,对于一些签章不齐全的凭证没有予以及时查证和剔除就予以装订;会计资料查阅虽然履行了相应手续,但是手续不健全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查阅权限制和监督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管理人员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其体会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比如,某事业单位让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的前期资料收集过程中,让其在寻找历年相关财务报表、会计账簿等工作中体会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发现日常会计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要保证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职性以及稳定性,即避免出现会计人员兼任档案管理人员的现象,避免出现随意更换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现象。同时,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在会计人员中选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其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

(二)提高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从电算化系统来讲,事业单位要提高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比如,对于电子档案要及时予以存盘;及时检查盘内会计档案是否完整;按照一定的日期或其他标准对电子档案予以排序等。这些管理上的细节问题只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以注意,按照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即可。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值得注意的是纸质会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创新性的借鉴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一些措施。通常,管理人员会对纸质会计档案进行编号、编制会计档案目录。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可以利用扫码器、条码以及办公室自动化软件对各会计账簿、合同文本等进行定位。比如,以会计档案装箱为例,可以在每个箱子上贴上条形码,然后用扫码器予以扫描,在Excel表格等中输入箱子所对应的编码、位置以及内部所储存的会计档案内容等。在实务中,具体表格内容以及条形码单元可以由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予以变更。

(三)建立精细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国家相关会计档案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企业自身的会计档案管理操作标准,为管理人员提供精细化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会计档案的分类为例,不能简单的将其分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而是要对这四大类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划分。比如,某事业单位将其他类别细分为10余个小项目,诸如各项税费纳税申报表及相关资料、资产处置资料、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检查资料、固定资产盘点表及报告等。此外,对于具体细节工作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比如统一采购凭证纸、粘贴单、档案封面以及档案盒等。以某单位为例,用纸标准为不小于80g/m的书写纸;凭证封皮的统一规格为125×232×2mm;会计凭证档案盒的统一规格为135×231×30mm等。同时,会计档案的移交、保管、查阅以及销毁等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使得管理人员在没有足够引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开展工作。对有独立的档案室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会计档案移交至档案室统一管理。如果移交至档案室统一保管,会计档案的管理除了遵守档案室的档案管理规定外,一定要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保证移交、查阅等环节的安全,以免会计档案遗失、信息外泄,给单位造成损失。

(四)强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力度

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较少,有些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事业单位仅有一个管理人员,因此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强化主要在与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有些事业单位通过充分发挥员工绩效管理的作用来激励和约束会计档案人员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即把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设置关键性指标,对关键性指标进行权重设计,结合财务部门其他工作人员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情况的反映以及对工作的定期抽查检验等因素对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数计算,根据结果来计算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以及相关奖励惩罚措施,对其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压力与动力,促使其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三、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一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深化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具体工作。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不断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助推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齐芳 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建筑工务和土地开发中心

第五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资产管理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情况,从内控角度来看。各个单位的领导层,应当进一步强化内部的财务管控意识,更加重视对于财会工作相关规章的订立与实施。提升财会环节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将财务管理理念更加深入的渗透到内部各个管理环节当中,为内部的管理部门提供更加明确的工作思想指导,进而确保财会相关信息能够被更充分的应用到决策环节中、为内控与奖惩等环节提供依据,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此外,财务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对财会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应当依照自身工作预算的需求对内部的财务管控制度进行完善,以强化对内部财会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其次是应当建立由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结束,贯穿整管理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财会管理工作事前预测、中途控制以及事后预防等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最后,财务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的推动自身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内部领导层的眼光要看得更加长远,不断改进内部财会部门的结构,对财会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规范,促进财会管理工作在整个管理环节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二)确保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得到良好发挥

事业单位还应当把行政事业审计与其他审计环节更好的融合起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徇私舞弊问题也越来越隐蔽化,有许多潜在的问题,是无法单纯利用行政事业审计去发现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确保审计机构内部每个业务科室的审计资料交互,即是说,行政事业的审计要与其他审计环节的内容相配合,使审计机构的全面审核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确保被审计单位现存的问题得到彻底的校正。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有统一的业务控制与财务收支控制体系。在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体系当中,财务收支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控制环节,事业单位应当当把内部的收支管理工作,视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最为主要的环节,以管理理念为核心来实施财务收支管理工作.并以银行各项业务的控制作为主要方式。

(三)持续加强会计法规的建设

强化会计相关法制的建设。不但是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建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使会计管理工作职能得到转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政府的财务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国内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订立出更多的配套制度,以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相关人员能够更加积极自觉的履行法律赋予自身的监督职责。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双层管理

即是指由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单位,来直接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有业内的学者指出。虽然我国政府的体系并不适合直接对大数额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但是对于部分至关重要的,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公众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则应当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监管.即是指采取政府部门与资产占用相关机构的双层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管理环节偏少,能够更直接的实现内部财务管理目标。

(二)三层管理

三层管理,是当前国内多数省市都在使用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其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代替执行单位财务权利的专业机构.例如政府财务部门或者国资委等。第二层,是事业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其主要是指事业主管部门;第三层,则是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的每个占用单位。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能够细化管理环节,但不至于烦琐,较为符合当前国内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管理情况。

(三)四层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即是指在三层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人大”这一机构,作为最高的财务监管层.建立起以人大为最高层次来实行监督与委托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即是指由人大,到政府,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到占用部门的四层管理。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确体现出人大的国有资产最高代表方地位。以委托为基础,在人大与政府间形成一种制度性的关系,并在政府内部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由政府部门统一进行管控与综合性评价。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定时向人大上报资产的配置规划以及具体的资产使用情况.并由人大对其提出的报告及配置规划等进行审查,并用于对资产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管。

三、结语

结合以上讨论,个人认为,当前国内的各个事业单位都应当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建立起更加健全的财会与国有资产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单位内部资金的安全性。

作者:季爱军 单位:江苏省水利科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