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鹤声乐作品创作浅析

时间:2022-11-01 03:07:24

陈田鹤声乐作品创作浅析

摘要:陈田鹤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作品创作行列的重要人物,并且在中国近代声乐创作领域有着出色的艺术成就,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同时还利用音乐的力量为战区士兵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可见陈田鹤的声乐作品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将以陈田鹤的声乐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音乐与诗词、音乐与时代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陈田鹤声乐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普遍联系,发现其音乐创作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陈田鹤;艺术歌曲;抗战歌曲;儿童歌曲

陈田鹤(1911-1955),原名陈启东,浙江永嘉县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陈田鹤在辗转之中来到上海国立音专的音乐系就读,并跟随黄自学习作曲。陈田鹤在1930-1940年间,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他在战火纷呈中,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中,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顺应时代需求创作了抗战歌曲和儿童歌曲,它们与时代相依存。陈田鹤的音乐创作在积极响应时代精神的召唤的同时,也在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喜爱内在的诗意,因此创作优雅、情感细腻的艺术歌曲;在战乱年代,内心压力巨大,他创作抗战歌曲和儿童歌曲,为民众提供强大的音乐后盾。

一、音乐与诗词

历史上音乐与诗词的关系,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歌诗总集《诗经》,它最早记载了关于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可见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跨越了时间界限,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在音乐发展史上,谈到音乐与诗词的结合,就会顺其自然的想到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将音乐与文学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以优雅、高品位著称,有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特点,与陈田鹤的性格极为契合,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内心敏感、情感细腻的人,再加上出生于书香门第,因此他写作大量艺术歌曲。正如他的夫人陈月娥给他的评价:重灵魂、重事业比重一切尘物都来的伟大①。陈田鹤的音乐创作之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创作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从选词上可分为两类:古典诗词创作和现代诗词创作,古典诗词创作有《谁伴明窗独坐》、《枫桥夜泊》、《春归何处》等,《山中》等,其中有来源于宋朝诗人黄庭坚和近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诗,这些诗词艺术表现力丰富,同时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时重要的文本来源。以下将以陈田鹤艺术歌曲中流传较广的一首歌曲《春归何处》为例,分析艺术歌曲中音乐与诗词相互作用的关系。《春归何处》的词使用的是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诗词大意讲的是作者在被发放广西宜州时的失落心经,通过对春天的热爱及对春天随时光流逝的失意和不舍,作者被流放边远地区时对以往生活的怀念。作曲家在诗词失落意境的共鸣中开始创作,《春归何处》与其创作的其他的艺术歌曲比较,它的情感类型与音乐表现相对比较单一,但在音乐与诗词的相互加强之下,深刻的描述了人们对“春天”流逝的悲伤与无奈。歌曲的结构为单二部曲式,音乐在降E大调-g小调-降E大调的调性中进行,声乐旋律线条多使用一字对一音的简练手法,不用音乐对诗词做过多的渲染,但却优美动人。音乐中保留诗词的独立性,造就了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同时贯穿在钢琴伴奏中,钢琴伴奏配合词的意境而进行,在音乐中调节气氛、加强情境表达,当中使用到分解和弦与柱式和弦,乐曲在主调上的分解和弦拉开了序幕,缓慢的陈述着为寻找春天而询问黄鹂的过程,以黄鹂飞过蔷薇的绝望结束,在无奈与绝望的情境中将音乐结束在主调的柱式主和弦上,音乐伴奏与诗词相互切合,共同作用,加强了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二、音乐与时代

音乐创作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音乐本体中,都依附着时代精神而存在,陈田鹤所创作的儿童歌曲和抗战歌曲,也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从中国近代史中可知,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这十年,国家的格局不断变化,社会硝烟弥漫,人民无处安身,所有人都心惊胆战的生活着,社会各阶层都在承受着战争的毒害,或者深浅不一的心理压迫。1933-1934年间,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文化界如鲁迅开始担忧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黎锦辉曾经为了儿童的教育问题,创作《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小小画家》和《麻雀与小孩》等音乐作品,陈田鹤也为了让儿童健康成长,创作了许多儿童歌曲《小鳄鱼》、《爱丽丝漫游仙境》、《采莲曲》等,这些歌曲抒发了陈田鹤对少年儿童们的关怀,曲调极其天真活泼,充满童趣,为缺乏教育的儿童们开辟一片净土。音乐所发挥的力量是巨大的,不仅具有教化作用,还能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陈田鹤的音乐中除了表示对儿童的关注,同时也为国家、为民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在《战歌》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抗战期中的作曲问题》的文章中说到:“在这伟大的抗战期中,我深信中国一定会产生伟大的音乐作品!敌人的铁骑在我们的领土上横行,我们每一个民众的心中都坚决的发出了反抗的呼声……抗战到了那一阶段,音乐也跟着发展到那一阶段”。正如丹纳②所说:艺术家的作品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符合③,陈田鹤也认同音乐与时代精神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他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有《巷战歌》、《制寒衣》、《桃花源》等,为人民服务,为民众发声,为前线战士提供后盾。陈田鹤创作的革命歌曲《巷战歌》是一首由方之中作词的抗战歌曲,它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换取国民安宁,而选择负重前行的战士们,同时表达了抗战士兵击退敌人维护国土安全和国民利益的决心和信心。歌曲围绕着c小调展开,其织体单一,体现了革命歌曲的功能性作用,为鼓舞士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钢琴伴奏以在c小调上的柱式和弦沉重有力的开始,注重陈述性,祛除抒情性,与歌词所表达的抗战精神相结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生动的巷战战士的身影,在黑暗荒凉的环境中为人民而战斗,在歌曲结尾,使用了充满力量的主调柱式和弦结束,充分象征了战士们为取得最后的胜利,不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三、结语

本文从音乐与诗词、音乐与时代两个方面,探讨了陈田鹤在音乐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和社会关怀,陈田鹤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充分展现了在纷乱时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满足音乐创作欲望的同时,也关心他人的命运,同时也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与儿童歌曲,与时代相联系,为时声,唤醒了处于战争年代民众的共鸣。笔者在陈田鹤先生的传记中,了解到他的经历,不由感慨,他的一生辗转于斗米之间,但却不为俗事所困,在黑夜中也能健步如飞,终身为国家、为民族奉献力量,最后成为近代音乐史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不可或缺。

作者:朱碧秋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