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时间:2022-03-26 04:03:50

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在教育事业中投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水平,开始提升至高等教育,伴随着大学生数目的攀升,以及高校人才在社会中占比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固有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弊端。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迅速普及,各行业都在技术和管理策略上,尽可能地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发展,结合信息化技术,提高其生产力,加大相关单位在市场中存在的固有竞争力。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模式中,是多年来的重要课题,在信息技术相对成熟的背景下,衍生出的全新教育观,以及特殊的教学手段等,仍然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

随着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在高校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不停倡导教育改革的同时,信息技术渐渐的出现,并且迅速发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同时由于曙光照进了大学教育中。随着高校的充分调研与研究,正式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大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在经过长时间的问题处理,以及必要的探索后,信息化大学教育,成为当下高校的热门话题。以下将重点针对目前的混合教育模式分析其形成,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其目前存在的弊端。

一、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与高校教育相融合的方法

(一)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设计出了一些重要的软件,以及相对比较热门的实验项目,由于造价和学习难度等因素,这部分学习资源,一般存在于重点院校,因此对于普通院校而言,缺失了部分领域的学习权利。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实验过程和实际操作,做成视频等形式,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公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于一部分高校来说,设计出各种领域的软件,在普及后,成为该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学生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能够推进大学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强校园之间的联系。在大学教育当中,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够增加社会相关人才的数量,避免普通院校在教学中,相关教育资源缺失的现象,降低在教育中投入的成本的同时,又不影响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1](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缩减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部分高校在教育中,学生会存在知识脱离实际的感受,对于大学知识来说,不同于义务教育的模式,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将知识联系到实际,缩减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可以通过搜寻网上资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模拟运转性实验,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中,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加快素质教育的速度,从广泛的信息资源中,找寻与自己领域相符合的相关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能够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同时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亲自感受探索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探索,缩减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涉猎社会经验的形式,了解一些学校所学习不到的知识,提高在校园中学习的层面。在高校教育当中,并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知识,学生需要涉猎全新的领域,不仅需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同时还需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性技能,在大学校园中,尽可能武装提高自己。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全面普及的互联网技术,能够使学生涉猎更多的新奇知识,提高目前社会中大学生的综合素养。[2](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在高校教学当中,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相关管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加便利的统计调查,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为部分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安排。由于大学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式,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信息技术手段,能够结合学生上课时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和及时测验的得分情况,分析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信息技术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效率。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发展,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平台,完善学生的学习信息,在教育中,教师能够结合统计报告的数据,对于掌握程度比较低的知识,进行反复的教育。利用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相关部分知识的印象,从而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现有的弊端

(一)教育方式杂乱。在当下的教育形式下,高校教育存在着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部分的高校教师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因此难以控制教育方式,杂乱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学习效果低下,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下,也需要正确的利用和学习,尤其是在学习方法的选用上,需要经过自身多次的尝试与了解后,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杂乱的学习方式,开始充斥着大学生的眼球,但是或许都不是最合适的,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以及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选择。在学习方法的选用上,不能够三心二意,在进行选择以后,就应该一直坚持落实下去,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真正获得成功与知识。(二)在知识的筛选上存在的问题。对于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在网络上无差别学习,涉猎各种各样领域中的知识,最终导致一事无成,在学习上,只有专心学习一门,并且将其彻底了解,才能说是学习成功。随着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充斥在互联网中,在复杂的知识环境中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筛选能力,选用合适的知识进行学习,提高相关方面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弊端就是知识的杂乱,对于刚刚步入高校校园的学生来说,满腔热血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可以通过介绍和分享等方式,为学生推荐一些合适恰当的学习资源,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避免错误的学习。[3]

三、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结合下,混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后,其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一定程度上,带领大学教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中,在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随着教育模式的发展,混合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变得明显,举例来说,在混合教育下,学生的关注度和兴奋点,往往都在于新的教学手段上,以及吸引眼球的教学道具上。因此学生缺乏对于知识的兴趣,同时,在网络信息的吸引下,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甚至会逐渐分心,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在大学校园中,不同的教师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学生在混合的教育形式下,杂乱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阻碍。混合教育模式作为全新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更换主体的方式,培训大学生在校园中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完成既定的学业任务。因此,混合教育模式推广的基础,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意识。

四、解决混合教育模式问题的具体方法

使混合教育模式真正推广,并且应用于大学生教育中,需要一些必要的教育监督措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监管措施,将课堂讲述与课下在线学习相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想使混合教育模式真正投入使用,首先需要为线上课程做出足够的规划,既要避免占用大量的时间,又要将知识准确地传达到学生。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简短小视频的方式,在趣味性和简短性上吸引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既需要信息技术的基础,更需要创新的教育思维。另外,在课上教学,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相关素材,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之上,发挥创新能力,结合生活中对于知识的运用,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幻想。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够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避免传统教育课堂的沉闷气氛。最后,要想提高混合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需要从思维上改变,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考核。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改变分数占比,将动手性的内容分数占比提高,从而核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所学科目特色,综合记录平时的表现,以及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借此来综合评定最终的分数。[4]

五、结束语

对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不仅需要考虑到所学科目的特色,更要结合当下社会的主流科技手段,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成功地培养目前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奇,李龙,谢秋菊.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方法探究[J].电子测试,2014,000(003):146-147.

[2]周艳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5,294(21):186.

[3]赵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型教育模式[J].信息与电脑,2018(17):246-247.

[4]周艳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5,294(21):186.

作者:赵亮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