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患者延续性健康教育分析

时间:2022-05-15 11:20:45

甲状腺癌患者延续性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甲状腺癌患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临床观察比较甲状腺癌患者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复查、准确服药、科学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定期锻炼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疾病知识、内分泌抑制治疗知识、生活方式、饮食方面、躯体功能恢复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几个领域的对比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劳、疼痛、失眠症状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遵医行为变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健康教育;甲状腺癌;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行为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及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癌在全世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2-4],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以手术为主结合内分泌抑制以及碘131内照射的综合治疗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进行内分泌抑制治疗。如患者疾病认识度低,自我管理能力差,无法坚持长期合理、科学用药,会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导致疾病复发风险增加。延续护理是给予患者出院后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护理延伸,以帮助完善患者的自我管理为目的。自我管理教育突出患者在慢性病康复过程中自我管理的中心作用,提高患者自我疾病管理的能力。本研究通过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显示出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38例。观察组中男5例,女33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39.32±5.19)岁;患者疾病TNM分期为T1-2N0-2M0,Ⅰ期8例,Ⅱ期25例,Ⅲ期5例。对照组中男7例,女31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38.64±6.89)岁;患者疾病TNM分期为T1-2N0-1M0,Ⅰ期11例,Ⅱ期23例,Ⅲ期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期、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1)入院甲状腺细针穿刺(FNAB)细胞学诊断、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2)需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者;(3)治疗前无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病史;(4)患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5)无严重内科疾病病史;(6)无家族性精神类病史。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或者大于70岁者;(2)远处转移者;(3)因心理、智力、语言沟通等各方面原因无法完成治疗方案者;(4)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明显影响预后的患者。本研究获甘肃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1.2.1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包括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颈部功能锻炼的方法、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教育形式及时间: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及手术后常规指导患者,出院时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服用指导,出院后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1次。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方案进行护理干顶,以电话随访、定期家访、组织讲座的形式进行。分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5次延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如下。(1)出院前主动护理干预。①评估:生活方式信息收集及评估、心理评估、颈肩功能评估和营养状态评估,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及行为情况为患者制订自我管理方案。随访护士进行登记,加入“蝶之翼”微信群和公众号,详细告知患者出院的注意事项,随访护士及时解答患者微信群中疾病相关问题。②疾病医学管理:征得家属同意后向患者介绍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症状、体征、病程以及预后等相关知识。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评估其自我管理情况,发放甲状腺癌防治自我管理知识手册,避免由于听力和沟通存在理解偏差,同时方便患者阅读。包括: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风险评估结果,为甲状腺癌患者确定复诊的时间,分析患者术后出现颈功能障碍的原因、机制、常见问题,并教会患者颈部不适的处理方法及康复手段;告知患者定期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本病的认知,协助患者共同管理并配合积极治疗。③日常生活管理:发放个性化生活方式矫正处方,帮助患者制订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根据疾病中医分型发放养身营养处方,为患者量身定制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同时制订居家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④心理行为管理:出院前针对患者癌性恐惧心理开展心理干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沟通不良情绪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及预后产生影响,以甲状腺癌的整体预后良好为依据,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焦虑抑郁心理中度严重的患者,由我院健康促进科专职心理治疗师会诊,分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及评判严重程度,精准对接,给予干预及心理疏导,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严重焦虑抑郁患者,及时与医生、患者、心理咨询师三方沟通交流,进行信息互补,由心理咨询师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一对一的心理干预。⑤药物安全管理:患者依从性是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随访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对所患疾病的控制率和治愈率。因此,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通过干预改善服药依从性非常必要。根据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口服药医嘱,为患者制订规范的口服药标签及宣传手册,把定制的药物小标签贴在患者相应的口服药盒上,并发放宣教手册,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正确服药方法。在患者出院时,详细为患者讲解各类药品的剂量、口服时间及不良反应,每位患者熟练掌握常规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出院后3天、7天随访护士用电话随访患者安全服药的情况、甲状腺激素的服药剂量准确度、与食物的间隔时间、知晓药物副作用并能自己判断的情况。(2)出院后干预。患者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时间节点来医院复查,并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出院后1个月内电话随访每周一次,每次30~60分钟,出院后3个月内电话随访每半月一次,每次15~30分钟,首先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针对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追踪上次复查时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患者对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根据个体差异及疾病的状态,可以适当增加部分患者随访次数。1.3观察与评价标准。随访3个月,按照相关评价标准设定评价问卷。(1)遵医行为: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分别为:按时复查、准确服药、科学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定期锻炼,每项0~20分,总分100分。由科研护士发放问卷,评价正确性并记录,得分高遵医嘱行为好,得分低遵医嘱行为差。(2)健康知识熟练掌握情况:采用自定义问卷调查表,内容分别为:基本疾病知识、内分泌抑制治疗知识、饮食方面、躯体功能恢复、生活方式,每项0~10分,分数高则掌握好。(3)生活质量调查: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中心和治疗组制订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C30)进行调查,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5]。评分标准范围为0~100分。功能性项目: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它们的得分越高,意味患者生活质量越好;症状目标:疲劳、疼痛、失眠,它们的得分越低,意味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无序资料和有序资料用例数描述,分别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观察组按时复查、准确服药、科学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定期锻炼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2.2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基本疾病知识、内分泌抑制治疗知识、生活。

3讨论

3.1甲状腺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不全面。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在规范化治疗后效果好,术后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复发,40年总体复发率约35%[6-8]。因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过度乐观或恐慌,造成术后不遵医嘱、不重视功能康复锻炼、忽略术后规范化药物治疗,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率升高,从而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尤其患者在没有得到良好出院指导的情况下,忽略了药物及其相关毒副作用,常因服药方式、时间、剂量等原因出现内分泌指标不稳定,引起较为严重的心理、生理紊乱的表现[9],如情绪波动、多疑、敏感、焦虑、抑郁、心慌、心悸、睡眠质量下降等。传统的治疗方案以医生团队为主体,由于分工原因,医生更加关注临床风险评估及实验室指标,较少关注患者心理及亚健康状态,如果缺乏规范的综合康复方案,将会使患者在长期生存过程中出现生活质量下降的态势。3.2延续性健康教育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以患者的需求为起点,以多种方式逐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医学科普知识的知晓率,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出院后获得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保健知识与康复指导,并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延续护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3.3延续性健康教育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按时复查、准确服药、科学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定期锻炼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疾病知识、内分泌抑制治疗知识、生活方式、饮食方面、躯体功能恢复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几个领域的对比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劳、疼方式及饮食方面、躯体功能恢复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3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和情绪功能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劳、疼痛、失眠等症状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痛、失眠症状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考虑为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进而对角色、情绪、社会等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及带动作用,从而促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娟 王军 迟婷 梁瑛 曹海莉 甘晓霞 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