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研究10篇

时间:2022-07-28 10:52:41

小学体育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运动兴趣的培养

1、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年龄段之间,这个时间中,身体各项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高速时期,骨骼迅速生长、胸骨横径增宽,肌肉也伴随骨骼不断发展而逐渐发达。这一时期内,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会导致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避免进行过分剧烈和耐久性过大练习活动。小学阶段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记忆方面仍以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头脑及思维不断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情绪控制趋于稳定,自我尊重及获得他人尊重观念不断增强,但其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仍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要方式,需要教师激发引导其学习兴趣。

2、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制约运动兴趣发展主要因素

2.1、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这就导致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运动能力优劣及运动锻炼的强弱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当今社会越开越多学校及家长因受应试教育方式影响,过度强调理论课程学习进而忽略能够促进孩子实践能力提高的体育运动锻炼,误导学生产生体育运动的课程并不重要,使学生普遍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就变成了空谈。

2.2、不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认真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教法的创新之外,学校中客观现实的运动场地器材优劣也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的优良水平也是直接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的体现。另外,某些小学体育方面教职工人员缺乏且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较差,也是导致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低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2.3、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因素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也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兴趣培养有相当大的影响。某些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制约,无法完成教师要求掌握的动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对体育课的厌烦心理。再加之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教师更要充满耐心,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与学生相互信任理解,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4、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落后,教法身缺乏选择探究和趣味创新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体育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而,如果教师不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形式,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缺乏自主选择,就会影响其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3、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方法策略

3.1、建立新观念,教学目标简要明确

在初中阶段女生因生理等因素,一部分不喜爱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创新观念、集思广益、收集材料、在积累更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引入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的体育游戏到课堂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增加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体育的定义,及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对增强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幸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增强学生毅力,勇于挑战,通过成功的获得,激发运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成功体验的获得有助于激起学生运动兴趣,通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优秀和成绩给与肯定,用信任激励方式与学生相处,能使学生更加自信。

3.4、体育教学引入游戏与竞赛教学激励学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来强化动作练习,创造轻松协调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5、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宽容式激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遇到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的情景,教师应怀着宽容之心与学生耐心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矛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式激励,作为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期望式激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的鼓励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4、结语

影响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与我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要拥有健康强壮的身心状态必须从小开始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从而启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运动习惯,使学生心理上喜爱认同体育运动对我们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中,通过轻快愉悦的锻炼学习所需知识与技术能力,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健康的成长。

作者:黄玲淋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1.在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中发展,在发展中积累

(1)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课后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反刍,是成功和失败之后经验的积淀,反思具有自我诊断、自我提升的功效。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所达成的效果,检查和发现备课中的不足,从而使今后的教学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某一节课上得很顺手,某一节课上得很气人。“顺”在哪里,“气”又从何而来?记得曾观摩过一节体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前滚翻”,教师精心准备,无论是课前讲解还是动作示范都很好,可是到了学生训练环节,学生兴致高昂,争先恐后,结果使得课堂上你争我抢,险象环生。教师大为光火,下课后大发雷霆,大骂学生不听话。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的情绪被激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此时,如果我们教师不加疏导,不调整学生的情绪,听之任之,必然造成课堂的无序与混乱。然而由于该教师平时并没有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反思,所以当公开课上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2)反思可以为教师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课后反思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使教师直观、明晰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从而调整策略,优化方法和手段,为自己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此外,通过分析整理,能够使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感受,再回过头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如对于垒球教学,我们发现,促使垒球掷得很远的因素之一是正确的鞭打动作。于是在实践中,我们增加了甩纸哨练习,看谁将纸哨甩得最响,通过这一辅助训练,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鞭打动作对增强掷球效果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总结,不善于比较,则教学永远如盲人瞎马。

(3)反思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科研能力。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必然会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潜心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出来,经过实践验证,就可以将其上升为理论,而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这无疑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每一位组员科研水平的发展同样举足轻重。如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愉快的课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于是我们提出了快乐课堂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使之指导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平时不去做一个有心人,不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一些良好的有价值的发现将与我们失之交臂,成为一种莫大的遗憾。

2.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反思策略,促进反思高效

教学是师生心灵的互动,是学生收获体验,得以发展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

(1)重视学生主体,尊重学生评价。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课堂的弱势地位,他们习惯于被教师评价,学生鲜有评价教师、评价教学的权利,使教学民主名存实亡。新课程倡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因此,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可让教师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反思。课后反思是为了肯定成功、发现失败,为以后课堂更好地进行奠定基础。因此,课后反思绝不能将其演变成一种形式,将其视为一种负担,相反,更应该将其作为工作的一种必需、一种乐趣。

(3)建立成长档案,科学严谨反思。为了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重温和学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个人成长档案,如备课总结档案、智慧火花档案、学生发展档案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展完善,相信长此以往,自己的业务水平定然会得以大幅提升。

总之,作为教师,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与得失,不断总结提升自己,是积累教学经验、发展教学思路、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才能让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心灵,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更加高效。

作者:王磊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小学体育的现状

在我国很多地区对于小学体育课程并不是非常重视,甚至出现体育课程教学时间被其他学科的老师占用的情况,这种局面使体育教学很难展开,因此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者需要创新体育教学。体育对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非常重要,教师要重点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是体育教学的时间短,一般的,学校每周设置了两节体育课,这远远不够,因为体育锻炼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中间间隔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下滑,因此这样的局面是不可取的,学校在这方面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调整。以上基本是一些学校小学体育教学的情况,其中比较严峻的问题是体育教学的时长和课程得不到重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

二、新体育教学方法的运作

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建议每周设置三节课,每节课一般为一个小时左右,这样设置的理由主要是保证小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时间,但是教学内容建议是简单的热身或者是慢跑为主,像单杠、爬杆等都可以作为具体的教学课程来实施。教师可以将若干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教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因为每个小组都需要对一些既定的体育项目进行比赛,这样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体育知识或者是体育赛事的事先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教学的准备阶段,在实施新的体育教学中,需要有事先的测试阶段,因为新的教学方法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际上是没有办法预料到的,这种事先预测其实就是对事情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如果教学方法可行就去实施,如果效果不能得到控制,我们需要换一种新的方式来保证最终的教学。这是启用准备阶段的初衷,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做一个基本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设置一般以10个题目为好,主要是询问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认可,还有就是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是题目设置的核心内容,回收问卷后,教师再进行统计从而得到方案的设计依据,制定最终适合的体育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的控制

一旦具体的方案制订出来,教师就需要将这种模式运用到具体的课程上,按照每周三节课的标准,假如是一三五来设置,一般可以选择下午的时间段来进行,因为下午是最佳的有氧运动时间,体育教学目标的控制不用抓得太紧,只要取得锻炼的效果就行,因为小学生的身体承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赛事或者是体育锻炼需要注意的要素就可以。一般的教学场景是在操场,下雨天可以上理论课,因此对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体育课的设置其实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有利于健康的理念应该得到学生的认可并加以实践。其次在课程的进行上,以简单的篮球或者足球为主,当然并不是进行高强度的赛事,简单的运球或者是踢球就可,时间以三十分钟为宜,千万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这也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目标不能太明确,因为前文讲到,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体育锻炼中找到乐趣,而不是在每节课之后疲惫不堪,从而严重地影响后面的学习和生活。第二点主要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从心里层面以及具体的课程内容上稍加控制即可,心里方面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因为学生的好动性或者好奇心决定着接下来的体育课能否顺利实施,假如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预期,那么体育锻炼可能会出现学生怨声载道的局面,这是教学工作者最不愿看到的画面,因此心理预期的控制其实非常简单,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提前给学生提供下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当然每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尽可能选择不一样的项目,其实新鲜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学生在心里有了一个好的预期后,也就有了好的期待,学生的心理被教师提前掌握也就类似于“定心丸”的作用了。在对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调动上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因为一些学校的老师会以学习成绩下滑为理由剥夺学生的基本体育锻炼时间,而学生也很容易被教师的一些说辞所迷惑,认为基本的学科学习占主要地位,那么体育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意识进行引导,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学生需要这种理念来作为支撑自己坚持锻炼的理由和动力。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有两点:(1)体育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去学习,教学的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获得基本的锻炼机会,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2)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设置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来确定的,这就是体育教学的关键点所在。

作者:郭家良 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快乐教学

一、快乐体育教学法要求体育教学活动要多样化

快乐体育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合理地进行改变,以避免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于成人化或者是刻板化,使得整个小学体育的教学是活泼又生动的。对于这一点,快乐体育教学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最合理方式是体育教学活动多样化,并且更多的是让小学生自主地组织活动。体育教学活动要生动地贯穿于整个体育课堂的始终:即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开始之初就进行一些娱乐或者游戏方面的课堂引入,具体可以使用一些相关的体育竞技游戏,诸如思维智力游戏、动作反应训练游戏等都可以,现在很多小学中应用的注意力和变化队列就是可以采取的重点项目,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体育教学在一个良好的开端中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分配,具体可以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变化成为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使学生能够将最初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快乐体育教学法的乐趣。

二、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入更多的快乐游戏

快乐体育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重点强调体育教学的快乐这一要求,无论是动作练习、方法练习,还是其他的练习都是充满趣味性、让学生感觉快乐的。针对这样的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体育教学的动作配型、体育联系的方法和实际应用与锻炼身体融合一体。同时还要注意引入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内容,以快乐的游戏形式进行课堂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

总之,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笔者建议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要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方式如上,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带来教学上的灵感。

作者:吴长海 单位:三河市李旗庄小学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思考

1.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仪表

体育教师都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壮身体,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的形象。但有的体育教师不注意自身仪表,如衣着打扮不注意,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自己却穿着便装皮鞋进入课堂。有的教师头发胡须难得修理几次。这样怎么有说服力呢?就像医生不穿白大褂就显得另类。体育教师选择这一职业就应有老师的仪表,衣着打扮首先要体现运动性,给人合体大方的感觉,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体育老师穿着整洁大方的运动服上课能激起学生的运动欲望。另外,由于体育老师每天工作都是在运动难免会出汗,还要做到勤沐浴勤换衣。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仪表,赢得学生的认可,更有利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

2.注重小学体育教学语言

体育教学语言不是一般的口头语言和背诵教案,而是一种规范化的、专业化的有色彩的特殊语言,即体育术语,在整个教学的组织、讲解、示范等环节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个对动作技术掌握得非常好的教师,由于言语乏味,不能正确运用语言对一个内容、一个动作的讲解,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不能领会其意思。而有的教师口齿伶俐,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往往几句话就使学生茅塞顿开,并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技巧。体育教学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经过平时点滴的积累,多融合其他学科的长处,特别是语文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身心全面发展,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体育文化修养,真正享受到体育应有的娱乐健身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魅力。

3.正确对待小学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同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有不同的特点,显得更幼稚、更盲目、更冲动和外露。因此,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已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年龄阶段看,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七至十一岁左右),表现欲带有天真、幼稚和盲目的特点,反映方式是激烈、旺盛的。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十二至十四岁左右),表现欲已具有一定的明确性,但反映方式仍是强烈的。从学生对体育教学主观认识看,对体育教学有较高的认识和关注(如学校的三好与体育成绩挂钩),其表现欲显得积极、热烈、真诚、认真;反之,表现欲就消极、冷淡,甚至会显现出“逆向”表现欲。

3.1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教师除了要发现那些外露、活跃学生的表现欲外,更要及时发现那些内隐、含蓄、带有某种自我抑制的学生的表现欲。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有重要的意义。

3.2要用爱心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就要珍惜保护。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当学生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让学生的表现欲付诸行动,也要用爱心对学生的表现欲表示称赞、支持然后给以解释,不能对学生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用“你不行”、“就你显能耐”之类的话语给学生泼冷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关于课的开始与练习

4.1课的开始。先是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这个内容选择可以是较早前学习的,也可以是上一单元或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如有忘记,教师要安排短时间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并讲解学习目的,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帮助学生观察和掌握动作学习的要领。在本环节中,教师要提供教学提示,给予语言、视觉包括直觉触觉等方面的提示,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该环节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和理解动作及方法所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而且该环节并不是只在此处使用,它将延伸到该教学模式的下一个步骤。

4.2课的练习。在该环节中,教师要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及时予以评价,引导学生主动负责地进行学习和体验成功。练习中教师要设置不同水平的练习和要求,让学生选择练习,称之为“邀请式教学”。学生在练习中会体现不同的练习结果,针对这一结果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宜难度的练习任务,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内容。在练习环节的后半段,教师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技能通过游戏比赛中运用,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评价。在整个练习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如何让任务变得更有趣,如改变练习环境、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及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等。

作者:刘光珠 单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第六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一、小学体育课游戏内容的选择

根据体育课内容的安排,结合游戏教材的特点,可以把游戏融洽在课的各个环节。例如:开始部分可以安排反应游戏、集中注意力游戏、创新思维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准备部分可以安排一些灵巧、协调等素质游戏,运动量适度、趣味性强,如“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等游戏,让学生进入状态。基本部分可以安排一些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如:“迎面接力跑”、“推小车”等等,让活动推向高潮。结束部分可安排一些运动量不大,情趣活泼轻松的游戏,调整恢复心态,稳定情绪。小结时可安排一些让学生自创游戏(作业)。室内游戏活动可安排发展学生智力,反应快,思维敏捷,有分析、有判断的游戏,如“猜猜谁是领头人”、“组字接力”、“画画接力”等。进行游戏活动时,年龄相近的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小学低段(1—3年级)学生爱好形象的模仿和戏剧性的动作,内容又要富有情节性。由于低年级学生大量的基本技能要通过游戏来掌握,甚至要重复练习几次才能牢固掌握。小学高段(4年级以上)学生,知识逐步丰富起来,要求进一步提高,然而游戏的主体动作难度相应提高了,综合性技能的因素加强了,规则也比较复杂了。如:球类游戏来说,低段只是一些简单的运球、传接球等游戏,到了高段就要把投篮动作结合起来组成游戏进行比赛。奔跑游戏和球类游戏是小学各阶段游戏的重点。在球类游戏中,现以足球为主,兼顾其它球类,要将重点教材和那些规则简单,参加人数可多可少,有锻炼实效,又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结合起来进行。

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引”的运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参与是自愿的、积极的、主动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进行游戏教学时,首先要讲清楚游戏的方法,讲述时,要有鼓动性、趣味性。讲解时要语言生动、简明扼要,这对学生参加游戏是否热情积极有密切关系。讲述时可以同示范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示范。

2.进行游戏教学时,必须搞好组织工作,根据游戏的内容,划分好活动范围,确定游戏的组织形式(有分组和不分组)。如果分组,必须注意各组间的条件基本相同。即(1)人数相等(多出的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做工作或在缺少的小组指定一人适力相当的多做一次,使各组均匀);(2)体育基础相等(指身体运动素质);(3)身体形态相仿(指人体体形大小);(4)男、女比例相仿(混合分组时必须注意男女比例合适或者把男女生分组,分别进行比赛)。因为游戏有竞赛性的特点,学生非常重视每次游戏的胜负结果,如果分组不合理,会使学生情绪低落,甚至导致争执,影响学生间的团结。

3.进行游戏教学时,要善于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性。游戏是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可以教会学生跑、跳、投、体操等各种基本的活动技能,懂得一些锻炼身体的知识、军事知识、社会知识和自然常识,扩大知识面。游戏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要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上除在游戏前作必要的讲解和游戏后的讲评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发现学生在游戏中好的和差的典型事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教育,坚持正面诱导,表扬为主的原则。

4.游戏的胜负评分,以能在最短时间内揭晓成绩的原则。做到简明扼要、计算方便。

5.高年级,要考虑女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她们的心理、生理活动,游戏时要与男生有所区别。

6.为了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理解游戏的情节及所起的作用,充分布置场地和器材,安排要安全、合理。

三、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创设情景触及学生情绪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如故事情景、语言情景、场地情景、想象情景、描述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情景,通过一定的音乐渲染、语言的描绘,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观察情景,体会情景,欣赏情景。使情绪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谈变为突出,寓教于乐,寓教于练。

作者:段成康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校

第七篇: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

一、开展自主学练的基本设想

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学生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抗学习、在运动中体验学习的环境,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独立观察、分析、思考、判断、检验的机会,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大多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强行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形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呆板局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而自主学练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养成创造性思维。

二、实施自主学练的基本途径

(一)布置新颖的场地、器械,调动学生自主学练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活动中有参与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新颖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械布置等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运动的欲望。如在教学单脚起跳、用头或手触悬挂物时,笔者在空中悬挂了一些水果模型,让学生有跳的冲动,这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技术指导,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节省了讲解时间,增加了锻炼机会,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好习惯

1.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盲目地练习,应给学生讲清道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笔者让一个学生拿一个篮球,另一个学生拿一块砖头,然后让两个学生站在一条线上,向同一个方向同时滚动篮球和砖头,让学生观察。两个学生轮流滚动篮球和砖头,反复向前滚动三次,然后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篮球滚动的距离远,砖头滚动的距离近。”笔者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圆的篮球与地面的摩擦力小,容易滚动;方的砖头与地面的摩擦力大,滚动的距离就短。”笔者又问:“既然圆的东西容易滚动,那么我们在做前滚翻时身体应成什么形状?”学生很快一致地回答:“应该和球一样团成球形。”这时学生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前滚翻的概念,然后再合理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讲解要领,之后教师再做示范。这样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能够在动脑思考中练习体育项目。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发现、探索。然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不少体育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强调“权威型”的教学情境,强调严格管理、整齐划一与学生绝对服从,强调依靠制度、纪律来约束学生的教学机制,这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多用商讨、鼓励、建议的语言,少用命令、指派、批评的语言,以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兴奋的状态下进行练习。如在训练高抬腿原地跑时,教学要求学生一次连续高抬腿原地跑30次。笔者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与大家商量:“一次坚持跑30步,大家能坚持吗?”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要跑50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跑20次可以吗?”我说:“可以,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能,测一下最多能跑多少步,跑不动了就自己停下来。”商量的语气反而激发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3.自主创编动作,增强主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让学生对教材进行改造创编,这样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小学生对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渴望掌握更多的游戏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创编游戏。如用废旧塑料瓶让学生创编游戏,学生经过思考,在塑料瓶中装满水,创编了保龄球投远比赛、运货接力等游戏。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而且帮助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为其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简化技术动作,体验成功喜悦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练,让学生示范表演,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总结对方的优点,使每一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和多种练习方法,感受到群体的力量与相互合作的乐趣,使其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布置课外实践,提高自主学练能力

课外实践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根据课堂需要,课外可以安排一些素质练习,让学生进行游戏的编排、体育器材的制作等,如让学生用泡沫制作简单的体育器材等。这些小制作既为体育课增添了色彩,又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

作者:李强 单位:桂林市象山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第八篇: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小学体育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用传统的先示范再讲解的方式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前滚翻的各个动作要领的视频影像通过大屏幕展示,并将各个动作要领的文字解释标示在相应的动作旁边,并随时可以将动作视频暂停讲解,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更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和观察学习的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可以吸引大部分的学生,但是个别学生不爱活动,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激发他们兴趣的目的。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可以改变这一现象,教师把各种不同的技术动作的难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课后分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后可以随时查看,就如同真实的课堂般,随时拾遗补缺。学生观看后,会主动思考积极向老师提出问题,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大大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感情。例如在实心球投掷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实心球很不感兴趣,再加上对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不理解,在练习中也不能按照技术动作要求认真练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于是,我把课上要讲解的动作要领、分解动作、完整动作制作成课件,并附上投掷比赛视频,存放到公共邮箱中,让学生回家后登陆公共邮箱下载查看,自行查阅。结果第二天就有很多学生主动向我请教动作要领,如何发力等,让我受宠若惊,大大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之后,在第二次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实践时,多数人都能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真投掷,他们了解了投掷技术的原理,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欣赏投掷项目的比赛,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来拓展教材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破常规,更关注内容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都应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改革,教师本身的知识面是有限的,但是网络的知识是无限的,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设置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除了对传统教材的运动项目内容进行拓展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涌现。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当然也追求新兴的运动项目。通过网络,可以让他们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如让学生了解壁球、橄榄球、板球、旱冰、网球、蹦极等项目,进而使这些项目走进学校,从而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无限的魅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源远流长,是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将着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地方民族运动和游戏的演示,既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这些项目请进我们的课堂,将大大拓展体育课的教材内容。新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到各行各业,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课堂,只有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时引入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引导他们积极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变消极为积极,使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张晓艳 单位: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第九篇:小学体育德育教学分析

一、渗透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渗透,对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和环节,对于学生的自信心、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都十分有利。目前,在学校里的独生子偏多,尤其是城市学校,大多数孩子之间都不能真正的进行互相理解、互相交流,而通过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提高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集体意识等思想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学生的自身修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能够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勇敢而自信的面对生活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由于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通过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实践及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很多学校的一些体育教师没有适应新课改的步伐,依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较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体育教学渗透团队精神、集体理念及合作观念等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此外,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完善,从而导致教学工作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实,这些问题和不足都亟待解决和不断完善。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导师和重要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结合进行,无论在教学手段,还是在方法技巧方面,对学生都要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比如,在体育课程教学之前,教师要提前到达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选择好合适的场地,上课时要首先将体育课堂常规、道德规范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内容传送于学生,学生在学校体操的过程中,对于做不到位的动作教师要进行耐心指导和规范的示范动作。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合适的用语,端庄而不随意的仪表,使学生能够受到感染,通过采用文明而幽默的语言表达,营造良好的、轻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氛围,随着不断的文明熏陶,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性格,要对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学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例如,在体育教育中穿插一些有意义的小游戏,并且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组员之间的合作及不同小组之间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而且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学生都应该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并且教师也一起陪同进行,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非常有利。

总而言之,渗透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相符合的,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绝对不能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而且,在体育教学中,要采用合适的、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德育渗透,对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协同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目标。

作者:顾煜华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第十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

1.课前准备不充分,场地安排不符合要求。刚从教室跑出来的学生会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很多学生拥挤在一块场地上活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项目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做出危险动作,这些往往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教师安全意识不强。教师对体育课的设计不完整,没有安全的具体内容,且长期忽视安全教育环节,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盲目参与体育锻炼。

3.对学生身体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有特殊体质的学生关注度不够,没有区别对待,导致伤害事故发生。

4.课堂常规差,教学管理不严格。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于教学组织无次序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使学生活动形式松散、无秩序。此外,教师的跟踪辅导不到位,且对意外情况的预见性不强,导致伤害事故发生。

5.教师对教材的选择不合理。小学体育教师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而且存在擅自改变项目难度的现象,对体育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不规范或者保护措施不合理等直接致使学生受伤。

6.体育设施陈旧。尤其是室外器材,如单杠、爬杆、吊绳等器材长期受日晒雨淋,保养、维修、更换不及时,学生运动时容易在破损器材上受伤,甚至是摔伤。

7.器材的摆放和管理不当。在课前准备时,学生没有及时摆放器材;课上,学生在搬运器材时易因哄闹导致受伤;课后,投掷器材和球类器材随便摆放、无人管理,学生随意玩耍,容易造成伤害。

二、预防伤害事故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体育课程安全管理体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各顶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安全管理条例》,每位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应严格按照条例执行。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由于不当言行造成伤害事故,那么,学校就其负有法律责任,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学习来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安全教育意识,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2.教师注重自身行为、语言,以身示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体育课堂学生受伤的主要途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从自身做起:一是提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创设良好的上课育人环境;二是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扩大对特殊体质学生的关注度;三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检查服装,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更换要求;四是教学过程中讲解要精练细化,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加强保护帮助,同时加强纪律约束,避免学生争强好胜、打闹等现象出现;五是做好放松活动,并注意观察学生课后的反应,如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医治。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因自我保护意识差、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损伤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在体育课中经常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时刻对学生灌输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不安全因素及错误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3.创设合理的安全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实现学生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结果直接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与不足,评价是否正确合理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定可行的学校体育安全评估评价指标有利于全面考察和科学安排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学校有目的地实现管理目标。同时,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要使小学体育教师注重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总而言之,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安全第一”也是体育教学的重点问题。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教师要切实落到实处,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在做好体育教学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认真上好体育课,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王秋生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