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高职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12-10 08:45:22

学生核心素养高职课程体系研究

为了全面提升人才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个方面六大素养。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构建新的核心素养框架,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

1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

根据2016年12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界定,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业岗位需求及自主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应定位为“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依据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两大维度,细化为技术应用能力、工匠精神、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1]。其中技术应用能力是核心之一。

2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依托相应课程体系的实施实现的,而目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2.1现课程体系设计的技术应用能力滞后,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革命,引发了现代制造业的巨大变革。《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首。而现有高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停滞不前,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依然重“电子”,轻“信息”,核心基础课程是“电子线路”和“51单片机”,课程的前沿性、先进性不强,主要课程内容陈旧,对最新的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需要的信息知识引入不够,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陈旧,不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2]。2.2课程体系目标不能全面体现核心素质要求以往的课程体系目标都比较重视技术应用能力,如:线路板焊接能力、模拟与数字线路分析能力、单片机编程能力等等;而对于工匠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其他核心素养关注度不高。特别是未能考虑“00后”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特点,对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的新需求,对职业发展的新想法等等。这些无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培养和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3基于新时代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电子信息课程体系构建

3.1根据社会发展设立新课程、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1)弱化电子理论教学,强化调试与维修等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原来的“电工、模电、数电”合并为“电工与电子技术”;同时增加“电子基本技能训练”“典型电子产品调试与维修”的课时,加强学生实际产品焊接、调试、维修等动手能力的培养。(2)针对互联网+、智能制造要求,开设嵌入式方向新课程。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Java编程”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针对核心课程,配套开设“传感器检测与调试”“电子产品设计与制版实训”“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三门实践课程,提高学生新技术的实践创新能力。(3)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设“Web数据库”“3D打印技术”“物联网前沿科技”“python语言”等专业选修课程。(4)加大企业实践力度,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第一学期开设为期一周的“电子技术认识实习”,通过参观企业、开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明确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第五学期开设为期两个月的“轮岗实习”,让学生真正地接触企业,了解整个行业的流程和运作;第六学期开设“定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与答辩”,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在校期间还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电子社团,开展各类电子兴趣活动,举办各种技能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能力。3.2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落实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相对于人才培养计划是详细的、具体的。该标准除了需要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外,更需要明确为学生持续发展应该着力培养的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落实方案。所以新的标准应该从培养目标的设置,到实施建议与考核评价均应提出具体的可行方案。例如,在课程目标中除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外还应提出素质目标。在实施建议中,除了技术能力培养方法建议外,还应该提出关于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能力的具体实施参考方法,或者提出通过小组活动、互动活动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提出通过专业英文单词比赛、短文翻译、英语演讲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等等。在考核评价中除了具体地对学生操作步骤、动作规范、报告模板进行考核外,还应对学生的个人着装、场地5S、工作态度、同学合作、师生沟通等方面进行引导与考核。3.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新时代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最终培养不同的学生素养。新的教学模式应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满足“00后”学生的独特个性需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第一,要明确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其核心素养。第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等,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采用体验、启发、案例、探究、讨论、情境等互动、合作、分享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语言表达等非应用技术能力。通过这些创新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结论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高职学院面临的人才培养挑战越来越大,结合学生核心素质培养计划,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关系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生存的重要课题。鉴于电子信息行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笔者建议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分析,针对社会发展调整课程设置、针对学生核心素养修改课程质量标准,最后根据素养要求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最终对电子信息人才的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及培养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19):35.

[2]黄世钊,谈玲珑.新工科视角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8.

[3]江海峰.陈岱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J].科教文汇,2017(04):52.

作者:施纪红 贾瑞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