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培养兴趣合作探究

时间:2022-04-23 10:35:09

教学艺术培养兴趣合作探究

一、巧妙激发学生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使之产生好奇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它的时候往往特别感兴趣,可是在教师讲解实际问题的时候又会感觉枯燥。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构造时,学生往往心不在焉,这时就需要教师懂得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艺术,把枯燥的讲解转化为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来。通过“设疑”将学生引入到待解问题之中,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给学生准备了一个电脑组装模拟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软件组装电脑。看到模拟画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给调动起来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了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们都被模拟软件给吸引了,一个个都很重视老师提出的问题,很认真地去操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认识模糊、容易疏漏的地方,教师应抓住关键词及制造矛盾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综合的认知结构。提问的问题要把握量力性,要求设计的问题应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把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应地提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树上的果子”。这样能使学生通过答问产生成就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主要形式是上机实践,学生之间都有个体差异,通过单一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方式,学生往往接受得较慢,而通过学生教学生,反而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内容,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并从他们的认识成果中获得启发。在《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这一课的讲解中,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2、3页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我在教学中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合作学习,各小组间展开比赛,这样学生就有了主人翁的概念,还有不服输的劲头。小组内分工明确,每个学生各负责一块,有的负责文字,有的负责图片,有的负责视频,分头操作再进行汇总。最后在全班面前展示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以一种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态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巡视时如发现学生作品的处理有不妥之处,教师要平和地提示:“你做得不错,但如果这样去试一试,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进行组内作品评价和组间优秀作品评比时,教师的引导语是:“大家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好在哪里?”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每个作品的优点,真诚地肯定作者的成绩。如果某个作品出现了一些启发性的闪光点,就与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对该学生表示赞扬和鼓励。即使学生在操作上有误,也只是以建议的口吻引导学生纠正。在这种平和、友好的气氛下,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因为他们知道教师会尊重、欣赏和信任他们。做一个欣赏学生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获得大胆尝试、改进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增加了对该学科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努力塑造的一个新角色。

三、温故而知新

信息技术课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信息课的实践很重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很快,操作很好,可是容易遗忘,往往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了第二节课学生们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了。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教师巧妙运用我们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掌握每一个问题的操作步骤,做到温故而知新,我在FLASH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动画的制作不如前面学习的EXCEL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时一样容易掌握,我采用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先从最简单的小球制作开始,讲解太阳的运动,学生掌握得不错,等到制作风车的时候学生对于制作小球和太阳的运动又感觉有些生疏。在第二节课学习新的动画前,我要求学生快速地重新制作出太阳和小球,并给予适时的提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动画,有了前面最简单的动画基础,等到我讲风车的制作的时候,学生就更能理解关键帧和补间动画的意义。全班同学均能独自制作出绿色家园上的风车的旋转动画。学生通过不断的巩固学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发展特长;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动脑思考的习惯;要提倡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总之,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

作者:崔红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汇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