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2-01-11 10:43:09

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更是明确了信息技术课是中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本文展开“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对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

1引言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关注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率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成效高。二是关注教学效益,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学科素养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1]。这里的素养不仅包括学科主题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处理上,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

新课标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即学科核心素养。它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定义上可以看出,该核心素养与学科有关,是通过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实现育人价值。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学,而且要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培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也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入门等新技术,强调围绕实践应用情境,站在学科角度整合优化多模块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具体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现

当下大多数中职生将计算机用于娱乐和社交,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和培养十分欠缺。中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碎片化的知识讲解和简单的操作技能,而忽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考试科目,其考纲主要关注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并没有与新课标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考纲对教学明显具有风向标作用。依据考纲教学成为老师日常教学的重点,其结果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常常束手无策。因此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运用融入现实场景中,并最终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培养策略。

4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本质虽然与普通高中教育有共同之处,但其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授课对象、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标准方面等都与普通高中有着天壤之别。在对新课标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职教“三教”改革的精神,契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需求,力求凸显信息技术课程所承载的核心任务达成。(1)整合教材内容使项目案例实境化。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局限,从培养学生的素养出发,避免盲目的学科知识传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企业需求出发,建构核心课程与能力培养相一致的课程框架。所谓“教学设计”,应该包含教师的设想和具体的实施计划,教师要对知识结构、学生特点和专业需要、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统筹兼顾。它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教学分析、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2]。其中教学分析要先从学生目前学习特点、专业特点等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从而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通过恰当的教法与学法策略,实施具体的教学步骤,根据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分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形成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最终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实现面向学生、教师和企业的成果评价和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在以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课程设计更多强调形成知识网络。其构成往往是粗略地以软件功能介绍作为主线,以学生的单一操作技能习得为结构,对学生通用工作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其原因在于传授的知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割裂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依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入手,以学生的“学”作为基本设计原则,强调整体模块教学。因此,教学设计内容要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优化教材内容,通过一个完整的模块化项目案例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解决问题的意识。结合福建省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对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如图2所示。以制作一份“中国最迷人的旅游景点——旅游攻略”的宣传手册为教学主线,重构了项目实例。通过一个完整的模块化项目,再现企事业单位对员工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内容出发,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同时,对于新入学还未有机会接触办公室工作的学生们,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意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凭借出众的工作能力展现个人整体素质。(2)贯穿尝试教学使课程实施立体化。目前,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以课中教学为主,忽视课前和课后的作用。课中一定程度上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采用“情境导入——操作演示——学生练习——点评总结——完善作品”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公共基础课,教材中涉及到的部分软件操作大部分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期间已经接触和学习过,课中教师若再通过某个任务去完整阐述软件的操作步骤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应理清概念,转变教学思路,重点帮助学生解决操作关键点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教材7.3中任务3设置动画效果及超链接这一课为例。对学生来说,设置一个对象的动画效果操作步骤是简单的,但是让他们综合利用PPT的动画功能设计一个“红绿灯下见文明”的动画的作品,却难倒大部分的学生。其关键点在于当动画对象有多个,且这些对象之间的运动时间又存在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时,学生的设计思路会产生混乱。因此,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在帮助学生理清各对象之间的动画变化顺序以及如何对接软件中“计时”选项卡的设置。如果直接在课中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该教学点,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单纯地听教师讲解,没有带着问题去思考动作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指令模仿操作。其最终的学习效果是有限的,很多学生看似都完成了作品,但其设计动画的能力还是不足,课后拓展作品的独立完成能力仍然缺失。二是教师的讲解将会占用较多的时间,造成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尝试练习。因此,在教学策略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①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课堂的挫折感来自于课前没有准备,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逐步被边缘化。部分学生上课20分钟后,仍然不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做什么,这是后进生产生的一个原因。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指出,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进行尝试教学。即教师先不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尝试练习,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3]。具体教学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以学前专业幼儿园课件《红绿灯下见文明--PPT动画效果设置》一课为例,整个教学活动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首先教师在课前《绿灯亮,一路畅通》导学任务单、微课和“计时”选项脚本设计表,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观看微课,填写脚本设计表内容并完成该案例动画制作。教师根据平台的数据反馈和学生初稿作品得出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动画脚本设计上,因此课中的教学切入点是帮助学生解决动画脚本设计中各对象之间的时间先后顺序和运动轨迹。这样课中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通过红绿灯游戏表演结合生活中红绿灯的切换及机动车、行人的运动状态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动画的脚本设计然后再根据动画脚本内容修改作品。接着由学生独立完成“黄灯亮,注意安全”和“红灯亮,文明礼让”的脚本设计和动画设置。从上面的案例可以发现,这种“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尝试教学模式从先试的角度上看具有超前性,即将“学跟着教走”变为“教为学服务”;从后导的角度还具有针对性和参与性,强调教师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体现学生学习是主体,课堂展开是积极的师生互教互学活动。②情境教学,探究学习。知识往往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4]。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已经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帮助学生确立学科知识技能和工作生活之间的联系,从有效教学的角度上可以通过问题创设情境,从而有效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当然,这里的问题创设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其难易程序应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必须能够真正吸引学生兴趣。以“邮件合并”一课为例,任务的情境设计为:承接小区的物业工作,每个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业主应缴费用清单书面告知业主,若你是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于如此繁重而重复的工作,你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同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例如,仔细观察教师提供的缴费清单样本,体会什么是“繁重而重复的工作”?要想批量的制作缴费清单需要用到哪些条件?如何进行邮件合并?等等。(3)创新操作实践使思维模式迁移化。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围绕解决问题的实践,即不能只做实践,否则又回到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只学知识和操作的初级阶段。而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观察、应用和再实践,在操作中总结规律,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进行推演和迁移,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实现:①实践前,帮助学生分析任务中包括的信息,了解完成任务需要的前提条件,并形成可以套用的情境。如上例中批量制作某小区物业缴费清单案例,通过分析了解每户清单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清单的格式,二是对应每户的具体信息。同时观察发现格式是固定的,但是数据却是变化的。针对这样的情境,可以套用邮件合并的功能实现批量生产需要的邮件文档。②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可以套用的过程。如先利用Word软件制作清单的格式,再利用Excel表或Access数据表等填写每户的数据,最后插入对应的匹配域完成数据合并和邮件的发送。③实践后,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以套用的规律,而不是简单的复习巩固操作技能。如公司年会的邀请函、网店文化杉、百货商场的赠券等生活实例都与上例类似,引导学生学会套用和迁移,逐步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4)混合多维评价使跟踪教学过程化。衡量有效教学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学习结果,也就是在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传统教学仅通过课后作业和学期末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依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成果。显然,这种评价是单一和主观的,对后续教学反思中的诊改建议不够全面和科学。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专家学者们提出的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资源利用率、合作学习能力等几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学生各个教学环节的表现[5]。包括课前对线上任务导学单的评价,课中对线下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课后对线上知识迁移的评价,并形成过程性评价数据,全面跟踪教与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改正缺点。如《红绿灯下见文明--PPT动画效果设置》一课,其具体评价指标如图4所示。

5结语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解知识和操作步骤上,而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真实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案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学习过程,改变教学策略,以多元化教学手段提升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袁丽.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高效教学模式探究.现代职业教育,2018(24):260

[3]陈大伟.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4]哈利•弗莱彻•伍德.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

[5]高天明.以核心素养和能力为基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19(6):128

作者:林秀萍 单位:福建省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