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路径和策略

时间:2022-03-18 09:08:56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路径和策略

一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内涵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菲利普于1987年提出以来[3],一直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4,5]。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可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并非是某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具体地讲,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师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在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前沿动态洞察力的基础上,按照人才培养规格和人的发展要求,对学生实施课内和课外教育与指导的各项能力的总合[6]。显然,不同类型的学校,由于其办学定位和学生素质的差异,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和内涵也应有所不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介于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大众型的教育机构,其培养的毕业生应比高职院校学生有更宽的知识结构、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更好的综合素质,比普通高校学生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是生产、管理一线的本科应用型人才[7]。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较差,个体差异较大;刻苦学习精神不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挫折承受力不高,自我定位不准。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应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探究式教学的主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能力,校外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等七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独立,但也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影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师制度与教学文化

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青年教师个人的事情,也是社会、学校环境和教育制度等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诸多因素在影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发挥的作用并非完全一样,其中有些因素是主要和举足轻重的。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教师制度和教学文化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所起作用尤其重要[8,9]。结合独立学院教学活动特点,笔者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研究载体,分析影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制度因素和教学文化因素。(一)教师制度因素。教师制度即教师管理制度,是大学为保障教师不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道德约束和价值体现的具体行为规范,它主要包括体现青年教师在个人、专业、教学、科研和组织等不同纬度发展方面的制度[10]。教师制度正是以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为根本目的,具有激励和约束两项功能,使得其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起有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育和提升的教师制度,是当前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从2018年上半年我们对学院126位青年教师进行的随机调查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普遍认为要成长一名优秀教师,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科学、公平的制度环境,以从各方面规范和保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所需的资金、政策、资源和各类平台,保障青年教师教学投入与付出的合理回报。(二)教学文化因素。教学文化常被看作是由学校的独特价值、规范、行为模式等构成的学校文化环境,是教师群体共享的教学价值体系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如学校办学理念、教学制度、校纪、校风、教风、学风、文化传承等[11]。优秀的教学文化,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精神境界、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价值认同和归属感、增进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体现独立学院教学核心使命和促进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文化,形成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有效影响每位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使命感,进而建立起自觉提升教学能力的责任意识。依据2018年上半年126位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教学文化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教师们在一种重视教学、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中能自觉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主动关注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成长、成才、成功的目标。

三提升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策略:教师制度创新与教学文化建设并举

由于教师制度和教学文化是影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我们就有必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制度,努力建设和重构教学文化。对教师制度而言,可以系统构建一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机制,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在教学、个人、专业、科研和组织等多维度的发展;对教学文化而言,可以系统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和谐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一种和谐宽松、公平公正、合作竞争的文化氛围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基于这种认识的教师制度创新和教学文化建设,才是提升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策略。(一)教师制度创新: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机制。教师制度与教师教学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不同的教师制度体系下,会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同的作用。独立学院的实际和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创新教师制度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育上,系统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学术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和专业发展培训机制。1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薪酬管理制度,将青年教师普遍关注的绩效薪酬制度与组织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通过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增长机制等方面的安排和调整,强化青年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充分调动青年教师投入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以人为本”的职称“双轨”晋升制度,在高级职称的评聘上,除了按规定的标准和门槛开展正常评定外,还可实行院内职称制度,即评聘标准不变,但评定门槛适当降低,将那些特别优秀但年限未到的青年教师评聘为院内职称,享受相应的高级职称待遇,这样的“双轨”职称晋升制度有利于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能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三是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事分配制度,全面推行按需设岗、择优聘任、公开竞争、合同管理的人事制度和按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遴选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机制,积极营造出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倾斜的人事分配氛围。2学术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学术能力评价是对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高低以及教学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评价,其评价考核制度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独立学院要遵循青年教师发展客观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正的、多元化的学术能力考核评价制度。一是要科学界定科研和教学的评价考核比重,突出对教师教学实践方面的评价,真正使青年教师在教学投入、教学水平、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效等方面获得全面承认和评价;二是根据不同岗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如对学生实践教学与管理岗教师的业绩评估应重点关注其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课程实验与设计的质量,指导学生见习、实习和实训的质量,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学科竞赛的质量;三是重视同行和学生的评价,同行之间相互了解且又具有相似的知识教学体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同行间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较高说服力。3专业发展培训机制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自身的奋斗,更离不开学校管理层的帮助和支持,也就是专业发展的培训。独立学院结合实际,可在学校和系两个层级分别设立相应的教师发展中心与教学研究中心,根据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这个共同目标下的分工开展工作。学校一级的教师发展中心可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其工作重点包括开展教学学术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教学技能竞赛、优质教学资源提供等方面;系上一级研究中心可侧重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专业进步,其工作重点包括有针对性地举办教学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微课堂、名师传帮带等形式的教学学术活动,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指导。(二)教学文化建设: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和谐生态环。大学教学文化的建设,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独立学院教学文化建设重点应放在系统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和谐生态环境上,积极培育和创造青年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崇尚科研生态环境和教学反思生态环境。1教师发展生态环境教师发展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其链上含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子环境,教师的发展必须依靠这些子环境的相互作用[12]。因此,构建青年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可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入手。具体来讲,在物质文化环境方面,既要满足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基本需求,又要满足青年教师在生理上的基本需求,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多样化的激励奖励机制,切实解决好青年教师在住房、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既要鼓励青年教师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准确规划职业生涯;又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满足青年教师的社会需要,使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能得到爱和尊重,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在制度文化环境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以及以教学为导向的人事分配制度,为满足青年教师多方面、多层次价值实现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行为上,它更多地以教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要培育青年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教风建设,使教师在优良的教风环境里,严于律己、从严治教、为人师表、敬业奉献,以自己的人格魔力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2崇尚科研生态环境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教授认为:只有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科学规律,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授知识。因此,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仅仅通过加深专业功底、改进教学方法和积累教学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科研工作明显滞后,普遍重视教学、轻视科研,把主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而在科研制度、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方面几乎是空白。由于学校科研氛围不浓,教师自身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的欲望不强,再加之教学任务繁重,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面对这种状况,独立学院要转变观念,大力倡导科研学术理念,努力将科研学术的理念贯穿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风学风中,不断营造出崇尚科研、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针对青年教师在课题申报、实验设计与操作、论文撰写与发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导师引领、团队建设、科研管理等方面建立发展帮扶机制;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学术沙龙、专家论坛等学术活动,活跃科研氛围,打造科研平台,提升科研实力。3教学反思生态环境教学反思是青年教师对其教学实践过程所进行的自我修正和反思性认识[13],是一个对教学活动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提炼的实践过程。青年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实践,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改进,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反思是青年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独立学院要努力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反思的生态环境,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实践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可从制度和管理方面引导青年教师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将教学反思如同备课、上课一样纳入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中,加强指导,定期检查,促进青年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意思和习惯、掌握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可建立教学反思交流网络,开展教学反思教研活动,给青年教师相互交流、自主探讨、不断总结提供较多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还可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有关学术会议和教学研讨班等群体专业化发展活动,领略本学科教学名师的风采,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教学的最新进展,以拓宽其知识层面,提升其理论水平。

总之,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只要独立学院紧紧把握教师制度创新和教学文化建设这两个核心要素,并为之不懈奋斗,相信在我国独立学院中一定会建设起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能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青年教师队伍。这不仅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凤婷 徐哲 罗伟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