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3:12:21

事业改革

事业改革范文篇1

事业单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我市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仍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事不分、体制不顺、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随着我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企业改革以及其它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已势在必行。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浙政发〔2001〕68号)精神,结合舟山实际,现就深化我市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要求,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发展事业单位,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事业单位改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政事分开原则。理顺政事关系,合理界定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能,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原则上应收归行政机关。暂时收归有困难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收归,最终实现政事分开。改变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简政放权,理顺关系,使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二)分类指导原则。按照承担的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确定相应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三)市场导向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凡是能面向市场的事业单位,都要积极面向市场;能由市场承担的职能,都要交给市场,改变国家包办事业的格局。

(四)因地制宜原则。事业单位改革在国家和省的总体要求下,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成熟一家改革一家,不搞“一刀切”。

二、改革的目标

事业单位改革,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其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推进事业单位适应市场、走向市场,激发其潜在活力,促进其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根据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

(一)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指目前完全或基本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或依法接受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如行使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执法监督以及公共管理等职能的事业单位。

这类单位的改革方向是,结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对其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划转行政机构;对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对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要进行严格清理和规范,按照精简效能的要求,重新定编、定岗、定职能,提高人员素质、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今后,对此类事业单位要依法设立,严格控制。

(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以及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两小类。

1.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指由政府举办,主要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其举办宗旨和业务范围由政府确定并严格执行,所需经费由财政保障。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事业单位。

2.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指由政府举办,并根据政府确定的公益目标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经费由财政适当支持的事业单位。

对公益类事业单位,要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完善公益服务体系。要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并严格考核,加大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保证其公益目标的实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指利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和中介功能,实行有偿服务,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服务对象监督的事业单位。

对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应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格局,条件成熟后要与原主管部门逐步脱钩,并按照各单位行业特性进行改制,成为自主经营并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

(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指直接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和开发性活动,所需经费依靠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解决的事业单位。

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条件成熟的要逐步改制为企业,依法进行企业注册,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今后不再新设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

三、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理顺管理体制。政府对事业单位从直接、微观的管理变为间接、宏观的管理。政府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主要通过政策引导、依法监督、搞好服务来实施对下属事业单位的管理,使其拥有决策、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二)调整布局结构。按照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优势互补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对职能雷同而重复设置以及服务对象单一的单位,要进行合并;对主要为单位内部提供后勤服务的,要视情予以剥离进行独立运作;对已丧失社会职能、社会效益差、名存实亡的单位,要予以撤销;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加强横向联合,发挥整体效益。

(三)改革经费管理方式。规范事业单位财政供给范围,改革财政资金供给方式,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办事”。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按重新核定的人员编制安排定额补助经费,根据专项任务和建设项目需要安排定项补助资金。

(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凡有条件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都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倡经营者、业务骨干持大股,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事业单位改革。

(五)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引入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等多种任用方式,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在事业单位内部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在人员选拔使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行评聘分离,加强聘后管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可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四、改革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关系到广大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发改、人事劳动(机构编制)、财政(国资)、国土资源、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指导和协调。事业单位各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把事业单位改革列入党政机关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二)广泛宣传发动。宣传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强舆论正面引导,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他们的改革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教育和发动干部职工,把单位的发展、自身的利益与加快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使干部职工能够自觉参与和投身改革。

事业改革范文篇2

长期以来,人们对事业单位多有诟病。为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各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认为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改善公共服务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从生存型社会转向了发展型社会,从私人产品短缺型社会转向了公共产品短缺型社会,需求结构实现了战略性升级。目前,对于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存在的问题,社会反响比较强烈。一些事业单位利用行政机关赋予的职权,只收费不服务,只罚款不纠偏,出现“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权力异化现象。燃油税改革前反映突出的交通部门乱收乱罚,以偿还建设贷款为由无止境地收费,超载车辆接受罚款就放行。有的事业单位偏离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医院开大处方,学校乱摊派,殡葬部门乱收费,群众反映“生不起崽、住不起院、读不起书、死不起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到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必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通过改革体制来改善公共服务。

2、提升队伍素质的需要。多年来,有些事业单位成为了行政机构和企业人员分流的蓄水池,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很低,即使在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的事业单位,由于机制不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部分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流向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和民办机构,导致基层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人才断层、服务断档。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全新的用人机制。

3、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实际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或者政事不分,事业资金被行政机构截留和挪占,影响事业发展;或者没有发展意识,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公款消费或乱发乱补,搞短期行为。再有就是现行这种管理体制和机制也阻碍了社会资金投入事业发展。应该说,社会上有大量的营利性资本和非营利性资本可以投入到事业发展中来,只要通过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起有效的事业发展机制,就一定会催生出事业单位不断做大做强的激情和原动力。

二、明确方向,把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艰巨性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就是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员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真正要落实这一基本思路,达成改革的目的,难度很大,具体来讲,其艰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分类难。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现有事业单位的类分好,在分类的基础上,再把该划归行政的划归行政,该变成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的变成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该继续作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强化其公益属性。但在分类的过程中将遇到诸多的矛盾和阻力。这些矛盾和阻力在公务员参管单位的确定时就已经暴露出来。我县在初审时参管单位有上百家,但目前省里只批下来52家,有一半没有批。并不是这些没有批的单位不符合参管条件,主要是有一个总量控制的问题。同样是党委政府的接待处,常德市其他区县(市)的接待处都是参管单位,唯有我县没有批下来。交通运输局下属的公路管理处、道路运输管理处、港航管理处和港航稽查大队等都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但目前常德市区县(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没有一家参管单位。可以预见,下一步分类改革时必然会遇到核定参管单位时相类似的情况,既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又有可能出现“搭便车”、都往行政上挤靠的问题。

2、人员安置难。过去事业单位吸纳了大量政策性安置人员,如复退军人这一块,大多缺乏专业技术特长。如果把他们推向市场,很难自食其力。即便是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现行的大锅饭体制养就了个人的惰性,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脉搏。所以,如何安置走向市场的这一块人员,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3、经费保障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须有强力的经费支持作保障。首先让人担心的是划归行政的这一块有可能导致行政队伍的膨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们现在的行政性事业单位这一块,说到底是弥补了行政机构和编制的不足,有很多县一级的事业单位对口的上级单位都是行政单位,如果这一块变成行政单位,其财政保障的水平比原来作为事业单位时要求一定会提高,财政的压力会加大。不仅如此,在人员安置上的财力保障更不是一笔小数目。现有的一些可能走向市场的单位,如我县的芦管站和原种场等等,有大量的人员在安置时需要给予经费支持。前些年,我县的优棉厂、种子公司、招待所和二轻行业管理办等事业单位在改制时,一批人员被安排到行政单位,一批人员被安置到新的事业单位,一批人员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一批自谋职业的也给予了资金补偿,财政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安置费。下一步改革在财力保障的问题上会更突出,因为当时改革还有一些资产可以处置,现在有些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空壳”状态,一旦要改革,财政要付出的成本会更大。

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估计充分一点,才能够争取改革的主动,确保改革顺利推进,避免出现大的波折和反复。

三、协调推进,力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效性

1、要在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上下功夫。现在有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当人们谈到事业单位存在的不足时,普通反映问题严重,非改不可,真正要推进改革的时候,则抱怀疑和消极的态度。这样一种思想氛围对改革是不利的。要把舆论引导好,就是要让各级真正认识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比晚改好,积极应对比消极应付好,形成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事业改革范文篇3

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事业单位”这个看似直白、简单,实则十分复杂的问题有着种种不同认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认识:一是以编制性质界定。认为凡是使用事业编制的,无论其承担何种职责,服务对象是谁,都统称为事业单位,反之,使用行政编制的就是行政单位,使用企业编制的就是企业,不使用编制的就是社团组织;二是以社会功能界定。认为凡是从事服务工作,不管其行业、服务对象、服务范围,都称为事业单位;三是以价值取向界定。认为事业单位的活动不以盈利和国家积累资金为目的。换句话说,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产品、公共服务应该是无偿的、免费的;四是以投资主体界定。认为事业单位应该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利用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参与投资举办的则非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五是以服务领域界定。认为事业单位只能限定在科、教、文、卫、体领域,超出这个范围,则不能列为事业单位。由于上述种种认识不同,进而导致了对“什么是事业单位”的概念不清、性质不定、职责不明、功能不分,形成了“事业单位是个筐,不是行政、企业就往里装”的习惯做法。比如,每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时,一些地方往往因机构编制数量有限,就将一些行使行政职能的机构转为事业单位,改用事业编制。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事业单位和人员以及经费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而且给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带来阻碍和困难。

二、准确理解事业单位的基本涵义

对于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问题虽然存在着不同看法和意见分歧,但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给了事业单位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和界定。该《条例》指出: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运用辨证观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加以理解,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事业单位特定的角色定位使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整体效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不是唯一性,它在保证社会公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允许其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价格标准向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可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既包括社会效益,也包括一定的经济效益;既提供无偿服务,也提供有偿服务。

2、国有性。事业单位的国有性是国家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所决定的,也是区别民办非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举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而非经济利益驱动,况且纳税人已为公益服务纳税,因而政府理应保证大多数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所需的人力和财力。如承担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承担公益任务的农业、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单位。当然,国家和各级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办一切事业。因此,事业单位既要以国家举办或投资为主,又要鼓励、提倡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联合举办或参与投资,如公助民办、公办民助、合资合作和股份制。

3、服务性。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是主要的人员构成,运用科技文化知识是其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的主要手段,所以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缺乏这些系统的服务支持,生产力发展将会受制约,并同时影响社会稳定。实践证明,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对服务体系的要求标准就愈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业单位的社会角色定位是社会服务组织,具有公益性、国有性、服务性三个最明显的特征,而且其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业单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必然也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今天需要事业单位承担的功能,也许明天就不一定需要事业单位来承担,。如各地宾馆、招待所由过去以公益为主变成以营利为主;律师、会计事务所由过去的公办变为今天的民办;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这些事业单位必然要退出事业单位序列。所以,无论是从目前事业单位的现状来分析,还是从事业单位今后发展的趋势来预测,事业单位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有的是量变,有的则是质变。

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

服务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公益性——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福祉,本身是非营利的机构,重社会效益;

公有性——95%的事业单位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也有一小部分民办的非企业组织;

实体性——是法人实体,有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权;

文化性——事业单位多是智力密集型组织,知识分子集中,大约集中了中国60%的知识分子。

事业单位的规模在我国也很庞大,有130万个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有3000万人,相当于国企职工人数的2/3,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34%,国家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事业单位的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技服务等领域,种类极其繁杂,属于第二大社会法人。事业单位在GDP中的比重约占5%~10%。规模最大的教育、卫生、科研和文化四个行业,约占GDP的5.1%。

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如60%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每年经常性财政开支的约1/3、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大部分、大量国有土地等。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现有的体制已经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政事不分,职责不清;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机制僵化;管理自主权不到位;机构性质行政化;价值取向偏离;管理不规范;人员无法进行合理流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等。

事业单位管理改制为什么

因此,国家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主要的办法就是改制。目前事业单位的改制从根本上是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向承担有限责任转变,也是从计划、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与国企的改革很相似。事业单位的转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改制有助于服务产业的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征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但我国服务业还相当落后,因为传统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改制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产权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监管制度和政府职能等诸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难点和重点。

第三,改制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的社会领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将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事业单位改制的目的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快事业单位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改革,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的职能;二是事业单位聚集国内大量人才,通过创新制度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竞争的新优势;三是形成事业单位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新体制;四是减轻财政负担。

事业单位改制的方向是,将主要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为行政机构,或者参照行政机构管理办法管理,将已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单位改为企业,分类采用不同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的转制,旨在实现公司化的经营和运作,提升单位运作的效率。

改制的基本目标如下:

建立一个新体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政事职责分开、分类管理到位、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

形成一套新机制——竞争上岗机制;双向选择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优胜劣汰机制;

完善一套新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一套新法规——规模适中、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活力强盛;

建设一支好队伍——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营造一种新局面——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现代企业形象。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如何改

事业单位改制后的首要问题是生存与发展,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改制后的事业单位要成为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企业;二是要能够独立生存,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三是要根据战略定位,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赢利模式,把体制内的资源转化为在市场上可以销售的东西。

事业单位改制的重点表现在两个制度上,一是劳动制度,要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二是分配制度,要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衡量贡献,进行按劳分配。现在,事业单位的领导都有行政级别,这是与公司化运作很不相适应的。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没有行政级别的,比如麦当劳公司等。

事业单位改制的方向是转向企业化经营。现代企业是由一组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

 所谓公司制度,就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资合兼具、股东人数有上限、募股集资是封闭的、组织结构是简单的;二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典型的资合公司、股东人数有下限、募股集资公开、全部股份是等额的、股份可自由转让、设立要求严格。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可概括为四句话: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由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部分组成。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位和企业法人财产权

这里,要注意,法人不是人,法人是机构。财产权如何理解,举个例子,假设你有10万块钱,存在银行,这是你的个人财产,但如果你用它入股了某个企业,这10万块钱就由资金变成了资本,你有了这些股份所对应的产权,你不想要了可以转让,这保证了法人财产的稳定。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确立了公司治理形式,要以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确定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三者的制约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了公司的运行规则:企业要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就要按规律运行。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建立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健康运转。

改制难在哪里

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之一是观念的转变。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和全体员工如何将计划经济下“等靠要”的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竞争与效益”的观念,这是一个难点。

难点之二是生存发展。即如何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核心能力,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效益,求得生存,谋求发展。

难点之三是人员的去留。即如何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来、留得住,如何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富余人员妥善安置。

事业单位改制的核心问题是:观念落后、机制僵化、规范缺乏。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要经历巨大的转变,其中全体人员的观念转变最重要。报业的改革比国企的改革更难,因为国企原来就已经是一个经济单位了,本身就是企业,只是体制僵化、不适应市场经济而已,而报业原来是属于公共管理范围的,其组织结构等完全就不是为创造利润而设的,因此,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在变革中,变革方案要“目中有人”,考虑到员工的承受力与观念转变的平衡;要认识到这是大环境下的改革,是人的观念、利益、心态的调整问题;要引导员工树立起市场竞争、客户服务、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理念;要创造科学的竞争、评价、分配机制,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从而为有才华的年轻人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另外,还要注意用规范固化机制和行为、支撑理念,进而搭建职业化的管理平台。

改制带来什么

改制对各方的利益都会产生影响。

对国家政府来讲,主要是税收与就业。通过政府行为(手段主要是产权改造),让产权能买能卖、企业能生能死。通过企业改制,理顺产权关系,解除国家对企业的无限责任,实现企业角色转变,将企业推向市场。

对企业来讲,主要是经营与管理。通过企业行为(手段主要是合同制度、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让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通过机制转变,理顺劳动关系,解除企业对员工的无限责任,实现员工角色的转变,将员工推向市场。

对职工来讲,主要是职业与发展,可以有更大的发挥潜能的空间。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我们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四个特征,对以前被界定为事业单位的,有计划、分阶段通过改革逐步还原其应有属性。同时,在宪法和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重新统一规范目前存在的各种公益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的法规和政策,实现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提供公益服务方式多样化的目标,促进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建立由宏观管理部门、中间管理部门、专项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组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级授权管理体系。层层管理,层层审批。避免在使用国有资源时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但同时也要注意管理审批手续的高效率,防止出现因效率底下导致改革进行的不彻底。

第二是采用公共预算和政府采购方式,建立配置标准公正、配置手段科学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形成机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预防改革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滋生,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与适合本单位企业的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使改革进行的每个步骤都有据可查有证可依。得到社会的认同。

第三是按照集中化、专业化等原则,建立包括大宗资产与专项设备专业化集中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机制。国有大宗资产和专项设备要采用集中使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为企业服务为国家服务。

第四是通过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处置手段,建立由资产内部调剂、交易与租赁等构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机制。我国加入WTO后与市场的结合联系变的更加紧密了。这是任何企事业单位都是无法逃避的,“狼来的时代到来了!”。对于我们国有事业单位来说面临的难题更多,以前的改革还没有落实而新的课题有摆在我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系统之间要建立高效的资产内部调剂制度。采用交易或租赁等方式把握市场信息利用市场信息与计划相互结合的手段可以说是现阶段比较合适的方法。

第五是借鉴经营性资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建立包括绩效评价等内容的绩效评价制度。合理的控制成本,衡量成本的投入和效益的产出比。使企业投入的都有合理的产出。采用绩效评价的制度提高企业投入积极性和追求效益最高化。多劳多得的传统原则也是很实用的。与业绩挂钩以效率为考核能者上无能者下。使机构内形成很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六是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包括组建资产监督委员会等内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在中央由国务国资委的政策指导原则下,一方面,不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政府管理职责与企业职责严格分开;另一方面国资监管机构过去的行为继续有效。国资委不只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也是资源性国有资产等的主管部门。承认国资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者职责,是改革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可以防止政出多门、管理混乱;以防止多头管理造成各种法规规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法制不统一的局面。在企业可以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履行日常职责。

企业究竟应每年拿出多少资产投入经营,投入到哪里,应当由政府和企业提出议案,提交审议通过。企业应当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投资预算委员会。投资预算委员根据企业的财政收支状况,充分听取各部门的意见作出投资预算的议案。国有资产的投资执行人应当是财政主管部门,因为财政部门管理国库,统管国有资产的收支与进出。对国资运行进行监督的自然是现存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结语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信我们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活动会取的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二〇〇六年五月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6号公布

(2)毕昇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3年12月20日020.2003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事业改革范文篇4

1.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

(1)性质不同。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4)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尤其是有条件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其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比行政单位大,也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一笔数字较大的事业收入;但行政单位没有相应的“行政收入”,只有财政拨入经费。

(5)收支情况复杂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如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用途;而行政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只有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也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一般只有经费支出,行政单位一般要求与所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实行“准则”与“制度”规范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1)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行业在经济业务内容、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必须有较高层次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确保各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会计准则由于其层次较高,因此,内容不可能具体,为便于实务工作者实际操作,就有必要再根据准则制定制度,制度就比较详细具体,基层单位可以依照其规定具体操作。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会计与财政的关系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如“第四章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第五章全额预算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第六章预算外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等等,内容杂乱。在《新制度》中,着重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了会计核算的方法,而将财务管理的要求全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行业财务制度中。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改革,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得到了理顺。

3.会计主体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使得事业单位变成了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淡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从概念上明确了事业单位是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确立,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的身分参与市场竞争,谋求自身发展。可以认为,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改变、会计核算平衡公式的改变、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的改革以及会计报表的改变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4.确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原制度》中,只注重对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定,没有对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原则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种情况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一次集中、全面而又系统地提出了11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11条一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确定,对于统一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5.会计要素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设置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很明显,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事业单位围绕资金运动组织会计核算,不确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新制度》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确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这五个会计要素的设置,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也有利于国际交流。

6.记账方法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记账方法规定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这与当时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赖财政预算资金以及由此采用

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相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改变记账方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的事业单位已经形成收人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的基本格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资金收付记账法难以适应,而借贷记账法有一套完整、严密而科学的方法体系,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2)目前,企业会计通过改革,已经全部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国际上也普遍使用借贷记账法,为与国内企业会计以及与国际会计交流方便起见,事业单位也采用借贷记账法非常有必要。

7.会计核算平衡公式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该公式是一个资金平衡公式,无法全面、正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没有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在《新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采用这个公式不仅有利于在会计核算上能明确区分债权人权益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而且还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为政府提供宏观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为事业单位本身提供有利于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有用的信息,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新公式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8.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分别设置三套会计科目,并且还按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别设置两套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可谓不复杂。在《新制度》中,所有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一套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不再按三类预算管理单位设置,也不再按预算内外资金设置,而是按新的会计要素设置。这样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取消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的区别,所有事业单位可以认为全部是接受财政的补助,无非是补助金额的多少,补助的金额也可以为零。这样,在各事业单位之间,就不再是阶梯式的差别了,而是平滑式的差别,这有利于国家对各事业单位进行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由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的做法,即事业单位预算内外的资金实行统一运行,综合平衡的做法。因此,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预算内外,分设两套会计科目了。应该说,《新制度》科目的设置,比《原制度》更科学更简明。

事业改革范文篇5

事业单位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解决现有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但改革的方向不是也不可能取消全部事业单位,重点在于调整和规范。

改革后的中国事业单位,其性质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

正文: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样,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显得非常迫切。但中国事业单位性质模糊、职能混杂,分布广泛、涉域交叉、利益关系复杂、责任边界不清等特点,使得对它的改革又极为艰难。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必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理清思路,形成共识。

事业单位的地位

中国事业单位形成及演进至现状的原因极为复杂,但大体上说两个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一是基于提高政府效率和减少财政负担的目的,必须尽量减少政府机构和行政人员,但同时又必须提供不断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这是导致中国事业单位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大的主要原因。二是基于解决经费短缺窘况和保障既有利益的目的,必须创造性地开展业务活动,但同时又必须保持现有的体制构架。这是导致中国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事企不分、职能繁杂、行为混乱的主要原因。

迄今为止,中国全部事业单位130多万个,其中独立核算事业单位95.2万个。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近3000万,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0%以上。一般地说,可以把现有中国事业单位分为如下三类:一是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为政府服务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监管、资质认证、质检、鉴证及机关后勤服务等类的活动;二是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服务相关的活动。三是承担着中介沟通职能、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咨询、协调一类的活动。但是,从实际运作看,其性质则极为复杂。譬如,有的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待遇,却完全从事着与政府部门一样的行政管理活动,拥有比一般政府部门大得多的行政权力;有的挂着事业单位的牌子,却直接从事着如企业一样的经营活动;有些并非法定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却实际上拥有由主管部门直接和间接转移过来的行政职能;有些单位全部或者大部分受国家财政资金供养,却仍然变相地从事着收费性经营活动;等等。

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占着国家资源、受着财政支持,却没能充分有效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积极公正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反而利用事业单位性质上非政非企又亦政亦企的模糊空间,最大限度地运用、享受着政府部门与企业两者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又最大限度地游离于政府部门所受的行政约束和企业所承受的市场压力之外。其结果是扰乱了经济运行规则,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许多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腐败现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渠道。

这就有一个在改革中对事业单位地位重新确认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未来改革的进程中,事业单位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答案无疑应当是肯定的。第一,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确存在那些既不适宜于政府部门直接从事,也不适宜于企业直接经营的事务,处理这些事务为事业单位的存在提供了根据。第二,在某些情况下,作为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事业单位在处理许多经济社会事务时具有比政府和企业更便利、更富效率的优势;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作为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第三者”,事业单位在协调和沟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国的事业单位承载了巨大的就业量,并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从中国实际出发,事业单位的这种功能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走完全消除之路的不可行性。否则,不仅会加剧旧有矛盾,而且会引发新的问题,从而形成社会危机。

这就是说,事业单位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解决现有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但改革的方向不是也不可能取消全部事业单位,重点在于调整和规范。

事业单位的性质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走调整、规范之路,需要准确界定其性质。中国学者对事业单位的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外国学者对中国事业单位更是说不清道不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事业单位这一名词本身具有模糊性——在国外,类似于中国事业单位的一些组织或机构,要么与政府相比称之为非政府组织(NGO),要么与企业相比称之为非盈利机构(NPO),还由于中国的许多事业单位职能繁杂、角色混乱。更为特殊的原因则是,一些事业单位实际的运作与其本身的定位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因此,如果继续采用“事业单位”这个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的提法的话,则明确界定事业单位性质的重心应该是划定其涉足的基本领域、履行的基本职能,并对其正常运行的筹资模式、取利边界做出规定。

既然事业单位作为既非政府又非企业的第三方存在,那么很显然,它所存在的基本领域首先应该是政府和企业都不能和不宜涉足的领域。其次,有些领域虽然明确属于政府和企业运作的范围,但由事业单位进入可能使相关的运作更为便利、协谐,成本也更为低廉,根据国情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总任务要求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秩序的原则规定,事业单位可以代替政府或企业,长期存在于这些领域,也可以接受政府或企业的委托,阶段性地涉足这些领域。第三,事业单位还应该存在于并非专属于政府运作的领域,以及不属于政府运作范围但企业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领域。从这种认识出发,事业单位存在的空间主要应该是与公共事业、公益服务、社会共济、慈善救助以及政府和企业间服务相关的一系列领域。

依此,事业单位的主要组织形态包括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从事社会服务和公用事业服务的机构;第二类主要是从事推进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慈善施助事业发展的服务机构;第三类主要是从事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协调服务的机构。相应地,它们分别承担着以下的职能:推进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消费需求;推动扶贫济困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相处;通过沟通协调,促进政府目标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对接,最大限度地帮助政府和企业满足自身的需求。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而经费来源应当依据不同事业单位的职能及与政府、企业之间关系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大体上说,事业单位的资金筹集模式似可分为如下几种:第一,从事必需的纯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如从事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础性科技研究等的事业单位,仍应采取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方式。一般地说,这样的事业单位,宜由政府组织设定。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由社会依法组织设定。第二,从事推进扶贫济困事业的事业单位,可以依法从所募集的捐赠款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运作经费,并控制使用方向和接受严格的审计监督。第三,接受政府委托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的,除政府组织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可根据委托工作量从政府部门获得相当的资金支持或补偿。换句话说,政府部门通过购买的形式使某些政府性质事务和政府需要推动的事务交由事业单位委托办理。第四,从事政府与企业间中介服务的事业单位,可以在其职能范围内通过自身的主动服务或委托服务依规获取相应的收益或报酬。

很显然,从事纯公益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不可能盈利;从事扶贫济困服务的事业单位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复杂一些的是,从事政府和企业间沟通协调服务诸如行业协会一类的事业单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盈利的。但是,如果这些事业单位以盈利为目的,势必造成其职能的异化,行为的不规范和协调中的不公正性。因此,不盈利应该是这类事业单位法定的取利边界。

综上所述,改革后的中国事业单位,其性质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

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

明确了中国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地位和性质后,其改革方向也就比较清楚了。从操作路径上看,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从两个方面着力展开。

一分类改革,大力调整事业单位结构

按照改革后事业单位的性质定位,清理、甄别现有事业单位,从总体上收缩规模、调整结构,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总的调整思路是:其一,能够撤销的,在做好相关善后工作的基础上坚决撤销。其二,目前已承担着政府职能且不宜撤销的,应明确转变为政府部门。公益性事务较少、可以改制为企业的,或者目前已从事大量市场经营活动,企业色彩比较浓重的事业单位,应明确转变为企业。承担着非沟通协调职能,其服务与市场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中介性事业单位,应明确转变为市场中介组织。其三,把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减少到最必要的限度,依此原则,对现有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通过合并、重组进行整合。对承担着一定公益事业职能和任务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视具体情况,可以全部或部分整合到保留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也可以通过剥离相关公益服务,或者通过政府有偿委托进行相关公益性服务的途径,取消对其的财政差额拨款,从而推动其规范转制。其四,不宜再由政府出资兴办,且有市场前途的事业单位,可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让渡给其他投资者。

二创新机制,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在通过分类改革对现有事业单位压缩规模、调整结构、规范职能,恢复性质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管理运营机制。一是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则上,对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人日常负责的制度。考虑到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资产关系的特殊性,其理事会应由通过竞争方式选出的,包括出资者、业内专家等在内的若干有代表性人士组成。日常运营由执行人负责。执行人由理事会向社会公开招聘选出,并向理事会负责。建立科学的效绩评估制度,由事业单位监管机构依据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具体评估状况,会商有关部门决定是否对其持续进行财政拨款和是否增加财政拨款数额,以及决定理事会成员的更换和奖惩。形成事业单位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相互间的有效制衡机制。由多元投资形成的事业单位,可以参照企业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度。二是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管理者的干部身份。全面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全体职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实行区别于政府部门的薪酬制度和奖励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和具体业绩,实施对理事会、执行人的奖励和惩罚。

事业单位的监管

确保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运营既富活力、又合规范,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监管。事业单位往往拥有重要的公共权力、特许经营权利,承担着与公众直接相关的社会服务,因而有必要对其是否合理地行使了权利、充分履行了义务,所提供服务的内容、质量与价格是否符合要求等依法进行严格监督,从而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缺乏监管、监管无法可依,是导致目前中国一些事业单位行为混乱并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开始,就应同时推进相关监管制度建设,形成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国情,规范、严整和健全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一是科学设立监管机构。从中国事业单位分布广、战线长的实际出发,宜于把政府各行政部门依不同职能进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监管和独立的事业单位监管部门的专门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在科学划分事业类型的基础上,分别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监管机构。

专门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和管制标准;颁发和修改事业单位服务准入许可;对相关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质量、价格进行监督和依法依规处罚;调查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并合理公开相关信息;听取专家和社会人士对相关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情况的意见并适时提出改进意见;等等。

事业改革范文篇6

一、上海市社会事业投融资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事业若干领域的产业发展进程日益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设施面貌显著改善,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

教育领域。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用“政府优惠政策、学校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设、学生缴费还贷”的机制,新建一大批学生公寓等后勤设施,加快推进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到目前为止,上海运用新机制共建成学生公寓15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入近20亿元。与此同时,吸纳社会各界投入资金约35亿元,新建民办高校18所,有效解决了高校扩招的瓶颈问题。

文化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探索“政府政策优惠扶持、政府引导与资源置换结合、贷款融资推动、土地开发带动、节庆盛会拉动”等多种融资方式,促进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了文化事业的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上海文化设施的投入达到20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是通过资产置换、社会募集和企业自筹等方式筹集,政府直接投入约占全部的10%左右。

体育领域。适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的要求,通过发行体育,探索俱乐部、企业主办等经营形式,积极筹措和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发展各类体育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市体育产业资产规模约200亿元左右。

卫生领域。通过组建申康公司,将政府拨付市级卫生事业的增量资金改为投资,逐步建立了市级卫生事业多元投入的新机制。“十五”期间,上海市政府安排投入20多亿元,可带动多元投入30多亿元。同时,在国家政策框架内,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卫生领域的新路。目前,全市经卫生部批准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达到13所,其中医院6所,床位数436张,门诊部7所。民办医疗机构101所,其中医院31所,床位数2428张,门诊部70所。

但上海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尚存在与市场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事业领域,高度集中和行政干预的管理体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政府包办、管办不分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现行预算和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2)准入机制有待完善。社会事业的不少领域,既有意识形态和公共物品属性,又有市场竞争和商品价值属性。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既有社会效益,又有潜在经济效益的产业。然而,由于部门利益机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仍然有许多限制。

(3)资产意识和市场意识较差。在近些年的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的改革有些滞后,这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对改革的市场化趋向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够,在经营过程中,资产产权关系不明,资产安全、保值意识淡薄,自身缺乏竞争机制,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二、深化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是: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动力,营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融资环境,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提高投资效率、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实现投融资观念、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从财政投入角度看,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要根据项目特性、范畴和投入产出,改变简单的政府财政拨款模式,实行“拨改投”改革,优化财政性、政策性投入方式,通过补贴或补偿机制的改革,运用政策杠杆,吸引多元投资。具体来看:

一要充分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经验。上海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始的,主要经验有三个方面:一是调整了财政的拨款方式,原来是项目需多少资金就全额拨给,后来是集中给一个口子,成立投资公司;二是授权经营,确立了国有资产运行体系;三是打破行业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借鉴了这些方面的一些经验,今后还要继续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二要强化市场意识。要转变对于社会事业投入的固有观念,根据公共物品的属性、范畴和涉及产业的情况进行分类,将资源分配从按计划分配转化为在政府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实行配置,从无偿或不计成本供给转化为部分按成本或准成本回收补偿,从完全依赖财政投入、政府包办转化为运用市场机制谋求发展。除了卫生事业中的基本医疗服务、教育事业的义务教育等必须由政府负主要责任、由政府直接掌握外,其他都可探索作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来发展。

三要改革和创新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关社会事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经营机构、市场实施全行业管理,实现从“办事业”到“管事业”。政府做好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公共产品,市场能够做好的事情则由市场来发挥作用。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要明晰产权,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四要分类管理,突出重点。教育事业,要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在保证政府基础性投入的情况下,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共同投入的新格局。在高等教育甚至在高中阶段等非义务教育上,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体现“体制内做强、体制外做大;公共财政做强、市场资金做大”原则,把公共财政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争创一流、建设重点特色高校,引导社会资金主要用于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卫生事业,要加快推进“拨改投”改革,进一步做实申康公司,组建若干医疗集团,实行资产运作和集团化管理,用好增量,激活存量,挖掘潜量,形成医院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成本核算体系和社会多元投资的新局面。同时,要削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特别是在高档医疗市场方面的参与。根据上海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状况,对一部分二级乙类医院等进行转制。文化体育事业,要不断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形成有利于文化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新环境。

三、推进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操作性建议

1、在改革范围上,选择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以及市场赢利前景看好的竞争性社会事业行业(项目)先行先试,并在取得经验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开。一般而言,建议优先进行的行业或项目,可以包括教育领域中的高职教育、成人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等,卫生领域中的特需医疗、社区卫生、特色门诊、特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等,文化领域中的出版、广播电视等,体育领域中竞技体育场馆及设施运营、赛事运作等,以及民政领域的殡葬行业等。

2、在改革推进顺序安排上,实行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以增量带动存量盘活。建议先将市级财力对社会事业领域的新增部分拨款转为投资,并要对上述投资提出明确的回报要求,至少是达到部分按成本或准成本回收补偿、保本(保值)要求,赢利性好的项目则还要提出增值和阶段性持股及退出的要求。对于市级财力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存量资产的改革,由于实际上已经沉淀在系统各条块中、资产的清算与价值评估难度大且权属划分不清等缘故,现阶段还较难推开。将来可探索集团化管理等新的运营模式,积极实施存量资源的盘整。

3、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建议先单体项目,后整体项目。单体项目诸如大楼、场馆或设施建设等,由于不涉及存量资产部分、权属关系简单、清算与价值评估便利,因而可以先行推开。至于整体项目,诸如医院、学校等,由于涉及多个单体项目、赢利性和非赢利性项目的划分、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的划分、多个投资主体的划分等,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现阶段还难以推开,具体实现方式有待于不断创新。

4、在投资主体的选择上,建议先地方投资主体,后中央投资主体。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势必要涉及到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调整问题,其中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中央和地方两个投资主体的权益划分。因此,从管辖权及操作难易角度来看,地方投资主体应先行一步,待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到中央投资主体。

事业改革范文篇7

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度迷失于市场化与公共服务之间。它从市场化进程开始到公共服务本质的回归,乃是我国从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这一改革基本脉络的反映。

1.公共服务的选择

事业单位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社会公益性。因此,事业单位无论怎样改革,公益性,也就是公共服务的组织属性都不能改变。近年来政府允许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取一定的合理的成本费用,但一些单位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这必然会侵蚀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得出了“医改不成功”的研究结论,并指出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过度商业化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2006年,我国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开始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地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并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8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说明,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医疗改革,回归“公益性”成为走出改革困境破题之选。

2.市场化与服务性的双重选择

要效益,也要公益,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是事业单位改革缺一不可的双重选择。事业单位要很好地实现公益性目的不能不推行市场化,但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遵循的是完全市场化,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遵循的应是准市场化,即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运用某些市场机制和竞争高效的理念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反过来,在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不能丢掉公共服务宗旨。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因而它所追求的效益包括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利益和公众利益。一些事业单位将市场化简单等同于经济效益和部门利益,势必忽视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效益包涵了公益,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的双重选择就成了必然。

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

1.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合理分工

具有强公益性、产品服务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事业单位仍由政府主办而不应市场化,这样是为了保证政府意志的实施,其他事业单位则可逐步市场化或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成非营利机构,以此作为对政府作用的补充。政府应重新确定公共开支的重点,通过把某些单位和行业推向市场以减少政府补贴,将腾出来的资源用于加强对那些真正具有外部正效应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的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2.理顺上级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同一类社会事业应由同一上级政府部门管理,以便协调。对那些需要在发展中统一规划和协调的社会事业实施统一管理,清除部门分割所带来的弊端。应采取如下措施:

(1)强化财务责任制度。把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所有公共资源投入都列入成本核算和预算报告中,如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补贴和税费优惠等,特别是在核算成本时,应将事业单位无偿占有的大量国有土地作为隐形成本考虑在内。从而明确在特定时期有多少资源投入了某一事业单位。

(2)人事计划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符合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科学分配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推进聘用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

(3)为使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真正起到作用,建议实施绩效管理合约。在事业单位和负责监督的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协议,明确绩效标准、明确预算和自筹资金的使用规则,包括预算和财务管理。

3.并非所有事业单位都可以被允许创收

提供最基本公共产品的社会事业承担着政府法定责任,其全部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而不是由机构自己创收。对于部分经费来自政府拨款的其他事业单位,应限制其创收活动。对创收的内容、用途及收入比例也应合理化,将其收入更多地投入公共服务领域而不是全部用作发放奖金福利,同时应消除违规收入和规范其他收入,清理非正式工资和奖金福利等,确保各个机构行为不偏离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

4.分类改革,处理好“归”与“撤”的关系

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事实上分类改革一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但是这么多年来分类改革的效果一直不太好,其中原因除了我国事业单位数量庞大、类型繁多外,分类改革只归类、未撤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归”与“撤”的关系中,归类是基础、是手段;撤并是结果、是目的。撤并压缩的问题不解决,分类改革的目的就难以达到,事业单位改革就无法深化。

5.处理好“统”与“活”的关系

运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多种手段,才能充分显示市场化的活力。事业单位通过市场化改革,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指令,从生产到供给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公共服务供给形式。为此,需要处理好“统”与“活”的关系。所谓“统”,就是把事业单位的运作手段统一到公共利益上。所谓“活”,就是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更灵活多样的主体,运用多种供给方式以提高供给效率。

总之,社会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央、地方的各个层面和许多领域,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重点研究、总体规划、统筹协凋和科学指导。尽管困难重重,但不改革、不发展则危机重重。消极被动等待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后果,将使社会公益事业多年建设的物质成果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导致政府财政多年投入建成了各类社会事业设施,市民却享用或感受不到。在政府加大投入、创新公共服务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单位体制和内部机制改革的征程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时不我待。既不能沿袭以往行政机关的改革模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因势利导、持之以恒,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冯丽.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再思考[J].新西部,2008,(24).

[2]世界银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J].经济研究,2005,(8).

[3]赵力波.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基本原则[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4).

[4]张春霖.事业单位改革:中国能从OECD国家的经验中得到什么启示.2006.

事业改革范文篇8

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度迷失于市场化与公共服务之间。它从市场化进程开始到公共服务本质的回归,仍是我国从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这一改革基本脉络的反映。

(一)公共服务的选择

事业单位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社会公益性。因此,事业单位无论怎样改革,公益性,也就是公共服务的组织属性都不能改变。近年来政府允许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取一定的合理的成本费用,但一些单位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这必然会侵蚀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二)市场化与服务性的双重选择

要效益,也要公益,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是事业单位改革缺一不可的双重选择。事业单位要很好地实现公益性目的不能不推行市场化,但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遵循的是完全市场化,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遵循的应是准市场化,即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运用某些市场机制和竞争高效的理念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反过来,在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不能丢掉公共服务宗旨。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因而它所追求的效益包括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利益和公众利益。一些事业单位将市场化简单等同于经济效益和部门利益,势必忽视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效益包含了公益,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的双重选择就成了必然。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正确到位,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说,企业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事业单位也差未几,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这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为:资产+收进=负债+支出+净资产,即表现为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时,又由于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变动无法得到正确反映,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也轻易造成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目前状况的误解。

(二)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单位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基础采用现金收付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是大于企业单位的,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正确目前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一般工商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而且事业单位内部各行业由于预算治理方式的差别,各单位的科目设置也比较混乱,不够统一。例如拿现行的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来说,固然科目设置时考虑了林业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林业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非凡规律,结果造成了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缺。

(四)对支出进行了不必要的分类事业单位,所有支出要求按使用方向分为工资、公务费、业务费等十几项。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全额拨款,这种做法是比较适合的;但是,现在的事业单位几乎没有哪个没有经营性支出,并且占总支出比例逐渐在上升。经营性活动也是为了营利,那么支出的发生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判断标准,再进行这种分类核算是既无必要,也是不科学的。

(五)适用范围不全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只在国有事业单位中起作用,那么非国有事业单位适用什么会计准则就成了问题。

(六)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正确的反映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帐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企业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数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那么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七)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合理分工具有公益性、产品服务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事业单位仍由政府主办而不应市场化,这样是为了保证政府意志的实施,其他财务会计事业单位则可逐步市场化或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成非营利机构,以此作为对政府作用的补充。政府应重新确定公共开支的重点,通过把某些单位和行业推向市场以减少政府补贴,将腾出来的资源用于加强对那些真正具有外部正效应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的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二)改革必须要保证事业单位的利益社会形态的变迁、经济方式的转变都要求事业单位有不断变化的利益追求。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社会形态的多元共生、多形态共存与转化现象决定了事业单位利益的不稳定,因此事业单位的利益应随社会形态中主流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并在不同区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事业单位的利益实现必须以社会成员的信任为基础。事业单位存在与否取决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认可。政府的认可是指政府的法律和制度允许它以某种方式存在,市场的认可是指市场经济的规则下它能够在竞争中不被对手挤垮,它的成果能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在双重认可下,社会成员对事业单位的信任是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信任政府不会支持,不符合市场规则就会被市场淘汰。事业单位的利益以事业单位的产品/服务质量为基础。事业单位输出的产品大多是科研成果、医疗服务和教育文化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是思想、智慧和技术的结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

(三)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存在大量重复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性的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有利于实务操作。

(四)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更多的权责发生制,已是大势所趋。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如何分步骤引入权责发生制。

事业改革范文篇9

一、乡镇事业站所基本情况

1、乡镇事业站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目前,**区乡镇设有动物防疫站、林业管理站、农业服务站、计生服务所等各类事业站所134个,共核定全额拨款编制186名,差额拨款编制239名,自筹编制94名,实有在职人员557人。以区管为主的事业站所有动物防疫站、林业管理站,以乡管为主的事业站所有经管站、文化站、企业劳动站、农业服务站、计生服务所、城管办。

2、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结构情况。

我区乡镇事业站所人员中有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占总人数的21%,年龄在46岁以上的有133人占总人数的29%,中青年骨干少,工作经验丰富的少。

3、乡镇事业站所职能履行情况。

根据调查了解到,全额拨款事业站所,因经费有保障都能很好的履行职能,而差额拨款事业站所和自收自支事业站所,履行职能情况较差,甚至根本就不履行职能。

二、乡镇事业站所存在的问题

1、乡镇事业站所数量多、规模小,活动开展不正常。

我区平均每个乡镇有9个事业站所,部分事业站所核定编制仅2—3名,有的站所甚至只有1个人。事业站所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场地,工作人员年龄老化、缺少技术,导致事业站所的业务活动开展不正常,经常做与自己职能无关的事。如文化站,既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也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一年到头基本上就是写几条标语,出几期宣传刊完事。

2、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履行错位。

我区乡镇事业站所的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条条为主型,一种是块块为主型,由此就产生了“管人不见人,见人不管人”现象,同时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也严重脱节。比如说,农业服务站,人事权、财权在乡镇,可考核、晋级诸多事项却又在局里。事业站所人员即要接受主管局业务指导、年终考核,又要服从乡镇中心工作安排,事业站所的服务职能被混淆,履行经营性职能、行政性职能多,履行公益性职能少,无暇顾及本职工作。以五里牌镇为例,36个事业站所人员除两人被安排在司机岗位上以外,其他人分别被安排在了计生组、综治组、新农村建设组、城建城管组、重点项目组、后勤组。文化专干做综治工作,经管员做计生工作,水利员搞后勤。

3、乡镇事业站所经费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我区大部分事业站所定性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就是说,过去可以收费,自我生存不成问题,自从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农业税免收以后,事业站所经费严重不足。如农业服务站的24名农机员,区财政负担的工资6500元/人到位了,而由乡镇负责的只有少部分到位,这24人中,只有5人按时缴纳了养老保险,11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但历年欠费有十几万元,还有8人至今未办理任何手续。其他站所也普遍存在人头经费不足,人员待遇保障不力的问题,造成队伍不稳,技术人员流失,另外由于进人渠道进入标准不一,有技术有文化的人进不来,进来的又没有技术没有文化,如前面提到的24个农机员,只有一小半人掌握了农机修理技术。

三、乡镇事业站所改革建议与对策

1、科学界定职能,整合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政事分开”和“执法收到区,管理留到乡,服务到基层”原则,对乡镇事业站所职能进行科学界定:对于全部或部分行使行政职能的乡镇事业站所,应将其机构或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对于部分行政执法职能应当移交区级政府相关部门;对社会公益类事业站所,即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无法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站所,如:农机推广服务、农技推广服务、计生服务、文体服务等,应根据职能任务、进行合并重组,进一步扩大事业站所的自主权,真正确立其独立法人地位;对于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站所,如农资供应等应推向市场。

乡镇事业站所职能职责定位后,在机构设置上我们认为,应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撤销以前的“七站八所”,设置综合性的“三农服务中心”,各乡镇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中心设立各个服务小组,如计生组、文体组、劳务信息组、农业组、安监组等,统一由乡镇政府管理,人、财、物全部到乡镇,条条只是业务上的指导。这样设置一是精简了机构,整合了资源。全区乡镇事业站所由原来的134个精简到19个,精简了115个,精简率达86%。还解决了乡镇事业站所“规模小、数量多”的问题,理顺了条块关系,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二是符合了登记条件。由于历史原因,乡镇不少事业站所一直是不能履行职能,没有固定资产,从业人员也少于3人的“假法人”,统一整合为“三农服务中心”以后,它便成为了一个能独立履行职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真法人。三是便于统一调配、管理,容易形成合力。乡镇作为中心的主管政府,便能集中人力、物力统一调配、管理去做好计生、综治、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更好的履行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四是便于为“三农”服务。当前农民缺的是技术,要的是服务,过去,事业站所一年到头干不了几天本职工作,优质高效服务“三农”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三农服务中心”的设立,为老百姓打开了方便之门。过去老百姓不论田间地头出了什么事都要往乡里跑,找各个站所的人,找到人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现在只要打一个电话到“三农服务中心”,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服务中心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派出相应人员就能为他解决问题。当然服务中心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积极下乡,为群众解决生育审批、户口迁移、粮贴发放、农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实际困难。

2、调整人员结构,增强履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确定服务中心的编制性质和编制数。“三农服务中心”的编制按照其职能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设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由财政保证经费来源。“三农服务中心”的编制按乡镇行政编制总数的1.2:1的比例确定,我区乡镇事业站所可以设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60名,原则上,按建制乡17个,建制镇20个的标准进行分配,技术人员必须占总人数的80%,具体分工由乡镇安排。有特殊情况的乡镇可特殊处理,比如廖王坪乡,据调查了解到,该乡有鞭炮厂7个,鞭炮引线厂123个,砖厂6个,纸厂4个,片石厂4个,煤矿3个。高危行业多,安全责任重大,所以可酌情增加2个全额编制给廖王坪乡。其次把好入口关,优化人员结构。按照逢进必考,择优录取原则。先从差额编制和自收自支人员中选择一些懂技术,有能力,年龄在46岁以下的骨干充实到服务中心来,再面向社会招考一些专业对口,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加入到服务中心。第三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大家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请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服务技能技巧,切实加强服务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个个是专家里手,个个能独挡一面,增强履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3、加大财政投入,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事业改革范文篇10

一、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市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市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意见的实施细则》和《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努力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2011年1月1日起,修改完善了原有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政府资助制度。一是修改了社会办养老机构资助制度。对社会力量新建的养老机构,按照床位50张以下、50—100张和100张以上三种情况,分别以每张床位1000、2000和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2011年以前资助标准均为每张床位1000元。二是修改了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社会办养老机构每收住1名本市户籍老人,每人每月给予50元补贴。2011年以前标准为20元。三是修改社会办养老机构供养“三无”老人供养补贴制度。每收住1名本市户籍的“三无”老人,每月给予405元补贴。2011年以前标准为300元。四是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每收住1名本市户籍低保家庭老人,每人每月给予200元补贴。同时,继续执行其他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到2011年11月,全市八区十县(市)登记注册的养老机构床位总数12744张,同比增加1172张。

二、经过两次全市城区范围内摸底调查,掌握我市现存无照养老机构准确情况,在2010年邦尼和比家好老年护养院对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了连锁改造的基础上,又动员了凯峰、民众老年公寓等8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参与今年的小型养老机构连锁改造。同时,今年在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中“开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自6月1日起,通过实施老年公寓升级达标、助老家庭连锁改造、精品助老家庭建设“三个工程”,通过建立三个验收指标体系:市社会办养老机构达标升级改造验收标准、市小型养老机构连锁助老家庭改造验收标准、市小型养老机构连锁精品助老家庭改造验收标准,完成30个标准化社会办养老机构、187个社会办小型养老机构和20个精品助老家庭“三个一批”改造任务,快速提升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到2011年11月,我市小型养老机构连锁改造已经完工。2011年全市连锁改造小型民办养老机构171家,床位2323张。加上2010年连锁改造的58家小型养老机构,累计改造了229家,床位2998张。

三、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全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要求,于7月份启动试点建设工作,11月底前十县(市)各在1个乡镇、1个村(社区)全面完成了试点的建设任务。为确保试点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建设任务展开前在区组织召开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工作现场会”,区向各县(市)介绍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参观学习了区大、中、小三类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使全市学有榜样、做有样板、干有方向,为试点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9月由市民政局副局长带队,福利处有关人员参加,对十县(市)试点建设工作实地检查、现场指导、纠偏提速,推动了各县(市)的工作进度;12月下旬市民政局还将按照省民政厅的要求组成检查组,对各县(市)的试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确保“试点”为全面展开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到示范引路作用。

四、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继续保证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运行机制、资金补贴等规定落实执行到位。将居家养老服务资金列入政府年度预算,为65周岁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490元以下的独居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购买服务,从2011年提高到没人每月160元。二是在去年基础上,哈市主城区继续建设1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各区、县(市)的中心乡镇建立1个居家养老服务点。三是哈市城区的乡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2012年的工作安排

一、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宗旨,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机构示范作用,三是抓好创新管理,把现有的政策落实好,实行绩效考核。

二、加强社会办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升级达标示范性养老机构,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我市养老需要发展布局发展,培育助老家庭连锁管理机构科学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经验。

三、完善社会办养老机构规章制度。一是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增加奖惩和处罚内容,提高执行力度,更好地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市场;二是认真落实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补贴方案,制定政府补贴标准,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创新工作模式。重新启动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工作,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