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生互动意识培养

时间:2022-03-01 09:17:10

小学音乐学生互动意识培养

摘要:为了能够带领学生意犹未尽地进入音乐世界,用心感悟生活中的每一种声音,从中体会出音乐带给人心灵的抚慰与震撼。文章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展开探讨,包括以“律动”引领,展开节奏互动;以“音乐故事”为媒介,推进问答互动;以“能力提升”为目的,实施合作互动;以“自然环境”为润滑剂,形成生活互动;以“评价”为助力,实现评价互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互动意识;节奏互动

小学生天真烂漫,多才多艺,他们总是充满热情。父母工作乏累之余,懂事的孩子会用他们的歌声为爸爸妈妈驱走疲劳;长辈孤独寂寞之时,快乐的孩子能用他们的舞蹈为爷爷奶奶带去笑颜。这些看似儿童自发的表演欲望和天赋,其实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培养和引导。音乐教学历史悠久,自古便被纳入“六艺”之中;现代教育也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可见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审美培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音乐中还能培养学生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自信和能力。互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独树一帜,教师通过互动教学打造小学音乐课堂的快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开发其音乐创造力,通过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等方式,实现快乐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以“律动”引领,展开节奏互动

在音乐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节奏是它的骨架,是掌握音乐旋律的核心基础,唱歌、舞蹈、器乐等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对节奏的学习和把握。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它不但是是音乐的动力源泉,更是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在音乐课堂中有趣的节奏练习,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通过巧妙的律动设计和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师生律动互动中,让他们通过律动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律动节奏的互动方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动作打拍子,或利用音乐教室中的打击乐器进行练习[1]。比如,在律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木瓜恰恰恰》作为律动节奏的引领歌曲。这首歌节奏欢快,情绪热烈,是非常适合用作律动节奏培养的歌曲。在教学时,教师先行表演,同时用打拍子的简单动作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动作模仿,课堂气氛十分愉悦,学生的情绪被感染调动起来,纷纷跟着教师模仿,有模有样。这样就锻炼了学生在律动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手拉手绕圈进行自主表演,通过教师在一旁的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互动氛围达到高潮。由此,音乐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学生都能够用心去感受,并从特定的情境中体会到音乐对人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个台阶,不仅更好地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还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二、以“音乐故事”为媒介,推进问答互动

问答互动,是加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桥梁,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问答互动的形式多样,其中“音乐故事”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了众多小学音乐教师的青睐。众所周知,小学音乐教学以音乐为主,但又不应该止步于音乐。音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直接用音乐方式进行合作、沟通的过程,但只限于音乐就会显得急功近利、过于苍白。学生的精力有限,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故事等方式进行调节,并在其中穿插问答环节,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歌词和节奏的同时,加深对音乐背后故事的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所谓“音乐故事”,指的是以“歌曲本身”为出发点,将其改编成一个以“问答互动”为目的的小故事。学生在故事中,通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提高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这一良性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甚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蜗牛与黄鹂鸟》儿歌教学时,在学习音乐歌词和节奏的同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蜗牛和黄鹂鸟,谁会先吃到葡萄呢?”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是黄鹂鸟啊。”教师又问:“为什么不是蜗牛呢?”学生哄堂大笑,回答:“因为蜗牛爬得太慢了,而黄鹂鸟有翅膀,会飞,一下子就飞到葡萄树上了。”教师故意神秘地回答:“你们答错了哦,最后先吃到葡萄的是蜗牛呢。”学生感到非常奇怪,问道:“这怎么可能呢?黄鹂鸟会比蜗牛会飞,也比它快,怎么是蜗牛先吃到葡萄呢?”这时,教师2019年1月说:“等小朋友们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答案啦。”通过这一问答互动,学生学习唱歌的劲头十足,教学效果奇佳,同时教师也通过音乐故事向学生传达了制定目标、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观念,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穿插故事和问答的模式的方式,不仅使音乐课堂生机勃勃,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意志,一举多得,十分成功[3]。

三、以“能力提升”为目的,实施合作互动

音乐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善,音乐教学中简单的节奏也许对他们不难。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所教的音乐旋律日益复杂,歌词也不像之前那么简单,学生在记忆歌词的同时学会唱歌就有一定难度,加上许多音乐教学是歌舞同步的,手、眼、脑、身体之间的协调性制约了学生的音乐学习。针对这个问题,音乐教师应当扬长避短,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共同合作,在实现互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教学器具给予学生视觉、听觉、感觉全方位的音乐刺激,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唤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音乐的感染下积极地加入互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小白兔乖乖》教学时,教师事先将学生根据学情进行角色分工:较为活泼的学生扮演小白兔,比较乖巧的学生扮演兔妈妈,平时调皮的学生扮演大灰狼,比较沉闷、不爱表现的学生扮演红萝卜,最好能配以动物头饰进行区分。进行角色分工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舞蹈动作,让学生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各自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旁适时引导,时而化作小白兔,时而变作兔妈妈,一会又成大灰狼,与学生打成一片,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最后进行合排,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发现各自在动作、节拍、表情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改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的合作互动,一堂充满童趣和欢乐的音乐课就这样形成了。学生不但学到了音乐知识舞蹈动作,而且在和教师、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学到了团结、友爱、互助的道理,从而促进了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4]。

四、以“自然环境”为润滑剂,形成生活互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一直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钢筋水泥越来越多,蓝天白云树木花草越来越少,小学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长此以往会对小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产生负面影响。音乐是对生活中情感的抒发,自然也来源于生活,因此音乐教学也应当渗透到生活中去。由于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他们学习的音乐应当以贴近大自然、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欢快型乐曲或舞蹈为主,而要让学生深入体验这些乐曲或舞蹈中所包含的情感,小学音乐教学应当将大自然作为他们的乐谱,用欢乐作为他们的音符,让学生在快乐的大自然音乐中茁壮成长。例如,在教学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音乐时,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听虫鸣鸟叫,听泉水叮咚,听大浪滔滔,听工地热闹,听欢声笑语,听车水马龙,听狼嚎虎吼,听自然心跳……这些形形色色的美妙声音,无一不让学生对“音乐”二字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随着学生对大自然感悟的加深,必然会反哺音乐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和灵感。

五、以“评价”为助力,实现评价互动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师单方面的评价不足以构成当前的互动局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评价。现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三代人的核心地位不可撼动,“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加上现在教育中过分强调赞美教育,报喜不报忧,导致学生缺乏挫折教育。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也会使得小学生一味地陶醉于他人的称赞中,容易导致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才艺止步不前。才艺展示是抒发自身情感和展示自信的过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互动评价,有利于培养他们展示自我风采的自信心,对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一首歌或一支舞学完后,在教师评价结束后,教师便可以联动学生对刚才其他同学的表演进行客观评价。学生评价的形式不限、评价的内容不限。学生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可以准确地找出其他同学的不足,还能够在评价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总而言之,大量的音乐互动教学实践证明,充分互动的小学音乐课堂是魅力无限、充满生机的,是多姿多彩、活泼友爱的。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和天赋,加以鼓励和培养;应当“以生为本”,用自己的爱心和教学能力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课堂中,给学生创造出轻松快乐的音乐课堂,向他们展示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带领他们体会各种音乐的别样情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与社会的互动,让学生在音乐翅膀的助力下,在自己的人生乐谱上写下华丽的篇章,弹奏出骄人的旋律。

参考文献:

[1]陈维娜.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6(36):50.

[2]郭星毅.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3):364.

[3]花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98):173.

[4]刘艺宣.音乐课因为互动而更快乐:浅谈小学音乐互动教学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7(3):45.

作者:陈小妮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立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