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多元评价研究

时间:2022-01-22 02:56:30

导语:青年教师多元评价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年教师多元评价研究

[摘要]青年教师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在职业学校改革发展中作用重大。如何培养引导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融合统一起来,科学考评尤为重要。结合徐州机电技师学院多年来星级教师评选的实践,从考评的方案设定、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予以探究,分析探讨对青年教师的多元评价

[关键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多元评价

多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职业院校迅速发展,青年教师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当前,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研究和论述较多,大多数是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知识与创新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管理模式、青年教师成长困惑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无可否认,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着“受动”发展、“被动”成长;专业教学理念不明确、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实践反思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不强等问题,具有被迫性、盲目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如何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专业素养,是需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职业学校教师评价现状

当前,绝大部分教师评价研究都是偏重于中小学及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讨,但有关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尤其是如何通过多元评价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研究还很缺乏,实践中也缺乏应有的实施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2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职业学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2青年教师多元评价模式的设定及考评

教师职业成长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修养和内涵不断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从普通人成长为合格的职业教师的过程,包括教师职业品质、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成熟、提升和创新的过程。对教师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无疑对教师的职业成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围绕学院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针对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办学方向,结合青年教师职业成长规律、学院办学特点和发展定位,徐州机电技师学院设定教师职业成长多元化评价模式的考评指标,即建立以师德师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校企合作、技能大赛、校园文化为主,打造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生管理骨干、招生就业骨干、校企合作骨干、文艺宣传骨干等各类骨干人才;以“星级教师”评选量化考核为抓手,突出综合能力考评,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多元评价目标管理模式,为教师搭建职业成长的发展平台,实现考核的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的多元化。徐州机电技师学院2011年6月出台《星级教师评选实施办法(试行)》,2012年7月评选出首届16名星级教师。2015年5月修订并正式印发《星级教师评选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星级教师评选办法。2016年8月,印发《关于星级教师评选条件的补充规定》,星级教师评选及管理制度更加规范。评选办法在师德师风、工作任务等基本必备条件的基础上设定了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教学比赛、科研创新、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招生就业、文化宣传等8项评选条件,每项条件包括若干具体考评项目。教师参照考评项目进行自我评价,凡具备每项条件中具体考评项目之一的即为具备该项目条件,具备2个及以上项目条件的可自行申报一至五星级教师。学院组织专门机构按程序审核、考评、测评、公示、认定。从条件设定到考评认定,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注重评价多样化,把定性评价与量化考评相结合;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关系上,重视平等、理解、互动;在评价结果上,更关注评价的结果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是否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在评价内容上,具有多维性和发展性。根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从教育纬度、学习纬度和创造纬度等多维度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使评价方案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1]。

3教师多元评价效果分析

自2012—2018年,每年1届,徐州机电技师学院7届共评选出星级教师47人、106人次,其构成如表1所示。经分析,教师总数中有近30%曾被评为星级教师,每年评选出星级教师15人左右,约占教师总数的10%。从历年评选出星级教师的构成情况看,有16人仅有1次被评为星级教师,占34%;31人多次被评为星级教师(其中6次1人,5次3人,4次4人,3次7人,2次16人),占星级教师数66%(约占教师总数的20%)。从星级教师年龄看,47人中仅有2人当选星级教师时超过40岁,占4.3%,45人在40岁以下,占95.7%;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3人,占6.4%,中级职称24人,占51.1%,初级职称20人,占42.5%;从历年评选出的星级教师身份看,编制内和编制外人数基本持平。从年龄和职称结构可以看出,当选星级教师的多为初、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从星级教师评选指标看,星级教师的评选条款可归纳为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教学比赛、科研创新、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招生就业、文化宣传8项基本条件。按照多年来各指标条件使用情况,经统计获知,在历年评选中各项指标被有效使用占比分别为:教学质量指标利用率7.5%,学生管理16.6%,技能大赛5.8%,教学比赛16.2%,科研创新2.5%,招生就业30.7%,校企合作1.2%,文化宣传19.5%。基本评选条件有效使用数量及比例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比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星级教师评选考评办法贯彻学院发展理念效果明显,较好体现了徐州机电技师学院“四不唯”政策(不唯学历、不唯编制、不唯工龄、不唯职称),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得到了有效推进和高度认可。②星级教师的评选评价较好体现了人才培养和评价结构比例,从历年统计数据看,占教师总数20%左右的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星级教师。③星级教师各评价指标导向作用明显,各项指标在评比中得到有效应用,反映出学院比较重视的工作出彩率较高(比如招生、文化宣传等),同时警示提醒学院在科研创新及校企合作等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④通过星级教师评选,引导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既促进了人才成长,培养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人才,也推动了重点工作,确保学院各项工作目标圆满完成。⑤星级教师的考核评价紧紧围绕学院重点工作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考评期仅为短短1年,有别于职称评审等考评指标,更加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师的职业成长更好融于学院发展之中,个体与整体同发展、共进步、齐成长。2018年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从评价的原则、标准、方式、改革、管理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了意见。明确提出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因此,在评价的标准及方案设计上要提高科学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多元评价方式,丰富评价手段,科学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吸纳行业、企业作为评价参与主体,重点评价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教学能力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郑志湖.如何实施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11-29.

作者:李耀永 单位:徐州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