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留守儿童健全法制教育思考

时间:2022-04-03 04:02:00

村小留守儿童健全法制教育思考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均要求要对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和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和其它因素的限制,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在他人监护下学习、生活,进而出现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2008年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1],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今天,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问题也日渐成为我们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G村小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缺失现状

安顺市西秀区G村有人口1691人,少数民族人口129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6•52%[2]。该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较多,多数青壮劳动力常年在贵阳、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G村小现有学生324人,其中留守儿童为79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3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4•38%[3]。据学校统计,相比较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65•8%人常常有打架、偷盗、敲诈、逃学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89•8%的学习成绩比较差,10•12%的性格内向,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不愿意同外界交流,其中女生占85%,三年级以上学生居多[4]。留守儿童问题是G村小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学校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和管理。目前,该校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差,法制意识淡薄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难以监管,祖辈对孩子很溺爱,造成孩子自私任性、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逆反心理严重。他们要么孤僻不合群,显得懦弱、内向,要么领头闹事,满嘴脏话。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法制意识淡薄。据统计,学校每学年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中,其中留守儿童占85%以上[5]。而非留守儿童学生中,发生这种现象的机率就低。

2、社会辨别能力低,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辨别能力低,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对象,极易受到伤害。据学校反映,在校的留守儿童中,有3名学生经常和社会闲散人员厮混,屡教不改,甚至还违反校规、昼夜上网、和社会闲散人员一起恐吓敲诈同学。

3、学习成绩差,学习动力不足,学法积极性不高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老人们年龄偏大,且大多数是文盲,只能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学习上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他们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学法积极性不高。仅2010年,该校三年级就有3名留守儿童因认为上学无用而辍学。

4、心理障碍多,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成长问题

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老人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有极大的差异,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老人无法顾及孩子的情感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思想极端等,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给孩子增加零花钱,提供过度的消费条件,养成孩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习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亲情交流,心理障碍比较多,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成长问题。同时,G村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流少,校园文化单调,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的对策

1、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法制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关注留守儿童,要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制观。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构建学校监护网。同时,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往往是教育工作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学校可发挥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主体作用,坚持“四化两结合”工作机制[6],坚持部门责任法制化,法制化教学科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制度化,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心理素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

2、以学法为契机,拓展宣传渠道,强化法制意识

学校可以聘请法律界人士或安顺学院“普法协会”的志愿者作为学校的法制教育老师,定期给孩子们上法律知识课。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观看省教育厅配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专题资源》、《呵护———未成年人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小小律师》等教育教学光盘。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壁报、红领巾广播室等媒体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强化法制意识,使学法用法深入人心。让普法教育走进校园,使留守儿童逐步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

3、提高留守儿童社会辨识能力,使之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辨识能力,从而对那些思想不稳定、有潜在违法犯罪意识及有劣迹的学生时刻敲响警钟,防微杜渐,将一些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学生发放普法读物,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观监狱、看守所、少管所等。请服刑或劳教的青少年现身说法,给他们上警示教育课,让他们从小就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清醒的是非对错观念,从而进一步远离违法犯罪活动。

4、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增进法制与心理教育能力

学校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行为和个人素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和模仿作用,所以应加强对教师的法制业务培训。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把握教师聘用的程序,提升全体教师的法制业务水平,特别要注重教师对法律法规及教育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在全校教师中普及法律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教师树立法律及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教师要学法、懂法、用法,熟练掌握并运用法律法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法规教育。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借助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等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或聘请安顺学院教育管理系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和疏导,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及心理健康意识。

5、整合社会资源,尽力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缺失感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大规模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学校要从思想上、办学理念上加大在法制教育上的投入,树立学习法律意识“从娃娃抓起”的思想。呼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与资金和人力上的帮助[7]。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尤其是帮扶民族地区的贫困留守儿童,争做“爱心妈妈”、“家长”,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利用安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资源,通过共建心理咨询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等形式,择优挑选大学生志愿者,建立“家长制”。大学生志愿者在空余时间定期去看望留守儿童,或者通过电话、信件的形式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弥补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

结语

根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并提出要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努力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任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留守儿童无疑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殊群体是我国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这种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的学校法制教育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