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时间:2022-07-28 10:40:05

双创教育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被赋予培养双创人才的新使命,那么高校如何打造“双创”升级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行业—专业—就业衔接上做到有机的匹配?作者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实践教学体系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一、迫切需求: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提升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国高校双创教育正式启动,2018年9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可见现代社会对兼具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创业能动性[1]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目前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实践紧密结合、层次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教学过程仍然以传递知识为主,教学内容和方式、途径等方面均尚未突破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教学过程不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多数教师缺乏创业经验,无法将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生动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一些呆板的理论知识,没有创新创业的直观感受,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高等学校迫切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二、现实困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最近几年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比较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技能,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开设实验实训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缺乏层次和逻辑性实践教学无疑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在开展实践教学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紧密围绕实践教学目标统筹规划,从实践教学系统的整体平衡出发做到各教学环节相互贯通[2]。而目前,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缺乏对不同阶段实施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关系的通盘考虑和规划,各环节各自为政,实践内容之间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实践教学不同形式和环节各自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和要求没有做深入研究,使得实践教学没有明显的梯度和层次,各环节之间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2.“双师型”教师队伍短缺,而且师资质量不高从现实看,大多数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都缺乏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实践教学教师队伍[3]。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严重缺乏实践经验,而且现有的教师评聘体系普遍重视论文的发表,缺乏对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导致教师们轻视实际项目经验的积累,最终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不合理,未能体现双创教育思想高校对实践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为主,教学模式较单一,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没有体现创新创业思想,难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4]。4.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投入的评价等,其核心内容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积累情况的调查和跟踪。目前高校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普遍缺乏一套能体现实践教学特点、科学反映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5]。

三、解困之道:基于“两创”驱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我校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厚基础、宽口径,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培养重实践、强技能、厚基础、高素养、勇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即学生的实践能力扎实、专业基础牢固、综合素质优良、创新意识突出[4]。围绕这一目标,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以工作室和服务外包为突破口,构建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逐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1.顶层设计:优化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前提,因此,为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专业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通识教育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行业需求[6]。(1)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确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公司、动漫企业、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等相关行业,培养学生掌握影视制作技术、游戏设计与开发、动画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能从事数字影视节目的策划与创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在学时分配上增加实验、实训、实习、创新实践的比重,确保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校内外实践基地等给学生提供参与项目与课题研究的机会,让学生借助实践育人平台独立设计、主动实践和自我求证,不断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我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一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成立了真三维虚拟仿真实验室,该实验室除上课时间外面向本专业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这里自主学习、完成服务外包等项目,做到产教融合。(3)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手段和主要载体。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是关键。我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边界,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校企双方联合共建课程,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推出优秀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慕2.育人模式:构建“四合一”实践育人方案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层次性和目标多元性,本文提出由课程实践教学、创新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及创新创业实战构成的“四合一”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不同层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1)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情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接轨[7],并通过讲述成功创业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创业情感。此外,对现有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创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主要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而开展的科研训练以及各种课外科技竞赛等,主要内容有:①通过学科竞赛强化创新创业思维[8]。学科竞赛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竞技性,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专业教师团队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种学科竞赛,如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比如,在近3年的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我们获奖的学生人次和获奖级别明显得到了提升,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校级海选—省决赛—国赛的层层选拔,创新意识和思维得到激发,在追求新、奇、特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尝试、自我总结,提高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综合能力。②通过科研活动培育创新创业品质。科研活动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横向课题和指导教师的课题以及参加学术讲座、等。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科研活动,使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基础上,课外通过工作室以团队协作形式完成“大创”项目,将有价值的创新想法和好点子通过有形的设计和产品展现出来。通过接触真实的项目,学生学会主动研究问题和自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知识体系,逐渐产生自我创业的想法。实践证明,参与过工作室项目的学生,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近3年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校生公开数量呈递增趋势,仅2018年一年就发表21篇。(3)综合性实践综合性实践环节主要是为了实现综合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这一层面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我校制定了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习方案,定期将学生输送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双导师指导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期间落实好巡视指导和成绩考核等工作,使学生在具体的生产岗位从事企业真实课题,从而锻炼职业能力,提高创新能力。②毕业论文(设计)。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更加结合实际,主要来自生产实践、教师一线教学和学生自己设定的研究课题,其中来自校企合作的选题数量达到50%以上。对于来源于校企合作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和企业各有一名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切实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③发明创造。发明创造作为非课程型拓展项目,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作品登记证书、项目开发、成果推广应用等。目前,我专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师生合作的形式申报软件著作权、作品登记证书。④创新创业实战。创新创业实战主要是基于虚拟公司承接服务外包项目。我们将从上述3个环节中脱颖而出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虚拟公司,营造真实的创业环境。虚拟公司按照企业标准建立组织结构,各司其职,仿真企业运营模式,多渠道多途径承接服务外包项目(企业项目),以服务外包形式有效开展创业教育[9]。在承接服务外包项目前,我们针对服务外包的具体岗位,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具体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然后分析服务外包项目,根据企业要求制定相应方案,将外包项目分解成难度较小的一个个任务,并设置每个任务完成的时间点,将整个大任务按树形结构进行详细的划分。同时,企业指派项目负责人整体指导与监督项目,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各方面进行细致认真的考察,杜绝偷工减料行为。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与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我校承接了该公司的“数字城市”真三维建模、仿真三维地图制作等服务外包项目,项目完成后经过该公司的项目经理和质检员的验收,企业对服务外包项目的完成质量给予充分的肯定。目前我们已承接项目10余项。通过服务外包,可以做到让学生将学校学习内容与市场紧密结合,同时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劳动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通过服务外包形式开展创业实战解决了学生求学与就业的双重需求,实现了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交替互换。同时,学校提供场地、人力(指导教师)、设备、政策等支持,可以有效避免资金不足和因经验不足而承担的市场风险。3.课程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手段和主要载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是关键。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突出实践性,打造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见图2)。所谓立体化课程,是指基于信息化教育环境,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讯、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一体的课程与教学过程[10]。我们的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立体化。通过深入市场调研,明确数字媒体技术岗位群,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课程模块。例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有游戏策划、游戏程序员、三维建模师、三维动画师、影视策划、后期制作。在此基础上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应用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其中,综合应用课程是在学习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有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课、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发明创造、服务外包项目等。其次,课程资源、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立体化。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多种媒体形态和形式来展示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也方便了课程资源动态调整和实时更新,使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想要的课程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实时性。同时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过程时间、空间的束缚和限制,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展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涌现泛在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方式,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性与学习参与度[11]。4.教学设计:多模态构建体验性实践教学模式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就说明个体的积极参与和沉浸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正如,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源于个人对新经验和旧经验的反思、把握和转化,教育目标是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激励质疑和锻炼技能,而不是记忆知识本身。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反思、理论生成和知识应用(实践)的循环,主要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提取概念(理论构建)和主动实践四个阶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行动为主线,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基于以上思想,我们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体验式学习相结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采用引导式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使用一系列的挑战任务,让学生边做边学。这些任务由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介绍,在课上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小组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特点和行为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体验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角色扮演、商业游戏、基于计算机的模拟、虚拟现实等。但体验必须有意义,并允许学习者“参与体验,反思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12]。体验性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把学习者的理解、思考及其实际知道和感觉到的东西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情境变化、行业动态和环境,从而塑造个人经验[13]。我们设计的体验性实践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5.多维评价:构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领域的规划化和具体化,是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直接依据,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因此,在设计评价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全面反映实践教学的水平,以提高实践教学的绩效[14]。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双创人才是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发展性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实施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方法以及目标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以上理念,我们设计了图4所示的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该体系从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个维度开展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每个维度都包含自评、互评和他评的环节。该体系体现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多元化,更体现了对过程的关注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比如,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我们主要从学生评教、教师课后自我反思、同一课程组教师之间磨课、该领域教学专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析和指导等几个方面共同促成教师实践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参考学生平时学习的参与度和态度、课后作业、实验实训操作、期中考试(形式主要有命题试卷、大型作业、课程论文、调研报告、实训操作、听力测试或面试)等。6.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创业知识的传播者、创业信息的传达者、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创业过程的指导者[15],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事实上,从本专业目前教师队伍的质量来看,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不足,从企业选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任教的人数还比较少,导致实践教学环节基本都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水平。为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育人水平,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种资源,建立学校教师、企业专家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队伍,并努力提高师资队伍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1)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师从业的神圣使命,加强师德建设,清晰确定教师岗位中的“治学”与“育人”的责任,建设一支能够“以德服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16]。(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①主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导师,让亲身参与过创新创业的人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经验;鼓励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与和积极申报产业化科研项目,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从而增加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这样一来,教师可以了解行业学科技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理论应用情况,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生产实际,可以将更多的生产生活素材补充到教学当中,在对学生实践考核评价时,引进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按照企业化项目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③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聘请行业资深专家作为兼创新探索职老教师。从对口企业聘用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专业性强、实践要求高的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根据各自优势负责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既能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四、实践效果:“双创”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落地

通过近3年的建设,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学生科研、教师教研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共142项。在学生科研方面,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1项,其中省级、部级7项,校级14项。学生公开20余篇,学生完成服务外包项目10项。在课程建设方面,完成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获批为校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在教师教研和科研方面,获得省厅级项目20余项,教师教学类竞赛荣获奖项16项,其中,省级奖项10项,并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企合作单位11家,成立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基地,建成实验实训室4间,分别是三维影视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制作实验实训室、摄影摄像实验实训室、真三维虚拟仿真实验室。这些成果的获得与实践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密切相关,是落实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成果。

五、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强调“育人”,即教育目标从关注知识技能到关注“人”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等区别于人工智能的、人类独具的能力和思维。教学活动强调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等内驱力,通过团队协作等形式,展开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创客式学习等社会化学习,从中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17]。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将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更新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通过建立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构他们的隐性知识,提升创新能力。

作者:李散散 杨刚 单位:1.广州工商学院 2.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