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翻译英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6:30

汉语翻译英文

汉语翻译英文篇1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英语词典对英语成语(idiom)的解释:idiom:phraseorsentencewhosemeaningisnotclearfromthemeaningofitsindividualwordsandwhichmustbelearntasawholeunit。根据其个别单词意思不清、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学的短语或句子。(李北达,2002:734)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

WashingtonsaiditopposesTaiwanindependence.Butithaseatenitswordswhileofferingmilitarysupporttotheisland.Washingtonalsopromisesitadherestotheone-Chinapolicyposition.Butitspromisesappearfaint,givenitsincreasinglyupgradedrelationswithTaiwan.(WuYixue,1994:6)eatone’s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whatonesaidwas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岛,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one’swords误解为gobackonone’sword;breakone’s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

一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朱耀先,1997:8)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等。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如:weather(rideout)the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因此,就产生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moneylikemud)

英:spendmoneylikewater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例如:

汉:狗尾续貂(patchupasablecoatwithadog’stail)

英:writeadeplorablesequeltoa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me,lovemydog

汉:爱屋及乌

在汉英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老黄牛)(worklikeanoldcow)英: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工作)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

汉:雨后春笋(springuplikebambooshootsafteraspringrain)

英:springup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

2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多出自像“四书”、“五经”、《红楼梦》等之类的古典名著,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Pandora’s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地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togetoffthebackofatiger)

英:have/holdawolfbytheears(抓住狼的耳朵,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汉:胸有成竹(visualizeabambootobepainted)

英:haveacardupone’ssleeve(袖中藏牌)

3宗教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失真。

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杨宪益译)

英:Manproposes,Goddisposes.(Hawkes译)(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

汉:五体投地(liedown,head,feetandhandstouchingtheground)

英:takeoffone’shattosb.(向某人脱帽致敬)

龙在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是神的化身,中国人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凶残有鳞的怪兽。公元700年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关于“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中,主人公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化代尔后,与恶龙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因此,“龙”和dragon所代表的文化概念在中西方是互相冲突的。因此,翻译有关龙的成语,应该回避dragon这个词。

汉:车水马龙(Carriagesrunlikewaterandhorseslikedragons.)

英:anendlessstreamoftraffic(川流不息)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所谓直译,就是把源语(sourcelanguage)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地保留在目的语(targetlanguage)中的翻译方法;所谓意译,就是在目的语中舍去或转换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法(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Venuti(1995)为了描写翻译策略而创造的两个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张美芳,2003:2)

一般认为,直译与意译侧重语言层次的处理,而异化与归化侧重文化层次的翻译。因此,在汉英成语翻译中,直译与异化,意译与归化还是有区别的。

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直译:ThreedespisedcobblersequalChuKo-liang(采取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

异化:Threedespised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Ko-liangthemastermind(在直译基础上,加上传输文化必需的内容。)

意译:drawoncollectivewisdom(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虽意思相同,但不是成语,造成文化失真。)

归化:Twoheadsarebetterthanone.(套用对等的英语成语,使译文意明、流畅,可读性强。)

1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对于英美人能够理解的中国文化,在汉英成语翻译中,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美人确实能够理解其意思,例如:掩耳盗铃plugupone’searswhentakingawayastolenbell。但是,这样的英语是负载着中国文化的英语,显得不伦不类。如果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成语,这与其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还不如说会导致文化的失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意义,负载中国文化的汉语是地道的汉语,负载英国文化的英语是地道的英语。例如:

原文:我常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译文:Howeasyitistoaddtosomebody’sjoy,Ioftenthink,andhowhardto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theratiowouldprobablycometoninetoone,too.Butthosewhodonothelpyouwhenyouneeditmostarenottruefriends,muchlessthosewhohityouwhenyou’redown.(潘绍中,2003:79)

我们可直译“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这些汉语形象,把它们分别译为addflowerstoembroidery、remembersb.withcharcoalduringasnowfall、throwstonesonapersontrappedinawell,可是,直译的汉语形象却会造成不该有的“异国情调”,误导英语读者离开对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

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应采用归化策略,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也应如此。例如:Themanistheblacksheepofhisfamily.如果采用异化手法把这句话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黑色的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究竟是何含义。因为一般中国人并不了解,在西方文化中,喻体黑羊为魔鬼的化身。如果把它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马”,喻意就一目了然了。既然对于中国人难以理解的英美文化应该采取归化策略,对于英美人士难以理解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如此。如果把“健壮如牛”翻译为asstrongasacow,英美人也会感到莫名其妙,难以接受。

英汉成语翻译采用异化策略的成功例子不能证明汉英成语翻译也应该采用异化策略。有些异化派人物提出质疑,运用反证法举出一些采用异化法从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的成功例子,来证明应该用异化法把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确实,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Timeismoney.时间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全副武装)、catch(或clutch,grasp)atstraws捞一根救命稻草(急不暇择)、shedcrocodiletears掉鳄鱼眼泪(猫哭老鼠)、astick-and-carrot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软硬兼施)、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业非一日可成)、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石双鸟(一箭双雕)。有些采用异化手法从英语成语翻译过来的成语被收入汉语成语词典。例如:pullsb’s/thechestnutsoutofthefire火中取栗(来自法语:tirerlesmarronsdufeu拉丰丹LaFontaine寓言中的用语)give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自《圣经》)。那是因为这些英语成语所负载的文化具有共性。例如:Timeismoney.时间、金钱所负载的文化概念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某些异族文化被中国文化吸收的原因,但是这样从英美“进口”,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到中国“安家落户”的词语或成语在汉语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更何况不见得所有中国人已经理解和接受像“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这样的词语。因此,笔者认为,汉英成语翻译有它的特殊性,应该注重跨文化翻译,一般应该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1采用归化法——从汉语成语到英语成语。

(1)汉英成语具有同样表达法的,不存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之区别。

良药苦口Goodmedicinetastesbittertothemouth.

(2)汉英成语表达法大同小异的,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大海捞针(lookforaneedleinavastsea)

英:lookforaneedleinahaystack(在干草堆找针)

(3)汉英成语表达法完全不同的,也应该采用归化策略。

汉:掌上明珠(apearlinthepalm)英:theappleofone’seye(眼珠)

2采用意译法——从汉语成语到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有些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找不到与汉语成语意思对等的英语成语,或者汉英词典提供的英语成语的意思不尽相同,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法把它们译为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再以“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的英译为例,我们可在英汉词典找到类似的英语成语,但是文化意义并不对等。如果随便套用,会误导英语读者离开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例如:锦上添花:gildrefinedgold在纯金上镀金(有“多此一举”之意);paintthelily:在百合花上涂上色彩(有“画蛇添足”之意);雪中送炭:helpalamedogoverastile济人之急(通常指金钱上的帮助);落井下石: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吴光华,1997:2900&1355)前两个英语成语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只有hit/kick/strikesb.whenheisdown与原文相符,因此,潘绍中没有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前两个成语,而是采用意译手法把“锦上添花”译为addtosomebody’sjoy,把“雪中送炭”译为lendahelpinghandintimesofdistress,只是对“落井下石”的翻译,采用了归化策略。

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必须采取意译法。如翻译“自食其言”,应该采用归化策略,译为gobackonone’sword。因为英语成语eat(或swallow,takeback)one’swords的意思是:(被迫)收回前言,承认说错。(徐元度等,1984:1154)。再如:

“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完全相反的文化概念,如翻译“望子成龙”,应该采用意译法,因为我们不可指望用中国的龙文化去替代英美文化。不过,“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相同文化概念时,就可保留dragon。例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的“龙盘虎踞”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dragon,因为dragon用来表示“凶险”与英美文化不冲突。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译为:Thecity,atigercrouching,adragoncurling,outshinesitsancientglories;Inheroictriumphheavenandearthhavebeenoverturned.(柯平,1996:47)。

2以直译/异化策略为补充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既可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恰当运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汉语成语。

如果是翻译专门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或者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书籍,例如:汉语成语故事、双语成语词典等,我们可采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1)采用先直译后归化的方法。例如:

覆水难收There’snorecoveringspiltwater.(lit.)What’sdonecan’tbeundone.(英语成语)(韦少成,1978:201)。

(2)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imitatesXiShi.-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

(3)采用异化手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

(4)也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

东施效颦DongShiimitatesXiShi.(XiShiisoneofthefourgreatestbeautiesinancientChina.DongShi,anuglywomanlivinginthesameperiodandplace,wasanxioustobeasbeautifulasXiShibyimitatingherblindly,butappeareduglier.)

就可读性而言,先直译后归化的译文最佳,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文其次,异化的译文再次,直译加注释的译文最差。就介绍中国文化而言,四者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汉语翻译英文篇2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直译,意译

 

而历史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体现时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典故的多重意义来源于它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即与其他文本的关联,它受文化圈的限制,脱离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典故就失去了它用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功能。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等,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例如:Achilles’ hell(唯一致命弱点),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汉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说曹操,曹操到”,如果保留语言特色译为“talk of Tsao Tsao and he will appear”,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就会感到莫明其妙。但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为“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则能很好地传达汉语的言内之意。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Catford 1965,20)。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地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地文化人,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 1989,18,19)英汉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也确切地反映出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使得英汉成语的互译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相应的对应关系,使原语与目标语尽可能地趋于相等,根据等效翻译原则,结合翻译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直译和意译,对英汉成语进行翻译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I.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又不会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成语中仍保留原文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目标语与原语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样情况下,就采用直译。

(1)直译保留形象

这种译法既传达原文的字面意思,又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英汉成语中有些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不仅比喻意义和感情色彩相一致,而且连形体设喻也相同或大体相同,也没有很深的含义和难解的典故。所以互译时,可以直接套用目标语中的同义成语,做到基本对译。例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 (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 (隔墙有耳);竭泽而渔 (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shade anothergeneration rests)。虽然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无法达到完全一致,但这种译法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这也是它的一个可取之处。

(2)直译加注传达形象

这种译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再现原语的风貌。英汉语言中都有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字面上显示出民族色彩的成语,有些此类的成语中还出现了本民族的历史典故、人物等。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互译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保留原文的色彩,向读者展示充满异域风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例如:“东施效颦”--- “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Xi 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allthe uglier---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又如,“叶公好龙”--- “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out of his wits.)。

汉语的成语中有很多都涉及到具有浓厚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人物,而在英语中不可能找到可替代的形象,且原文的字面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所以不可抛弃。在这种情况下,多半保留原语中的形象,再加上些许解释性的文字,使英文读者看过之后能够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并了解汉语言文化的源远流长。这种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再现了原语的风貌,避免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力求做到形式相当,效果也基本相同。

II.意译

在直译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英汉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背景较多,如果还按照字面直译,需要加上较多的解释性文字,这样会失去成语精粹的特点。此时,我们就需要绕开其文化背景,直接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译。。它是指在译语受到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字面意义,以求得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

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成语无论在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许多成语在意义和修辞手法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它们所用来打比方的物体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译文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原文,我们通常可以把原语中的比喻形象转换成目标语中为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例如:“雨后春笋”要意译为“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而不能用“bamboo”一词,“胆小如鼠”应该翻译成“as timid as rabbit”而不是“mouse”,“害群之马”不能译为“blackhorse”只能译为“black sheep”。

此外,在英汉成语中,还有一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对应体,又不能进行直译,这时可以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译出它们的内在含义。例如:汉语成语“有鼻子有眼”要意译为“to describe a thing very vividly”而不能直译为“witha nose and an eye”, “一五一十”要意译为“to tell the whole story”而决不能直译为“one five oneten”,若这样翻译,译文的读者肯定会感到莫名其妙。。同样在英语中的“to be full of beans” “have a bee in one’sbonnet”也不能直译,而应该译成“精力充沛”“胡思乱想”。还有,对于有些含有浓郁文化色彩的英汉成语,例如“望子成龙”,如果直译成“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不但不能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甚至会促使源语文化信息丧失,这时我们就应该意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这样就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成语真正的含义。

III.直译与意译兼用

有些英汉成语带有很明显的文化痕迹,如果想更确切地表达原意,尽量保存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国情内容,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是无法办到的。这时就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虽然不如原文的间洁,但可以弥补直译难以达意,意译难以传神的不足。例如: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当看到这句成语时,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学史的中国读者都不知道如何来翻译这句话,因为在汉语文化中不存在这样的一个人物。“Homer”指的是荷马,他是希腊史诗的作者,创作了西方文学最伟大的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人们称作是最有智慧的人。所以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这样的话对于译文的读者来说就不会存在理解的问题了,而这句成语也正好对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如汉语中的一句成语“走马观花”,直译为“to look at flowers 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ping horse”,外国读者可能会感到费解,所以我们要结合意译“---gain a superficial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这样原文的意义和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虽然会使得译文相对较长,不够简练,但基本上既传达了意义又保留了形象,可算有失有得,仍不失为一种形式和效果都相等的译法。

三.结束语

英汉成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也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成语翻译的关键是文化特征的传译,因此译者要了解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在英汉成语的翻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恰当的译法,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源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所谓译文与原文的“功能的同一”。

参考文献:

[1]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4.

[2]张先刚,英汉惯用语对比与翻译[J],河南: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66.

[3]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8-19.

[5]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湖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3-147.

[6]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9.

汉语翻译英文篇3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观 文化交流 汉译英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 导言

广东省是国家最早进行对外贸易的地区,随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和外国友人的接踵来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早已被摆上重要的教育地位,从广东的各大高校开展的英语翻译教学程度看,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升明显,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在学习过程中熟练地用英语交流,而且能就日常话题与外国友人进行顺利的英语交谈。倒是在英语的翻译上,许多学生表现得不知所措、难以应付,归结起来原因有三:一是大学生片面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在阅读写作、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二是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传统的翻译能力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三是翻译缺乏文化理论指导,普遍出现“中国式英语”。因此,本文想在苏珊·巴斯奈特(Susan , Bassnett)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选择大学英语汉译英这一侧面,谈谈如何抓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1 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重要性

从最高层面来看,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是国家走向开放的必然要求。按照2007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纲:“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的翻译能力达到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较高要求的翻译能力达到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汉英译速为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更高要求的翻译能力达到能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由此看出,教育部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量化的重视程度。而从区域层面看,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是广东对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广东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商务办公中会接触到翻译工作,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除掌握口语和听力技能外,还需提高翻译能力,特别是汉译英水平。

2 文化翻译观对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指导作用

“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在的文化之中,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理论上,巴斯奈特继承发展了前人成果,揭示了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第一性、信息的第二性;这不仅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种突破,而且受到国际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和拥戴。为此,笔者大胆利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导翻译教学,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我们知道,每一种语言都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跨语言交际重要的语境要素;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 Bassnett)更是升华了这一认识,强调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我国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习语英译如能以文化翻译论为指引,将使得翻译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如习语翻译——事后诸葛亮(To be a wise man like ZhugeLiang after the event.)、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To send the feather of a swan one thousand li- the gift in itself maybe in-significant, but the good will is deep.),其中诸葛亮、送鹅毛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如果刻意采用顺应译语国方式进行翻译,将违背文化翻译论的基本观点,出现不伦不类的英译内容;同时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种文化传递方式,觉得更有亲切感。诸如这些翻译教学,以文化为单位,超越语篇,既充分考虑到我们汉语的文化内涵,又能给译语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趣味性,真正达到推广文化、促进交流的目的。

二是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因此,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给学生教授英美系国家的文化知识、文化情景和价值认知等,让学生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语境,英译出符合信、雅、达标准的译文。如中国人有在正月十五晚上吃元宵、赏花灯的习俗;正确翻译为The Chinese have the custom of eating yuanxiao(sweet dumping made of glutinoud rice flour)and watching festive lantive on the fifteenth evening of the first month.我们知道吃元宵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如果在翻译教学中片面地强调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过分重视“重视”),或过分利用顺应他国语境,必将导致翻译出现文不达意,甚至出现文化交流过程受阻现象。所以,在翻译教学中,要尽量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对“元宵”等文化名词进行注解,促进文化移植,并要使翻译符合译文国的语境,使译文能在传递文化信息基础上圆满完成交流。

三是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苏珊·巴斯奈特(Susan , Bassnett)认为,“翻译要重视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原语的文化功能。”这给了我重要的教学启示,大学生机械地背记课本原有的译文是错误的,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翻译方法。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正解为Honest advice sounds unpleasant,just as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作为学习多年中国文化的大学生来说,对“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理解没有难度,但翻译成英语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许多大学生对译语国文化不了解;其实在中英文化中,良药是“尝着”(tastes)苦口,而忠言是“听着”( sounds)逆耳,两者在某些文化内涵上是功能等值的。因此,翻译的确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只有考虑到中英相互的文化功能等值,才能把以上这类句子翻译正确。

四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历经多年的努力,苏珊在继承发展亨伯特(Umberto Eco)文化论和奈达(Nida)功能对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翻译论,这本身就是翻译界的一种原则、新规范。因此,我们在教学生汉译英时,要全面理解文化翻译论的深刻内涵,并利用文化翻译论来指导现时的翻译教学工作,切实为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努力。

3 结束语

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探究大学生的英译教学问题,既是新时期翻译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突破传统的翻译理念,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化传递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7-09-26

[2] 许钧.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汉语翻译英文篇4

关键词: 英汉成语 跨文化 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结果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熟悉的程度。而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远远难于掌握两种语言,这给我们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问题在英汉成语翻译中显得尤其突出。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翻译为例:eat one’s 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 what one said was wrong),却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该作者把eat one’s words误解为go back on one’s word;break one’s 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因此,很有必要作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一、英汉成语表达差异的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历史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英国是一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因此,就产生了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 money like mud)

英:spend money like water

汉:狗尾续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tail)

英:write a deplorable sequel to a 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 me, love my dog.

汉:爱屋及乌

2.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等。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 to get off the back of a tiger)

英: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抓住狼的耳朵,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汉:胸有成竹(visualize a bamboo to be painted)

英: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袖中藏牌)

3.宗教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失真。

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杨宪益译)

英:Man proposes,God disposes.(Hawkes译)(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

汉:五体投地(lie down,head,feet and hands touching the ground)

英:take off one’s hat to sb.(向某人脱帽致敬)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策略

一般认为,直译与意译侧重语言层次的处理,而异化与归化侧重文化层次的翻译。因此,在汉英成语翻译中,直译与异化、意译与归化还是有区别的。

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直译:Three despised cobblers equal Chu Ko-liang. (采取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

异化:Three despised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 Ko-liang the mastermind.(在直译基础上,加上传输文化必需的内容。)

意译:draw on collective wisdom(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虽意思相同,但不是成语,造成文化失真。)

归化: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套用对等的英语成语,使译文意明、流畅,可读性强。)

1.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对于英美人能够理解的中国文化,在汉英成语翻译中,我们采用异化策略,英美人确实能够理解其意思,例如:掩耳盗铃(plug up one’s ears when taking away a stolen bell)。但是,这样的英语是负载着中国文化的英语,显得不伦不类。如果采用异化策略英译汉语成语,则会导致文化的失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意义,负载中国文化的汉语是地道的汉语,负载英国文化的英语是地道的英语。例如:

我们可直译“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这些汉语成语,把它们分别译为add flowers to embroidery,remember sb. with charcoal during a snowfall,throw stones on a person trapped in a well。可是,直译的汉语形象却会造成不该有的“异国情调”,误导英语读者离开对作者的本意去思考(潘绍中,2003:84)。

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应采用归化策略,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也应如此。例如: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如果采用异化手法把这句话翻译为“那人是全家的黑色的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究竟是何含义。因为一般中国人并不了解,在西方文化中,喻体黑羊为魔鬼的化身。

英汉成语翻译采用异化策略的成功例子不能证明汉英成语翻译也应该采用异化策略。有些异化派人物提出质疑,运用反证法举出一些采用异化法从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的成功例子,来证明应该用异化法把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确实,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全副武装),那是因为这些英语成语所负载的文化具有共性。

因此,笔者认为,汉英成语翻译有它的特殊性,应该注重跨文化翻译,一般应该以归化或意译策略为主。

(1)采用归化法:从汉语成语到英语成语。

①汉英成语具有同样表达法的,不存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的区别。如:

良药苦口(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to the mouth. )

②汉英成语表达法大同小异的,应该采用归化策略。如:

汉: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vast sea)

英: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在干草堆找针)

③汉英成语表达法完全不同的,也应该采用归化策略。如:

汉:掌上明珠(a pearl in the palm)

英:the apple of one’s eye(眼珠)

(2)采用意译法:从汉语成语到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有些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找不到与汉语成语意思对等的英语成语,或者汉英词典提供的英语成语的意思不尽相同,我们只能采用意译法把它们译为普通表达法的英语。

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必须采取意译法。如翻译“自食其言”,应该采用归化策略,译为go back on one’sword。因为英语成语eat (或swallow,take back)one’s words的意思是:(被迫)收回前言,承认说错(徐元度等,1984:1154)。

2.以直译/异化策略为补充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恰当运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可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汉语成语。

如果是翻译专门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或者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书籍,例如:汉语成语故事、《双语成语词典》等,我们就可采用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1)采用先直译后归化的方法。

例如,覆水难收:There’s no recovering spilt water.(lit.) What’s done can’t be undone.(英语成语) (韦少成,1978:201)。

(2)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东施效颦:Dong Shi imitates XiShi.――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3)采用异化手法。

例如,东施效颦:Dong Shi,an ugly woman,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作为翻译手段并没有优劣之分,可是把它们当作翻译标准去评判某一译本时,我们常常说这个译本过度直译/异化了,或者那个译本过度意译/归化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好它们的度。

综上所述,造成英汉成语表达不同的是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不单是文字的转换,还有文化的交流,避免受文字的诱惑而掉入文化的陷阱。其次,以归化策略为主,尽量做到文化的对等交流,即把汉语成语译为英语成语。再次,如果没有与汉语成语对等的英语成语,或是汉语成语负载的文化与英美文化相冲突时就只得采取意译法。最后,在以专门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翻译中,可适当采取直译/异化策略或者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必须考虑文化的可接受性,否则,就会影响文化的交流。最后,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把握好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的度(熊启煦,2005:342-345)。

参考文献:

[1]柯平.第八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参考译文[J].中国翻译,1996,(6):47.

[2]李北达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李学禧.汉英成语和常用语[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

[4]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潘绍中.第十五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讲评[J].中国翻译,2003,(6):82-85.

[6]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7]韦少成.实用中文成语,英文成语,英文同义词辞典[Z].香港:实用英文出版社,1978.

[8]吴光华.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9]徐元度等.综合英语成语词典[Z].福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汉语翻译英文篇5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习语,即习惯用语(the idiomatic phrases),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广义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典故(allusions)和俚语(slangs)。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正确理解、确切翻译英汉习语,对于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这必然会增加翻译的难度。因此,笔者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来探寻一些正确的跨文化翻译方法。

二、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自然地域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受其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语言打上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印记。英国是岛国,属于海洋国家,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英国人联想最多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例如:take the sea(择业);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勉强凑合过日子);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致富时);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相对于渔业,中国人更熟悉陆地生活和农耕,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中国特有的习语。例如:“一马平川”;“瑞雪兆丰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的差异

各个民族都受到不同宗教的影响。中国主要受到儒学、道教、佛教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的“借花献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头六臂”、“九霄云外”等,这些都是汉语有的习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很可能就会使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相信有上帝,有天堂,有地狱。因此,英语中便多是和这些相关的习语。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God’s mill grinds slow but 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得英汉两种民族积淀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等,这些为各自的习语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类习语虽结构简单,但意义却很深远,因此,译者不能望文生义,仅从字面上理解和翻译。在汉语中就有这样一些特有的习语,例如:“叶公好龙”、“夸父逐日”、“破釜沉舟”等。英语中众多的习语则源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和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如:rob Peter to pay Paul(拆东墙,补西墙);Penelope’s Web(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

4.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人思维差异往往体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由于思维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交流双方缺乏共同的概念基础。如:“狗”在英汉语中含义就大不一样。在英语中,狗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与狗相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 big dog(重要的人物)等。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动物,与狗相关的成语大多是贬义的。如:“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1.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翻译过程中保留语言的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习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等。这些说法不论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为大众所接受和熟悉的,所以这类带有文化共性的习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

2.意译法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把一些习语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对方所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意译的方法,运用意译法时,译员要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力求表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例如,Achilles’s heel若直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再有像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不到黄河心不死”,如果直译为“Before reaching the Yellow River,ambition never dies.”,相信很多外国人听到这句话都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搞不清楚黄河和决心有什么联系。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法,翻译为“Until all is over,ambition never dies.”,相信这样的译法既体现了原文的含义,又能为外国人所接受。

3.等值代换法

尽管各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但每个民族之间总会有一些相近和类似的看法,这样,不同语言就出现了一些字面意思不同但内涵相近的习语。对待这类习语,我们可以采用等值代换法,将一种语言中的习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与之内涵相近的习语。例如,我们熟知的英语谚语“Love me,love my dog.”,我们就可以译成“爱屋及乌”,还有像汉语的“五十步笑百步”,就可以译为“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从而成功地实现内涵相近的习语的转换。

4.直译加解释法

有些习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但是却使读者很难理解。因此,这类习语就要在直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解释性的词语。这样译文就既能生动易懂,又能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可直译为“运煤到纽卡斯尔”,但中国读者很难理解其实际意义,因为他们对“纽卡斯尔”一词不了解。这就需要增加解释性词语“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英格兰北部泰恩河口附近,素以产煤著称,是英国有名的煤炭输出港”。这样,中国读者就很容易明白这个习语有“多此一举”的含义了。再如汉语习语“借花献佛”可以翻译为“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another――make a gift of something given by another.”。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习语中蕴含的诸多文化因素严重影响着翻译的质量。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不同语言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不同类型的习语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笔者通过对英汉习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帮助译员和英语爱好者真正树立起文化意识,减少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费南多.习语与习语特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汉语翻译英文篇6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翻译 英汉习语

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各自的语言作为承载的,习语正是各民族语言中最精髓的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习语指的是经过长期的运用与不断的发展而形成的语言表达方式,英语与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习语。本文所讲的习语指的是广义上的习语,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等。习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中各个字词的简单组合,更加注重其中的内涵。由于英语与汉语中的习语有着各不同的生存环境与文化环境,因此各自承载的民众文化信息不同。习语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如何正确、全面地表达出习语的文化内涵,是其翻译最重要的部分。

一、英语与汉语习语所体现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生存环境方面的差异

习语是随着本民族的生活与劳动而逐渐形成的。英国属于岛国,航海与捕鱼产业在本国的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语中的习语有关航海与捕鱼的有很多,例如as dumb as fish;catch a crab。汉族主要居住在欧亚大陆之上,农业是主要的产业,因此在汉语的习语中,关于农业与土地的习语较多,例如挥金如土、视金钱为粪土。汉民族的地域气候变化比较大,常常将季节与气候联系起来,例如用“东风”代表春天。英国的气候为海洋性气候,常常用“西风”表示春天。

(二)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

由于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英汉两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待同一个事物时,可能会存在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看待动物方面,狗在汉语中多与带有贬义的词联系,例如“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在英文中却将狗看做是人类的好朋友,常常用来指人,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猫头鹰在汉语中时不祥的动物,但在英语中其却是聪明的象征。

(三)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英民族与汉民族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各自的语言中都包含了非常多的关于历史典故的习语,这种类型的习语虽然在结构上看比较简单,但是其所包含的意义却非常深远。例如汉语中的“围魏救赵”、“叶公好龙”等;英语中的此类习语大部分来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及《圣经》,例如“Achille’s hell”,“Pandora’s box”。

(四)方面的差异

英语与汉语中都包含很多与宗教相关的习语。汉族人多信奉佛教,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英民族主要信奉基督教,例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二、翻译英汉习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习语中的隐含意义

比喻结构中重要的不是语言因素,而是其中牵涉的民族、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大部分习语中都包含相应的故事,因此习语大都具有比喻义,比喻义才是习语真正的基本义。习语中的字面意义并不是习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义,而只是作为探索其内涵的基石。在翻译习语的过程中,要明确习语的隐含意义。

(二)注重习语的情感色彩

习语往往包含不同的情感色彩,这种褒贬色彩是习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明确的分辨,有的习语为褒义,有的为贬义,还有一部分习语既可以用于贬义,又可以用于褒义。

(三)从语体方面进行明确区分

习语的语体方面包括通俗易懂、委婉高雅、文绉绉等情况。例如“join the majority”与“kick the bucket”表示的意思都是“死”,但是前者委婉高雅,而后者则是粗俗的。汉语中对于“死”的表达存在这种情况,“牺牲”、“与世长辞”等都是比较委婉高雅的说法,“翘辫子”等就比较粗俗。在这种类型的习语翻译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语体的差别。

三、反映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是桥梁,习语的翻译对文化交流的深度与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习语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习语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在不违反译文语言规范现象与不会引起误会、不会产生不正确联想的基础上,在习语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原文中习语的比喻与象征、民族特征等。在读者可以接受的前提下,使用直译法对习语进行翻译,是最能够促进文化沟通的方式,能够将原语习语绝大部分的文化信息进行传递。

汉语中有很多直接从英语习语中直接翻译过来的习语,例如:打破纪录(break the record)、以牙还牙(tooth for tooth)等。英语习语中也存在从汉语习语中直接翻译过去的部分,例如lose face(丢脸)。当前,这些习语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使英汉民族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二)同义习语借用法

人们的感情、认识、经历等都存在相似的方面,因此,在英汉习语中,也会存在一部分相同或者相似的习语。这种类型的习语在含义、形象、比喻等方面都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在情感色彩与语体方面也相符。同义习语借用法指的是当习语在所表达的文化信息方面存在相同或者相似性质的时候,在习语翻译过程中能够相互借用。相同的习语如:“隔墙有耳”与“Walls have ears”;“熟能生巧”与“Practice makes perfect”;“了如指掌”与“to have something on one fingertip”。相似的习语如:“空中楼阁”与“castle in the air”。

(三)意译法

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习语如果直接翻译,则不能够正确地表达其意义或者容易产生误解,在这类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就必须放弃原习语中的比喻或者形象,运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中的例句“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采用直译法,读者就不能够正确理解这句习语所要表达的意义,而采用意译法将其翻译为“入乡随俗”,更加有助于读者理解该句习语真正所要表达的涵义。

汉语文化中有很多具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的习语,这些习语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用意译法。例如汉语中的“龙”是高贵、庄严的代表,而在英语中,“dragon”却表示怪物、凶残的意思。由于在汉语文化中与英语文化中涵义不同,在翻译“龙”的过程中就必须运用意译法,像成语“望子成龙”在翻译过程中就不能够直接将“龙”翻译为“dragon”,而是要将整个句子翻译为“to expect one son to succeed in life.”。

意译法在习语翻译过程中会造成原习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或多或少的损失,但是为了能够准确地表达其含义,这是不能够避免的。

(四)直译与意译结合法

直译与意译结合法指的是将直译法与意译法结合,从而既能够准确表达习语的隐含意义,又能够顾及表达形式。例如汉语中的“瞎子点灯白费蜡”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其中“瞎子点灯”直译,而“白费蜡”则需要意译,最终翻译为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

(五)注释法

这种方法是对前面几种翻译方法的补充,指的是通过对习语的出处与故事,帮助习语文化内涵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斯尔,如果注释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产煤中心,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该句习语的意思为多此一举。汉语中很多成语典故在翻译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韩信点兵、东施效颦等,都需要进行注释才能够正确理解。

四、结语

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对习语反映的中西方之间的民族文化差异进行充分的认识,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习语的隐含意义与情感色彩、语体等,正确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得当,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曲明江.习语翻译要充分注意英汉文化差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58-59.

[2]邓森.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27-30.

[3]马东敏.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95-96.

汉语翻译英文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 习语 翻译方法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9 , (3) .

汉语翻译英文篇8

[论文摘要]成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积淀,它的产生和使用在各自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成语翻译历来是翻译的难点。文章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灵活运用英汉成语翻译策略,以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一、引言

成语(set phrases)是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进行英汉成语互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也要译出其文化含义。如成语“守株待兔”,是中国的一个古代故事,若译为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a hare,会令人大惑不解。若译为stick to old practice and refuse to have a change 或是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虽然其意表达出来了,但成语的文化特征已是荡然无存,因而也不可取。可见, 处理英汉成语互译的关键是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

二、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 “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 ailing(一帆风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 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 damn you ,危险过后常说God bless 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 hell,a Pandora’s box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 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tr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 Don Juan 唐磺。 意为风流浪子。Don 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 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 Ban 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转贴于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 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 the 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 eye for eye,鳄鱼的眼泪 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 armed to the teeth等。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1964

[2] Peter 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汉语翻译英文篇9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习语常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高度地阐述人文习俗、思想感情。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习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对应,还有一些无任何对应的关系。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含的文化内涵,视具体情况,或英汉对译,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词。本文从多方面比较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列举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直译多适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翻译,而意译多用于无对应关系的习语。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abstract

idioms usually include idioms, proverbs, mottoes, colloquialisms, slang and allusions. large in quantity, long in history and rich in cultural informatio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re deeply rooted in life. idioms represent the social phenomenon and natural rules accurately with lively and plain words. as far as their underly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concerned, some idioms are completely or partial equivalent both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while some others have nothing in common at all. in order to convey their cultural information fully, faithfully and effectively, we can translate these idioms word for word, give notes or add extra word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idioms and give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 translation.

在汉语和英文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然而,由于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探究其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中西语言的不同和进行正确的翻译,而且能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一、 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别

(一)历史和方面的差别

历史和对英汉习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公元前208年,中国的项羽率领大军渡过漳水后,命令部下凿沉船只,志在必胜,这样,汉语中就有“破釜沉舟”。在英国历史上,不列颠曾被罗马人占领近四百年,罗马文化给英国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公元前49年,罗马恺撒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船,表示不获胜宁死的决心。这样,英语中就有了“burn one's boat”这个习语。同样,英汉语言中也有大量与有关的习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1][p29]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得非所求),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2][p29]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二)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别

英汉习俗差别是多方面的。英文里“水果”“fruit”一词来自很早以前的拉丁文里的动词“享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香蕉、苹果、橘子、樱桃、桃子或葡萄等水果放在果盘里看起来都十分吸引人。因此,有关水果的俗语往往是具有一种肯定和完善的含义,例如:peaches and cream。大家知道 peaches 就是桃子, cream 是指奶油。 peaches and cream的意思是:一切都很美好。有人可能会问:桃子和奶油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西方人在吃水果时往往喜欢把水果切成块,然后加一点奶油一起吃。实际上,西方人吃很多东西都喜欢和奶油一起吃。所以,peaches and cream 就意味着完美无缺。

(三)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3][p90]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4][p48]而大不列颠岛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也产生了许多英语习语,如as right as rain(象下雨那样正确)。在这里,下雨是正常的,不下雨反而反常。另外,雨过天晴,天空会格外美: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 这条习语告诉人们:困难过去,胜利就会到来。再如英国人在说“我不太舒服”的时候,经常会用:under the weather。这是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导致的其岛内天气多变,而中文中则无这一说法。

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的重要谋生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来因为这个习语用的人多,表达力强,就从海上走上了岸,表示人的其他活动: 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over head and ears in work(埋头工作)。[5][p54]比喻某人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除了有“花钱如流水”以外,更正规的表达是“挥金如土”。这是因为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 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四)价值取向不同

价值取向也表现在习语上。对于一种品质或者事物,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而“自知之明”则是对谦虚这一美德的赞颂。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西方人独特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谦虚”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在许多英语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然而这样的习语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很难理解的。

思维方式的不同还体现在中西方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6][p90]等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7][p3]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翻译必须“忠实”,这是共识。但是,“忠实”什么?“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如果斤斤计较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译文无疑就会“异彩纷呈”,因“隔阂”而不“合格”。译文的语言表达如果连“贯通”都做不到,读者还怎么去“融会”?

翻译方法指的是,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分析其异同,阐述表达原文的一般规律。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但由于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有时如完整照译,势必出现“英化汉语”,其结果往往是引起理解上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意译’,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

(一)直译??实际意义与表现形式相同或相似

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英语成语中有不少在比喻上和汉语成语十分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的汉语成语来翻译,比如说:

pull sb's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火中取栗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

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一些英语习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其中不少有着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这类成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tower of ivory 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

sphinx’s riddle 斯芬克司之谜——比喻难解之谜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

直译不仅有利于避免歧义,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丰富语汇。但是,这样做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不能过分影响理解。在直译很难达意时怎么办呢?那就是使用意译。

(二) 意译??实际意义相似,表现形式不同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如果直译影响了理解,就得改用意译,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当然,“直译”、“意译”也只是为了方便分类而武断的粗线条概念,理解还是因人而异的,也有一些介乎两者之间的情况。如谚语“bury the hatchet”,如果译成“埋葬战斧”,容易让人联想到中文的“飞鸟尽,良弓藏”或者是“刀枪入库”,因而理解成抛弃功臣或和平麻痹。但实际上是交战双方偃旗息鼓的意思。[8][p62]又如英文妙语“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原意为:当前途变得艰难,才能从困难中得到磨练。两处所用"going"和"tough"不仅词性分别不同,意思也不尽相同,凑在一个句子里了。英文中像这样的东西较多,他们认为很机智(witty)。碰到这类妙语,直译如何能够达意呢?还是意译成“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来得生动达意。

有些汉语习语带有很浓的中国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如若按照字面直译,会让英美读者感到十分费解。因此,简洁的意译更容易为读者接受,例如:

三国典故里有“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习语,如果直接译为give one’s enemy a wife and lose one’s soldiers as well。可能令人费解,因此可改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 gain。

以上此例算是“直译”还是“意译”?既相当“直接”又准确“达意”。只是对原句的情景稍作变通而已。真正从事翻译实践的高手似乎很少受制于理论束缚。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基本功上;而无论直译、意译还是有机结合,美感效果也是见仁见智的。

(三)直译、意译之外??字面意义相同,隐含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

有些习语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是难尽人意的,就得想想其它办法解题。眼下能够想到的有“直译加脚注”、“改造”、“再造”。

(1)“直译加脚注”

碰到下面这样的句子,如何直译或意译?

他是老九的弟弟 --老十(实)[9][p166]

直译:he'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number 9, number 10. (没有表达出原文“老实”的含义);意译:he's honest. (双关语丢失)

如果不想费脑筋再造或移植英文双关呢,最常用,最安全、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先直译再加脚注。无论多复杂的语言现象,总是能够讲清楚其中奥妙的。用“直译加脚注”解决这个双关,原句可译成:

he'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number 9, number 10.

在文后可加上注解:"number 10--老十 (laoshi)" in chinese is homophonic with another chinese word "老实(laoshi) which means "honest."这样,通过添加注解的方法就把这句习语解释清楚了。

(2)“再造”

有人讲了个英文笑话,“man first gets on by hook or by crook. when he gets the honor, he becomes honest.”这里,英美人把honor, honest 当兄弟对待。因此我们也不妨应用这一例子,从原句的本义“honest”出发,给它物色个 "brother",似可再造一个英文双关语,进而表达出汉语习语原文中“老实”这一含义。这样,那句话就可译成:

--他是老九的弟弟 -- 老十(实)

he'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honor, honest.

再看下面的例子,也是个“再造”的双关:

yesterday is history. [10][p86]

tomorrow will be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昨天成历史

明天很神秘

今天称现金(今)

所以是份礼

大多数带双关的妙语都得通过“再造”才能保住双关。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3)“改造”

所谓改造就是把目标语言中现成的妙语加以改造,用来翻译原文。请看例句:

anger is only one letter short of danger.

这一英语习语玩的是文字游戏:anger前面只要加上个“d”就是danger!如果意译成“生气离危险只有一步之遥”,当然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原句的文字游戏弄丢了。因此,对它进行一些改造,既要保留文字游戏的风格,又要保留原文的含义。如改为汉语习语的“忍字头上一把刀”,如若不“忍”,“心”就被“刃”了,多危险啊!这样翻译似乎与原文的意思也更贴切。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习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习语中众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应当充分了解习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配合正确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使译文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月.第29页.

[2] 李群. 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 天津外国语学报.2002年.第2期.第29页.

[3] 张若兰. 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1卷第2期.第90页.

[4]translating cultures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48页. [5]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7页.

[6] 梁爱民.汉英习语语言文化渊源新探[j].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第54页.

[7]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页.

[8] 张野. 英语成语典故[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1月.第62页.

汉语翻译英文篇10

关键词:数字;文化;翻译;习语;汉英

中图分类号:H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11-02

引语

数字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特征,它具有特别的民族文化根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由于风俗习惯和等的不同,汉英之间数字的表达往往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在语言世界里,数字的功能是表义。由于受民族心理、、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汉英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本文对汉英数字的各种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汉英数字习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数字习语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等等是密切相关的。数字习语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点。汉英数字习语体现两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反映了两者之间多方面的文化差异。

1.风俗习惯的差异。汉英两种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往往造成汉英数字习语的不同用法。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们不是个人因素的产物,而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在中国,车牌号越小,车主人的官衔就越大,这是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车牌号码的“异化”。西方社会也有类似情况,英语中的“Four Hundred”意指“上层、名流”。此因1892年William Astor夫人的舞会客人减至四百人而成为“上流人士”的代名词。另外,由于four与fair谐音,西方有的民族对“四”极为崇拜,他们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是创造的源泉,是万物之钥匙。因此,有four star(极好的),a four leaf clover(幸运)。然而,中国人对数字“四”特别忌讳,因为它与不吉利的“死(death)”谐音。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带“4”的即使降价也少有人问津。相比之下,“6”和“8”却深受中国人喜爱,因为“6”表示“顺畅”,与“溜”谐音,因此就有“一溜之顺”的说法;“8”与“发”谐音而取得了“发达”、“发财”之义。由此可以看出,在东西文化观念中,人们对于神化的数字各有所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数字观。

2.典故的差异。汉英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数字习语的特定用法是由典故所造成的。这类出自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的典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例如,数字“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常采用数字“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历史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基督教认为,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间万物 (Seven days in Creation),“七”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带有“seven” 的数字习语如: 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 终会派上好用场) ;Seven hours’ sleep will make a clown forget his design(睡七小时的觉, 小丑把花样都忘掉);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艰难失之易); 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 to co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ven things(发誓)等等。在《圣经》中, “七” 是个神圣的数字。如《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六天,第七天休息,被定为“圣日”。《启示录》中说上帝“右手拿着七星”、“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上帝的七灵”。因而,英语民族的美德、善事、 罪恶都要凑足“七”件。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seven deadly sins 七宗罪;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 七大精神财富;the seven corporal works of mercy七大肉体善事;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七大精神善事;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在使用“七”这个数字时,与英语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常把“七”与“八”一起组成,如: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乱七八糟、七上八下、七零八落等。在中国,人们对“九”特别看重。《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因此,九为数之极。

许多西方人认为“13(thirteen)”不吉利,特别是当此日是星期五时,人们更是小心谨慎。在西方,许多饭店没有十三层或十三号房间,停车场也找不到“13”号停车位。数字“十三”成为西方人的头号大忌,据说这与耶稣基督(Jesus Christ)有关。《圣经》中说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由于13人中有一个叛徒的出卖,而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另外,也有一个传说,恶魔old Nick邀十二位女巫赴宴,却来了十三位。结果,其中的一位被杀。13个女巫的会议演变成了英语“a devil’s dozen”即表示十三,其中“devil”一词,原意是魔鬼。还有的人认为“十三”与史实有关――在15世纪,英格兰出售面包是论“打(dozen)”(一打十二个)的。那时面包经常不够分量,因此,官方立下法规:凡出售不够分量面包的面包师要受重罚。面包师为了避免受罚,每打面包再增加一个,故有a baker’s dozen之说。

二、数字习语的翻译原则

为了使译文在内容上忠实、在语句上流畅、在风格上贴切,数字的翻译需要遵循三大原则:民族性原则、通俗性原则和形象性原则 [1]。

1.民族性原则。例如中文表达法“三番五次”、“三言两语”、“九牛二虎之力”、“九死一生”里的数字“三”、“九”是表示许多,而非具体数字。如中文诗歌常出现的“千”、“万”,它们具有发音简洁的特点,而且还因为它们也有数目最大的含义, 因此古代至高无上的皇帝被称为“万岁”,公主被称为“千岁”。此类数字也就不再是具体的,简单的数了,而是打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通俗性原则。汉英语言中含有模糊数字的表达是人们长期使用且有定式的语句,言简意赅, 通俗易懂,翻译时不能强求数字的字对等,而应该以习惯为原则,注意用词通俗,我们在翻译时尽能地采用归化原则,找出最适合的与之相对应的习惯表达法。比如:接二连三(one after another);乱七八糟(at sixes and sevens);万无一失(perfectly safe);五光十色 (multicoloured);颠三倒四(disorderly)言简表义,用词通俗,便于英语读者理解。

3.形象性原则。汉语里有许多由数字习语构成的生动形象的成语和习惯说法,诸如“四面八方”、“七手八脚”、“七嘴八舌”、“千军万马”、“万水千山”等,这些数字具有内涵丰富的形象意义,使表达更为生动和鲜明,翻译时应该超越数字的实指语义而悉心捕捉数字与其他词汇结合所产生的形象寓意,比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1]。用“boy”形象地反映出原句的确切含义,因汉语里的“和尚”与译文中的“boy”在该句中意义对等。

三、数字习语的翻译方法

数字习语的用法比较灵活,英语和汉语在数字习语的表达形式上不尽相同,为了避免在翻译中扭曲这些数字本来的修辞意义,最好采用不等值法进行翻译。英汉语中对模糊数字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互译时需要改动数字,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2]。

1.直译法。由于汉英民族对数字习语的语义和语用功能的理解大体相同,翻译时完全可以保留原语数字直译。将英语数字习语直译成汉语数字习语,如: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同样,可以将汉语数字习语直译成英语数字习语,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Go fishing for three days and dry the nets for two);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的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all were talking together, each trying to tell his worry and anxiety(选自《实用汉英成语习语词典》),把成语“七嘴八舌”直译为“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给人一种“新鲜可喜”、耳目一新之感。

2.直译加注法。单纯地采用字面翻译,显然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在给出字面意义后再加以补充说明,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就拿大家所熟悉的表达法“三只手”来说,若译成“three―hands”,读者是无法理解的,但是翻译成“three ―hands.The third hand may be used to stem”就更加准确,通俗易懂。

3.意译法。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冲突不宜采用直译时,就要适当变通,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面意思和形式。这类数字大多属于修辞作用的虚词,并无实际数量的意思,转译其内在含义比较合适。如: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九死一生(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the seventh son of a seventh son (显要的后代);to look nine ways(斜着眼看人);a nine days wonder (轰动一时便被忘却的事、昙花一现)等等。

4.借用法。汉英两种语言的一些同义数字习语内容和形式相符,并且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借用法,即借用同义数字习语进行翻译。比如: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人生七十古来稀);乱七八糟(be at sixes and sevens);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3]。

5.半译法。数字有时全部译出来不妥,但一个也不译又欠佳,这时要采用部分翻译的方法,即半译法。比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One’s heart is like a well in which seven buckets are drawn up and eight dropped down)。“十五个吊桶”不译,是因为“七上八下”的和正好是十五,只译“七上八下”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句子的内在含义。这样就能使译文简洁、精炼。又如:四分五裂(fall apart);四通八达(extend in all directions);十拿九稳(practically certain)等等这类数字“词组中的后一部分只是前一部分的补充和强调,以达到平衡和对称的效果。翻译时往往只取一部分意义,不必将两部分意义都译出来,以免累赘。”[4]

结束语

汉英数字习语是汉英两个民族语言中生动、精练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汉英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在汉英数字习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原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又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汉英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文化异同。目前,关于汉英数字习语的翻译的理论还不多,因此,本文所真正期待的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27-141.

[2]郭建民.数词的模糊语义与翻译[G]//杜承南,文军.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64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