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时间:2022-10-16 09:58:00

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在发展中的不足。借鉴英、美两国的经验。认为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在规划教育认证、规划院校准入、师资、职业认证、教研视野国际化、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公共参与技能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等有改进的空间。对此,提出了5项建议,包括:①加强对城市规划教育的监管。建立适当的规划院校准入标准:②建立全国性的城市规划教育基金:③改革现有规划教育体制。满足不同雇主需求和增强个性化的教育体验:④建立跨校的教研同盟:⑤实现城市规划学术交流中的双向和多边交流。以强化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

关键词:城市规划教育;比较;英国;美国;中国建议

一、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史与近况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阶段。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城市要进行规划丁作,需要大量的规划专业人才。为此。

1952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创办时需沿用苏联的专业名称“都市建筑与经营”,至1955年正名为城市规划专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数几家开办规划专业的院校之一。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规划教育逐渐形成了几种培养模式:在较长时期里以同济、清华、南工(现为东南大学)、重建工(现为重庆大学)为代表。以建筑和工程学科为主的培养模式;以南大、北大、中山大学为代表。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以及以后来兴起的。以南林、北林为代表。

以园林景观为基础的培养模式。还有以武大、中南大学为代表。以T程测绘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不同院校不同模式的规划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不同工作岗位需要的规划人才。总之,我国的规划教育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综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与科研经验,并不断借鉴国际上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学科和教育。推动了城市规划学科整体的发展。

现在,全国已有150余所高等院校陆续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赵万民,2005)。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对规划院校的管理。保证和提高规划教育水平。国家建设部在1998年组织成立了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和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专评委),对规划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评价(赵民,2001)。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规划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并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表l归纳总结我国规划院校在过去50多年、特别是过去30年内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和进步。长期以来。我国依靠自身培养的专门人才,完成了全国660多个城市和绝大多数的县、乡和镇不计其数的各类的大小规划制定和修编。在总体上。这些规划。有力地指导了各地城市建设和发展。是我国近些年连续实现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我国规划院校的师生参与乃至主持了数量众多的实际的规划研究、制定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我国规划院校的大量师生。已经逐步成为一股有力促进我国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新生技术力量。

在国际交流方面,2001年,由同济大学牵头,成功地策划、举办了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随后。在我国主办和即将举(主)办的各类国际性规划大会,更是层出不穷。例如,“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与形象”、“世界规划师大会”。“国际中国规划网络年会”(ChinaPl锄ningNetworkAnnualMeeting)、“中国吉林·滨水地区城市规划设计国际博览会”、中美、中德关于城市规划法律中城市规划听证制度、公民参与的国际研讨会等等。2007年。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还与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联合建立“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将城市规划的国际合作推向新的高潮。这些会议或活动。把我国的规划院校师生、技术人员和官员,大规模地融入了规划信息、技术和知识全球化的浪潮,并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外,到2008年,我国已经有至少10名人士。担任了海外规划院系的终身教授,每年还有几十名学生。到世界各国学习城市规划和邻近科目。过去几年。奔赴海外在国际会议上宣讲学术论文的中国规划院校师生。也日益多见。近10年,在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部分学成归国人员也逐步担当起了规划专业教学科研的重任。

二、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

尽管取得了上述巨大的进步。但近年来我国规划教育依然存在的一些美中不足:

2.1规划院校增长迅猛。总体教学质量进步缓慢。规划教育认证制度尚有待完善

建国后。中国规划教育的短暂发展。在期间几近绝灭。直到改革开放后。原先停办的规划专业才得以恢复并重新获得生机。并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尤其自2000年以来,规划院校数量产生了爆炸式的增长。200l一2007年的7年中,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本科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分别为13、16、17(4)、12(1)、15(4)、lO(2)、10(2)所(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当年将原规划专业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五年的院校数)。7年新增加80所规划院校(不包括修业年限调整的院校)。1950年代,中国只有两所高等院校设有城市规划专业,1980年代达到6所;1990年代30余所;到2008年。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专评委第三届第一次会议资料。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138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本科城市规划专业。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校本科生24348人。硕士生1737人。规划学科的发展势头喜人。但规划院校数量的激增的背后。各校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却令人担忧。2007年。参加专指委年会的规划院校只有53所,只占规划院校总数的l,3左右。而截止到2007年6月。通过专评委评估的院校只有13所。不到规划院校总数的l/10。2008年也只增加了6所通过评估的院校。“规划院校数量惊人,质量堪忧”是我国当前规划教育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外因是国家建设、规划行业市场扩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扩招的需要;内因则是规划专业设置门槛相对较低,缺乏严格的评估、认证制度。社会对评估认可度的不足。是否通过评估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城市规划职业资格的获得。这使得不少院校即便在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仍能热衷于增设规划专业。或不断扩招。这给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对保证规划行业和规划教育的长远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2.2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来源背景单一

国家教委规定。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师生比以1:7为宜。但多数的规划院校都难以达到该要求。如果说规划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多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性扩招以及市场对规划人才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的无奈之举。那么城市规划专业教师的匮乏则是近20年来规划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现各规划院校聘任教师均基本要求有博士学位。而规划专业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lO年前。也就是1997年前后。全国具有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点的规划院校不到lO所。每年培养的规划专业博士毕业生不到50人,即便加上人文地理等有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也只有百余人。而其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会到高校任教,难以把目前的师资缺口填满。即便在当前,全国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也仅有57所和10所。10,57的比例与美国的33/84相去甚远。同时,由于规划行业市场需求大,愿意读取博士学位并从事教师工作的硕士毕业生占总毕业生数的比例不断减少。市场经济带来城市规划专业青年教师流失或无心于教学的现象也制约着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付冬楠。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特点要求规划教育有大量高素质的一线教师。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规划传承前景堪忧。

美国规划院校一般都有不留本校毕业生任教和鼓励教师来源多元化的传统。而“近亲繁衍”在我国大多数老牌规划院校中仍然较为流行,从而埋下了各校教育模式、教学思路的定型化的隐患。虽然随着近30年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高校办学观念更新。在聘任教师方面渐渐向国际方法靠拢。再加上少量“海归”或外校精英加盟,这些规划院校的上述局面略有改观,但由于教师的更新具有周期性。“近亲繁衍”的整体趋势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变。例如,同济、清华这样的规划名校,近年的骨干教师依然有70%一80%都是本校本专业从本科到硕士乃至博士自行培养的⑤。这样容易造成学生陷入一种长期“统一模式”学习规划。

2.3规划学科特色模糊不清,理论创新偏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足

随着规划学科的外沿不断向外延伸和扩张。形成了多领域、多模式、交叉性的结构体系。但同时。城市规划也面临着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的惰性化和研究阵地的孤立化这三大危机(吴志强,2005)。这对规划教育领域造成的最直接也是最有影响的后果首先是规划专业高水平教材的匮乏。其次是规划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偏低。具体则反映在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病。这些因素均制约着我国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规划学科本身的不足以及规划教材的不完善。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规划专业也都产生了诸多疑问。城市规划的核心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是扩大了。而是被空前挤压了(吴志强,2005)。尤其是对规划专业4—5年制的本科生来说。

他们通常都要学习2—3年的基础课程,最后一年则要忙于实习或工作。真正接触规划核心课程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这对日趋复杂的规划学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不少学生在刚窥见规划的入门之径。尚未掌握规划真髓的时候就不得不走上规划岗位。在规划行业急需规划人才的情况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对专业欠缺了解从而缺乏热情。毕业时选择非对口行业。

这不能不说是规划教育的悲哀。

2.4规划教育模式趋同化现象严重

各院校特色不明显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1970年代中期前主要是以建筑学为学科基础。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0年代。地理、环境、测绘、农林等学科陆续加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当前规划学科多元交叉、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保证教学质量。建设部专指委制定了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方案。1998年对规划专业规定各院校必设10门核心课程。2003年调整为8门@。其它课程则由各院校根据自身具体条件适当选择和调整。在保证专业教育核心的基础上鼓励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

专指委的T作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但专指委对各院校的办出专业特色缺乏必要的引导。对学科方向的界定模糊。对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基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各院校各自为政。相同学科方向的院校之间课程设置区别可能都很大,同时也缺乏交流。难以在学科向不同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合力。真正促进学科的多元化。另外,由于缺乏不同学科方向的引导,加上市场对建筑学背景规划专业学生的青睐。许多非建筑学背景的规划院校想方设法加强建筑方向的教学。却忽视了自身特色的打造。培养出的毕业生在绘图技巧、方案能力上很难赶上建筑学背景的学生。自身特色又被泯灭。反而陷入求职困境,得不偿失。实际上,无论是从规划专业的学科交叉融贯的特点出发。还是从英美两国的规划教育实践看。不必强求一致,而是可以结合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使其成为某一方向的规划专才,如城市设计、交通规划、经济规划、规划设计表达、规划管理等(崔功豪等,1995)。

三、中英美三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异同与启示

英美城市规划教育所经历的过程。基本上反映了不少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重要对象。基于英美两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段不同。规划工作历时性要求不同。加上文化背景的悬殊。反映在规划教育中。在教育模式、院校规模、办学特色、发展趋势、课程设置、教学重点等许多方面和我国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少学者已就此作了大量的评介。并对照我国国情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此处就不再赘述。

当前。中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应由国家、高等院校、社会、规划教育民间机构多方共同努力。在多方面采取对策,方能适应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既满足市场对规划人才的需要。也保证规划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

3.1加强对规划教育的监管,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建立更为健全的规划教育评估制度

我国现有城市规划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赵华勤等,2005)、注册规划师l万多人。目前,每年培养的专业规划人才约3000多人(黄天其,2005)。加上近三年的新增人才。并忽略一批退休规划师的因素,我国平均每2.2万人有一名专业规划师。这和英国每5500人配一名规划师(RTPI,1995)和美国人口也就是l万人左右的市镇都要配备几名专职规划师相比。显然力量过于薄弱。因此,规划专业在未来仍需要一定的拓展。但如何在加快规划人才培养速度和保证规划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值得人们深思。

在此情况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教育部应加强协作。对现行的城市规划专业设置标准进行适当修改,提高规划教育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现有规划院校的评估。对教学水平不理想的院校提出整改意见以及必要的帮助。

在英、美两国。城市规划教育评估与执业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评估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是否可获得行业协会成员的资格或执业资格。但在国内。毕业生所在院校是否通过评估与学生毕业后是否可获得城市规划执业资格并无直接联系。取得通过评估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可比未通过评估的提前一年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也较少考核所在专业是否通过评估作为考虑条件。由此可见,评估制度未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承认。当前,教育界已对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2008年5月在合肥市举行的专评委第三届第一次会议上。经过专评委委员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

每年,专评委主动向国内外知名用人单位通报评估通过的学校;规划院校在研究生录取时,对免试推荐生,原则上只接收通过评估的院校的学生:成立专门小组。在规划师职业考试上。研究如何加强分析通过评估院校与未评估院校的差别。

但上述内容仍处在政策研究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各用人单位大力支持,配合专指委、专评委,共同加强评估制度的推行。促使院校、用人单位真正重视评估,将规划职业人员的素质保障体系由原来简单的注册规划师考试制度真正转化为由专业院校教育质量与注册规划师考核相结合的双重保障制度,还有,就是跳出评估看评估。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尤其是规划编制单位。录用新人的标准是学生的真实工作能力和自身需求。事实上。也有大量非评估专业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考核中脱颖而出或者和单位需求更加一致。这也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现有评估制度、市场需求和学生培养上的综合思考。

3.2建立全国性规划教育研究基金。多渠道吸收规划教育人才。加快高水平教材编写。培育我国规划教育后备力量和核心竞争力

面对城市世纪。为迅速改变我同城市规划教育的上述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对已有的规划教育投入更多办学经费。由于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特性。城市规划学科在社会热点、前沿科技、规划实务等领域的研究。一般均有各类研究基金或项目经费支持,但用于支持规划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项经费则少之又少。因此,设置全国性的规划教育研究基金。建立相应的褒奖、鼓励制度,应属当务之急。这一基金可以来源于各地土地租让的转让金或者国家的专项教育经费。它可以由社会各界民主推荐的独立专家委员会和独立的第三方民间组织联合实施公开、透明的管理。基金除了少量作为基本营运成本。一部分资金可用于各校规划学科特色建设。即由委员会根据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规划院校或特定的规划学科方向。以强化其教研工作。促使不同院校形成不同的规划教研特色。另一部分资金可用于支持有相似学科背景的院校联合编写教材,定期评选优秀教案或教材并进行推广。再一部分资金,可作为开放性、竞争性的规划专业教研基金,用于在全国乃至全球性地遴选、培养、吸引和扶持优秀青年及骨干教师,促进我国规划教育后备力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最后。

考虑到某些学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脱节。规划教师队伍也可从规划实践者(规划编制或编制管理)的优秀人士中选择。以弥合规划理论教育与规划实践的差距,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体会和认识到规划中的真实问题。这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规划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意义。

3.3适当调整录取考察要点。改革规划教育学制。鼓励“个人定制”式的规划教育

在学生录取方面。目前我周规划院校基本上仍以标准化笔试为主,在复试阶段,本科生录取时多数院校要求加试美术;研究生录取,快题也是必不可少、举足轻重的内容。相比之下,面试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考察重视程度不足。今暑,香港等院校在上海录取新生时的面试方式可供借鉴。考虑到城市规划的专业性质,学生既往的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参与经验,应当作为另一项重要的考核要素。从而确保录取到更多具有服务社会和公益精神、真正具有专业热情的优秀苗子。

在学制方面。现有的城市规划工科基本都是五年制的。而由于规划学科研究客体——城市的复杂性,大多数五年制下科毕业生能掌握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规划技术手段。较难对规划有深入的认识。也难以满足当前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市场的需要(近年国内95%的甲级规划院或较知名的规划公司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研究生学历)。前文已经提及,美国的规划教育只有极少数院校才设有本科的。这一方面反映出市场、社会和规划行业本身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规划人才的遴选和成长。需要多元化的基础知识和更长的学习周期。因此。国内的规划教育可借鉴医学专业“五、七、九”三种学制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其自由选择的可能。具体操作可考虑以七年制(本硕连读)为主。本科阶段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对具体的学科方向开展研究。以保证毕业生毕业时既有足够的理论储备和创新能力。又有充足的项目实践经验。以五年制和九年制(本硕博连读)为辅。五年制的毕业生可满足一些相对简单的规划编制的需要。九年制的毕业生可满足高校等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决策咨询机构的需要。学制的改革可在部分优秀的规划院校和有关用人单位联合试点实施,再行推广。

3.4强化规划支持系统的教学研究。实施复合型高级规划人才培养计划

当前各规划院校的规划支持系统的教学研究相对较薄弱。

不少院校错误的认为。规划支持系统的教学就是开设Au协CAD、PllotoShop、3Dm缸、Mapinfo等应用软件的课程。其实,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学生的数学基础、编程能力、调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Rs、GIS等技术方法的运用同样重要。中国要研究、解决当前的一些城市问题也需要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才能够有所突破。

此外。随着公众参与理念的传播和深人人心。我国民众对社会事务予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主动要求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的以建筑学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较难适应这一变化。规划专业毕业生应当通过参与式、协商式规划来和有关利益相关者(gtakeholde幅)共同思辨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发展,制定和调整有关规划和政策。这些趋势,在前文提及美国近年规划教研热点的变迁、和对规划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中,也有所反映。因此,对城市规划支持系统的教研以及对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都应当在未来的规划教育中继续加强。

3.5建立NGO性质的规划教育跨校联盟。促进双向和多边的规划教研的国际交流

由于以往我国学习苏联的做法。将大学办成分工很细的文、理、工科甚至某一专科领域的院校,造成了学科间人为隔阂和障碍。对融贯的规划教学、研究很不利。而建设部的专指委和专评委有着较重的官方色彩。在制定标准。规划教学方面卓有成效。但在促进个院校的交流方面难免力不从心。为此,可以考虑借鉴MlT(麻省理工学院)、UCBerkeley(加州大学)、UIUC(伊利诺大学)和UNC(北卡大学)等的经验,在文、理、工科院校间建立的跨校、乃至跨国的NG0性质的规划教育联盟。通过灵活多样的师资交流(如安排跨校访问教师),学生交换、学分互认、信息交流机制,推动各校师资、信息、设备、图书、教学观念等实现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实现高水平的融贯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在地域临近的各规划院校之间。上述校际交流、联系机制应该尽早建立、完善或制度化。

而在规划教育的国际交流方面。在经济、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我国综合国力逐年增强。规划教育规模随之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的规划专业师生。一方面是需要继续向外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和做法;另一方面,也需要越来越有信心和胸怀。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技术和做法向国外宣传和推广,促进各国规划教育实现双向、多边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造福更多的民众和城市。这将有助于提升有关院校、师生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我国规划专业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才能和世界各国最优秀的规划学者进行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对等交流。将一些具有跨国意义的规划教研活动推向深入(例如对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跨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研究);同时,才能吸引更多各国优秀学子到我国的规划院校访问、学习、交流,促进我国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视野推动规划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快国内外规划知识、技术的融合和创新。

四、结语

我国规划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形成了比较发达和有一定规模的城市规划教育体系。这些体系,也都各具特色。从自身纵、横向比较看,尽管我国的规划教育从小到大。从弱而强,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规划教育的认证制度、规划院系的准入条件、研究的国际化、师资、办学特色、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参与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一部分是因为三国所处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不易改变的整体性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并不一定存在优劣先后之分;而另一部分差异和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并无必然的关联,而是由于制度安排、学科建设缺乏长期规划等因素导致的。例如我国规划院校学科特色的欠缺。教研实力和院系规模的脱钩、跨校的师资来源的匮乏、教育教学的国际视野的不足等。笔者以为,中国的规划教育在坚持自身发展特色的同时。也应当正视并努力缩小这些差距。促进规划教育及规划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公务员之家

还有一些问题。笔者也还未能去涉及:如何衡量我国的规划院校的教研活动。总体上是否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水平相匹配:国家、地方和有关高校该如何协助已有实力的规划院系进一步办出地域和教研特色:在市场需求急剧扩大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一些后进规划院校的基本教研水平,以及它们的进一步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市场、政府部门、规划院校师生、校友、民间规划组织和有关高校。在规划院校的成长和壮大过程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总之,我国规划教育的研究和改进将是一个长期投入、不断完善的过程,也迫切需要更多的常态化、持久化性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