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时间:2022-08-17 11:42:18

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1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

1.1就业率差

毋容讳言,由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城乡大学生在就业观、就业环境和就业水平上产生差距。农村大学生顺利就业往往更急切,但现实是他们更困难,主要原因在于:

1.1.1成长背景

在当下,农村大学生无论社会资源背景、文化传统背景、专业教育背景上都先输一步,他们在生活态度上相对保守,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封闭接受应试教育导致综合素质和个人自信存在短板。从专业选择上看,因父母文化素养限制和自身封闭成长坏境等影响,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对大学专业选择及其就业前景把握不够,就业准备先天不足;从技能培养上看,他们没经济实力报辅导班或多花几万块读双学历,没机会学钢琴、练书法、修舞蹈,没条件培养足球、篮球、排球等特长,而用人单位想要的则往往是有见识、有特长、全面而又能独当一面拓展业务的人才,因而他们的就业资本后天不足。

1.1.2教育背景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当前教育的不争事实,越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越为明显。据统计,“985”、“211”和较好的普通高校,非农学生比均超过四分之三,而农村大学生更多地集中在一般大专院校,他们更多地被重学历资历、牌子面子的当下社会视为“鸡肋”,制约着就业空间。据统计,就业率最高的是高职院校,其次是重点本科院校,最低的则是一般大专院校,这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点在一般普通本、专科院校毕业生身上,在农村大学生身上。

1.1.3需求背景

因就业市场的客观需要、世俗偏见和成见,制约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在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户籍状况和业务能力、活动能量、外表颜值等,都是影响就业不可或缺的因素,农村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的求职市场往往频频遭遇“隐性门槛”伤害。

1.2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差

农村大学生因经济压力大,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不足,对工作机会、工作单位的选择和把握受限。他们缺乏“拼爹”的资本和“啃老”的条件,虽然也向往收入高、地位的岗位,也想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但他们需立即工作赚钱养家而不是继续考研、求学,重“钱途”不重“前途”;他们不想延迟就业,也无钱多地转战“公招”、“面试”,在迂回较小的就业空间只好一再降低个人发展要求,只求能就业。

2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教育公平、生活公平、城乡公平、社会公平,任其下去,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首先,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降低了农村人上大学的意愿,催生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意愿降低、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教育机会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加剧城乡隔阂。其次,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导致城市社会出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底层群体”,他们较少可能获得父母帮助生存,也很难返回农村家乡谋生,只能接受低收入、不稳定和缺保障的工作,租住拥挤的群租房或环境恶劣的郊区屋,生活趋于“民工化”。另外,农村大学生往往被寄予厚望,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就业生活压力和超常的心理精神压力。自卑心理、自信缺乏使得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本身能做好的搞砸、可以做的不敢做,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诱发一些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

3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劣势因城乡差异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要警惕其负面因素造成严重社会问题,要针对性研究他们的就业困境,给出解决对策。开设专业介绍和就业市场分析指导课程,帮助农村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辅之在大二专业再选择;组织活动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增强言谈举止、服饰礼仪规范,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建立弱势学生特别帮扶制度,对特殊困难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短板加强培训,并在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应聘时优先照顾农村背景学生。

作者:刘哲丰 单位:宜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