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换机制探究

时间:2022-04-09 03:22:0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换机制探究

1为什么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需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学习者也为在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之间转换提出了现实诉求。因此,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需求,完善教育转换机制是极为必要的。1.1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时代,职业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变革中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改革,加强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的适应性。就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看,全球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在不断加快,全球化的社会分工格局将会重建,这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今,欧美发达国家借助于信息化、智能化的优势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2013年4月份,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的全球工业博览会上,与会者一致认可了“工业4.0”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注,也就意味着影响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显然,人类历史的每次工业革命均有明显的技术变革特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就是信息化与智能化。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发达国家才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制造业“回流”[2]。中国作为全球廉价劳动力及资源优势的制造业模式已然受到严重冲击。为了改变这种严峻形势,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就必须要大力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从我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平稳的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增速逐渐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我国需要借助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与转型,提高创新、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以技术推动创新,以创新带动技术发展。2015年,国务院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个被称之为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是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纲领。按照这个计划,到2025年我国将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在全球工业及科技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面对这种的形势,必须要全方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就职业教育而言,培养一个技术娴熟、综合素质过硬的职业人才将是其最终目标。但是,在长期的工具主义思维下,职业教育被片面地理解为“就业教育”,中职、高职毕业生毕业后成为产业工人,很少能够获得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职业教育被视为是生产社会劳动力的工具,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提升学习者的技术素养而忽视提升其综合素质[3]。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与误区,就是因为在职教体系内部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体系之间没有转换途径,各自呈割裂式发展。而且,职业教育的学校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也没有建立转换渠道。由此导致了学习者难以在职教体系内部获得畅通的上升空间,更难以在不同的教育体系之间实现自由转换。因此,要促进学习者在职教体系内部以及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实现自由转换,就必须完善当前的教育转换机制,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1.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构建的内在要求。可以说,“立交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及构建的基础。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需要厘清两个问题:第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体系;第二,构建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如何运转。第一个问题是制度体系问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不断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制度设计已基本完成。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转换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厘清,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依然处处可以看到转换不畅通的痕迹,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之间依然是壁垒森严,无法实现教育类型、教育层次之间的自由转换。从国家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距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中央与地方也了诸多的政策文件,一些地方也积极开展了建立教育转换机制的尝试。比如注册入学制、学分银行制度、学分转换制度、对口招生制度等。但从整体上看,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还是未能完全实现自由转换并且转换效果不佳,能够实现在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顺利转换的还是少部分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仅仅依靠顶层制度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建立现代职业“立交桥”体系,必须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教育转换机制,构建教育转换的新路径。1.3终身学习体系下教育主体多元发展的现实要求。终身学习理念是20世纪60年代保罗•郎格朗提出的,很快就成为风靡全球的教育理念,各国纷纷提出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全球竞争日渐激烈,个体终身学习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正如有学者所言,教育是社会个体终身的事业,是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也是滋养社会个体发现自我的一种方式[4]。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提出了要全面建立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要求各级各类教育之间保持衔接与沟通。终身学习将社会个体视为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受教育者。每个主体有自由、自主学习的权利与诉求,这就要求终身教育体系必须要为教育主体构建一个畅通无阻的成长通道,保证每个人能够在其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够接受到其需要的教育。正如杜威所言: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个体的学习能力,更是培养个体人生发展的过程[5]。大职教观与终身学习理念是一致的,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均需要从事某个职业,因此与职业相关的教育也应该贯穿每个社会个体的一生,保证从业者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正是因为职业教育如此重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为了工作的教育、通过工作的教育以及关于工作的教育。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突出的是“为了工作的教育”这项职能,忽视了后两者。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看,“为了工作的教育”在我国被过分地狭隘化理解了,将职业教育完全视为是就业教育,这种等同模式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严重恶果。如在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职业理解的启蒙;在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过程中,职业教育过程完全无法参与其中,更为严重地是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体系与普通教育割裂开来,彼此之间基本是不往来的,没有相应的转换机制为两者之间构建桥梁。如此,就造成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技能化,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学术化。对于职业教育的后两种功能,在我国往往被理解为在工作场所接受教育,这种理解实际上大大制约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沟通,限制了职业的继续化倾向[6]。正是因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没有联系,导致了一旦进入工作场所的社会个体很难再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出现了割裂。在终身教育体系下,每个教育主体有自由学习的权利,但如果接受职业教育的社会个体无法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工作之后的社会个体就无法进入学校体系,这显然违背了终身教育发展理念。因此,为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必须要打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之间的通道,也必须打通工作之后与学校教育之间衔接的通道。

2转什么:教育转换机制的内容

教育转换机制作为教育类型之间、教育与工作之间的一种沟通机制,其建立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要弄清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转对教育转换机制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要弄清教育转换机制的具体内容。2.1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教育转换。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现代教育体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均应该是一个层次及体系分明的完整系统。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从初级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各个阶段的教育。我国的普通教育体系也是从初级到研究生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均有对应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就业、服务导向,要求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求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性、职业性。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从办学格局上看,校企合作、校地联动的联动格局基本形成,企业、行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在课程改革方面,打破了学科导向机制,探索了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在师资方面,双师型队伍基本建成,形成了一大批既具备理论功底又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队伍;在学生就业方面,不仅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而且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日臻完善。正是因为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导致了部分政策制定者及办学主体将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并将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视为是评价职业教育成败的主要指标。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职业教育被办成了一种目的性教育、终结性教育,导致了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学习者很难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进行流动。特别是中职、高职学生很难进入更高一级的职业教育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发展。正如杜威所言,教师的目的是为未来做预备,但这种预备是一种努力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就业是学生众多学习生涯的道路之一,除了就业之外,升学、留学、转学、创业均是其选择的道路。对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升学是非常重要的流通路径。为了改变职业教育学生升学困难的现状,打通学生成长的上升渠道,我国很多地方开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沟通机制,如单独招生、学制贯通制度,以促进职业教育学生顺利升学。比如上海市为了促进中职学生升学,采取了三种方式:参加高考、3+2的中高职贯通、3+4的中职应用本科贯通[7]。当然,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教育转换主要是学习者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升学转换,不能是高层次向低层次转换。具体就是初级职业教育向中职转换、中职向高职转换、中职向应用性本科转换、高职向应用性本科转换、中职和高职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转换。但就实践而言,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教育转换探索主要集中在中、高职学生之间,初级职业教育几乎是萎缩状态、应用性本科尚未成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几乎不向高职学生开放,因此导致了职业教育内部转换机制并不畅通。2.2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的教育转换。从理论上看,教育可以分为职教体系与普教体系,两种分属于不同的教育系统,在招生、教学目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两者之间似乎是难以转换。在实施教育分轨制的发达国家,通过建立教育分流制度,学生分别按照自身的状况进入职教、普教体系。当然,学生由于年龄、出身、家庭、性格、先天禀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初次教育分流过程中,学生的很多选择也许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带有家长选择的痕迹。故此,很多学生经过初次分流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于某种教育体系。如此一来,教育转换机制就应该为学生再次选择提供机会,学生自身也有寻求转换的动力。比如在法国,一般的学生在11岁左右就开始进行初次分流,经过2年的观察期,如果家长及学生发现其并不适合于某种体系,经过考核之后,学生可以再次选择进入另一种教育体系[8]。而到了中等、高等教育阶段,如果学生发现自己还不适合于某种教育体系,其还可以继续通过相关考核程序进入另外的教育体系中。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观念及思维定势的影响,职业教育被视为是低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体系,由此造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之间的转换较为困难。相较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转换机制而言,从职业教育转向普通教育更为困难,程序也更为复杂。毕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转换,不仅是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也是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转换。在相同层次之间进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的转换,通常可以通过双向自愿机制来达成。但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体系之间实施转换,两者之间的问题更为复杂,通常要遵循由低到高的规律,而且考核要求更高。按照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转换设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转换包括普通高中与中职之间的转换、普通本科与应用性技术本科之间的转换、高职与普通本科之间的转换、中职与普通本科之间的转换、普通高中与高职之间的转换、普通高中与应用性技术本科之间的转换、高职和应用性技术本科到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转换、普通本科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转换。即使是双向互动,但通常要遵循低级向高级转换的规律,但是低级职业教育向更高一级普通教育转换的渠道极不畅通。2.3职业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市场之间的教育转换。从实践看,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有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可能性,而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也有机会重返职业教育体系。从这个意义上看,职业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市场之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即学校体系与工作体系。由此可见,这两个体系之间涉及两个方面的教育转换:从学校体系到工作体系的转换,即就业;从工作体系到学校体系之间的转换,即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联系学校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的跨界教育,其可以跨越学校、企业以及工作与学习。通常看,职业教育跨越职业与教育,职业教育不能只是在学校中办学,而必须横跨学校与工作两个系统。为了顺利实现学生从职业院校到工作体系的转换,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需要考虑社会对劳动力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纳入其人才培养全过程。但在转换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转换成功率(就业率),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就业质量[9]。但一直以来,大家关注的只是从职业院校到工作体系的转换,对于从工作体系到职业院校的转换关注明显不足。实际上,工作体系中的社会个体只有经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及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够适应科技发展与知识更新,才能更加适应岗位变动的需求。现代社会中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从学校走向工作是单向流程,从工作走向学校再走向工作是复杂式的链式流程。对我国职业教育而言,必须要建立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互补体系,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体系,工作与学习的交替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就是要在这些不同体系之间开放互通,实现从人力资源市场到职业教育之间双向互动。因此,从职业院校到工作体系的转换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打通工作体系到职业院校的教育转换。

3怎么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教育转换的基本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运转是个复杂工程,要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以及职业教育与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在转换前、中、后三个阶段明确其不同策略。在探讨教育转换对策过程中,需要跳出职业教育的窠臼,需要从更为广泛的视角来分析其转换的路径。3.1教育转换的逻辑起点:做好生涯规划与指导。任何一种机制的建立均有自身的逻辑起点。即机制建立应该从哪个阶段开始入手,可见逻辑起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关乎着路径建立的方向。就教育转换而言,促进每个个体生涯的多样化发展,应当是教育转换的逻辑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教育转换机制无从建立。从教育转换机制的内容看,促进个体生涯的多样化发展是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转换理由。在明确了教育转换的逻辑起点后,就需要在这个逻辑起点下思考如何促进每个社会个体能够实现自己生涯的多元化发展。每个社会个体是不同的,其本身是多元的,其生涯也同样是多样化的。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有的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就业,但也有部分学生会寻求其他的发展,如继续升学、出国留学、转学以及自主创业等等。鉴于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多样化及生涯发展的多元化,有接受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动机。如果没有系统的生涯规划与指导,学生就无法发现自身的优点、优势,也看不出自身特征与优势同教育类型的适应性。在这种盲目的情况下实施教育转换,其很难找到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大部分学生是无法获得升学机会的,但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学生升学、转学的途径及渠道也在不断增多,有更多的机会实现教育转换。按照教育部的数据,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发达地区,中职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并不多,仅有30%,而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继续升学,从事其他的生涯发展[10]。当然,升学是提升学历水平的一种途径,但升学并不意味着有更好的生涯发展。如果有的学生不适合升学而盲目升学,其生涯发展的成功率就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要促进个体生涯的多样化发展,就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涯规划与指导体系。在建构的过程中,不能认为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就实现了生涯规划与主导,而是应该在职业院校建立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与指导体系。这个体系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而且还要涉及职业准备、职业探索等阶段。因此,一方面,要按照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个性化生涯档案,记录学生的爱好、兴趣、性格等,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建立系统的学生生涯选择数据库,包括学生初次就业、升学、转学、留学、创业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而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3.2教育转换的基本标准:强化学力考核与评估。学力不同于学历,学力一词来自于日本,但一直未能有个权威、科学的解释。但就目前对学力一词解释的各路说法看,不外乎有能力综合说、教育目标说、学习成就说等等,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学力是一个人掌握的学科能力、学习能力及活动能力的综合。显然,这个说法更具代表性。尽管汉语中的学力是来自于日语,但其他国家也有相类似的概念。如美国认为学力是一个人掌握的综合知识与核心能力。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力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学力是学习者在后天学习中形成的,代表着其知识水平与技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学力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学力具有特殊的功能。学力可以像货币一样可以被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进行兑换,兑换一种学习机会。具体说:第一,学力是个体的软货币,具有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功能,也是评价一个人经验与技能的标准;第二,学力还具备交换功能,在交换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机会;第三,学力还具备储蓄功能,能够持续激发一个人的学习的持续性,能够激发人投资于自身的欲望。正是因为学力具备这样的功能,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学习者在教育转换之后需要适应一种新的形态。学习者要想顺利实现教育转换,就必须要提供学力来进行交换,任何学习者要实施教育转换,必须向教育主体提供其基本学力,否则就难以适应其他阶段的学习。故此,在教育转换过程中,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学力水平,对其实施标准化的考核与评估,在考核与评估过程中,要对其实施量化标准,按照量化的数字来为学习者提供转换的方式。3.3教育转换的选择路径:建立配套机制与保障体系。在职业教育体系教育转换机制建构过程中,以前更多关注的是转换的成功率,很少关注转换过程的质量。如果教育转换的质量不达标,即便是完成了教育转换的过程,学习者也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保障,更不能促进自己个体生涯的持续多样化发展。故此,为了完善教育转换机制,需要建立综合性的配套与保障体系。就配套机制建设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进一步完善招生考试机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要积极探索除了考试之外的多元化招生机制,积极推广“技能+知识”的考核方式,不断改进当前的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及推免招生模式,扩大职业院校面向社会、面向农民工的招生比例。此外,在转换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考核方式,提升转换考核过程的质量。第二,进一步完善课程衔接机制。教育转换的衔接机制,实质上就是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教育转换的核心要素。在实施教育转换之前,应当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上设置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转换课程模块,特别是针对学生留学、创业、转学等方面的课程模块。在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的时候,要保障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在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教育转换,要加大相关补习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力储备提供基础[11]。第三,完善教育转换协作机制。教育转换不仅仅是学习者的事情,也对学校提出了管理上的要求。如果在转换过程中,职业院校与其他学校各自为政,无法建立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协作体系,不但降低了转换的效率,更可能会造成转换的阻碍。就保障体系而言,也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在当前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教育转换处于松散状态,不成系统。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制订促进教育转换的实施细则,推进教育转换的配套制度。第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教育转换要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成功,需要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将教育转换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体系中。第三,做好社会观念方面的保障。教育转换要想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全面实施,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改变职业教育当前的社会边缘化问题,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与误解。

参考文献:

[1]朱新生,闫智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机制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2]谈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70-74.

[3]吕一枚.“工业4.0”将牵引职业教育实现三个转移[J].职教论坛,2016(16):67-70.

[4]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M].杨彩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郝天聪.培育新型知识工人: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2015(13):13-16.

[7]蓝洁.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转型与职业教育功能承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2):31-34.

[8]殷艳阳,陈晓东.转换调控机制: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J].职业技术教育,2002(34):36-38.

[9]庄西真.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转换[J].职教论坛,2013(34):16-20.

[10]陈嵩.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65-67,64.

[11]王春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48-51.

作者:郭苏豫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