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12-09 03:16:01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一、福建省独立院校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建设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独立学院创办以来,独立院校依托母体高校丰富的办学资源,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的体制机制,发展至今已经二十年了。福建现有5所独立院校,其中福州3所,厦门2所,这5所院校都开设有英语专业。面对庞大的语言市场需求,目前福建省的独立学院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还无法十分有效地服务于区域“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要。不能否认,商务英语口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商务英语人才的语言功底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否具备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现阶段福建省独立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建设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一)课程内容与发展战略需求脱节。除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外,福建省其他4所独立院校均单独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在英语专业下设商务英语方向。这4所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商务英语口语及英语口语作了区分,凸显了一定的专业特色。此外,这几所院校中,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开设了4个学期,每周2课时;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同时开设商务英语口语及商务英语视听两门实践课程,授课内容丰富,难度循序渐进。但遗憾的是,福建省独立院校中的个别学院的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课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视听说实际所使用的教材一致,均为多年前的通用英语口语教程修订版。总体看来,福建省独立院校现阶段所使用的教材及授课内容多为传统的通用英语口语素材,虽然凸显了一定的商务专业特色,但缺乏福建省本土最新经济发展及文化特色的相关内容,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脱节,无法有效地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福建省独立院校的大一、大二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任务大多由外籍教师承担,个别院校的商务英语视听说由非外籍教师负责教学工作。笔者通过访谈部分同行及独立院校学生,发现部分外籍教师授课内容相对随意,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不明显,甚至有个别外籍教师将授课重点放在学生语音和语调的训练上。无论是外籍还是非外籍教师授课,独立院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过程大多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布置任务。二是学生独立、结对或组成小组准备相应的口语表达或话题陈述内容。三是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内容呈现。不可否认,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学生入学时英语口语水平乃至综合英语水平不高,课堂上能够轻松自如地与外教完成即时互动的学生不多,许多同学的精力花在分辨外教所说的内容上,被当场提问时很难说出完整正确的句子。结对或结组完成口语对话或讨论任务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害怕出错,不愿主动开口多说多练,对口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存在依赖心理,大多推选口语较好或不畏出错的同学上台进行内容呈现。长此以往,前者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人文素养培养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呈现英语“一家独大”的特点,外语教育多聚焦英美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现阶段,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待拓展。福建省独立院校所开设的语言类课程(英语及第二外语课程)所涉及的跨文化交际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法国和日本等。虽然现阶段可以借助英语及阿拉伯语等通用语种进行沟通交流,但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一带一路”为命运共同体,势必要求培养具备“外语技能+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复合型语言人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福建地区语种多元化的缺失导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认识不足,在商务英语口语课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亦成为一大难题。此外,福建独立院校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多聚焦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训练,相较于清晰明了的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该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尚显不足。(四)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队伍年轻化是独立院校师资的一大特点。虽然借助了母体院校的办学资源及其他外聘师资力量,但是现阶段福建独立院校大部分英语教师多为传统的语言型人才,语言功底扎实,却缺乏商务专业知识或商务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实现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此外,由于独立院校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待遇与公办院校存在一定差距,且缺乏合理的个人长期职业规划,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归属感缺失。因此,现阶段福建省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呈现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的特点。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建省独立院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福建省独立院校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建设现状,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及独立院校自身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凸显专业特色与区域特色。《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商英国标》)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依托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商法等学科,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福建地区独立院校应根据《商英国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区域语言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办学实力允许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例,其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700多节的英语语言文化与技能类课程,专业应用方向课程为200多节的应用经济学、国际商法、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等课程,门类丰富,覆盖了《商英国标》提出的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模块。面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的机遇和挑战,福建几所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当增加《商英国标》中人文社科和跨学科知识模块所要求的区域国别知识和学科整合知识,开发与区域特色相关的课程内容。(二)丰富教学方式,开发第二课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由于独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口语水平不高,单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讲授法教学绝对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独立院校商务英语教师丰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考虑学生实际语言运用水平的基础上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来进行口语课程授课。同时,开发第二课堂,举行多样化英语口语运用实践活动,如外语配音、商务职场短剧大赛、涉外导游风采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等;创新课程学习评价体系,鼓励部分课堂上不太敢“开口说”的学生借助口语学习软件定期进行自主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三)依托母体高校资源和互联网平台,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人文素养。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以及福州、厦门、泉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富有成效的主要项目近80项,知识、人员、技术交流不断得到深化。这些交流与合作项目为福建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文化开了一扇窗,福建省独立院校可以依托母体院校,借助其“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课程和项目的师资、语料库、科研平台和软件、实践基地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参与建设国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口语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众多网络平台也为福建独立院校的商务英语口语的教与学提供了语料库资源,如ChinaDaily与中国一带一路网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弥补现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国情认知的空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有意识地在思辨及创新能力模块引导学生,锻炼其自身认知能力和情感调适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心和人文素养。(四)加强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兼备创新意识和过硬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针对目前福建省独立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笔者建议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选派部分教师去“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进行访学交流或进修学习,或者去一线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另一方面鼓励部分教师通过自学或“教中学”来提升商务知识水平与商务实践能力。独立院校应鼓励商务英语教师不断提升语言能力,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聘请业内专家学者传授经验,帮助提升本校商务英语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结语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建省独立院校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抓住机遇,正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所面临的困难,依托母体高校优质的办学资源和互联网平台,加强校内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为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整张“一带一路”新蓝图输送合格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作者:黄潇洪 单位:福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