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1+X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02 10:01:09

中职1+X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推出,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现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并重,促使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基于双证制度下中职“1+X”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该文主要针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1+X”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方案。

关键词:“1+X”;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国务院于2019年1月24日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1条),提出将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宣布“1+X”证书制度试点正式在职业教育中开展,意味着职业教育即将步入“1+X”职业技能多元化的新时代。那么如何在双证制度的基础上实现“1+X”课程体系的改革呢?该文基于双证制度特点与上海第一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探究“1+X”证书制度的内涵、“1+X”在双证制度上的突破点、“1+X”对职业能力提出的要求、“1+X”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意见和措施等,为后续人才培养新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重构与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做准备。

1双证制度下“1+X”证书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双证制度改变了原先职业教育单一学历的弊端,促进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升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学校的“双证”人才培养为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平台。但是,随着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双证制度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逐渐出现了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问题和缺陷。根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关于教职所[2019]89号、教职所[2019]219号、教职所[2019]341号三份文件公示的三批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其中与汽车维修相关的有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于覆盖面广且推行较早,首批共有465所院校申报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部分院校已于2019年底完成了首次考评测试。

2双证制度下“1+X”未来发展趋势

双证制度基于国家标准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构建了标准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为了降低就业创新门槛,减轻人才负担将职业资格缩减至140项,这对双证制度下的职业教育而言形成了社会人才供给的局限性。由于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间组合的局限性,未来“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将突破现有双证制度下标准化、有限化的人才培养供给形式,即将迎来新时代下差异化、复杂化的产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新要求[1]。“1+X”证书制度围绕“一个中心”即校内组织体系;“两路并行”即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融合;“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提升改革;“四个主体”即评价组织、校内、校外和企业。为此,基于双证制度下的“1+X”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3双证制度下“1+X”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1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1+X”

证书制度的发展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即多个汽车维修专项技术的学习能够培养出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身的发展[2]。“1+X”证书制度本身就是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综合体现在汽车服务岗位的专项化转型需求,这就要求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专业理论和技能技术的前提下,对各汽车类专项技能进行强化。

3.2从课堂走向专项岗位

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性有所增强,尤其体现在各职业技能等级的专项模块体系在汽车售后市场中的应用有所增强,要求各专项模块能够在原有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走向实际对应岗位的应用与探索[3]。通过从课堂走向岗位应用的探索,能够提升学生与市场的适配性,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1+X”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教学只有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应用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内容,才能够充分把握汽车市场的脉搏,适应汽车后市场人才发展的需求[4]。

4“1+X”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4.1理论研究意义

首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启动遵循职业教育活动规律,实现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制度安排,适应了专项化背景下职业机构变化对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其次,“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能衔接学校学历教育和社会用人需求,是一种教育、就业、择业为一体的制度,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最后,“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在结构设计上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结合,必须创新传统的课程结构设计,才能适合新的证书制度安排。

4.2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1+X”课程体系改革对推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对培养大批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X”技术技能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了职业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不仅服务于该专业学生的教育,还能服务于社会员工的培训。再次,“1+X”课程体系改革在反应以“X”促“1”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职业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对“双师型”的要求再度升华[5]。最后,“1+X”课程体系改革所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现有的双证制度实现有效的突破和转型,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5“1+X”课程体系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5.1案例概述

该案例为上海市第一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5所中职学校教学试运行分析。上海市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于2019年9月30日正式公布(沪教委高〔2019〕45号)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交通学校成为了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中学校。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与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紧跟试点学校步伐,两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于2019年10月也成功加入上海市第一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列队,开启了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新征程。

5.2案例分析说明

5.2.1课程设计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产教融合的设计理念,正确处理专业、学科与课程之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关系,根据“X”的职业技能方向和等级,设置与之相符的教学对策和目标,按照“思政融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典型任务→专业课程”的设计过程,构建“职业素养”与“公共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技能方向”“专业拓展”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训练有机衔接,扎实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6]。5.2.2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四维目标作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主要设计思路。首先,培养人才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要面向汽车维修4S店、综合型汽车维修站、快修店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维修接待、仓库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其次,课程设置将“1”和“X”进行有机衔接,以“1”为基础,“X”为方向,积极拓宽职校人才的未来发展道路。为了使职业技能证书培养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美融合,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合理选取技能模块,突出“X”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再次,树立正确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根据汽车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科学的设置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以及开展实践教育,鼓励学生更多专业相关技能证书。最后,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专项技术,为4S店、修理厂、检测站、销售店等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提供服务,让学生成为本专业相关企业急需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5.3课程先后对比

基于原有“双证”课程体系,“1+X”证书制度下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出现了如下的变化。首先,专业课程体系以区域行业所需为基础、合作企业要求为基础、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地方校情学情为基础进行设置,为促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就业反响最可观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其次,将专业核心课程定位于专业文化、基础认知、产品结构等基础类课程。主要开设《汽车文化》《钳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构造》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文化底蕴、专业基本素养和专业基础认知。再次,将专业方向课程定位于面向产业技能必需的,从拆装到维修、从机械到电气、从综合到专项的渐进强化技能的过程。主要开设《汽车机械系统拆装》《汽车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汽车使用与维护》等课程,培养学生多个专项技能并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充分体现“X”的职业能力特征。最后,将专业实践课程定位于从“认知”到“体验”到“顶岗”,顺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基本规律。主要按《认识实习》《体验实习》《顶岗实习》先后顺序为主,逐渐使学生对企业产生兴趣,提高对企业岗位的认知度,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适应岗位、继续学习。

5.4改革成效体现

(1)对接产业、产教融合,形成“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特色培养模式;(2)分析岗位、校企合作,明确“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课证融通、多证合并,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全新课程体系;(4)统筹兼备、多方交流,明确“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5)三维一体、全面保障,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保障“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

5.5不足之处

(1)实训设施持续完善。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结构内容要求,需要继续添置相关实习实训设备,满足“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需求。(2)师资力量有待提升。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对技术技能掌握要求较高,特别是在专业技能模块上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3)校企合作优化深入。限于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企业在提供学生认知实习、体验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

6“1+X”课程体系改革在中职汽修专业应用上的建议

6.1丰富课程资源

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完善,在突出“X”核心技能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完整性的情况下,设计开发微课、视频、动画、实案与题库资源包,丰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提供更全面的教学服务与体验,也为后续开发网络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6.2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应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师训和企业实践培训,提升师资专项技能水平,获取相应技能等级培训资格,保证“X”课程培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X”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得率。

6.3深入校企合作需要

社会企业的鼎力支持,在进行“X”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时提供丰富的品牌故障案例,时刻保障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为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条件。

6.4加强院校交流

需要加强与后续几批试点专业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针对“1+X”课程体系改革后的教学进行实战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提升在教学应用方面的适应性,促使专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6.5增添实训设施

通过专业内涵建设,增添“X”相关项目的实训设备,在保证教学课时充足、够用的情况下,开设其他“X”技能等级培训项目,实现学生获取1张毕业证书和X张技能等级证书。

7语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课程体系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产教融合为设计理念,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四维目标为设计思路,呈现出专业特色培养模式,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政府、企业、学校“三维一体”的保障制度下实现了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院校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玉,薛秀丽.院校推进汽车领域“1+X”证书制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379-380.

[2]袁静.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的比较与澄明[J].青年与社会,2020(16):172-173.

[3]安春来,苏保国,陈钰.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的几点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9):228-229.

[4]羌春晓.1+X证书制度试点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挑战分析[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22):56-57.

[5]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47-53.

[6]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21-26.

作者:张璐嘉 单位: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