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论文

时间:2022-05-31 05:40:00

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农村学生和家长接受职业教育的几个基本判断;增强对农村学生和家长吸引力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生产环境较差、农村居住分散、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等弊端、有效就业、农村居民由于收入降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因此职业期望值较低、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制度、完善学生到企业实践的配套政策、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农村生源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增强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建议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吸引力;农村学生;家长

一、农村学生和家长接受职业教育的几个基本判断

(一)农转非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农业户口转换成城市户口,是许多农民的人生理想,一些人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来实现这一身份的转变。

历史的变迁,尤其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农村居民转变身份的渴望已大打折扣,但转变职业的愿望依然不减。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城乡、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且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2.56∶1,1985年是1.86∶1,2003年是3.24∶1,2008年是3.31∶1。据国际劳动组织1995年调查显示,36个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1.5∶1,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1]。此外,城乡居民在储蓄存款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距。2002年,我国60.9%的农村居民占有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有17.7%,而39.1%的城镇居民却占据着82.3%的储蓄总额。农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不到城市居民的1/8[2]。城乡收入差异主要体现为职业差异。据日本经济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表明,当工业就业者人均收入为100时,农业就业者收入在美国为56、法国为36、丹麦为77、新西兰为88[3]。可见,在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生产者收入差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环境较差、农村居住分散、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等弊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差异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农村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向城市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农村生活与现代城市文明间的差异。像经济发达的日本和新兴工业化的韩国,即使农业实现了工业化,农民收入并不比城市居民低,仍存在着农村青年大量向城市转移,出现了严重的空巢和人口老龄化现象。在日本,从1965年到1998年30多年间年龄在65岁的农村老人则由13%提高到50%。在韩国50岁以上农村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1970年、1980年、1990年、1995年分别为15.6%、20.5%、34.5%、43.8%[4]。可见,农村青年向城市转移不是收入问题,主要是城乡生产生活差异所致。农业生产分散、孤立,而工业生产集中、合作。农业生产与人类的群居性、合作性等人类的本性不一致。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缺乏文化娱乐和信息交流场所等,而城市文明程度高,具有职业升迁机会、良好的教育等公共设施,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许多优越条件。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现代化程度,仍处于手工劳动向机械劳动转变的过程,农业生产条件差,导致转移的理由更充分。

(三)有效就业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生产资料、资本极其有限,农村收入低下、就业严重不足,存在大量隐蔽性失业,因此,能够有效就业、增加收入成为大部分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最大愿望。正如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言,只要城市收入大于农村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会无限地流向城市。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低,储蓄少,农村学生毕业后没有就业缓冲期;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没有最低生活补贴等社会保障成为其流向城市实现有效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有业可就农村居民由于收入降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因此职业期望值较低。所谓职业期望值,是指一个人要获得的职业岗位对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职业虽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由于受传统文化、时代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职业所包含的技能体系本身的不同,职业声望现实中仍存在差异。城市学生职业期望值较高,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较高,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可由家庭暂时供养;另一方面,父母在城市生活,对城市职业和生活比较了解,他们对职业社会声誉具有高度的判别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这些条件,他们对职业期望值相对较低。

通过对19个省(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情况调研的分析表明,许多地方农村职业学校的制造类专业招生比例大于城市,相反,城市职业学校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的比例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学生更加青睐具有白领特征的职业,而不愿意到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的加工制造类行业就业。

二、增强对农村学生和家长吸引力的建议

(一)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职业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由于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赶不上招生人数增长的速度,从2001年到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增加了86.96%,而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只增长了50.93%,如表1所示,致使生均教学资源下降,如表2所示[5]。

表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教育经费投入变化资料来源:依据2002~200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和计算。

表2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办学条件情况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不仅如此,而且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2006年,中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除生均固定资产值略高于西部地区外,其他各项生均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中部8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全国招生总数的35.17%,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33.84%,而生均固定资产值仅占29.3%,如表3所示,呈现“中部凹陷”[6]。因此,加强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更好地满足农村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要求显得尤为紧迫,改善办学条件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首要的、基础性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学生学习技能的要求。

表3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办学条件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二)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短缺,政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即通过供给驱动来发展职业教育。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长期依靠政府供给驱动发展职业教育有悖市场经济规律,必须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通过制定政策来刺激需求,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已开始了这一转变,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农林专业免费教育制度就是具体体现,但还需加大力度。如韩国的专业农民教育,不仅免学费,学生入学后从食宿到服装全部是免费的。但学生毕业后有义务在农村从事6年农业活动,同时可以免服兵役。若不能在农村从事6年农业活动,则需要根据情况返还部分在校教育费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学校违背教育宗旨,过分突出经营理念,存在着招生宣传与实际不符,三年的收费两年的教学,第三年到企业实践放任自流,甚至个别学校为了迎合企业用工的需求,随意缩短教学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劳务中介机构的角色。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形象,而且侵害了农村学生的权益。因此,作为政府应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行为,作为职业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四)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我国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表现为:市场供求信息不畅,劳动力市场中介数量少,存在不规范现象,而且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社会关系和权力上处于弱势,就业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学生就业环境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此,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对各类就业中介机构实行准入制度,建立公益性的劳务市场,加大对弱势群体就业的指导和帮助。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企业应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把吸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看作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城乡联合招生或合作办学是农村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2003年,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达到40万人,2007年达到50万人。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支撑政策,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办学,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当前,城乡之间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还存在信息不畅、沟通成本高、关系不稳定、运行不规范、缺乏利益机制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尽快建立职业院校开展东西、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信息平台,使中等职业学校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构建有效的利益机制,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制度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从2006年开始资助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从新生入学开始,连续资助2年。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减免种植、养殖专业学生的学费。”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提出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从今年开始逐步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教育制度。这一政策的逐步落实,无疑将吸引农村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应抓紧进行试点,进行全面推进。

(七)完善学生到企业实践的配套政策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专门联合下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来规范学生实习管理。但从现实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实践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管理办法》指出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主要调节的是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而没有实习单位的责任,因此,一些学校不愿意派学生到企业实习。二是《管理办法》指出“: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但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标准,随意性大,学生没有预期,不利于增强吸引力。而国外许多国家规定了明确的标准,通过学徒制培训学生获得了经济上的补偿和独立,因而极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如,英国的学徒工资约为成人平均工资的一半。芬兰规定,18岁以下的学生学徒工资为国家最低工资标准50%~70%,18岁~24岁的学生为70%~90%[8]。

参考文献

[1]叶庆兴.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4-18.

[2]曹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28-32.

[3][4]曹晔,汤生玲.农村成人学校应成为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J].职教通讯,2007(3):12-15.

[5][6]黄尧.职业教育原理———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

[8]李建忠.欧洲各国怎样资助职教学生怎样提高职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