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时间:2022-11-17 04:20:27

小学科学课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小学学习阶段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思维能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科学课的教材内容在初等教育过程中显然是开放的,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无法更好地学习创造性思维。科学课程的基础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其知识的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获得和创造性思维在生活问题中的应用解决技能。

一、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重点,基于问题的探索是展开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课堂问题是直接创造问题的有效举措,如果没有设置问题,探索的方向就会消失,随着知识的增加,学习的氛围就会变得越来越无聊,导致难以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结合课本内容精心设计激发课堂问题,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围绕问题思考,教导他们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科学知识。让学生讨论和积极的分析问题,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获得科学知识的自信心。

二、设置科学实验课堂活动,启发学生多维度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课堂中,由于研究实验在整个科学中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好处,启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维度发展。帮助他们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的实验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适当地处理小学生依靠双手不思考的问题,还要适当地进行教材的内容延伸,适当地扩展教材教学内容,或者创造性地开发实用的实验材料帮助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安排小组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没有科学实验的基本规律的合作,很难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在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知识相对较难,因此单独一个人完成研究活动和实验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的集体研究,以实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应互相尊重,相互配合,互相帮助,相互沟通,分享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对科学课堂进行合作学习。以“安全用电”教学为例,在进行教材的基础内容学习之后,老师可以针对如何安全用电这一问题,设计探索活动,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的探究。学生可以利用实地探索、互联网资料搜索等方式进行安全用电的资料收集和研究[1]。通过对校园、校园附近的餐厅、家居环境等等地方进行调查研究,还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适当的资料补充,小学生创造团队合作,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换和分享每次调查的数据与收集到的参考数据,然后通过班级讨论,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下:第一,提供足够的时间思考。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思想,达成协议,处理并使用已经获得的知识产生新的结果。在进行创造思考期间,他们需获得充足的时间来分配角色并加强培训[2]。这时候老师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倾听以及指引的角色,以确保团队的合作完成。不能够在布置任务之后就马上喊停,不然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讨论成果。这种集体活动毫无意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第二,关键点的协作学习,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两个层次:原始水平和要实现的发展水平。这两个级别之间存在差异,这就是学生最新获得认知的发展领域。这要求教师及时找到教育教学的切入点,需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再对学生模糊、存在争议的知识点展开讨论探究,重点探究未知内容。第三,合作后的适当评估。在学生一起学习之后,除了就探索的问题交换意见,小组内的分工和讨论形式外,还应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适当的评估。应该适当分配,以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这种方法和良好实践提高了团队协作学习的水平,并激励团队进行战斗。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地提供实验指导,进行小组协作学习,从增加课程资源等等面向切入突破,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超.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3).

[2]余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作者:毕晓清 单位:青岛新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