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3-25 04:38:24

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通识教育类课程是新工科背景下推进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从课程定位、教学方式、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等4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旨为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方式;资源配置;教学评价;材料导论

面对国际化竞争形势、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深刻变化,2017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发表“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对高等教育的“工程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正式开启了工程教学改革的新篇章[1-2]。为了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类课程必然成为推进高校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以激发科学兴趣和启发深入思考为主,起到连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桥梁作用[3-4]。然而,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科交叉渗透、专业界限淡化、知识更新加快等多元化趋势的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总体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则是提升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1通识教育类课程面临的问题

通识教育类课程作为新工科背景下大类培养的公共基础课,具有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可以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导向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现有的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1.1师资建设与课程定位难以协调教师自主教学意识不强。据调研,很多高校虽在口头上重视并支持通识教育教学,但实际上的激励机制与科研贡献度挂钩,与教学业绩、教学工作量的关联性不强,从而导致很多教师主动进行教学学习、教学反思等自主教学行为不强[5-6]。同时,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强度大,但大量的课时教学付出与聘任、考评和奖励等制度不相匹配,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培训合理性不强。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培训一般都集中在入职时进行,主要以定期听课和名师讲座为主,而对其教学能力、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等方面的培训尚显不足,导致很多教师随意应付教学、随意取舍通识教育内容、随意使用教学方式方法等问题突出。因此,教学培训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2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不相吻合教学相关制度有待完善。在现行的教学中,大多数高校教师普遍忙于学术研究,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的力度不够,忽视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思考与实践,导致教学方式与通识教育内容不相匹配,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7]。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不够。目前,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普遍以填鸭式课堂讲授为主,未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极化的特点,使得学生无法认识到该类课程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8]。加之,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普遍采用80~100多人的大班上课,难以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不利于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开展实施,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1.3课内与课外教育教学资源融合不够通识教育理念落后。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校对通识教育类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将通识教育定位为一种辅助教育,在课外教学方面的拓展力度不足,导致通识教育类课程的课内与课外教学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从而造成2者之间的融合度不够[9-10]。因此,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有待提升。课外教育资源利用不足。通识教育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复杂,且学科面相对较广,对教育教学资源的要求更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积淀不够、教学资源的共享度不畅等问题非常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发展,导致了被动式、任务式教学的现象突出,不利于通识教育中课内与课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11]。1.4课程评价原则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高校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和主体过于单一,一般直接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奖金、评优等挂钩,而未发挥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激励作用,使得教师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利于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12-13]。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学生考核评价标准的内涵界定相对模糊,加之很多高校过度重视结果性评价,使得评价内容大都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从而使得学生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大大影响了考核评价的实效性[14]。总之,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现状较为复杂,只有高校、教师和学生3者之间不断深化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才能真正推动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2通识教育类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

新工科条件下的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一般包含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程,其内容不应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传承,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与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现以材料类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材料导论课程为例,并结合学校定位、办学特色以及课程特点提出以下教学改革举措。2.1以学定标,理顺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内在目标,实现“三维一体化”在满足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同时,通识教育类课程应以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需求为目标,即以学定标,并从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科学育人的能动性和学生自发学习的主动性3个维度展开,建立“三维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该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目标,更好地推动“三维一体化”目标的建立。以材料导论课程为例,一般需要2位或2位以上的教师共同协作教学,每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其在课程教学团队中的地位和角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把最新的、最前沿的领域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对材料科学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作为教师协作教学模式下的主体对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当今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探索未知领域并主动接受知识点。比如,以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为例,学生可结合最新的科研动态、自身兴趣、知识层次等开展课堂讨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升课堂的感染力,既让教师能够享受科学育人带给他们的乐趣,也能深层、持久、全面地激发自身的求知欲。高校应发挥协调与引导作用。高校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场所,应从实际需求出发,优化配置,建立师资齐备、多专业融合、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整合资源、科学引导,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协同共享,营造大型仪器设备开发共享的氛围等。只有不断提升高校全方位育人的改革和创新意识,才能助力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2.2目标导向,优化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实现“教与学一体化”在整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合理分配、科学设置,既要尊重传统知识的延续,又要联接时展与学生兴趣,实现“教与学一体化”。然而,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的,必须整合渗透其他的教学方式,如专题式、启发式、研讨式等。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逻辑、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15-16]。一般来讲,材料导论课程可分为3个大的专题进行系统性讲授,即第1个专题———基础理论(如材料的发展史、结构等);第2个专题———传统材料(如陶瓷、塑料、橡胶和纤维等);第3个专题———新型功能材料(医用材料、陶瓷材料、导电材料等)。围绕其教学目标,教师应突出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并将优质教学资源纳入教学范畴。其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1)透析理论,奠定基础,解决难点与疑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相关专题的前沿知识,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开展交互式教学,分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2)精选案例,提出问题,突出现实性与时效性。以前沿热点技术3D打印专题为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高度凝练,以精选案例为主轴,将启发式教学与案例专题教学相结合(又称案例式专题教学法),提出问题,构建起相应的驱动式学习链,如图2所示。(3)小组研讨,引导分析,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任务后,学生可通过微视频、PPT课件及文献资料等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以小组研讨的形式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通识教育的本质,还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习方法、专业导向以及学习兴趣有着关键的作用。2.3优化配置,统筹协调课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课内教学是课外教学的基础,课外教学是课内教学的深化和延伸,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17-19]。为此,在做好通识教育教学资源科学配置的同时,高校还应不断完善教学资源的布局,注重课外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依托网络资源拓展课外教学活动。以材料多层次聚集态结构为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共享平台的教学模拟视频,加深对原本生硬而又抽象的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明晰材料多层次聚集态结构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因此,这种自主式网络资源的学习过程,既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和潜能,满足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以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拟仿真系统为例(如图3所示),学生可利用虚拟技术定向预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将以往难以实现,甚至不可及的实验操作环节在虚拟环境中呈现。学生可以大胆尝试、反复学习,使实践教学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训练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避免学习的笼统性与主观随意性,又能为培养创新型、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依托创新开放实验室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创新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当进一步转变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完善创新开放实验室的准入流程、药品的管理制度以及授权使用规范等,从整体上推进创新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进而推动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本科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实验支撑。以科研成果转化为驱动开展课外实践教学。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深度转化,孵化出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以创新项目———生物材料聚乳酸基复合膜为例,学生可通过实验项目直观地了解样品的制备、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图4为该膜的SEM图)。既有助于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保障教学过程的质量化、流程化以及规范化,也可将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这些原本单一的、孤立的教学环节相互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2.4科学评价,坚持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评价原则,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价促进教师全方位育人。在教学考核评价时,高校应坚持将学生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师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客观、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建立“四个模块”的教学评价标准(如图5所示),便于教师改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同时,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渠道,如开通网上评价平台、邮箱等,并将学生的评教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的课程教师,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客观、公正、有效地对教师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自发性学习。为建立科学和客观的课程考核标准,通识教育类课程的评价内容应从随堂学习评价、研讨项目评价、考试考核评价和课外学习评价4个维度来开展(如图5所示)。其中,随堂学习评价包含出勤、课堂训练(文献汇报、演讲、习题等)、课堂互动等;研讨项目评价包括资料收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研讨报告等;考试考核评价主要指通过开卷或闭卷考试所取得的卷面成绩;课外学习评价主要是以某一个知识点或给定题目的总结性报告为依据而开展的评价。只有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以评价促进学生自发性学习的目的。

3结语

通识教育类课程是新工科背景下学科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培养的公共必修课,必须通过紧扣学科发展前沿,融合高校优质资源,优化拓展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举措,解决通识教育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科研创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相关领域的技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者:王雪红 陈健壮 支东彦 杨晓玲 唐颂超 庄启昕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