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6-04 09:58:03

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各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但对“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还有待完善。本文针对该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帮助“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后疫情;“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汉语影响力及汉语传播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对汉语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突发的疫情使得各国物流业迅猛发展,同时对于物流相关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逐步攀升。因此,“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深入探讨,这不仅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一、“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吸引了诸多海外物流企业来华投资与发展。受疫情的影响,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上升,人才缺口问题日益突出,尤其缺乏具备汉语沟通能力的物流专业人才。此外,随着高校留学生教育以及“汉语+”教育模式的实施与开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通过HSK考试到中国的各大高校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但由于课程的专业性较强,他们的汉语水平以及汉语交际能力低于专业课程学习应达到的汉语水平,因此大部分留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困难重重,甚至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二、“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局限原因

当前,我国注重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教育经验和技能等方面,大部分的对外汉语教师欠缺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知识,而专业的物流人才很难做到针对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对外教学。这就导致专业课程与汉语课程是割裂开来的,教师不能兼顾到专业课程难易以及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学生也很难融会贯通。目前我国高校虽然有开展预科教育,学习汉语课程基础上补充专业课语言的学习,但针对物流管理这种特定留学生群体的汉语课程开办较少,教学也多采用通用型课本不具针对性,这远远不能满足留学生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机制的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师相关知识结构

当前教师应当以“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的同时学习物流相关的专业知识。实际教学中不仅针对留学生国别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这不仅帮助教师自身提升专业素养,还能帮助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以及专业知识,培养“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完善复合型学科理论体系

“将汉语教学直接与职业需求紧密衔接,进行需求导向型教学”[1]当前关于复合型学科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尤其针对“专门用途汉语”类课程设置较少。学校在学科理论指导下,可以增设物流汉语相关的紧密结合两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汉语课程,尤其针对后疫情时代中物流的迅速发展,借助互联网开设能够为当地人民、经济带来实际帮助的特色在线专业课程,突破时空局限为留学生提升职业技能,为当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更好的满足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培养“汉语+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成为重中之重。而“汉语+物流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务实开展,探索了对外汉语教学新模式,推动了汉语与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

参考文献

[1]吴应辉、刘帅奇.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汉语+”和“+汉语”[M].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0-1-15.

作者:李沁格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