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07-03 10:17:35

微博在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一微博的功能与特点

(一)即时性和言论自由性。微博作为媒介之一,最明显的功能是信息和获取的即时性和言论的自由性。所以,微博一出现就被年轻人群体青睐,他们作为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要用户有计算机、手机或者能够连接互联网的工具就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信息,迎合了用户需要随时随地看到最新实效的新闻[1]。同时,微博作为网络媒介,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言论的自由性,人们可以匿名或者以假名在网络上畅所欲言,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所想发表在微博上,只要在微博中上传信息就会被所有用户浏览,就能被所有用户的评论,用各种方式转发,比如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网页、Web网页、绑定IM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随时随地传送微博信息,这就必然带来舆论导向的新挑战[2]。(二)功能多样化。微博功能的多样化表现在:搜索、分组、回访、图文并茂及分享功能。在微博中运用分组管理的功能,能有效便捷的搜索出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公众人物和实时新闻等,图文并茂增加了信息的视觉感和真实性,并能通过分享功能和其他用户进行信息交流,分享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是通过分享来保存信息,以便信息回访和学习[3]。(三)内容精短化。微博作为新型的媒介方式,其内容有字符限制,一般要求在140个字以内,这就要求用户在编辑图文信息时用词简短扼要,内容精辟,这是微博能够迅速被广大用户接受和青睐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微博区别于传统传媒的主要特征之一[2]。(四)形式简单化。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微博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简单化,比如:短信、电子邮件和网页推送等多样化的方式。现如今,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发送文本信息,实现与微博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使博文广大的形式趋于简单化。(五)跟随性。跟随性被形象地比喻为“背对脸”,如果把一个微博看作一份报纸,则其跟随者可以看作这份报纸的订阅用户。微博报纸所的信息被自动发送到跟随者的邮箱,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实现这份报纸一对一或一对多地与订阅用户的交流[2]。微博相当于当今的网络宣传站,也是重要的信息中转站,用户只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浏览微博文章和新闻,并可以通过发表评论、转发博文、点赞等方式实现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博文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进行迅速传递,大大彰显了其传播的时效性,并且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着较高的言论自由性,分析事件的角度和想法不同,产生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的浏览和转发,其动态性和传播速度空气增强。当今社会,特别是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大事等相关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及积极超前的观点和想法,微博作为言论的渠道之一,更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因为其言论自由性,实时跟随性让更大范围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特别是就当前一段时期的热点问题产生思想共鸣,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流,一些网络流行语即是从中产生。

二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困境

(一)多元价值观冲击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等多种媒介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观点新颖的年轻人,受微博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言论自由性等特点的影响,他们一方面更快更便捷更大范围的获取信息,在思想上产生碰撞得出更新颖的观点及看法,另一方面,在新生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缺陷性所在,所以他们对有效信息的辨别度不高,很容易受一些不良观点的影响,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通过微博等媒介手段向大学生传播反动、反社会主义、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来腐蚀和扭曲大学的道德意识和价值体系。微博的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也成为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发泄形式之一,不满情绪的发泄,言论的过激通过微博的传播,很快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另外,境外反对势力也通过网络来传播不良信息,渗透大学生思想,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妄图通过网络摧毁我国大学的价值观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意识薄弱的社会群里,怎样塑造好完整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这必定是冲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二)信息在微博上传播的高效性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提出新的挑战。网络和微博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作为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必将带来信息的传播的即时性和跟随性,使得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危机干预和处理等方面出现被动性和滞后性,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要想在数亿的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有效信息尤为困难,对于各种负面信息的把控更是力不从心,比如不是博主就不能删除不实信息。一些学校发生了突发事件,许多学生通过网络散播事实,就会有更多的关注和评论,各抒己见,还会有所谓的“愤青”通过这个事件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散播消极言论、宣泄不满情绪,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而敏感的社会群体很容易受其影响,参与讨论并迅速转发传播,使得原本的突发事件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推波助澜、寻衅滋事,这就使得大学生成了不法分子的利用对象,高校的网络监控和监管显得力不从心,使谣言在微博的多级作用下变得更难管控和预测,进一步致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产生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更甚者还会是矛盾更加激化,事件范围扩散,发生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这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对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和处理作出超前的正确引导,否则会大大增加该类事件处理的难度。(三)微博教学方式冲击传统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日益凸显,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导,通过课堂板书,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教学传授学生知识点、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有限,知识拓展不够等缺陷,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如果将微博应用于课后的师生交流将大大的提高教辅功能,微博的分享和链接功能是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途径之一。微博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应该为各学校重视,比如开设社区平台进行讨论,知识点拓展的链接等。这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掌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向,特别是一部分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要探寻符合大学生要求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挖掘微博的教育功能,切实发挥微博的教学用途,同时,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不应该和教师教学分开,授课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不顾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的核心工作。

三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利用微博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热点、实事新闻、小道八卦等传播速度极快,微博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带给人们便捷快速的同时也带来困扰和挑战。大学生在微博上发表的各种评论或言论,转发的各种新闻热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思想中对其的认可,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微博在高校应用中,特别是价值观多元化和冲击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必须要做到合理的监管,控制舆论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尽管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其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如果缺乏正确的监管,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管理者做出的正确舆论导向,就会出现一些不实言论及负面信息。所以对于微博的信息动态,校方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转发那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成长积极向上的消息,帮助他们辨别是非,认清事实真相;对于那些负面言论应该快速的处理并及时屏蔽排除其可能导致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在面对“西方”国家和境外势力通过网络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渗透颠覆时,要在微博上快速的阐明真相并将此事彻查到底,督促评论并转发学生及时删除错误言论,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让微博平台在校园环境中呈现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二)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强化微博管理力度。高校创建官方微博,一方面可以作为宣传学校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拉进学校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在此就必须强化微博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机制。首先,在强化微博管理力度方面,高校必须设立专人专管官方微博。一是要保持学校官方微博新闻的新鲜感、即时性及有效性,符合当今学生的内容需求,定期撤销长久不更新、内容不健康不合理的微博,使得微博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二是合理安排博文的时间,也是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在正常上课时间内不要文体娱乐方面的消息,在课后适当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学习讨论板块,实现对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三是严格把控微博发文的准入机制,做到从源头上对博文的内容和质量严格把控,掌握学校官方微博的正确舆论导向。四是学校官方微博必须专人专管,合理规划微博板块,统一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最后,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必须建立健全从突发事件发生、新闻通报、事件处理等一系列的处理机制,以最快速度来降低事态恶化的可能性。在此,微博作为信息的途径之一,就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将事件实际情况,澄清事实,控制舆论导向,让学生能及时在微博中获得事实真相,不传播谣言,将事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社会大众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学校官方微博了解事件动态和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及时性和透明性。另外,学生如果对某一阶段学校政策不满,微博就是学生的发声方式之一,便于学校及时发现政策中欠缺的问题,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了解当下学生的心声,思想动态,有的放矢,想学生所想,才能更好的完成学生工作。(三)微博教学融入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模式尽显单一,很多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不能完成,必然需要转到课后,这时利用微博组织课后教学活动,即扩大的受教的范围更能吸引学生参与。我们应该根据教学计划、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际的教学情况探寻出合理的微博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微博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度,建构微博平台上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个性化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新型的教学活动。所谓的因材施教在这里得以体现,即根据受教者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特征,制定出适合不同人群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实现个体差异的受教育者都能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这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课堂板书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不断学习新方法,利用当今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通过微博等多种线上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的终极教学目标。微博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微博这里有效的学习工具,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微博也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使得教学效果得以大大提升,也拉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教师交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移动终端服务功能日益彰显,特别符合年轻人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正在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受到微博自身特点的影响,微博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微博作为教学方式和信息沟通的方式,在这样的时代特点下,给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正视微博带来的在高校教育管理应用中的困境,加强互联网信息的和转载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进入高校校园网络的信息进行严格而有效地过滤,及时删除垃圾信息和违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净化网络空间,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尽快创建一系列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大学生微博,让校园网络文化形成个性鲜明、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充满正能量的风格,积极鼓舞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其次,单靠学校一方力量来维护网络环境,势单力薄,必须要有法律法规来保障,要结合国家法律及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和约束大学生合理合法使用网络和做遵纪守法的网民。总之,合理运用互联网中的各种媒介,不断探索网络工具与传统教学的密切融合,更好的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管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微博的传播特性,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力保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陶文萍.微博客:图书馆服务的网络手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0-152.

[2]曾睿,万力勇,国桂.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台,2011,(8):29-32.

[3]孙永祥,刘依.公安微博的现状分析及管理思考[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4):63-65.

作者:蒋丽丽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