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思考

时间:2022-05-17 11:32:08

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思考

一、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内涵

质量是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教育质量,并不断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控及其研究。《辞海》中对质量的解释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1](P706-707)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质量定义为: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种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2](P26)关于教育质量,托斯坦•胡森(Torsten•Husen)认为,教育质量是特指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不是指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资源和过程,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是指学校进行某种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3]《教育大辞典》中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并以学生的优劣程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好坏、高低。[4](P24)质量监控最早应用于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有学者认为,质量监控是指企业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或活动,是对质量形成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控制。[5](P9)亨利•法约尔认为,监控就是核实发生的事情是否符合规定的计划和确定的目标,监控的目的是要找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缺点与错误,并予以纠正、防止重犯。[6](P125)监控也适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质量监控。有学者认为,教育质量监控是指监控者为达到人才发展目标,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中,对影响其成长的诸因素和各环节进行计划、监察、评价和调节的过程。[7](P6-8)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质量监控是教育机构根据教育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效果进行监督、检测与评估,以确保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质量达到既定的标准和目标。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是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试点高校及其远程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等机构在进行远程网络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实施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所采取的监管措施与手段,包括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督导、检查、评价与控制。一般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外部监控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采取各种措施约束和规范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办学行为;内部监控主要是指建立和完善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自主办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

二、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必要性

(一)质量监控是提升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的必然选择

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具有公信力,能否被社会认可,这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社会公众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含金量”和“认可度”的关注是时下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媒体报道,远程学历教育注水,含金量低,认可度差,“论文可抄考试可免,交钱拿证零障碍”。[8]社会公众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是寄予期望的,然而,这种期望值与感知值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有研究表明,期望值在3.5~4.2之间,而感知值则在2.5~3.8之间。[9]这种偏差影响到远程网络教育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说到底,公信力和认可度最终还是由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的,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关键在于其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加强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才能提升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

(二)质量监控是确保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国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起步较晚,还处在试点阶段,各项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和规范。随着试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其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招生考试标准不统一,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学过程监控不到位,加之生源的竞争,又缺乏相应的认证机构,导致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市场混乱,质量良莠不齐。有调查显示,学习者对网络课件制作水平很满意的占16%,对课件内容实用性很满意的占10%;师生交流很满意的占8%;对个性化指导很满意的占7%。[10]由此可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高校远程网络教育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保障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措施。

三、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与问题

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在自主招生、设置专业、收费标准、颁发证书与文凭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还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办学。这些因素极大地刺激和加速了远程网络教育规模的扩张,招生人数逐年上升。

(一)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

我国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宏观质量监控,即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质量监控;二是高校自我质量监控,即高校自身构建的质量监控措施;三是社会参与质量监控,主要有行业协会自律、中介评估机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等。

1.政府宏观质量监控。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办学质量,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比如,在远程网络学校设置与管理方面,出台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在招生管理方面,了《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工作管理的紧急通知》;在校外学习中心建设与管理方面,制定了《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同时,教育部还规定远程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并出台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对试点高校的网络学院实行年报年检、教学质量评估等监控措施。教育部还组织各类会议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保证和监控开展交流、讨论和研究,并启动了“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研究与实践”项目,建立第三方认证制度,规范和评价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

2.高校自我质量监控。试点高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质量监控。一是加强远程网络课程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试点高校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作和使用高质量的网络课件、视频教学等。二是加强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试点高校建立了网上教学管理平台,其功能包括信息、课件管理、网上答疑、作业提交、中心考试和教学管理等。试点高校通过教学检查和网上教学平台监控,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并提供支持服务。三是规范教学环节监控,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学环节,特别是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辩的质量监控。试点高校严肃考风考纪,强化考试管理,严格评分标准,杜绝考试作弊。同时,加强对校外学习中心的监督、检查,强化其质量监管。

3.社会参与质量监控。高校远程网络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专业覆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员遍布社会各个领域。远程网络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更加注重对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的监控。一方面,远程网络教育行业组织自律监控。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是试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协作组织,它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如《高等学校远程教育协作组章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要点》等对远程网络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另一方面,社会中介评估机构间接监控。中介评估机构是相对独立的中介组织,通过制定客观、公正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监督。再一方面,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体以其独特的视角进行相关报道,其影响力得到业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远程网络教育质量起到很大的监督作用。

(二)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问题

自开展试点以来,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远程网络教育立法缺失,宏观监控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远程网络教育的相关立法,质量监控方面的法律更加缺失。迄今为止,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仅仅停留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部门规章上,约束力有限,造成宏观监控力度不够。要对远程网络教育的办学资格、技术标准、学习支持服务标准、远程网络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及学分互换、评价标准和质量认证等进行立法,才能使质量监控有法可依。同时,缺乏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质量审核机制不健全等也使得宏观监控力度不足。

2.缺乏教学资源质量标准,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高校远程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质量监控标准体系,导致各试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试点高校在开发多媒体教学时资金投入不足,对网络硬件建设、软件开发、教学平台建设等的维护和更新投入不到位,造成远程网络教学资源质量差,课件制作质量不高、内容陈旧。一些试点高校为争取生源盲目开设新专业,导致课件使用跟不上开课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用性不满意。

3.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功能不健全,质量监控不到位。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着学习支持平台开发与设计不够人性化、导学支持服务系统不完善、学习评价和反馈监控缺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支持平台方面,服务项目少、学习功能不完善、教学网络运行不畅、操作复杂、师生交流功能不充分等。导学支持服务方面,互动教学的功能比较薄弱,比如,辅导答疑、在线测试等有待加强。学习评价与反馈方面,评价方式单一,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对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者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重视不够。同时,评价信息的反馈也不够及时。

4.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监控缺乏全员参与和激励机制。在试点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试点高校对教学质量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全员参与质量监控机制和制度保障,比如,建立网上教学督导制度,通过教学督导对远程网络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督导评价;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另外,远程网络教育的招生采取自主命题、自行组织考试的办法,试点高校对招生录取的自由度过大,加之生源的竞争,有的试点高校招生纪律执行不严,考试管理松懈。

5.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不到位,社会质量监控功能有待提升。校外学习中心设置标准不一,审批把关不严,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对校外学习中心办学资质诸如基础设施、师资情况、实验实习场所等办学条件考察不严格。比如,有的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硬件缺乏,缺少实验实习基地,师资选聘不合规定,管理运行缺乏规范。中介评估机构和新闻媒体的质量监控功能还有待加强。要让中介评估机构积极参与质量监控决策咨询服务和为公众问责提供信息服务。新闻媒体也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保障公众对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的知情权。

四、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力度

目前,我国远程网络教育的立法工作滞后,在国家立法层面上远程网络教育立法缺失。远程网络教育运行的法律依据是我国高等教育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体制、机制和设置及其性质与定位等方面的内容不明确、不完善、不配套,这给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带来了困难,亟待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同时,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宏观调控。远程网络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质量良莠不齐,迫切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和整治力度。

(二)加强教学资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严把远程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质量关

教学资源是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办学的重要支撑,也是评价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技术支持是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必须加强教学资源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网络课件资源和教师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建设和质量监控。一方面,加强课程标准建设,建立健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及其实践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另一方面,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强化网络课件制作质量,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对网络课程质量和教师教学动态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

(三)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确保远程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质量

要重视学习支持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学习支持系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学习支持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是由其规模决定的,而规模的大小则是由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系统功能、网络环境、设备设施以及服务人员的数量、素质与结构等因素决定的。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升级平台系统、优化网络环境、更新设备,提高技术管理人员和教师素质与结构等提升学习支持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向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学习资源服务、学习策略服务、学习交互服务和学习评价服务等。同时,建立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平台,营造虚拟学习环境,增强互动交流,增加趣味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学生园地”、“名师风采”、“名家讲坛”、“热门话题”、“学习成果”等模块,营造良好的网络校园文化氛围。

(四)健全远程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参与全程教学质量监控

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相关标准加强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比如,《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网络教育课程质量认证基本标准》等。试点高校内部也要制定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突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一是发挥试点高校教学管理与督导部门网上督导作用,加强远程网络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二是强化网络课程质量监控,开发高质量的适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的网络课程。三是强化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提高远程网络教育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五)加强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监控,提升社会质量监控功能

教育部虽然颁布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但校外学习中心的设置标准没有统一,校外学习中心的选定由试点高校自主决定,加之校外学习中心设置数量多、分布广,试点高校对其监控力度往往力不从心。要统一制定校外学习中心的设置标准,使校外学习中心设置制度化,加强校外学习中心规范化管理。要重视校外学习中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落实服务措施。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强化年报年检督导审查。同时,要培育社会中介机构,建立由权威学术团体组成、相对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开展高校远程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督、调查与指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对高校远程网络教育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本文来自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杂志。《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阎峻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