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特殊群体就业路径研究

时间:2022-11-06 03:46:46

人文教育特殊群体就业路径研究

摘要:高校大学生中特殊群体占据一定的比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毕业就业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如何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就业,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特征;就业路径

高校特殊群体是人为划分的、方便研究而存在的非正式的学生群体。高校特殊群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学生群体、违纪学生群体、网络成瘾学生群体、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等[1]。他们由于自身或外在客观原因,在经济条件、教育资源享用、竞争能力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处于劣势境况,在学习生活和毕业就业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帮助他们成人成才,是目前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高校特殊群体就业路径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就业路径是指择业的范围、途径,帮助特殊群体开拓就业路径就是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自身实力,最终成功择业就业,有利于创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维护校园的和谐有序。(二)有利于促进特殊群体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特殊群体,我们要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给他们营造温暖、舒心的学习生活氛围,帮助他们制定适合的学习和择业规划,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既是促进特殊群体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他们加强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三)有利于建立健全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高校、政府共同协调配合,高校建立的特殊群体档案、特殊群体就业信息网为政府有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高校特殊群体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目前大学生就业普遍较难,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有时不能契合,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特殊群体作为大学校园里占据一定比例存在的群体,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新一代的大学生,明显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更差,更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为此,应帮助特殊群体拓宽就业路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二、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特征分析

(一)就业选择面较窄。笔者对1000名高校特殊群体调查发现,他们中有60%左右来自农村,他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所处的文化背景、文化底蕴相对不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这就导致他们在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方面的教育投资较少,人文素质相对较差。同时他们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缺乏锻炼机会。这些都造成相当一部分特殊群体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不足,他们的就业选择面相对较窄,就业竞争力较弱。(二)择业标准更高。高校特殊群体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传统道德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他们更期待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来证明自己,他们就业愿望较强烈,他们择业标准定得更高,大多把就业目标定在经济发达城市,求职方向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等热门职业,往往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位,损失很多就业机会。(三)就业心理问题突显。一些特殊群体毕业生在面试的过程中,容易自卑,低估自己的实际能力,缺乏自信和勇气,他们在面试失败后,经历一次的打击,就会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产生抵触、自闭、恐惧等不良心理特征[2]。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从众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

三、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路径开拓研究

(一)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贯穿高校特殊群体教育的全过程。针对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特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自强、自信、自尊、自爱、自律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素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乐观自信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为常态化的教育体系。笔者通过对500名大一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到,80%以上的大一学生不了解就业指导相关知识,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是在大四开设,课时也不多,大部分是选修课程,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大学生的就业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该将就业指导相关知识贯穿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纳入必修课程,从大一到大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不同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课程培训和职业测评教育,让他们对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的规划职业生涯和未来蓝图,逐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三、大四的时候,进行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就业招聘的实践性教育,指导他们面试技巧,模拟面试场景,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明确择业方向,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组织学生参加syb培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堂,根据特殊群体的身体情况、心理状况、教育环境、经济条件等不同,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为了让特殊群体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知己知彼,高校要经常举办就业创业讲座,为了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可以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和创业成功人士回母校,将自己创业的经历经验分享给大家,给决心创业的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坚定他们的创业梦想,帮助他们筑造梦想。(三)开展生涯人物访谈。根据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生涯规划访谈活动,访谈对象的选择应该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既能代表不同的职业又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能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生涯人物访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选择口头谈话、书面采访、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通过访谈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职业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发展前景、薪资待遇以及社会认可度等,也就是一个职业探索和市场分析的过程。每名同学都要撰写一份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并根据访谈报告完成自我就业能力分析和职业定位报告。(四)构建特殊群体的校园文化平台和就业实践平台。高校要积极构建针对特殊群体的校园文化平台和就业实践平台,来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高校可以通过鼓励特殊群体学生加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增加与不同群体交流和沟通,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大学生支教、红十字会等志愿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组织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训中心、校外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通过创业孵化园、模拟实验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主动向企业单位积极推荐这些学生,并动员教师齐抓共管促就业,动员广大专业教师通过自己的人脉为这些学生提供招聘信息,为他们推荐工作。高校要做到未雨绸缪,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创建就业三级预警机制,全方位为他们拓宽就业路径。(五)创建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1.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岗位,并优先安排这些学生进入实习见习基地,开展岗前培训,制定适合的择业目标,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2.对于学困生,平时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请专业教师给予专门的指导,并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请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争取在毕业前修满学分,顺利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为就业增加筹码[5]。3.对于家庭情况特殊、心理亚健康的学生,要创建家校联系平台,构建班级、学院、学校心理三级预警机制,辅导员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要经常找学生谈心,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尊重,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在面试中能克服自卑等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挑战。4.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要呼吁全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政府要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比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都要增设专门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也可以制定专门针对身体有缺陷的大学生的就业计划,为他们增加就业机会,政府更要呼吁企事业单位,在面试过程中不得对他们有歧视,并给他们一定的优抚政策,同时也提升特殊群体学生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度,让他们有归属感。(六)构建高校、家庭、企业、政府之间的就业信息网是开拓就业路径的有效手段。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联系,从学生刚入学就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对于特殊群体建立信息库,便于加强教育管理,防微杜渐。其次,高校要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实时共享市场需求和招聘信息,形成特殊群体就业信息网,企业定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实习岗位,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并分享创业经验[6],政府要建立特殊群体就业保护机制,制定特殊群体就业保护法来保护他们的权益,从求职入职到参加培训再到晋升提拔都要享受平等的机会,从工资待遇到薪酬奖金再到休假年假都要受到平等的对待,并要为有创业想法的特殊群体提供资金的支持、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保护。

四、结语

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教育,使特殊群体学生能感受到温暖,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特殊群体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忧患意识,摒弃“等、靠、要”的观念,积极主动地选择择业目标,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切不可盲目自大或过分自卑,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挫折和挑战,并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行业现状,了解面试单位的基本信息,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增加就业成功的机会。特殊群体的学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了解创业的优惠政策,多参加创业培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积极引领和在社会的密切关注下,并结合特殊群体的自身特点,发挥多渠道优势,才能较好地解决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最终使得“特殊群体”不再“特殊”。

【参考文献】

[1]宋广强,单中元.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53-55.

[2]孙玉平.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探讨[J].安顺学院学报,2013(6):53-55.

[3]吴国芳,王龙,张爱书.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就业竞争力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40-142.

[4]王勇.浅析如何提升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育管理,2010(11):182-183.

[5]王晓荣,张静,李亚琴.高校特殊群体就业压力研究述评[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32):21-24.

[6]周俊颖.提高河南省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长效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87-288.

作者:王曼曼 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