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3-26 03:46:56

美育在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摘要:关于美育的探讨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从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再到“以美育代宗教”观点的提出,对美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问世,再一次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希望给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也希望可以为学前教育中的美育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育;学前音乐教育;学前艺术教育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继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学教育”的重要部署的具体落实与明确要求,是一个在我国学校美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此可见,美育教育在提高学生审美与素养、促进个人综合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育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早在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已经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提出了“世界观与美育主义”的宗旨,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再到1917年北京神州学会发表演说《以美育代宗教说》时正式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①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中国美育发展影响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从一百多年前的“以美育代宗教”再到如今的对美育教育的加强和推进,肯定了美育之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触及人类心灵情感的教育,让人类在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行为中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和谐统一。笔者认为以美育人应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中国美育网总编李田在第二届全国美育大会上发表名为《呼吁完全美育,打造美育中国》的讲话,作者认为美育的美是一个大概念,是人类文明世界万事万物的万象之美,亦即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之美的总称,并没有专指哪一种美。美育必须是万美入教的万美之育,而万美入教在事实上仍是取万美中的那些最有代表性的经过历史检验且素有定论的典型美入教,其主要来自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和人的美,万美入教也是实现完全美育的实体性标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虽然艺术教育并非实现美育的唯一途径,但我国的美育主要还是依靠艺术教育这一形式展开的。艺术作为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加之人们的主要审美活动也多数是在艺术范围之内,因此,艺术课程也是实施美育最为便利的途径。《意见》②中提到“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主要是依托构建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课程和艺术实践活动这两个主要方面,因此各阶段学校需要做的是如何在现有艺术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当地特色、实际情况来充实和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创新艺术教育形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美育确实是整个教育事业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还需真正意识到美育对于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美育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样的观念意识是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整个社会所缺乏的。各个年龄段的学校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重文化课程培养,轻艺术课程教育”的情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少的甚至完全接触不到艺术教育课程,这是非常不利于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更进一步说,对个人对“美”的认识理解和情感体验都是不利的。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小初高这样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些学龄前的幼儿教育也加入了这样的队伍,某些幼儿园对孩子们提前展开文化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无缝衔接小学教育”为名过多的给孩子开展文化课教育,而艺术课程就只是走过场或者是任由孩子们自己玩耍,不做引导,这样的状态在一开始就违背了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学前教育阶段作为整个人一生教育过程的开端,是引导、培养孩子对学习建立兴趣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应该是结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孩子们本该快乐的童年被沉重的文化学习负担影响,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无疑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大环境下,学前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怎样才能走得更好。作为学前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学前音乐教育无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韵律活动和歌唱活动等形式的音乐教育,让儿童在美好的音乐世界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这无疑是以美育人的便利途径。笔者认为《意见》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不仅能让我们从大的角度和环境来思考美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能为学前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以下是笔者对美育之于学前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学前音乐教育的目标

人类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目标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影响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也影响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所以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前音乐教育是实施学龄前儿童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各种音乐艺术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美的体验,因此学前音乐教育目标的明确也能为学前儿童美育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可以参照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艺术领域教育总目标和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各年龄段儿童发展目标。根据《纲要》的精神,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指南》中则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从《纲要》和《指南》中可以看出,学前艺术教育要引导鼓励孩子能够感受和喜爱周围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通过参与艺术活动,真实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们的学前艺术教育要遵循幼儿自身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客观规律,设计健康、快乐的课程,积极开展各式游戏活动,培养小孩子快乐、善良、健康的性格。因此笔者认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该着重体现以下方面的教育目标:首先,乐于感受自然界、生活环境中所蕴含的美的事物,初步体验各种音乐艺术作品和乐器、身体韵律所呈现的独特美。其次,对各种形式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和参与的意愿,并能简单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和美的感受和体验,能大胆展现出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再次,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中(比如歌唱游戏、节奏游戏、打击乐演奏游戏)探索美的世界,增进自身的内在审美体验。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发展儿童自身的音乐创作能力(歌曲编创、韵律编创、即兴打击乐演奏等内容),体验音乐创作和即兴教学的乐趣。

二、加强学前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

艺术教育的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艺术教育过程的性质。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必须注意审美性这一原则,才能使参与活动的学前儿童获得审美愉悦。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活动教育的内容之一,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认知,而且贴近学前儿童的兴趣,再用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音乐教育活动之中,能加强他们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度,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学前儿童在艺术活动体验中所表现出对美的趋向性,本身即是个人成长性需要的表现,学前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的审美体验不具有功利性,而是依靠艺术活动本身带来的满足。因此学前儿童在获得精神满足和愉悦的前提下不断健全自身人格,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对审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丰富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刺激学前儿童对艺术活动的体验欲望,增加孩子们对美的体验经历。

三、丰富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学校的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这里面除了音乐、舞蹈和美术之外,其他的课程是大众接触较少的,但不得不说戏剧、戏曲、影视和书法等课程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民族民间艺术底蕴是非常丰富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是真正大美的体现。基于现实的教育情况,很多学校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开设以上所有类型的艺术课程,因此综合性的学前艺术教育也是值得提倡的,这种指向艺术共性的综合性艺术教育能让儿童通过艺术共性的体验,发展更加深刻的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就学前音乐教育领域而言,如果能在学前教育这一启蒙阶段适当地在原本的音乐课程内容里再增加一些其他艺术类型的教学元素,呈现更为丰富的音乐课堂,则更能提高孩子们对艺术、对美的感受能力。近年来,学前儿童戏剧教学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有许多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材中也有专门针对集体戏剧教学活动的内容。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是在舞台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样式。如果能将戏剧元素融入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堂中,形成“通过模仿和动作反映生命、反思生活的活动”的幼儿音乐剧,不仅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参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形成自我概念的意识,进一步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实施意见》③中提到要加强美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充分挖掘广东省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瑶族刺绣和舞曲等民间美育资源,鼓励民间美育资源进课堂,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这点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也是有所启发的。我国著名的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专家黄翔鹏先生曾经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任何一种形式的传统艺术自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当中,生根发芽。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积淀等各方面都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如《实施意见》中提到的,广东省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美育资源无疑也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能把这些素材融入课堂,尝试开展儿童戏曲音乐教学、特色民族民间舞蹈律动教学等内容,从小让孩子们接触到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感受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孩子们获得对传统形式的美育资源的审美体验,也能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课堂里收获新的发展。

四、结语

美育将会始终贯穿于整个人类的教育过程,而对美育的理解和思考也会始终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真正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需要将美育放在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当中做出更为细致的解读,全民美育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也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田.呼吁完全美育,打造美育中国[DB/OL].2017-03-21.

[2]杜卫.当前美育和艺术教育关系的若干认识问题[J].美育学刊,2019(03):2.

[3]王惠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4]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Z].2016-07-25.

[6]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5.

[7]王玉苓.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09.

[8]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55.

[9]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作者:陈静怡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